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5992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docx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docx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

进展

Companynumber:

[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微创玻璃体手术耗材使用同意书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是使用特制的套管针直接穿刺巩膜(白眼球),通过三个直径为的针眼建立手术所需通道,进入玻璃体腔进行手术。

套管拔除后切口能够自行封闭,不需要缝合,创伤很小。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适应症有玻璃体混浊影响视力明显者、不能吸收的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前膜、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玻璃体组织活检、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做残留的晶状体皮质取除术者、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

传统的玻切术一般都要在白眼球的表层做戒指大小的(长约40〜45mm)环形切口,牵引四条直肌,缝合固定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在眼球内层做三个长为1mm米的穿刺口,才能进入位于眼球中部的玻璃体腔,切割有病变的玻璃体。

因为切口都比较大,需要用缝线来缝合才能封闭切口。

微创玻切术则使用套管针直接穿刺球结膜和巩膜进入玻璃体腔,很快就能建立起手术所需要的三个通道,并在通道上安放临时用的套管,使结膜和巩膜的穿刺口保持在同一条线上,灌注管和手术器械均通过套管进出眼球,这样避免了手术器械反复进出对眼球的损伤。

因为套管针和手术器械的直径都很小,穿过球结膜和巩膜只需要通过一个很小的孔,套管拔除之后结膜和巩膜的伤口能够自行封闭,所以达到了免缝合的目的,而且术后炎症反应轻,恢复快。

所有这些改进,既减少了手术所致创伤,又简化了操作,节省了手术时间。

微创玻切术若能结合使用非接触式广角显微手术系统,则使手术操作变得更为简单,创伤更小,因为这样做不需要缝合固定角膜接

触镜的固定环。

由于微创玻切术不需做球结膜的切口,对于需要保护球结膜的患者,如青光眼患者,有其独特的优点。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通过应用精细和复杂的手术器械,使手术切口明显缩小,达到免缝合的要求,即所谓通过“微小创伤”进行的玻璃体切割手术。

术中不需在眼球上做大切口,而使用特制的套管针直接穿刺白眼球建立手术所需的通道,进入玻璃体腔进行手术。

因为套管针直径都很小,穿过眼球球壁只需通过三个直径为毫米的针眼,套管拔除后切口能够自行封闭,不需要缝合,创伤很小。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主要优点微创玻璃体切割术,使用套管针直接穿刺球结膜和巩膜进入玻璃体腔,建立起手术所需的三个通道,于其上安放临时用的套管,使结膜和巩膜的穿刺口保持在同一条线上,灌注管和手术器械均通过套管进出眼球,避免了手术器械反复进出对眼球的损伤。

因为套管针和手术器械的直径都很小,穿过球结膜和巩膜只需要通过一个很小的孔,套管拔除后伤口能够自行封闭,达到免缝合的目的,且术后炎症反应轻,恢复快。

这些改进,既减少手术所致的创伤,又简化手术操作,节省手术时间。

武汉艾格眼科医院现拥有23G和25G技术,成功施行手术近千台,技术处于领先水平。

患者术后当天视力就恢复得很好,手术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几乎没有什么痛苦,术后眼睛上也看不见有刀口和出血。

对于良好的手术效果.他们都赞不绝口。

该院眼底科室实力强大,拥有当今世界上治疗眼底病最先进的激光仪器如Zeiss高分辨率眼科手术显微镜、Constellation玻切机、科医人多波长激光机等,汇聚了多名知名的眼底医护人员,对玻璃体切除、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严重眼外伤等多种复杂疑难眼底疾病的诊治具有独到见解,并引进一流的眼底医疗技术,熟练操作糖尿病性眼底病变、老年性黄斑病变等各种眼底病的激光治疗,尤其擅长诊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落和玻璃体积血。

以往对於玻璃体出血、等,传统的手术方式须将眼球结膜大范围切开,穿刺三个约公分的巩膜切口,依丿宇置入液体灌注管、光源管及玻璃体切除探头来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手术结束後,再依序拔除相关器械组、缝合三个巩膜切口、缝合大范围结膜伤口。

整个过程不仅耗时,术後的伤口癒合及异物感、红肿、流泪等不舒服的现象,通常需要二周以上才会好转,大部分患者手术後也得住院恢复观察。

奇美医学中心眼科引进「微创视网膜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手术器械及设备,可以提供视网膜剥离与玻璃体出血患者,除了传统的手术方式外,新的一项选择。

这项手术的优点,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病患的不适感、术後复原较快、缩短住院时间,病情单纯的患者共至无须住院,已成为国外大型医学中心眼科在有关视网膜玻璃体疾病上的主流手术方式。

奇美医学中心眼科视网膜主治医师柳景腮指出,病患随着年纪增加,眼睛功能会开始退化,视网膜玻璃体疾病、视网膜剥离机会都将会增加。

若合并有高血压、等内科疾病,病患眼睛更容易发生相当复杂的视网膜病变,例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出血、视网膜黄斑部裂孔、视网膜黄斑部皱折及复杂之视网膜剥离等等重大视网膜玻璃体疾病。

「微创视网膜玻璃体切除手术」是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的重大突破,因为传统视网膜玻璃体切除手术相当复杂,透过「微创视网膜玻璃体切除手术」,不需要切开结膜,也不需缝针。

利用一个特殊的套管设计固定手术切口,透过微创性(23号)的手术器械(微细

液体灌注管、玻璃体切除探头、光源管、剪刀、银子、吸引器、雷射探头、电烧

探头)及设备(玻璃体切除仪),达到微小伤口的视网膜玻璃体切除手术。

术後伤口不需要缝线,伤口与功能恢复时间较快,单纯疾病患者也不需要住院,

大约80%左右的传统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皆可以此采用此新方式。

「微创视网膜玻璃体切除手术」适用於下列视网膜剥离症状:

如「看不清视网

膜情况」、「牵引性视网膜剥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所致视网膜剥

离」、「巨大裂孔性视网膜剥离」、「复发性视网膜剥离」及其他如「白内障

术後发生之视网膜剥离」或「裂孔较多较大之视网膜剥离」等病状。

「微创视网膜玻璃体切除手术」容易产生之并发症包括:

水肿、白内障、玻璃体出血、、新的视网膜裂孔、眼内炎(较少见)、交感性眼炎(十分罕见)及复发性视网膜剥离等。

提醒患者,该项手术应经专业医师仔细评估。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通过应用精细和复杂的手术器械,使手术切口明显缩小,达到免缝合的要求,即所谓通过“微小创伤”进行的玻璃体切割手术。

手术中不需要在眼球上做大切口,而是使用特制的套管针直接穿刺口眼球建立手术所需的通道,进入玻璃体腔进行手术。

因为套管针和手术器械的直径都很小,穿过眼球球壁只需通过三个很小的针眼(直径为毫米),所以套管拔除之后切口能够自行封闭,不需要缝合,创伤很小。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发展情况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的Machemer博士开始应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的玻璃体切割术以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

Machemer起初使用的是17G

(玻切刀头直径)经睫状体平坦部的玻璃体切割多功能仪器。

这种仪器需要光纤维袖套,需要做大小的巩膜切口。

1974年

O'Malley和Heitz设计了较细小的玻切刀头,其直径为(20G),这种损伤较小的三通道20G玻璃体切割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1996年加拿大McGill大学的Chen博士采用了经过巩膜自闭式隧道切口进行的玻璃体切割术,是减少手术损伤和缩短手术时间的一种探索,这种方法能避免插入和拔除巩膜塞,防止眼内灌注液体外流或气体逸出,维持眼压,取出器械后手术巩膜切口自闭合,不需要缝合,结膜切口可以通过烧灼的方法封闭。

这种方法被很多学者采用,并进行了改进,但是手术时仍需要做白眼球表层组织的切开,损伤仍较大,操作也比较费时,没有达到真正的微创化。

2001年美国南加利佛尼亚大学的Fujii博士和他的同事设计了一种25G(玻切刀头直径为)显微手术系统,即经结膜免缝合的玻璃体切割术系统(25GTVS)和系列的与之配套的手术器械,并于2002年10月在美国《眼科学》杂志首次报道了他们应用该系统取得成功的初步经验,这标志着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它使玻璃体切割术达到了微创化,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应运而生。

25G显微手术系统和传统的玻璃体切割系统相比,有更高的切割频率和抽吸力。

和传统的灌注管不同,25G微导管系统包括三根套管(用套管针穿刺引入)、一根灌注管.一个巩膜塞钱子、三个管塞。

套管是一种聚乙烯亚胺管,长,内外径分别为和,其眼球外部分有一个小圈,可以用银子抓握来操作套管。

25G灌注管是一个长5mm,内外径分别为和的的金属管。

灌注管通过套管插入眼球,也不需要缝线固定。

25G系统配套的系列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器械包括玻切头、导光纤维、内眼显微银、眼内电凝器等等,这些器械比传统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用的器械更加精细和复杂。

至今,国外能开展这种手术的医院还不多,国内也仅有儿家大医院能开展这种手术。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主要优点

传统的玻璃体切割手术一般都要在口眼球的表层做如戒指大小的(长约40〜45毫米)环形切口,牵引四条直肌,缝合固定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在眼球内层做三个长为1毫米的穿刺口,才能进入位于眼球中部的玻璃体腔,切割有病变的玻璃体。

因为切口都比较大,所以做完玻璃体切割后需要用缝线来缝合,才能封闭切口。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使用套管针直接穿刺球结膜和巩膜进入玻璃体腔,这样很快就能建立起手术所需要的三个通道,并在通道上安放临时用的套管,使结膜和巩膜的穿刺口保持在同一条线上,灌注管和手术器械均通过套管进出眼球,这样避免了手术器械反复进出对眼球的损伤。

因为套管针和手术器械的直径都很小,穿过球结膜和巩膜只需要通过一个很小的孔,套管拔除之后结膜和巩膜的伤口能够自行封闭,所以达到了免缝合的LI的,而且手术后炎症反应轻,恢复快。

所有这些改进,既减少了手术所致的创伤,乂简化了手术操作,节省了手术时间。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若能结合使用非接触式广角显微手术系统,则使手术操作变得更为简单,手术创伤更小,也能节省手术时间,因为这样做不需要缝合固定角膜接触镜的固定环。

山于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不需要做球结膜的切口,对于需要保护球结膜的患者,如青光眼患者,有其独特的优点。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和传统玻璃体切割术的比较见表1・

表1.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和传统玻璃体切割术比较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传统玻璃体切割手术

手术时间较短较长

手术对眼睛的损伤较小较大

切割时对玻璃体的牵拉很轻较重手术伤口出血很少较多

结膜和巩膜伤口缝合不需要需要手术并发症少见多见

术后炎症反应较轻较重

术后疼痛较轻较重

术后恢复快慢

哪些人合适做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下列病人合适做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1)玻璃体混浊影响视力明显者;

(2)不能吸收的玻璃体积血;(3)视网膜前膜;(4)黃斑前膜;(5)黃斑裂孔;(6)玻璃体组织活检;(7)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8)需要做视网膜血管鞘膜切开术者;(9)需要做残留的晶状体皮质取除术者;(10)玻璃体黃斑牵拉综合征;(12)牵引性视网膜脱离;(13)眼内炎。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存在的主要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U前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存在的主要不足:

(1)在切割浓厚的积血和增生膜的流速比20G系统的慢,玻切头容易发生堵塞;

(2)眼内操作的效率没有传统玻璃体切割术的高,进行眼内复杂操作较困难;(3)一些配套器械还不完善,所以手术适应证受到一定限制;(4)有部分病例手术结束后有切口渗漏的情况,多见于高度近视巩膜壁较薄或二次手术有巩膜瘢痕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切口不易自行闭合,所以要慎做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尚待解决的问题:

(1)能溶解或液化玻璃体和玻璃体积血使之容易切割和吸出的化学药物有待于硏究和开发;

(2)配套的手术器械还有待于改进和完善;(3)手术操作技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术后切口渗漏的预防和处置。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前景展望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具有损伤小,手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适用于一些特殊患者等优点,它使玻璃体手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扩大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的适应证,使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这种手术,U前一些学者正在致力于能溶解或液化玻璃体和玻璃体积血的化学药物的研究。

这些药物使玻璃体和浓厚的玻璃体积血溶解,使之变得容易切割和吸出,其中,透明质酸酶、血纤维蛋口溶酶的应用是U前研究的热点,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这对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力的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器械的不断改善,酶辅助的技术的发展,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将日益成熟。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优点:

手术时间短、对眼球损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术后恢复快

传统的玻璃体切割术一般都要在白眼球的表层做戒指大小的(长约40〜45毫米)环形切口,牵引四条直肌,缝合固定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在眼球内层做三个长为1毫米的穿刺口,才能进入位于眼球中部的玻璃体腔,切割有病变的玻璃体。

因为切口都比较大,需要用缝线来缝合才能封闭切口。

微创玻切术则使用套管针直接穿刺球结膜和巩膜进入玻璃体腔,很快就能建立起手术所需要的三个通道,并在通道上安放临时用的套管,使结膜和巩膜的穿刺口保持在同一条线上,灌注管和手术器械均通过套管进出眼球,这样避免了手术器械反复进出对眼球的损伤。

因为套管针和手术器械的直径都很小,穿过球结膜和巩膜只需要通过一个很小的孔,套管拔除之后结膜和巩膜的伤口能够自行封闭,所以达到了免缝合的目的,而且术后炎症反应轻,恢复快。

所有这些改进,既减少了手术所致创伤,又简化了操作,节省了手术时间。

微创玻切术若能结合使用非接触式广角显微手术系统,则使手术操作变得更为简单,创伤更小,因为这样做不需要缝合固定角膜接触镜的固定环。

由于微创玻切术不需做球结膜的切口,对于需要保护球结膜的患者,如患者,有其独特的优点。

目前这项新式手术尚无健保给付,仅有单一手术给予给付,仪器与特殊耗材仍在申请给付,目前需要自费使用。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展发表时间:

2011-12-0719:

45

分享赢大奖:

0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的Machemer博士开始应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的玻璃体切割术以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

LI前标准的玻璃体切割手术器械管径为(20G),不少并发症如手术切口出血,切口附近组织增生及对玻璃体基底部的牵引都与巩膜切口相关。

因此,玻璃体手术逐渐向微创化发展。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通过应用精细和复杂的手术器械,使手术切口明显缩小,达到免缝合的要求,即所谓通过“微小创伤”进行的玻璃体切割手术。

手术中不需要在眼球上做大切口,而是使用特制的套管针直接穿刺球结膜和巩膜进入玻璃体腔进行手术。

因为套管针和手术器械的直径都很小,穿过眼球壁只需通过3个很小的针眼,所以套管拔除之后切口能够自行封闭,不需要缝合,创伤很小。

其中的23G和23G经结膜无缝合系统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系统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系统(25gaugetransconjunctivalsuturelessvitrectomy,TSV25)是2001年美国南加利弗尼亚大学的Fujii博士和他的同事设计的,并于200210在美国《眼科学》杂志首次报道了他们应用该系统取得成

功的初步经验,这标志着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5G微导管系统包括微套管、套管穿刺针、灌注管、套管塞及塞银。

穿刺口大小为。

套管是一种聚乙烯亚胺管,长,内外径分别为和。

25G灌注管是一个长5mm,内外径分别为和的金属管。

灌注管及手术器械通过套管插入眼球,不需要缝线固定。

玻璃体切除头和导光纤维的尖端直径为。

一般采用瓶高50〜70cm,负压450~550nmiHg,1500r/min切除速率的高速切割。

需要保留基底部玻璃体,用以帮助阻塞切口。

25G系统适应证为黄斑部手术,包括黃斑前膜,黃斑裂孔,玻璃体黃斑牵引综合征,无严重增生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老年黃斑变性伴玻璃体出血。

还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简单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玻璃体混浊影响视力明显者(Behcet病),口内障术后玻璃体腔晶状体残留,玻璃体组织活检,脉络膜组织活检[2],4〜5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儿童后发性口内障[4]。

不适用于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眼外伤。

25G技术有身的优点

1直接经球结膜穿刺,无需剪开球结膜,保护了球结膜和滤过泡,不影响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结膜及巩膜切口无需缝合,建立“三通道”及关闭切口时间短,节省了大量手术时间。

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轻,舒适度好,无缝线刺激,恢复快。

2巩膜和睫状体切口小,愈合更快,25G巩膜穿刺口愈合的时间大概是2wk,而20G切口的愈合需要6〜8wk[5]。

巩膜穿刺所致的视网膜破裂发生率比20G低[6]。

3固定套管的应用,避免了手术器械反复的进出导致玻璃体基底部的牵拉,减少出血,炎性反应及周边部裂孔发生的机会。

4穿刺口无渗漏,眼球密闭状态好,手术器械内径细,容易实现注吸平衡,眼压维持平稳,且切割率高(1500r/min),切割时减少对视网膜的机械性牵拉,幕近视网膜操作更安全。

⑤Yanyali等[7]发现25G术后早期角膜表面曲率和散光无明显变化。

不少学者[8,9]表麻下行25G玻璃体手术。

术中患者无痛苦,不需药物镇静,配合度好,进一步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局麻所致的并发症。

Kadonosono等[10]对67位行25G或20G玻璃体切除手术的黃斑皱褶的患者进行6mo的随访,发现术后早期(lm。

)最佳矫正视力前者比后者提高更快,但晚期(6m。

)无明显差异。

25G玻璃体手术存在的主要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1用套管针行巩膜穿刺时,山于套管尖端是平钝的,阻力较大,套管前端进入有—定困难。

2套管不是锁定在套管针柄上,容易滑脱。

3切割刀头重,导管比较纤细柔软,操作时容易折弯变形,甚至断裂[11]。

灌注头易自行滑脱分离[12]o手术中需要它们来转动眼球时,操作比常规20G困难,周边部玻璃体切除较少,理论上说容易导致前部玻璃体视网膜牵拉而致视网膜脱离。

4玻切头较细,操作中必须使用高负压吸引,玻璃体切割效率较常规手术低,进行复杂的眼内操作较困难。

在切割浓厚的积血和增生膜的流速比20G系统的慢,玻切头容易发生堵塞。

5部分病例手术结束后有切口渗漏的惜况,多见于高度近视巩膜壁较薄或二次手术有巩膜瘢痕的患者。

有报道存在术后早期一过性低眼压的情况[1214]o结膜巩膜

无缝合切口及保留部分基底部玻璃体防止切口渗漏,理论上提供了细菌进入眼内的通道,增加了导致眼内炎的危险。

但23G术后眼内炎的报道并不多见,这可能与切口小,术后结膜巩膜有轻度错位,巩膜穿刺口有结膜覆盖有关。

经结膜巩膜穿刺过程中,结膜无需环形切开,但此操作可能导致结膜上皮细胞植入眼内,引起察肿等并发症。

但该并发症尚缺乏长期的随访报道。

尽管现在25G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系统技术不断发展,手术器械不断完善改进,如釆用视野更大的广角镜,使用毎灯光源和吊顶灯来改善照明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手操作。

但是由于23G本身的缺陷不足,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手术很重要。

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系统

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是集合了20G和25G优点的玻璃体切除手术。

U前为止,共有两代产品。

Dore公司为代表的第一代及ALcon公司生产的第二代。

Claus于2005年首次报道了使用23G治疗41眼的临床结果[17]。

他使用的是Dore公司生产的第一代23G微创玻璃体切除系统。

此系统的微导管系统包括压力板(铲形),穿刺刀,钢制钝性植入器和套管,塞钉。

手术器械包括玻切头,广角眼内照明,视网膜钩,视网膜剪,眼内光凝及电凝。

穿刺口的大小为,套管长内直径为,外直径为。

具体的步骤为:

用压力板推开球结膜定位切口;距离角巩膜缘处,穿刺刀与巩膜成30°〜40°角,平行于角巩膜缘穿过结膜巩膜睫状体;带有套管的植入器进入巩膜切口后改变方向,垂直于眼球表面进入后极部;缓慢拔出植入器。

除灌注管的套管外,另外两个套管的外口为漏斗状,方便手术器械的进出。

该系统最大切割率为1200r/min,最大吸率为500mmHgoClaus用该系统治疗的病例包括黄斑皱褶,黃斑裂孔,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

术后患者除球结膜下出血外,其术后炎症反应轻,舒适度好,切口闭合快等优点与25G相似,无球结膜下积气。

23G术后球结膜下出血比25G多,主要是因为穿刺刀倾斜穿刺时损伤了巩膜表层血管,但一般出血很少,无需烧灼止血,术后儿天可吸收。

倾斜穿刺切口在眼内压下能自动闭合,无需缝合。

Rizzo研究发现倾斜穿刺相比垂直穿刺及直接穿刺,切口闭合更快。

手术结束切口即密闭。

UBM示术后第Id切口已愈合,内切口瓣对合良好,无睫状体脉络膜分离,无玻璃体嵌顿[18]o

相比23G系统,23G更具优势。

它结合了20G和25G的优点:

经结膜直接穿刺,切口无需缝合;快速建立及关闭切口,节省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炎症反应轻,患者舒适度高;器械硬度更高,管径更大,流率提高,照明更亮,眼内操作类似20G,因此病例适应证更广。

第二代23G微创玻璃体切除系统为Alcon生产。

相比Dore系统,进行了大量改进。

Alcon微套管系统包括穿刺刀,套管,巩膜塞。

其套管“一步”进入眼内。

套有套管的穿刺刀平行于角巩膜缘,与巩膜成20°〜30°角,穿过结膜巩膜及睫状体;当达到套管与穿刺刀接口时,穿刺刀改变方向旋后刺向后极部;缓慢拔出穿刺刀。

Alcon穿刺系统“一步法”之所以能比Dore"二步法”简便,主要与其器械特点有关:

穿刺刀坚硬锐利,刀尖斜面设计,能减少穿刺阻力,刀尖长,套管长4mm;套管为钛制,能减少器械与导管之间的摩擦,增加操作的精确性;套管毂长,设计了定位夹持槽,术中易于插拨器械,术后易于取下套管;套管能锁定在穿刺刀上,穿刺时不易滑脱。

Alcon23G与Dorc23G系统使用的套管管径一致,但是前者的灌注管能移至任意套管,手术时操作更灵活方便。

Alcon23G穿刺操作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①固定结膜很重要,利用对抗压力避免眼球旋转;②确保套管平行于角巩膜缘,倾斜进入,才能保证切口自动愈合;③插管的过程中力度和速率要均匀。

Alcon23G玻切头为2500cpm高速玻切。

切割头重量轻,气动系统,管径比Dore大,切割头的口径距头的距离比Dore小,硬度增加,流量增加,与20G相似。

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系统弥补了25G系统的缺点,集合了20G和25G系统的优点,切割率更高,器械更硬,照明更亮,适应证更广,为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新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