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6014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34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docx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docx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期数学导学案表格式完整版

课题

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总第1课时)例1及练习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张晋兰

执教教师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

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

难点

能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课前准备

课件,指南针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个性备课)

1.说说“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

2、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你认得东、西、南、北方向吗?

是怎样认识的?

4、自学教材第3页例1。

1.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1)各小组选4名同学站好,拿出东、西、南、北的标牌。

提问:

你们每个人应该拿哪一张标牌,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判断:

太阳从()边升起,从()边落下。

(3)课件出示天安门图,说说天安门城楼、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博物馆等各在什么方向?

2.初步体验东、南、西、北

(1)出示例1图,说一说:

小明面向东,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

(2)与相对,与相对。

3.在游戏中辨认东、南、西、北

(1)起立,早晨,太阳在()面,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面向东,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西,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4.绘制校园的示意图

(1)看一看、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物?

(2)确定操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并完成下面的校园示意图。

长方形中填写主要建筑,正方形中填写相应建筑物的所在方向。

 

(3)说一说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各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

(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

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

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

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

你怎样记住我们陶乐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5.背儿歌:

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课题

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和路线图(例2、例3及练习)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张晋兰

执教教师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

重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

难点

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个性备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别人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自学教材第5页例3。

1.出示第5页例3的图。

(1)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体育场、电影院在少年宫的什么方向?

(3)说一说,医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

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

2、描述行走的路线:

(1)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为妈妈买些东西。

从医院出来后,向北走到第1个十字路口时,不知道该怎么走了,你能告诉他怎么走吗?

2。

描述行走路线:

(3)说一说小明从医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线?

2.体会同一路线有不同的走法

(1)小明买完东西,准备回医院,他可以怎样走呢?

……还有别的路线吗?

(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

为什么?

3.提出路线问题自己解决:

(1)小明选择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线,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问路,你们猜猜这位叔叔会怎么问?

怎么回答?

请问去电影院怎么走?

请问去少年宫怎么走?

请问去体育场怎么走?

(2)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人扮演叔叔问路,一人扮演小明回答。

1.第5页做一做。

(1)独立完成,在图中画出小红从家到游泳馆的路线。

(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放学的路线。

(4)先男生提出问题女生解决问题,再女生提出问题男生解决问题。

2.练习一第3题。

(1)第

(1)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

(2)题,同桌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决问题

3、全课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

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4、描述自己回家的路线。

课题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第8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2、4题。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张晋兰

执教教师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辩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

重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

难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课前准备

课件,方位图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个性备课)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请9名学生面向北按如下形式站在讲台前面。

123

456

789

3.说一说,2、4、6、8分别在5的哪个方向?

1、3、7、9分别在5的哪个方向呢?

4、自学教材第8页例4。

1.初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分组讨论:

你们认为1在5的什么方向?

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2)探讨:

你认为哪一组的想法更合理些呢?

……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确定哪一组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3)借助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做最终裁判。

请5同学拿着指南针宣布最终结果,点拨:

我们通常说“西北”而不是“北西”。

(4)开展猜一猜活动。

a.谁能猜猜6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b.猜猜3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c.谁愿猜猜9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2.辨认生活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

(3)说一说,你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

3.辨认地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出示例4的挂图,标明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

(1)根据太阳的方向确定东面,再确定其余的七个方向。

(2)说一说,教学楼、图书馆、大门、体育馆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3)议一议,多功能厅和食堂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4)想一想,操场在多功能厅和食堂的什么方向?

1、练习二第4题。

(1)找一找,地图上标出了我国哪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适时教育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2)圈一圈,在地图上圈出武汉的位置。

(3)说一说,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2.练习二第2题。

明确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课题

第四课时认识简单的路线(第9页练习。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张晋兰

执教教师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

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

难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前准备

课件,路线图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个性备课)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

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

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1.观察例5图:

问:

这是什么图呢?

(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

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

)还可以怎样走?

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

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

你能说出了几条?

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

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

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

讲评。

课题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教科书第11~12页的例1、例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段杏

执教教师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

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个性备课)

1.口算:

说说是怎样想的。

8÷435÷540×29÷324÷6500×6

2.填空:

  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

  46里有()个十和()个一.

  39里有()个十和()个一.

3、自学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

1.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

  

(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

  

(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

  (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

  (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

  2.学习例1.

  

(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

  ①计算:

  想法一:

()÷3=()所以60÷3=()

  想法二:

()×3=60所以60÷3=()

  想法三:

()+()+()=60所以60÷3=()

  ②算法比较:

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

  ③小结:

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

()÷3=(),就是20.  

(3)试算60÷2=(),60÷6=()。

 (4)小结算法: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个十,()个十除以3得()个十,就是()。

 (5)初步练习:

80÷4=90÷3=80÷2=(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3、想一想:

600÷3可以怎样算?

6000÷3呢?

说出口算过程。

  点拨:

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

  4.教学例2.

 

(1)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

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先分(),每份分得()捆?

再分(),把单根的分成了()份?

每份分得()根?

分完后每份共有()根。

 (3)说明计算方法:

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 )个十和( )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23)就是所求的结果。

1.计算69÷3=23时,可以这么想:

先用69里的( )÷3=(),在用69里面的( )÷3=(),( )+( )=23

  2.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36÷3=55÷5=

课题

第二课时: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材12页例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段杏

执教教师

1、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除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

重点

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

难点

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教具:

主题图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个性备课)

1、大屏幕出示情景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例3的情境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看主题图提问题

2、自学教材16页例2。

1、把66张彩色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学生列式计算66÷3

(2)那“66÷3=?

”,有谁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把66看做60和6来分

讲解:

60÷3=20

6÷3=2

20+2=22张

(3)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4)、小结算法

试一试:

84÷4=96÷3=

分享计算方法

交流互动1、完成做一做”第2题,总结分享计算方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再用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

2、迁移类推:

864÷2=计算后并在小组内交流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全班汇服。

1、练习三5、6、7、8、9、10题

2、生独立解决,全班反馈订正。

3、课堂小结

口算除法有什么特点?

你是怎样算的?

课题

第三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教材15、16页例1和例2课型新授课。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段杏

执教教师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

重点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

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个性备课)

1.竖式计算:

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69÷3

(独立计算讲述计算方法,重点说出算理及计算顺序。

2.填空:

200是()个百,也是()个十;30是()个十;

20个十与3个十合起来是()个十,也就是()。

3、自学教科书第15页例1,第16页例2

1.出示P15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252÷2

3.师:

42÷2等于多少(生:

42÷2=21)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得出:

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得出:

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摆小棒,说算理

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交流互动5、教学例1,42÷2=21的竖式计算,

(1)刚才我们口算,那么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

(用小棒演示)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说说理由。

师:

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复述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6、例2,52÷2的竖式计算(用小棒演示)

最高位不能刚好整除怎么办?

除法的验算方法:

用商和除数相乘

7、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

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1、练习反馈,16做一做

2、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第2题

3、比赛,练习四1、3、4题

3、引导概括总结:

从哪一位除起?

商怎样写?

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课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材17页例3)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段杏

执教教师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

重点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

难点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

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个性备课)

1、出示书17页例3的情境图。

寒假期间,小梦和小欣兄妹俩在家整理照片。

他们数了数共有256张照片用2本相册刚好插完,问:

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

(1)列式256÷2

(2)如何笔算?

请每个学生试算在本子上。

生:

列式为“256÷2”

自主学习1、试算完毕,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

2、师注意观察,巡视,发现交流好的同伴,予以表扬、鼓励。

3、全班交流。

请一人当老师,教教班上的同学。

可自由辩论,遇到不清楚的可要求再解释,说错的予以反驳,有好的想法可再说明……

(重点可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从哪一位除起?

十位5个十除以2不能整除怎么办?

小组内评评小老师的作用有多大?

你教会了谁?

在“争当小老师”的活动中,四人小组的成员自找同伴,互教互听。

可对你的同伴的想法予以评价,如:

“我听懂了。

”“听不懂。

”“你好象这个地方说错了。

”“这样说会更好。

”……

交流互动4、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5、以例3为例,师生共同小结:

①先判断。

商是几位数?

②除。

用2除以2,等于1,1写在百位上。

③乘。

用口诀“二二得四”算出商1个百乘除数2等于2个百,写在2个百的下面。

④减。

用2个百减去2个百等于0,后面还没除完,不写0。

⑤查。

检查余数0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

把被除数十位上的5放下来继续除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6、验算:

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得到被除数。

小结笔算除法的过程

1、基本练习,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

应用总结出来的笔算除法运算六步骤,独立完成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

注意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笔算。

2、请四个同学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检测P19页第5题的前两题。

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且有余数)教材18页例4课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段杏

执教教师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

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

难点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

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个性备课)

导入学习1、出示书18页例4:

有一本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

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1)读题列式,256÷6

(2)如何笔算?

请每个学生试算在本子上。

生:

列式为“256÷6”。

试算。

自学第17页例3

1、试算完毕,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

2、师注意观察,巡视,发现交流好的同伴,予以表扬、鼓励。

3、全班交流。

请一人当老师,教教班上的同学。

可自由辩论,遇到不清楚的可要求再解释,说错的予以反驳,有好的想法可再说明……

(重点可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先用6除几?

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

25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位上?

商是几位数?

小组内评评小老师的作用有多大?

你教会了谁?

在“争当小老师”的活动中,四人小组的成员自找同伴,互教互听。

可对你的同伴的想法予以评价,如:

“我听懂了。

”“听不懂。

”“你好象这个地方说错了。

”“这样说会更好。

”……

交流互动4、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5、以例3为例,师生共同小结:

①先判断。

商是几位商4,4写在十位上。

③乘。

用口诀“四六二十四”写在25个十的下面。

④减。

用25个十减去24个十等于1个十,1写在十位上。

⑤查。

检查余数1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

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放下来,和余数1个十合起来是16个一。

继续除。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6、验算7、总结笔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方法

编成顺口溜:

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那位商哪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小结笔算除法的过程

1、基本练习,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

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