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信息与RCd.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5910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动信息与RC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启动信息与RC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启动信息与RC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启动信息与RC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启动信息与RC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启动信息与RCd.docx

《启动信息与RC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动信息与RCd.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启动信息与RCd.docx

启动信息与RCd

Linux启动信息解析

 

组名:

CloudWalker

组长:

郑祥云

组员:

郑祥云,徐绩,王新华

日期:

2010-7-24

目录

Linux启动信息解析1

目录2

1.项目需求分析3

1.1项目背景:

3

1.2时间:

3

1.3项目要求分析:

3

2.Linux启动过程4

2.1Linux下各个目录的作用4

2.2Linux启动过程4

2.2.1Linux的引导过程5

2.2.2运行级别(runlevel)5

2.2.3/etc/rc.d/与/etc/rc.d/init.d的关系5

3./init/main.c中init()函数7

4.启动信息10

1.项目需求分析

1.1项目背景:

在学习操作系统中,操作系统的如何启动是一个难点,本文基于Linux开源操作系统,分析了从BIOS加载BOOTLOAD,操作系统接管CPU后,init()函数所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初始化系统的各种服务以及SHELL。

1.2时间:

开始时间:

2010-7-25结束时间:

2010-7-25

1.3项目要求分析:

1)介绍Linux启动所需的目录。

2)Linux启动过程。

3)/etc/rc.d/与/etc/rc.d/init.d的关系。

4)分析init/main.c代码中init()函数。

2.Linux启动过程

2.1Linux启动所需的目录

init.d/:

各种服务器和程序的二进制文件存放目录。

rcx.d/:

各个启动级别的执行程序连接目录。

里头的东西都是指向init.d/的一些软连接。

还有三个脚本:

rc.sysinit,rc,rc.local。

/etc/rc.d/init.d/目录下的脚本就类似与windows中的注册表,在系统启动的时候某些指定脚本将被执行。

在Redhat中,/etc/rc.d/rc.sysinit主要做在各个运行模式中相同的初始化工作,包括:

i.调入keymap以及系统字体

ii.启动swapping

iii.设置主机名

iv.设置NIS域名

v.检查(fsck)并mount文件系统

vi.打开quota

vii.装载声卡模块

viii.设置系统时钟

ix.等等。

2.2Linux启动过程

redhat的启动方式和执行次序是:

i.加载内核

ii.执行init程序

iii./etc/rc.d/rc.sysinit#由init执行的第一个脚本

iv./etc/rc.d/rc$RUNLEVEL#$RUNLEVEL为缺省的运行模式

v./etc/rc.d/rc.local

vi./sbin/mingetty#等待用户登录

init在等待/etc/rc.d/rc执行完毕之后(因为在/etc/inittab中/etc/rc.d/rc的action是wait),将在指定的各个虚拟终端上运行/sbin/mingetty,等待用户的登录。

至此,Linux的启动结束。

2.2.1Linux的引导过程

系统启动之后,在进入init.d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系统都做了什么工作.

我们从比较高的角度去看开始引导的整个过程,比较清晰明了。

系统加电之后,首先进行的硬件自检,然后是bootloader对系统的初始化,加载内核。

内核被加载到内存中之后,就开始执行了。

一旦内核启动运行,对硬件的检测就会决定需要对哪些设备驱动程序进行初始化。

从这里开始,内核就能够挂装根文件系统(这个过程类似于Windows识别并存取C盘的过程)。

内核挂装了根文件系统,并已初始化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等之后,就通过启动一个叫init的用户级程序,完成引导进程。

2.2.2运行级别(runlevel)

init进程是系统启动之后的第一个用户进程,所以它的pid(进程编号)始终为1。

init进程上来首先做的事是去读取/etc/目录下inittab文件中initdefaultid值,这个值称为运行级别(run-level)。

它决定了系统启动之后运行于什么级别。

运行级别决定了系统启动的绝大部分行为和目的。

这个级别从0到6,具有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运行级定义如下:

  #0-停机(千万别把initdefault设置为0,否则系统永远无法启动)

  #1-单用户模式

  #2-多用户,没有NFS

  #3-完全多用户模式(标准的运行级)

  #4–系统保留的

  #5-X11(xwindow)

  #6-重新启动(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设置为6,否则将一直在重启)

2.2.3/etc/rc.d/与/etc/rc.d/init.d的关系

写到这里,应该差不多要进入init.d了,可是我觉得单写/etc/rc.d/init.d的话不一定能说得清楚明白,就拿它跟/etc/rc.d这个它上一级的目录一起来讨论,可能比较合适一些,因为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里先解释一下init.d里面放的都是什么东西。

这个目录存放的是一些脚本,一般是linux以rpm包安装时设定的一些服务的启动脚本。

系统在安装时装了好多rpm包,这里面就有很多对应的脚本。

执行这些脚本可以用来启动,停止,重启这些服务。

前面说到,/etc/rc.d/init.d这个目录下的脚本就类似与windows中的注册表,在系统启动的时候执行。

程序运行到这里(init进程读取了运行级别),相信从命名的角度大家也能猜到该运行/etc/rc.d/init.d里面的脚本了,不然它为什么也叫init(.d)呢是吧。

没错,是该运行init.d里的脚本了,但是并不是直接运行,而是有选择的因为系统并不需要启动所有的服务。

那么,系统是如何选择哪些需要启动哪些不要呢?

这时刚才说的运行级别就起作用了。

在决定了系统启动的runlevel之后,/etc/rc.d/rc这个脚本先执行。

在RH9和FC7的源码中它都是一上来就check_runlevel()(虽然实现的代码不一样,也大同小异),知道了运行级别之后,对于每一个运行级别,在rc.d下都有一个子目录分别是rc0.d,rc1.d…..rc6.d。

每个目录下都是到init.d目录的一部分脚本一些链接。

每个级别要执行哪些服务就在相对应的目录下,比如级别5要启动的服务就都放在rc5.d下,但是放在这个rc5.d下的都是一些链接文件,链接到init.d中相对应的文件,真正运行的是init.d里的脚本。

到这里,估计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了,我开始也以为是这样的。

可是后来我仔细看过和比较这些链接文件和init.d里真正被执行的脚本的文件名之后,一直有几个问题没弄明白。

借着写这个文章的机会,我做了一些功课,总算是大概解开了那些疑惑。

1、这些链接文件前面为什么会带一个Kxx或者Sxx呢?

是这样的,带K的表示停止(Kill)一个服务,S表示开启(Start)的意思,凡是以Kxx开头的,都以stop为参数来调用;凡是以Sxx开头的,都以start为参数来调用。

调用的顺序按xx从小到大来执行。

例如,假设缺省的运行模式是3,/etc/rc.d/rc就会按上述方式调用/etc/rc.d/rc3.d/下的脚本。

2、K和S后面带的数字呢?

干什么用的

这个我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排列起来好看或者数数用呢。

后来发现不是的。

它的作用是用来排序,就是决定这些脚本执行的顺序,数值小的先执行,数值大的后执行。

很多时候这些执行顺序是很重要的,比如要启动Apache服务,就必须先配置网络接口,不然一个没有IP的机子来启动http服务那岂不是很搞笑。

3、无意中我发现同一个服务带S的和带K的链接到init.d之后是同一个脚本。

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会是执行同一个脚本呢?

这个时候真是S和K的妙用了,原来S和K并不止是用来看起来分的清楚而已。

S给和K还分别给init.d下面的脚本传递了start和stop的参数。

哦,是这样的(焕然大悟的样子,呵呵)!

这时我才想起来原来曾经无数用过的/etc/rc.d/init.d/networkrestart命令。

原来传S时相当于执行了/etc/rc.d/init.d/xxxstart这条命令,当然K就相当于/etc/rc.d/init.d/xxxstop了.

3./init/main.c中init()函数

init()函数的功能可分为4个部分:

①安装根文件系统;②显示系统信息;②运行系统初始资源配置文件rc中的命令;④执行用户登录shell程序。

代码首先调用系统调用setup(),用来收集硬盘设备分区表信息并安装根文件系统。

在安装根文件系统之前,系统会先判断是否需要先建立虚拟盘.若编译内核时设置了虚拟盘的人小,并在前面内核初始化过程中已经开辟了一块内存用作虛拟盘,则内核就会首先尝试把根文件系统加载到内存的虚拟盘区中.

然后init()打开一个终端设备tty0,并复制其文件描述符以产生标准输入stdin、标准输出stdout和错误输出stderr设备。

内核随后利用这些描述符在终端上显示一些系统信息,例如高速缓冲区中缓冲块总数、主内存区空闲内存总字节数等。

接着init()又新建了一个进程(进程2),并在其中为建立用户交互使用环境而执行一些初始配置操作,即在用户可以使用shell命令行环境之前,内核调用/bin/sh程序运行了配置文件/etc/rc中设置的命令。

rc文件的作用与DOS系统根目录上的AUTOEXEC.BAT文件类似。

这段代码首先通过关闭文件描述符0,并立刻打开文件/etc/rc,从而把标准输入stdin定向到/etc/rc文件上。

这样,所有的标准输入数据都将从该文件中读取。

然后内核以非交互形式执行/bin/sh,从而实现执行/etc/rc文件中的命令。

当该文件中的命令执行完毕后,/bin/sh就会立刻退出。

因此进程2也就随之结束。

init()函数的最后一部份用于在新建进程中为用户建立一个新的会话,并运行用户登录shell程序/bin.sh.在系统执行进程2中的程序时,父进程(init进程)一直等待着它的结束。

随着进程2的退出,父进程就进入到一个无限循环中。

在该循环中,父进程会再次生成一个新进程,然后在该进程中创建一个新的会话。

并以登录shell方式再次执行程序/bin/sh,以创建用户交互shell环境。

然后父进程继续等待该于进程。

登录shell虽然与前而的非交互式shell是同一个程序/bin/sh,但是所使用的命令行参数(argv[])不同。

登录shell的第0个命令行参数的第1个字符一定是一个减号'-'。

这个特定的标志会在/bin/sh执行时通知它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运行,而是作为登录shell运行/bin/sh的。

从这时开始,用户就可以正常使用Linux命令行环境了,而父进程随之又进入等待状态.此后若用户在命令行上执行了exit或logout命令,那么在显示一条当前登录shell退出的信息后,系统就会在这个无限循环中再次重复以上创建登录shell进程的过程。

以下是init/main.c中的关于init()函数的源代码:

voidinit(void)

{

intpid,i;

setup((void*)&drive_info);

sprintf(term,"TERM=con%dx%d",ORIG_VIDEO_COLS,ORIG_VIDEO_LINES);

(void)open("/dev/tty1",O_RDWR,0);

(void)dup(0);

(void)dup(0);

execve("/etc/init",argv_init,envp_init);

execve("/bin/init",argv_init,envp_init);

execve("/sbin/init",argv_init,envp_init);

/*ifthisfails,fallthroughtooriginalstuff*/

if(!

(pid=fork())){

close(0);

if(open("/etc/rc",O_RDONLY,0))

_exit

(1);

execve("/bin/sh",argv_rc,envp_rc);

_exit

(2);

}

if(pid>0)

while(pid!

=wait(&i))

/*nothing*/;

while

(1){

if((pid=fork())<0){

printf("Forkfailedininit\n\r");

continue;

}

if(!

pid){

close(0);close

(1);close

(2);

setsid();

(void)open("/dev/tty1",O_RDWR,0);

(void)dup(0);

(void)dup(0);

_exit(execve("/bin/sh",argv,envp));

}

while

(1)

if(pid==wait(&i))

break;

printf("\n\rchild%ddiedwithcode%04x\n\r",pid,i);

sync();

}

_exit(0);

}

4.启动信息

[0.000000]Initializingcgroupsubsyscpuset

[0.000000]Initializingcgroupsubsyscpu

[0.000000]Linuxversion2.6.32-22-generic(buildd@palmer)(gccversion4.4.3(Ubuntu4.4.3-4ubuntu5))#36-UbuntuSMPThuJun322:

02:

19UTC2010(Ubuntu2.6.32-22.36-generic2.6.32.11+drm33.2)

[0.000000]KERNELsupportedcpus:

[0.000000]IntelGenuineIntel

[0.000000]AMDAuthenticAMD

[0.000000]NSCGeodebyNSC

[0.000000]CyrixCyrixInstead

[0.000000]CentaurCentaurHauls

[0.000000]TransmetaGenuineTMx86

[0.000000]TransmetaTransmetaCPU

[0.000000]UMCUMCUMCUMC

[0.000000]BIOS-providedphysicalRAMmap: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f800(usable)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0009f800-00000000000a0000(reserved)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000ca000-00000000000cc000(reserved)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000dc000-00000000000e4000(reserved)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000e8000-0000000000100000(reserved)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00100000-000000003fef0000(usable)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3fef0000-000000003feff000(ACPIdata)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3feff000-000000003ff00000(ACPINVS)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3ff00000-0000000040000000(usable)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e0000000-00000000f0000000(reserved)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fec00000-00000000fec10000(reserved)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fee00000-00000000fee01000(reserved)

[0.000000]BIOS-e820:

00000000fffe0000-0000000100000000(reserved)

[0.000000]DMIpresent.

[0.000000]PhoenixBIOSdetected:

BIOSmaycorruptlowRAM,workingaroundit.

[0.000000]e820updaterange: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usable)==>(reserved)

[0.000000]last_pfn=0x40000max_arch_pfn=0x100000

[0.000000]MTRRdefaulttype:

uncachable

[0.000000]MTRRfixedrangesenabled:

[0.000000]00000-9FFFFwrite-back

[0.000000]A0000-BFFFFuncachable

[0.000000]C0000-CBFFFwrite-protect

[0.000000]CC000-EFFFFuncachable

[0.000000]F0000-FFFFFwrite-protect

[0.000000]MTRRvariablerangesenabled:

[0.000000]0base0000000000mask00C0000000write-back

[0.000000]1disabled

[0.000000]2disabled

[0.000000]3disabled

[0.000000]4disabled

[0.000000]5disabled

[0.000000]6disabled

[0.000000]7disabled

[0.000000]PATnotsupportedbyCPU.

[0.000000]------------[cuthere]------------

[0.000000]WARNING:

at/build/buildd/linux-2.6.32/arch/x86/kernel/cpu/mtrr/generic.c:

467generic_get_mtrr+0xeb/0x100()

[0.000000]Hardwarename:

VMwareVirtualPlatform

[0.000000]mtrr:

yourBIOShassetupanincorrectmask,fixingitup.

[0.000000]Moduleslinkedin:

[0.000000]Pid:

0,comm:

swapperNottainted2.6.32-22-generic#36-Ubuntu

[0.000000]CallTrace:

[0.000000][]warn_slowpath_common+0x72/0xa0

[0.000000][]?

generic_get_mtrr+0xeb/0x100

[0.000000][]?

generic_get_mtrr+0xeb/0x100

[0.000000][]warn_slowpath_fmt+0x2b/0x30

[0.000000][]generic_get_mtrr+0xeb/0x100

[0.000000][]mtrr_trim_uncached_memory+0x76/0x32e

[0.000000][]?

native_write_cr4+0x8/0x10

[0.000000][]?

get_mtrr_state+0x102/0x10a

[0.000000][]?

mtrr_bp_init+0x253/0x271

[0.000000][]setup_arch+0x41e/0x69f

[0.000000][]?

printk+0x1d/0x23

[0.000000][]?

default_spin_lock_flags+0x9/0x10

[0.000000][]start_kernel+0xc3/0x357

[0.000000][]i386_start_kernel+0xaa/0xb1

[0.000000]---[endtracea7919e7f17c0a725]---

[0.000000]Scanning0areasforlowmemorycorruption

[0.000000]modifiedphysicalRAMmap:

[0.000000]modified: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reserved)

[0.000000]modified:

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9f800(usable)

[0.000000]modified:

000000000009f800-00000000000a0000(reserved)

[0.000000]modified:

00000000000ca000-00000000000cc000(reserved)

[0.000000]modified:

00000000000dc000-00000000000e4000(reserved)

[0.000000]modified:

00000000000e8000-0000000000100000(reserved)

[0.000000]modified:

0000000000100000-000000003fef0000(usable)

[0.000000]modified:

000000003fef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