黄炎培 书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395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炎培 书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黄炎培 书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黄炎培 书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黄炎培 书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黄炎培 书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炎培 书法.docx

《黄炎培 书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炎培 书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炎培 书法.docx

黄炎培书法

  黄炎培六十年前赠儿子黄大能座右铭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是指中间有方孔的铜钱,也就是如果认为这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事,就应该像钱中的方孔那样方正,应该坚持;然而对人的态度,就应和和若春风,也就是要"圆"。

但这里的“圆”却不是“圆滑”。

在原则上必须要像“秋霜”一样严肃。

在待人处事上,则应像“春风”那样和气。

  日常人际关系的复杂矛盾,多如牛毛,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则相信矛盾解决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事闲勿荒,事繁勿慌上

——黄炎培、周谷城、周建人子女人生片断

日期:

2010-04-21作者:

肖伟俐来源:

新民晚报

           

 

 

    ◆肖伟俐

    

黄炎培的儿子黄大能

    

    1939年,黄大能考中官费留学,准备到英国。

临行前,黄炎培把自己平生坚守的座右铭: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重新添加了几句话,手书送给黄大能,这就是著名的36字箴言:

“事闲勿荒,事繁勿慌。

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如今92岁的黄大能感慨道:

“我的大半生都是在这个座右铭的监督下度过的。

    

    1957年7月1日,是党的生日。

这一天民盟北京市委在北京市西单的长安大戏院召开“反右”动员大会。

黄大能和同是民盟会员的前妻倪因敏一起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持人是民盟北京市委主委吴晗。

黄大能当时很平静,压根没有想到反右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因为他在单位一直是先进分子,正在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准备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晗站在主席台上开始发言,他宣布了民盟内部“罗隆基反党集团”的名单,上了名单的人就是右派,很快,几位黄大能很熟悉的人被读了出来:

“费孝通、曾昭伦、潘光旦、浦熙修”读完后,吴晗转身准备回到自己的座位,完了吗?

还没有。

就在这一霎那,吴晗又转回身,对着话筒大声说:

“还有一个黄大能。

    

    黄大能愣住了,这怎么可能呢。

于是乎,原本是入党积极分子的黄大能从天上一下子掉到了地狱,他成了右派,这意味着他离共产党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和他几乎同时被打成右派的还有他的同胞兄妹黄万里、黄必信、黄路、黄素回等,黄氏一门总共有七个右派,是典型的右派之家。

    

    黄大能是水泥专家,也是混凝土专家。

他的一生,就如同水泥加水、加钢筋一样的过程,不断地经历着困苦,也不断地提升着生命的硬度。

22年的右派生涯,黄大能没有被命运的不公所击垮,他对父亲外圆内方的为人之策,理解得很透,掌握得也很准,因而,他在单位并没有受到苛刻的待遇,尽管也有些宵小对他有所攻击,但是,大多数干部群众,对他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什么歧视。

几任党委书记对他的工作都给予了支持,他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研究,这使得他在平反后,迅速地把握住了国内水泥业发展的前景,并依靠自己的努力,走上了世界的大舞台。

他曾代表中国两次参加国际水泥标准的ISO会议,研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水泥国家标准,也曾多次到国外讲学交流,还帮助在建的三峡工程选择了可用的水泥材料。

    

    说起来,黄大能的专业离我们的生活并不很远。

你看,如今在城市的建筑工地和马路上,人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水泥砼车的影子,这些砼车把在郊区站点搅拌好了的混凝土,拉到各个施工工地,避免了过去现场施工、现场搅拌的工艺过程,也让我们不再感觉到搅拌水泥时扬起的漫天尘埃。

把现场搅拌水泥,改为在工厂搅拌后再拿到工地上使用,这项创造,就是黄大能的成绩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黄大能在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他198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3年后又子承父业,先后当选为第四、五、六届民建中央副主席,走上了民主党派的领导岗位。

他还是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周谷城的儿子周骏羽

    

    周骏羽1942年出生于湖南益阳老家的周氏老宅,5岁左右随父母离开湖南老家到了上海。

1962年,周骏羽高中毕业,准备高考。

像所有父亲一样,周谷城对儿子的前途,有自己的安排和想法。

一天他把周骏羽叫到身边,认真地对他说:

“我想了许久,觉得不要再搞文了,还是学工吧。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嘛。

    

    遵从父命,周骏羽考上了华东化工学院,这是个典型的工科院校,所选专业也是硬邦邦的化工机械,在那个时代也算是比较实用的。

四年后,周骏羽毕业了,此时,“文化大革命”也开始了,命运和周骏羽开了个大玩笑,他们这批学生没被分配到工厂施展所学的本领,一场场突如其来的运动改变了他们生活的轨迹。

1969年初,正好是周骏羽女儿出生的那一天,他被勒令到河南的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

临行前,他到医院里看了那个裹在襁褓里的小生命一眼,无奈地转身而去。

    

    1975年,周骏羽已经在河南待了7年了。

周谷城也已是77岁的老人了,思儿心切的周谷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请求老朋友伸手一助,纾困解难。

信中大意是说,自己年老多病,身边无人,希望能把独生子周骏羽从河南调回上海,照顾自己晚年的生活。

信发出去后,连周谷城自己也不知道毛泽东能不能收到。

幸运的是,此后不久,一纸调令下到河南,周骏羽如愿调回上海工作。

至于个中奥妙,至今也无人知晓。

周骏羽的妻子方毅斌,和他是中学同学,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后被分配到奉贤县一个农村中学任教,一干就是十几年。

改革开放后才调到上海复旦中学任教。

    

    方毅斌是在周家最困难的时候嫁过来的。

当时,周谷城处境艰难,周骏羽则属于隔离审查的对象,一般人对周家都是避之而犹不及,谁还敢上门?

因此,周谷城对这个媳妇非常满意,他对周骏羽说:

“这个女孩可以共甘苦,是你的福气,你要珍惜。

”踏进周家门后,方毅斌很快就成为里里外外的一把手。

周骏羽形象地说:

“进门以后没多久,我父母亲的工资和存款,包括我自己的工资,虽然没有多少,但都交给她掌管,我们上海的传统,财政大权是交给媳妇的,她绝对当家。

    

    周谷城夫妇一生从事教育,周骏羽夫妇子承父业,也是一个教师之家,他们的儿子周洛华、女儿周顺华都从事教育工作。

    

    198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社会架构开始发生变化,人、人民、国家都显新意,人的价值不再完全取决于政治态度和政治意愿。

就在此时,上海市“运动办”的人找到了周骏羽,这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它的职责是专门给“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受打击、挨过整的人核实情况,落实政策,平反昭雪。

“运动办”的人给周骏羽看了揭批他的材料,周骏羽自己吓了一跳。

他没想到,虽然当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是他的材料却整整有17斤重。

    

    “运动办”给了周骏羽一个表格,上面是对他所犯错误的处理意见,认为他的问题是一般错误,主要是与家庭划不清界限,因此,对他不做刑事、行政处分,允许大学毕业,但是不发毕业证。

而此时,周骏羽走出大学校门已经整整20年了。

    

    “运动办”的人让周骏羽签字,表示签字后,这些材料就销毁了。

拿到这个处理意见,周骏羽有些哭笑不得,他把这个表格寄给了在北京当人大副委员长的父亲:

想听听父亲的意见。

周谷城收到后,立即打电话给周骏羽。

周谷城问他说:

“你怎么看这件事?

”周骏羽答曰:

“这是一个结论,人家也是好意,是给我平反的。

”周谷城无语,随后说道:

“那好,我先签字你再签字。

”周骏羽解释说:

“不需要你签字,我就是给你看一看,让你知道这个事。

    

    周谷城什么也没说,就放了电话。

几天后,周谷城把那份表格又寄了回来。

周骏羽打开一看,傻眼了。

周谷城在那个表格上用毛笔竖着写了一行大字:

“试问今日之骏羽是否已与家庭划清界限?

”落款是三个字:

周谷城。

这可怎么办?

他这么一写,这个表格就没用了。

无奈,周骏羽只好把这个表格交给了“运动办”。

“运动办”的人很生气,怎么把表格弄成这个样子,再仔细一看,也想明白了。

周谷城是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是国家领导人,这个家庭是个革命的家庭,你让他儿子和他划清界限,这个结论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此,再没有人找周骏羽签字和填表,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压在周骏羽头上20年的无形巨石,这才搬掉。

压在身上的石头没了,周骏羽再次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申请。

很快,上海市有关领导找到周骏羽,劝说他还是留在党外,以他的身份和家庭优势,更适合做统战工作。

于是,周骏羽调离了学校,开始担任农工党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不久,在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的提议下,周骏羽调到上海市政协担任专职副秘书长,一干就是25年。

黄炎培对儿子黄大能的忠告

  黄炎培六十年前赠儿子黄大能座右铭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是指中间有方孔的铜钱,也就是如果认为这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事,就应该像钱中的方孔那样方正,应该坚持;然而对人的态度,就应和和若春风,也就是要"圆"。

但这里的“圆”却不是“圆滑”。

在原则上必须要像“秋霜”一样严肃。

在待人处事上,则应像“春风”那样和气。

  日常人际关系的复杂矛盾,多如牛毛,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则相信矛盾解决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珍贵的墨宝文物

作者:

张展文来源:

浏览次数:

1337录入时间:

2010-06-03

[导读]

 

   “绚烂经过平淡好;神明坚定毁誉忘”。

黄炎培先生于1939年在渝州(重庆)写给先父(雪澄)的一副堂联,我们已珍藏了60多个寒暑,视为传家宝和座右铭,还特地镌刻在祖屋堂前的石柱上,好让子孙后代也要永志不忘,更使满屋增辉。

   先父自1930年起追随黄炎培从事职业教育和爱国活动。

这副堂联可说是黄炎培的思想品德以及为人处世的概括和写照,更是他的心迹表白。

因为我从小就从先父主编的《国讯》里学习、了解到不少的东西,对黄炎培先生从小就产生了敬仰之情,连他的特别签名都下功夫模仿练习,还真的有点相似。

对于他这这副对联更是格外喜爱,从先父手中辗转至我手中,还颇费周折,历经种种劫波。

幸喜保存至今,视为无价之宝。

   为了开拓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黄炎培生前奔波于海内外考察实践,历尽艰辛。

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曾费尽心机以“教育总长”等高官厚爵为饵拉拢黄炎培,遭到他的拒绝。

为此曾惹使蒋介石恼羞成怒,诬蔑职业教育为“作孽教育”,更以“学阀”恶名强加到他头上。

当他以国民参议员名义访问延安时,毛泽东主席以礼相待,并与之促膝交谈。

从延安返回重庆后,他又写了《延安归来》小册子,介绍访问边区的真实情况,揭穿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和造谣中伤,引起国统区的强烈反响,蒋居然派遣特务暗探盯梢和搜家迫害,但他始终抱着“毁誉忘”不动摇,加以揭露和坚决斗争。

他取“任之”字名便含有双重意义:

一是对于他所坚持的信念和事业,采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不渝——任之;二是针对一切对他和事业的攻击,采取听之任之,不屑一顾的态度——任之。

   上海解放前夕,黄炎培响应党的号召计划北上共商建国大计。

此时上海处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蒋介石下毒手杀害他的爱子黄竞武,在地下党和友人的策划保护下,他毅然离开上海,安抵北平参加人民政协,共商建国大计,“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称就是毛泽东同志采纳他的主张确立的。

   建国初期,他一反初衷,经周总理动员说服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之一和著名的国务运动家,他更以一贯遵从“与时俱进”的思想风格从民主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去。

   先父一生追从黄炎培先生的事业和思想作风、黄炎培先生既是他的恩师又是他的领导者,俩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在上海主编《国讯》时一切都听从黄任老的吩咐,当上海沦陷时先父一人固守“孤岛”上海租界,继续出版二期主张抗日救国的《国讯》临时版,后来又奉先生之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声明停刊,然后转赴重庆与孙起孟同志一起恢复和编辑爱国进步刊物《国讯》。

其中又奉先生之命去到八路军办事处请周恩来同志为《国讯》写文章,并为此得到周恩来同志的几封亲笔信,一直珍藏起来,成为我们一家人觉得最为荣耀的大事。

   先父1936年在上海结婚时,黄炎培先生曾手书长诗一首,热烈祝贺,慰勉有加。

诗曰:

“新郎笔一支,报国文章今画眉。

新娘工会计,国计家计一而已。

白山黑水风云开,一笺《国讯》海上来,唤醒狮魂有余力,却为有情人做媒。

闽之水何洋洋,蜀之山何苍苍,灵其今孕春申江,还我河山终有日,与君痛饮黄龙黄。

《国讯》上方有文字,四言吉祥皆止止。

高尚纯洁的人格。

此其一:

博爱互助的精神。

此其二:

侠义勇敢的气概。

此其三:

刻苦耐劳的习惯。

此其四。

嗟嗟。

新郎新娘皆勉!

兴国兴家,一切从此始”。

对一对新郎新娘的祝贺词中更显示出我们国家传统美德,先父也深深表达他的一片感激之情说:

“新婚不忘国难,兴国方能兴家。

任师的这番谆谆教诲,我一直铭记心间,未敢稍忘。

有一年先父携母亲去北京开会,黄任老在家中宴请他们两位,席间想起30年前结婚时任师所写的贺诗,俩人共同举杯向黄任老敬酒说道:

“黄先生,我们今天应该来‘痛饮黄龙黄’啊!

”黄任老当即高兴的干了杯。

相互之间亲密情谊由此可见一斑。

回顾历史,更感到老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墨宝应该永远珍惜。

黄炎培先生铜像

黄炎培先生座右铭

黄炎培故居座落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南市街74弄1号。

故居原名内史第,是清咸丰九年(1859年)内阁中书、举人沈树镛所建。

内史第原是三进二庭院两厢式二层砖木结构的民宅。

东接兰芬堂(今城东住宅区)、西沿南市街、南临王前港(今新川路)、北邻鸿园(今川沙书场)。

南厢房为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诞生地,东厢房为次子民主战士黄竞武烈士、堂侄著名音乐家黄自及其弟会计学家黄组方的诞生地。

为了缅怀黄炎培崇高品德、颂扬他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功绩。

1991年10月,由川沙县人民政府拨款,在原地原貌修复,把内宅楼改建为内史第大厅,增设保护围墙,经过整修落成的黄炎培故居,占地面积733.2m2,建筑面积486m2。

1992年6月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炎培书法欣赏

做官作书何曾殊——黄炎培书法

 

管继平

   平时经常路过雁荡路南昌路口会瞥见一幢西式洋房,楼下的石拱门旁有一竖牌,上书“中华职业教育社”。

虽我从没进去过,不清楚是作为旧址的纪念还是现在仍有这“教育社”的机构,但我知道,这“中华职业教育社”就是民国早年黄炎培先生发起并创建的,现在木牌上的那一行行楷书字体,看得出依然是保留了黄炎培当年所题的墨迹字样。

   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黄炎培先生应该是彻彻底底的上海人了,他老家在浦东的川沙(原隶属江苏省),1878年黄炎培出生在川沙镇的民居“内史第”沈宅。

说起这“内史第”沈宅,可是大大的有名,多年前我曾专程到川沙镇游览过作为黄炎培故居——兰芬堂74弄1号的“内史第”,这是一座坐北朝南、占地约300平方米的两层砖木结构院落,原为清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内阁中书沈树镛的住宅。

沈树镛是一位博学多才、能诗善画的学问鉴赏家,又是一位古籍、书画、金石碑帖的大收藏家,连文学家俞樾都称他的收藏是“富甲东南”。

其中最珍贵的是沈于同治二年(1863)所得的汉代熹平石经宋搨残片,原为“西泠八家”之一黄易收藏,上有翁方纲、毕沅、孙凋如、王念孙等名家题跋。

沈树镛后又得孙承泽藏熹平石经残字,于是便在“内史第”内宅楼上专辟一室,名曰“汉石经室”,有何绍基、赵之谦等书法家为之作题记。

   黄炎培的童年及青少年读书时期,基本都在“内史第”的书房汉石经室度过。

因为黄家与沈家有着非常密切的亲戚关系:

黄炎培祖父黄典谟是沈树镛的姐夫,外祖父孟庆曾是沈的妹夫,而沈树镛子沈肖韵又是黄炎培的姑父,所以黄家四代都居此屋。

黄炎培出生于此,“汉石经室”的大量碑帖、典藏古籍以及近代中外名著,为他青少年时临帖读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黄炎培十多岁时父母先后病殁,虽然他九岁入私塾,儿时的识字做人受母亲的教育颇多,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其姑父沈肖韵,黄炎培少时学问、道德以及爱国思想,多受其姑父引导,他写过一篇《题肖韵姑父遗像》诗,题记言:

“川沙百年来文化中心,必推我姑父沈肖韵先生家,先生禀承家学,器识文艺,为时推重,与物无忤,对之如饮醇醪。

甲午后,锐然以新知识授我后进”。

阅读了大量的经史子集,熟谙诸多经典名篇的黄炎培,二十一岁中了秀才,二十三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老师是蔡元培、张元济等一流的名家,同学中最知名的如李叔同等。

但没多时南洋公学解散,他又应姑夫沈肖韵的函约,第一次参加了江南乡试,不料轻而易举地只一次便中举了。

   由此可见,黄炎培虽然思想开明,接受新学,并不懈推行职业教育和民主革命,但他的旧学根底、八股文章以及书法功力都非常的深厚,这些主要均得自其渊源家学的熏陶和他少年时的用功苦读。

黄炎培的书法,用墨丰沛,纵横自如,虽然其楷书也带有一点清代馆阁体之风,但略经变化,则巧拙相济,写得雍容雅逸而不俗。

晚年黄炎培曾写过一本自述体的回忆录《八十年来》,书中详记了他少年时代在内史第的汉石经室读书情景,虽然没提临池摹帖之事,但汉石经室内大量的珍稀法帖、名碑宋搨一定使他如鱼得水、大饱眼福,若非整日沉浸其中、经年累月地潜心研习探求,安能造就他那圆润刚劲、儒雅自然的独特书风?

邹韬奋创办《生活》周刊时,“生活”两字即请黄炎培先生题写,黄题后还分析道:

“生”字有点倔强,敢于作艰苦奋斗;“活”字的“口”我将之放大了,说明大家有饭吃,也象征大家有话都可以说。

   在民国期黄炎培概不做官,由于他子女众多,所以一段时期他宁可“卖字疗贫”,也不愿接受政府的丰厚俸禄。

他曾有一卖字润格的短文颇妙,云:

“渊明不为五斗折腰去做官,我乃肯为五斗折腰来作书。

做官作书何曾殊,但问意义之有无。

做官不以福民乃殃民,此等官僚害子孙。

如我作书,言言皆己出;读我诗篇,喜怒哀乐情洋溢;读我文章,嬉笑怒骂可愈头风疾;有时写格言,使人资儆惕。

我今定价一联一幅一扇米五斗。

益人身与心,非徒糊我口。

还有一言,诸君谅焉。

非我抬高身价趋人前,无奈纸币膨胀不值钱。

”一段话,既反映了他对世俗不满的愤慨,也显示了他作为读书人的独立高尚人格品性。

   黄炎培早在辛亥革命前,由于办学宣传新思想而被当局以革命党罪名逮捕,本已被判为死罪,幸好在“斩决令”到来前一小时被保释后逃亡日本。

次年又回国办学、加入同盟会并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搞民主革命。

据说北洋政府时曾两次电召他就任教育总长,他均坚辞不就。

所以袁世凯曾无可奈何地说:

“江苏人最不好搞,‘与官不做,遇事生风’。

   不过,曾经一生拒不为官的黄炎培,至七十多岁时反而改变了初衷,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在周恩来总理的一再动员和说服之下,黄炎培就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在此期间,还有一则毛泽东向黄炎培借观王羲之的真迹帖本的故事在坊间流传甚广。

据说,毛泽东主席听说黄炎培珍藏有王羲之真迹秘本,就向黄炎培借阅,言明借期一个月。

但借后不到一个月,黄炎培怕夜长梦多,就三番五次地电话催问警卫员,毛主席看好了没有?

   毛主席被逼得不耐烦了,大为不悦:

“不是讲好一个月吗?

到期不还,我失信。

不到一个月催讨,他失信。

谁失信都不好!

”后一个月到期,毛主席让警卫员将珍帖完璧归还了黄。

此事是否闹得彼此都不痛快,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这件事似乎也可看出,黄炎培“与官不做”的观念是改了,但“遇事生风”的脾性好像没变。

(2160字 2007-6-14)

黄炎培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

他也是新中国的建国元老之一,也是新中国开国首任四位副总理之一。

   黄炎培先生从25岁开始办学生涯,创办了赫赫有名的“浦东中学”,与南开中学有“北南开、南浦东”之称。

蒋介石也慕名将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送去就读。

黄炎培的学生中,有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革命家张闻天、数学家华罗庚、历史学家范文澜、电影艺术家谢晋、秦怡。

越南开国主席胡志明、缅甸开国总理吴努都称黄炎培为“我的老师”。

  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破“不为官吏”的立身准则,欣然从政。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

  黄炎培也是个作家、诗人、书法家。

他的文章峭拔清健、傲岸不群。

笔歌墨舞、酣畅淋漓。

诗初学温、李,继复寝馈李、杜。

思力沉厚,趣味隽永,章调铿锵。

兴到落笔,虽语必工,富于著述。

著作有《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新大陆之教育》、《东南洋之新教育》、《中国商战失败史》(合作)、《中国教育史要》、《对外贸易史料》、《淞沪抗日史料》,诗集《断肠集》等数十种之多。

   黄炎培先生享寿87岁,吃素食50年,连毛泽东主席也知道,戏称其为“黄道素食”,可见他老人家是“素”名远扬。

(郑播德)

黄炎培家训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如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黄炎培早在辛亥革命前,由于办学宣传新思想而被当局以革命党罪名逮捕,本已被判为死罪,幸好在“斩决令”到来前一小时被保释后逃亡日本。

次年又回国办学、加入同盟会并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搞民主革命。

据说北洋政府时曾两次电召他就任教育总长,他均坚辞不就。

所以袁世凯曾无可奈何地说:

“江苏人最不好搞,‘与官不做,遇事生风’。

   不过,曾经一生拒不为官的黄炎培,至七十多岁时反而改变了初衷,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在周恩来总理的一再动员和说服之下,黄炎培就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在此期间,还有一则毛泽东向黄炎培借观王羲之的真迹帖本的故事在坊间流传甚广。

据说,毛泽东主席听说黄炎培珍藏有王羲之真迹秘本,就向黄炎培借阅,言明借期一个月。

但借后不到一个月,黄炎培怕夜长梦多,就三番五次地电话催问警卫员,毛主席看好了没有?

   毛主席被逼得不耐烦了,大为不悦:

“不是讲好一个月吗?

到期不还,我失信。

不到一个月催讨,他失信。

谁失信都不好!

”后一个月到期,毛主席让警卫员将珍帖完璧归还了黄。

此事是否闹得彼此都不痛快,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这件事似乎也可看出,黄炎培“与官不做”的观念是改了,但“遇事生风”的脾性好像没变。

   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

  黄炎培,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

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

曾字楚南(一作号),改字韧之(辛亥年在上海赵凤昌惜阴堂讨论国事会议记录签署。

后见1915《学生会会报》、1917杭州《教育周报》),一作讱之,,又改任之(署见《学生会会报》),别号观我生,笔名抱一(见《小说月报》)、同父(见解放前《展望》)影射名王培芝(见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人称珐琅博士(早年欲以抵制舶来品的搪瓷器皿,曾在中华职业学校设置珐琅科,附设珐琅工场,提出“劳工神圣,双手万能”口号,以致遭到少数人的讥刺为“珐琅博士”)。

详见:

黄氏后代

  黄万里,黄炎培之子,我国著名水利学家。

(1901—2001)

  黄竞武,黄炎培之子,革命人士。

清华大学毕业,去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获经济硕士学位。

(1903—1949)

  黄大能,黄炎培之子,中华职业教育社名誉副理事长,我国著名水泥混凝土技术专家。

(19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