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PPT word版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6291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0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史PPT word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国文化史PPT word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国文化史PPT word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中国文化史PPT word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中国文化史PPT word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史PPT word版 2.docx

《中国文化史PPT word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史PPT word版 2.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史PPT word版 2.docx

中国文化史PPTword版2

绪论

一、“文化”、“文明”界说

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260多种。

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

1、文化概念的古义与今义

《易·贲卦·象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如《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

“物相杂,故曰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

有人认为:

中国的“八卦”应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

“文”:

文理、文饰、文章文德、人伦

“化”:

变化、生成、造化教化

“文化”:

刘向《说苑·指武》: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是日本人对西方术语的使用过程中开始的。

日本人用“文化”一词来对英、法文的culture,德文的Kultur。

而以上各词均来源由Colere演化派生的拉丁字Cultura。

拉丁字Cultura具有耕种、培植、居住、练习、留心、注意、敬神等诸多意蕴。

16、17世纪欧洲在使用此Culture过程中由耕种等义引申出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从重在物质生产转向重在精神生产。

何谓“文化”

无论中西,“文化”从语源和语词内涵的演变上就含有文化是自然的对立物和人类的创造物的意义。

这种意义深深植根于物质生产劳动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之中。

古代思想家“制天命而用之”,“以人造天”的认识,就是古史传说中的圣王(劳动实践活动中的英雄)总结治理自然、社会经验,并用它来教化百姓,即“以人文化成天下”思想的合逻辑的发展。

总之,文化是人的生存状态,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社会规范,礼乐制度等。

人类生活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不受到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这就是说,人造就了文化,文化也决定了人的存在,决定了人的思维、行为、情感方式。

人存在的基础条件是种族、语言、地域、性别、宗教等等。

人类存在于天(宗教)、地(自然)、人(社会)、我(自我情感、自我意识)之间,人的存在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

康德1790年在其名著《判断力批判》中认为,文化乃是人作为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效的创造。

在康德看来,人是自然的最终目的,文化则是这一最终目的存在于人身上的一种形式上的、主观的条件。

文化的本质在于,主体(人)不断地获得确立一切目的的能力,即不依赖于自然的行动能力。

文化是促进人们更加自由的选择,确立并推动目的实现的力量。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也就是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的力量的显现。

康德理性主义的文化观,比较重视文化主体改造自然的活动及其功能。

这种文化定义,显然是针对法国启蒙学者把自然看成文化,把自然简化为人的行为的机械主义的文化观的。

康德把道德观念看成人类文化的最高表现。

这个看法曾影响了我国学者辜鸿铭和唐君毅等。

辜氏在20世纪初出版的《春秋大义》(TheSpiritoftheChinesePeople,又译作《中国人的精神》,《原华》)中指出:

文化不是房子、不是道路、不是器具、不是制度、不是科学、不是艺术,而是人格,文化的实质就是道德。

唐君毅在上世纪中出版的巨著《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中,以“道德自我”或“道德理性”为中心,论述“人类一切文化活动,均统属于一道德自我或精神自我,超越自我,而为其分殊表现”,并建立了道德的理想主义的文化哲学体系。

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把文化的领域局限于精神活动的领域,在文化史里排斥物质活动和社会劳动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

不过,从赫尔德和歌德的文化观来看,已经有了一些唯物史观的因素。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泰勒1871年在其名著《原始文化》里,对“文化”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

“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的意义来说,乃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泰勒定义明确地剔除了人的本能,即生物学遗传或先天性行为,强调了“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获得的,是具有社会性的,超个人的存在,同时说明了“文化”是诸要素的综合体。

但是,泰勒定义仍旧是描述性的,虽然接触到文化的本质,但还没有深刻地揭示这一本质。

泰勒的列举是可以无限地添加的,如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列入;泰勒本人在1881年出版的《人类学》中加进了“技术和物质文化”,如后来美国的人类学家奥格本等修订这一定义时补进了“实物”……可见,对于“文化”的界定,不能停留于外在的描述上。

美国人类学家克鲁柯亨在《文化的概念》中提出: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新康德主义者、弗莱堡学派著名代表李凯尔特在《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里提出了价值论的文化定义,他认为“价值是文化对象所固有的……如果把价值和文化对象分开,那么文化对象也就会因此而变成纯粹的自然了”,“不仅应该从价值的观点,而且应当从对文化现象作出评价的那些具有心理的人的观点去考察文化现象”。

虽然众说纷纭,但是还有几点是我们应加注意的。

首先,“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一般意义上讲,可以把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三种类型。

物质文化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物质需要为主的那部分文化产物(如生产工具—工艺艺术文化、生态文化);行为文化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如礼仪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心态和精神活动的对象化、包括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等诸多形式(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其次,在定义文化的时候应注意的是文化本身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文化”则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与“文化”一词意义相近者尚有“文明”一词。

“文明”中之“文”实指文采、文藻、文华;“明”指开明、明智、昌明、光明。

“文明”一词首见于《尚书・舜典》之“睿智文明”。

按孔颖达的说法,则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他在疏解《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时说:

“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和万物,故天下文章而光明也。

”在中国古典载籍中也有将“文明”看作一种进步状态来与“野蛮”相对,如李渔《闲情偶寄》中就有“辟草昧而致文明”。

   用“文明”对译Civilization,始于清末民初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郭实腊所编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英文“Civilization”源于“城市”,表示城镇生活的秩序和原则,是与“野蛮”和“不开化”相对的概念。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故又称大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

狭义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又称小文化;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

3、文化的层次结构

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两分说、三层说、四层说、六大子系统说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

(1)物态文化层

(2)制度文化层

(3)行为文化层

(4)心态文化层

二、文化的几个重要特性

1、全人类性和历史的继承性

2、特殊的阶级性

3、鲜明的时代性

4、民族性

5、地域性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什么是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在这个概念中,有如下几个要点:

其一,“中国”,其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次扩展的过程

在《尚书》所记的西周时期指西周人所居之关中、河洛地区;到东周时期也可指称包括附近各诸侯国在内的黄河流域,进而包括列国全境;到19世纪中叶以来专指全境。

而首次在对外文件中使用“中国”,则是在1689年9月所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而作为国名则是1912年,英文写作RepublicofChina。

其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主体

其三,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

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

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

以上六个方面,既是中国文化民族与国度的特色,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国古代文化,是历史沉积起来的动态概念,是一个由多元素结合起来的由简单到复杂的系统结构。

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四大文明之一,跟埃及、巴比伦、印度及希腊文明不同,是唯一延续到现代,且从未中缀过的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就其主流而言,最晚从周代开始,就将人置于中心的地位。

《尚书》里说: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连上天也要顺从人民的视听,以决定其好恶取舍。

《左传》里还有这样的话:

“夫民,神之主也”。

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办神的事。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字书《说文解字》解释“人”这个字的时候说: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人是和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是万物之灵。

中国虽然也有神学,也有宗教,神学没有取得像欧洲那样无上权威地位。

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

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例如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虽然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和祠堂,但他们还是人而不是神。

所以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

人文精神还有一层涵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

人和禽兽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的道德,这可以叫做道德意识和人格意识。

孔子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又说“杀身以成仁”。

孟子说:

“舍身而取义。

”(孟子还有一段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他们看来,道德和情操比生命更重要。

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

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而且认为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

这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光辉。

圣贤并不是天生的,是通过自身的刻苦修养达到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利益。

这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现代西方很不同。

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

个体是“小我”,整体是“大我”,群就是公。

《礼记》中说:

“天下为公”。

孔子说: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

宋代的苏辙说:

“不以私爱害公义。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也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公后私,对群体负责的精神在千百年文人墨客的文字中不可胜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所谓平是注重平衡,所谓和是注重和谐。

老子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十二章)孔子倡导: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的中道观,《中庸》以“致中和”(《礼记・中庸》)为修养的最高境界。

平和的精神渗透到各个方向,城市的规划,房屋的设计,室内的摆设,都讲究对称。

书法和绘制讲究结构的对称与力度的平衡,作诗讲究对偶,审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侑》)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了,文采超过质朴就浮华了,两方面配合适当,“文质彬彬”(《论语・雍也》),才称得上君子。

这都是强调把握一个恰当的度,以求得均衡,均衡才能稳定,均衡才美。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达到平衡和协调,就可祛病延年。

中国人早就懂得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理,强调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就含有这种光辉思想。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受大自然养育的。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飞禽走兽,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伙伴。

如张载所说: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但不应该破坏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夺人。

而要辅助自然界化育万物,为人类造福,如《易传》所说: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不仅如此,还应当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

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思维。

《易传》提出“三才之道”(《周易・系辞下》),视天下人为一整体,认为宇宙中各类事物都存在着普遍联系,彼此相互影响。

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部分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任何一个部分都反映整体。

中国就是把人的身体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

虽然是局部的病症,却往往着眼于全身进行治疗。

中国的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也是注重整体的把握。

在画竹之前要有成竹在胸,就是这个道理。

而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等,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者的总体感受。

随着历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分析的方法也在西方发展起来。

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学科分工的细密,曾经促成科学长足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但分工过细,以致互相割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未必能发现事物的普遍规律,有时候倒需要从总体上把握,这样才更准确。

随着科学的更进一步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也越来越感到整体思维的重要。

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性思维的特点,就更引人注目了。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了。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以阴阳五行观为其自然哲学的基础,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天文气象学、医学、化学、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英国学者李约瑟是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权威,他十分推崇中国古代哲学所使用的“通体相关的思维”方式,特别强调从战国时代的庄子到宋代的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他说:

“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该归功于庄周、周敦颐和朱熹等人的,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要发挥原有的整体思维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学习西方文化善于分析的长处。

中西思维方式的贯通融合,必定能使中华文化更迅速地发展,并为世界文化掀开新的篇章。

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的文化。

中国古代的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规律,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准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道是刚健的,君子效法天道,也应刚健立身,自强不息。

刚健自强,奋发有为,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中华文化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靠的也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惟有不断地自强,才能永久自立。

然而,自强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早就说过“容乃公”,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归心。

《易传》又说:

“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也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以丰富自己。

中国人敢于、乐于吸收外来的文化,更善于消化外来的文化,吸收其中的营养,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佛学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禅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简要历程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史撰述,始于本世纪初。

近百年来,已出版了几十部文化通史和断代史。

由于对“文化”的界定和“文化史”所应描述的内涵外延理解各异,各个学者对中国文化史的分期问题,亦即如何描述中国文化发生演化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存在着不小分歧。

中国文化史专家、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在其新著《中国文化概论》中,对中国文化史的划分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本书所采用的“文化”概念,其本质意蕴是“人类化”、“自然的人化”,它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

人类实现“自然的人化”,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主体心智的塑造,因此,文化分为技术体系(表现为文化的器用层面)和价值体系(表现为文化的观念层面)两大部类,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而介乎二者之间或二者之外的,还有文化的制度层面和文化的行为层面。

前者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构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度,如国家模式、法律体系、赋税制度等;后者是指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如礼尚往来、婚丧嫁娶等。

上述器用、制度、行为、观念四个层面的文化内涵,都是本书所要探究的内容。

而观念层面的文化,记录着人类累代的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内容,是不停流逝的广义文化的摹本,尤为本书所详究。

冯教授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与西方文化大有不同,其相异之处在于地域、民族、国家和文化这四者合为一体,同此一指,在中国,文化的整合通过国家集权来实现文化的延续通过改朝换代来实现,文化的辐射通过疆域盈缩来实现,文化的涵化通过夷夏互动来实现。

地域、民族、国家和文化这四者的统一性和延续性,使得中国文化不像西方文化那样,由于种族斗争之胜败和政治中心之转移而造成文化的突发性中绝或大空间转移,因而中国文化史也不能像西方文化史那样简单地划分为古典(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段。

中国文化自有其独自的成长、完善过程,中国文化史的段落划分,也应自有其独特的标准。

为此,我们应当着重从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要考虑中国文化独有的延续性和自我完结性。

作为世界上少有的原生文化之一,中国文化没有中绝或明显的突破,而是绵延不断,代有开新,这在世界几大原生文化中是罕见的。

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对中国文化史进行分期便无从说起。

第二,必须关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整合、互补。

第三,要充分关照到文化内涵的各个层面,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行为文化和心理(精神)文化,都应当予以充分的考虑和全面的把握。

如果仅仅将目光聚焦在观念形态层面的精英雅文化上,便很难准确、全面把握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

第四,还应当特别注意中国文化内部自身的运动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如下几个阶段:

 前文明时期:

此时期上启自人类的初始至传说中的大禹传子。

它包括旧石器时期(此时属传说时期)。

在茫茫中华大地上,活动着一大人种,即蒙古人种(前已述及,所谓人种西来说,是缺乏依据的)。

经历100多万年的采集和渔猎,我们的初民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中国已无疑成了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

在我国黄河、长江有众多初民生活的遗址被发现,说明中华大家庭并非是所谓“西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如下几个阶段:

前文明时期:

此时期上启自人类的初始至传说中的大禹传子。

它包括旧石器时期(此时属传说时期)。

在茫茫中华大地上,活动着一大人种,即蒙古人种(前已述及,所谓人种西来说,是缺乏依据的)。

经历100多万年的采集和渔猎,我们的初民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中国已无疑成了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

在我国黄河、长江有众多初民生活的遗址被发现,说明中华大家庭并非是所谓“西来”的。

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时期:

它包含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包括所谓“轴心时期”。

这些元典系统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坚概念、人文精神、忧患意识、天道自然的宇宙生成论,以及阴阳、道器、有无、理气等范畴,并且在诸子辩难、百家争鸣的时代已张扬展开,在这一时期象形会意的文字、诸子思想、宗法伦理已臻完善,并对后代开始产生其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华大地上已开始使用青铜器。

这是一种铜锡合金,块范筑法的器物,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是,它优先应用于生产工具。

作为祖先崇拜的天、地、人三大祭祀活动,在此时已经成立了定势,它形成了慎终追远、重史立言的一种宗法制。

一统帝国文化的探索定格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0—公元220年)。

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而使这一时段成为古代帝国的完成期。

在这一时期里,中国文化的很多基本层面都已固定,如度量衡的统一,文字的厘定;教育模式、户籍控制、官吏的铨叙都有一定规范;经学和史学体系有了一定范式;集权制已经形成,儒家文化已被经学化、官学化;各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已经肇始。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中叶,是胡汉、中印文化的融会期。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促成了我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中国本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中原文化向东南推进。

•唐中叶至明代中叶,是我国近古文化定型期。

在此期间过去的领主庄园经济已经渐趋破产,地主—自耕农经济逐渐定型,逐渐推进的两税代替租庸调,使传统的赋税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法。

唐末宋初,“实物经济”式微,货币(纸币)大量流通,城市已由单纯的政治、军事中心演变为经济和文化的集散地。

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井文化趋于活跃,反应市民生活及情趣的小说、戏曲,在内容及形式上都别具一格。

如果说,汉赋、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成中国文学主流脉络,那么中唐以后俗的一脉(如戏曲、小说等)便由潜渐显,此一阶段的宋明理学,在一定意义上是儒家人文理性的复归。

•中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即明末至五四运动。

明朝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渐趋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到了清代,由于国家内部压力和外力的冲击,渐使清末的社会向着现代化社会转型,东南沿海成了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

而中华民族在空前危机与共同奋斗中形成了新的凝聚力,在新崛起的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基础上,开始向现代民族转变,国家形态终于结束了持续两千年的君主制体制,开始向现代化国家体制转变。

由于新型工业文明的诞生和成长,传统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面临着千年未有的巨变,但是,所有的这些转变无论在时间范围内还是空间范围内仍在进行中,而距离转变的完成还将有很长的距离。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

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而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1.疆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为秦朝。

公元210年秦朝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

此后历代中原王朝虽然时有盈缩,但基本的趋势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不少王朝还拥有过今天中国领土以外的疆域。

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共1000多平方公里。

•2.政区

(1)先秦:

A九州制,B畿服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秦汉(州)郡县制

(3)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

(4)隋唐:

(道)、州、县

(5)宋:

路—州(府、军、监)—县

(6)元:

行省—路—府—州—县

(7)明清:

省、府、县

(8)近代:

省、道、县,省、县

(9)现代:

省、市(不包括县级市)、县

中国古代政区发展的规律:

(1)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往往由监察区或派出机构发展而来;

(2)政区变化是中央集权巩固与否的反映;

(3)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和中央集权较为巩固的王朝,一般来说政区划分大小适中,正规而有节制;

(4)政区设置的变化,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