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5768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docx

《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docx

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方面: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武昌起义成功后复杂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保路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保路运动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联系前两节的内容,分析、、归纳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使学生学习综合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1.重点分析:

(1)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是由清政府的“铁路国有”卖国政策引发的一次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爱国运动。

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2.难点分析: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导引

目标一:

面对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请把握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背景、内容、影响。

目标二:

“辛亥革命”的名称是怎样由来的?

——请把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意义。

[新课讲授]

一、客观条件的日益成熟: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一)封建主义: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1.清政府的“新政”(第一节)

2.“预备立宪”

(二)人民群众:

四省保路运动的发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涌现(新教材删)

1、背景:

(1)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

(2)人民已争得了修路的权利,并筹集了大量资金。

(3)导火线(直接原因):

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宣布“铁路国有”。

2、时间:

1911年

3、性质:

收回利权,反对卖国的斗争,是一次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带有一定群众性的收回路权反对卖国的爱国正义斗争。

▲保路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其群众性表现在广大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商业者、工人、农民等各阶级阶层的广泛参与,其中绅商是重要组成部分。

绅商是指对士绅、商人的特称。

4、范围:

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地区。

首先掀起于湖南,四川规模最大。

5、领导者:

资产阶级上层、立宪派人物、部分地方官绅。

6、典型:

四川保路运动

(1)组织:

保路同志会,立宪党人为主。

(2)口号:

“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保路”“废约”为宗旨。

(3)斗争方式:

集会、请愿→武装斗争

转折关键:

成都血案

(4)高潮:

荣县起义和保路同志军围攻成都。

(5)影响:

清政府调兵镇压,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7、意义:

(1)有力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并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争勇气。

(3)也给湖北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注意:

立宪派和革命派都反对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但立宪派是单纯地进行保路运动,而革命派则借保路运动发动群众,组织民军,以达到推翻清政府的目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怎样在主观方面一步步准备成熟的?

1)组织上: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中国同盟会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

2)军事上:

资产阶级革命起义不断酝酿,武昌起义,促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3)思想上: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1)20世纪初,以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以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资本主义学说为思想武器,宣传武装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张。

(2)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阐发政治纲领时,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凝聚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这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3)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保皇派展开了论战,这使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1.武昌起义

2.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3.各省起义响应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武昌起义成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A、必然性

1)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成熟:

(1)主观: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组织,思想,军事等各方面的长期准备。

(2)客观: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反使清朝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武汉地区良好的革命条件:

(1)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党的骨干形成。

(2)在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下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组织,思想,军事上的大量工作。

B、偶然性(武昌起义的成功有很多偶然性因素)

1)武昌起义发生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袖都不在现场,没有统一领导;

2)起义发生在清政府统治的华中地区中心——武汉;

3)四川保路运动给湖北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概括起来有三点:

一是主要是革命党人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发动工作,造就了新军革命党人的自主精神。

二是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帝国主义在武汉地区的掠夺造成的矛盾,是起义成功的社会基础。

三是四川保路运动造成了武汉地区兵力空虚,是起义成功的客观偶然条件。

▲革命首义地——武汉。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近代风云激荡,武汉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近代初期:

(1)鸦片战争时期,根据中英《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有关条款,汉口对外开埠;

(2)洋务运动中张之洞在汉阳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

(3)1911年,辛亥武昌首义,一举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孙中山有“武汉一呼,天下响应”,“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的评价;

近代后期:

(1)1921年,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领导工人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2)1922年,江岸车站为京汉铁路全线罢工总指挥部;

(3)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

(4)1927年,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策划了“七·一五”反革命事件,同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师参考]

(一)关于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的比较

1、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

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2)不同点:

①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

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②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

革命派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

③维新派主张用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3)产生不同的原因: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极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更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紧紧依靠华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性。

例题1: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后存在着哪些进步的政治倾向?

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各阶层在这些倾向上表现出怎样的分歧和一致性?

试结合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前后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l7分)

①进步的政治倾向: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挽救民族危亡,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4分)

②分歧:

A、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了资产阶级的上层,主张借鉴日俄经验,变法维新,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

B、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主张借鉴法美经验,实行三民主义,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同资产阶级维新派有历史渊源的立宪派围绕着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斗争的手段以及对待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态度发生了争论,进一步宣传各自的思想。

(9分)

③一致性:

A、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运动,先后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进步斗争的主流。

2、维新派和清末立宪派的异同及相互关系

相同点:

①改革方式:

都主张通过自上而下方式,改变政权组织形式,即实行君主立宪办法达到参政议政目的。

②对人民群众的态度:

都不敢、不愿发动群众,甚至仇视人民革命。

③组织成分上:

两派大都为资产阶级的上层,一些开明地主及其知识分子,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不同点:

①改革背景和目的:

维新派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主要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清末立宪派的主要目的是抵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以维护自身既得利益。

②对清朝态度:

维新派一直维护清朝统治;而后者在看清“预备立宪”骗局后,部分人转而走上对抗清朝的道路,他们发起的保路运动,客观上配合了革命派,加速了清朝灭亡。

③组织成分上有不同:

维新派主要是资产阶级上层,开明地主及其知识分子,力量弱、基础薄;后者除上述成员外,还有部分人操纵清朝中央和地方实权,影响颇大。

关系:

清末立宪派是19世纪末,维新派的延续和发展,大部分清末立宪派人士是由维新派演变而来。

维新运动为后来的立宪运动在思想上、人员上作了准备。

也可以说,立宪运动发展了维新派的思想,客观上更深、更广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如何认识在立宪派、维新派和保皇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从实质上看,立宪派与维新派、保皇派是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改良势力,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三个不同的分称:

戊戌变法时期称维新派,戊戌变法后称保皇派,1905年后为立宪派。

这些称谓的变换反映了各自的主旨,但改良派是他们的总称。

总称表示了他们的改良路线的一贯性,分称代表了他们各自的时代特征及与革命派关系的变化。

维新派在于除旧布新,挽救危亡;保皇派以保护光绪帝、对立革命为宗旨;立宪派则呼吁开国会,立宪法,与革命派尖锐对立,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后,立宪派内部分化,部分倾向革命,20世纪初他们掀起的利权运动打击了清政府,客观上配合了革命派的活动,武昌起义后部分立宪派投机了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使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和革命派

它们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大区别,这种联系和区别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

(1)维新派是在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

主张通过改良的手段,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它的产生背景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壮大。

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

(2)保皇派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由流亡国外的维新派演化而来的一个资产阶级政治派别,和维新派一脉相承,但以保救光绪,实行君主立宪,反对慈禧和抵制革命为宗旨。

主要代表人物仍是康有为、梁启超。

(3)立宪派是20世纪初,伴随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部分成员由保皇派转化而来,呼吁清政府尽快实行君主立宪,以阻止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立宪派虽然反对革命,但同样反对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其基本政治主张仍是实行君主立宪。

主要代表人物是张謇。

(4)革命派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兴起的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和要求。

主要代表人物是孙中山。

维新派、保皇派和立宪派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政治上主张实行共和制。

但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方面,四派的立场是一致的。

▲关于立宪派

(1)基本主张:

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革,也反对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2)代表人物:

国内:

张謇;国外:

康有为

(3)基本组成:

由维新派转化而来,包括部分地主、绅商。

(4)基本认识:

①立宪派具有资产阶级的属性,它的主体、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

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是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密切联系的阶层,凭借这一特殊关系,他们获得一定的开办和发展新企业的特权及较为优越的积累和扩大资本的条件,如著名民族资本家张謇就是立宪派重要领袖。

正因为如此,立宪派较一般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更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②立宪派中始终支持清政府的只有康有为等少部人。

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在发展资本主义和革命派的基本利益一致。

他们领导了保路运动,立宪派和清政府有着根本利益的冲突。

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倾向了革命。

③辛亥革命后,立宪派纷纷投机革命,混入革命政府,客观上造成了清政府的孤立,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但立宪派反对革命,又决定了他们在革命阵营内部起了破坏作用,他们对革命派施加压力,帮了袁世凯的忙,使孙中山不得不交出政权。

④立宪派和袁世凯根本利益是冲突的,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排斥打击立宪派,这样立宪派展开了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在辛亥革命进程中的作用

对立宪派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一种观点认为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一部分立宪派倾向革命,有利于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领导的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斗争,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武昌起义后,立宪派策动南方各省独立,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帝国主义被迫“中立”。

消极作用:

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使革命潜伏失败的危机;立宪派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在革命队伍内部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了和谈条件,使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辛亥革命失败。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比较

例题:

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指出他们留给人们的历史教训。

(1991年三南地区高考试题)

★相同点:

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不同点: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

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

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教训:

上述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

(二)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清政府近代化问题)-----同光新政、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的分析

(1)清末“新政”的历史背景

①《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起来,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不断,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民主革命者的武装起义等不断打击清政府),清统治岌岌可危。

(2)清末“新政”的目的

①目的:

对外是为了取悦于列强,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

对内则为了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恢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社会上层对其统治的支持,尤其是寻找同资产阶级的某种妥协,缓和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而遏制革命,摆脱危机。

故其目的是为了对付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镇压人民革命,保护清朝统治。

(3)“新政”内容及影响

①“新政”的核心是编练新军,所谓“新军”是相对于清朝的八旗兵、绿营兵等旧有武装而言,这是一支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方法编练,使用洋枪洋炮的军队,“练兵”在新政中用力最大,耗资最多,其目的就是加强对人民的镇压。

一定程度上增强清朝实力。

但后来湖北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

②奖励实业只是表面文章,并非为了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相反,大量增加捐税,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办学堂、派留学生等是为了培养封建统治人才。

但却培育了大量的反清志士:

留学在外的学子亲眼目睹了西方的先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是阻碍中国进步的主要因素,从而投身革命大营。

(4)评价

①实质:

“新政”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是清政府挽救其统治的举措。

②客观进步性:

“新政”奖励实业,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军事改革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军队建设,派遣留学生客观上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这些在当时符合中国经济、政治近代化的趋势和潮流,因此它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这些决非清政府的本意。

③清政府“新政”,结果是增加了人民捐税负担,清政府仍处在困境之中。

2、清末“预备立宪”的分析

(1)目的:

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

各派政治目标:

①满洲贵族为欺骗人民,遏制革命,削弱地方汉族官僚势力,加强满洲贵族的中央统治权力和地位。

②汉族官僚企图通过立宪抵制革命,维护自身的利益。

③立宪派企图通过立宪提高社会地位,获得参加政权并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另外,也含有抵制革命的意图。

(2)过程:

①1905年,考察宪政。

②1906年,“预备仿行立宪”。

③后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④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皇族内阁”)。

(3)实质:

清王朝借“立宪”之名继续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的国家机器,使满族贵族继续专权,遏制并消灭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清政府所宣称的“预备立宪”实际是一个骗局。

(4)影响:

①该运动加剧了清政府内部满汉地主阶级的矛盾,从而削弱了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力量。

②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面目,造成了立宪派分化,有的转向革命,从而使清政府统治基础进一步削弱。

③使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全国人民更加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面目,清政府空前孤立,革命时机越来越成熟。

▲关于清末“预备立宪”的评价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近年来比较受到重视。

史学界对它们的评价有不同的看法,“新政”和“预备立宪”实施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相反,而且从清政府政策调整这一角度看,“新政”和“预备立宪”又可以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一起联系起来考查。

关于“预备立宪”的评价,有的学者认为:

“预备立宪”反映了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和人民或民众的要求和愿望,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民性和社会性。

但有许多学者持否定态度。

具体理由分析如下:

第一种观点:

①从“预备立宪”的背景和目的来看,清政府是在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形势蓬勃发展,武装起义接连不断,清朝统治风雨飘摇的形势下,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清朝统治而决定实行“预备立宪”的,并非真心实意进行君主立宪。

②从过程来看,清政府从l905年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到1911年设内阁,其间经过了6年之久。

③从结果来看,清政府颁布的《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1911年设立的责任内阁又是满洲贵族占主导的“皇族内阁”,证明了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借立宪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假立宪骗局。

④在“预备立宪”期间,清政府对内疯狂镇压革命,对外大肆出卖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

以上都说明了清政府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尽管当时一些地主、绅商热烈响应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但他们的立宪要求是改革专制政体,使资产阶级能够参与政权,与清政府为维护专制统治而实行的“预备立宪”有本质的不同,所以说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并不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社会性。

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后引起立宪派的分化和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种观点:

①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在政治上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要求,形成了“立宪派”。

②清政府为谋求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挽救统治危机,在实行了“新政”后,又宣布实行“预备立宪”,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在各省设立了由立宪派控制的咨议局,并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部分地满足了资产阶级的立宪要求。

③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受到在海外的康有人为等人的欢迎,在国内,地主、绅商也有热烈反响,张謇等人还组织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参与了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活动,立宪派基本上控制了各省的谘议局,增强了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以上说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反映了当时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民性和社会性。

▲君主立宪制政治思想演进过程及兴衰原因分析

(1)演进过程:

①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开眼看世界,向中国介绍西方情况,如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即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②19世纪60年代产生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的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③19世纪末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积极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在1898年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④20世纪初,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11年“皇族内阁”出台。

之后,立宪派分化,退出历史舞台。

(2)兴起原因:

中国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是中国人“西学东渐”的产物,也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根深蒂固、势力强大这一基本国情的产物,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性、妥协性的产物。

退出的原因:

实践证明在中国行不通,封建统治阶级顽固保守,不容重大变革,君主立宪人士逐渐放弃追求,队伍不断分化,日益缩小消亡。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兴起,民主共和主张广为传播,为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接受。

3、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评价

(1)“四性”

①主观目的有反动性:

其目的是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②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

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③客观影响的进步性:

清政府的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④实际作用的背离性:

清政府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从直接影响看,这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方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从根本影响看,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2)认识:

新政、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

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本质上的落后性。

注意:

从近代化角度以生产力标准来分析,清王朝的预备立宪政体虽不完备,但毕竟不同于封建君主专制,带有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性质。

它的一部分成果,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行民主共和的政治基础。

可以这样认为,“预备立宪”是一场具有政治近代化性质的改革,被动和主动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4、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的比较

二者的相同点:

①背景:

都发生在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之后,都面临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

②形式: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措施:

都涉及经济、军事、文教近代化。

④地位影响:

都符合时代潮流,客观上都有近代化气息和进步作用。

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二者的不同点:

①目的:

维新派侧重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力倡变法,通过政治改革从根本上扭转国势衰落的局面,具有鲜明的爱国性;“新政”则是为维护清政府封建反动统治,遏制革命。

②领导者不同:

前者是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发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