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5620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docx

《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docx

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通用版

20XX年教育类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通用版)

说明:

本模拟真题包括选择题20个、填空题20个、多选题10个、简答题8个、论述题2个,共五个部分,60小题,总分100分,参考时限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更准确地表达了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 )。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情绪、情感和认知过程

  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弧  B.反射  C.感应性  D.感受性

  3.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B.动作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

  C.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求同思维

  D.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

  4.下列哪一项,( )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A.知识的感知  B.知识的理解

C.知识的巩固  D.知识的运用

  5.下列哪种情绪影响,可表现出“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6.下列哪项,不是测验量表应具备的条件( )。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主试

  7.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A.真实坦诚  B.互相接纳  

C.自然适度  D.第一印象

  8.感觉是对( )。

  A.直接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B.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C.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一种反映

  D.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一种反映

  9.人的技能也被称之为( )。

  A.天才  B.能力  C.才能  D.熟练

  10.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1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鲁纳  D.柏拉图

  1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师说》

  13.普及教育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4.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

  A.积极过程 B.能动过程 

C.被动过程  D.主动过程

  1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始于( )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中国成立

  16.智育中的“智”是指( )。

  A.知识  B.知识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17.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 )。

  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18.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

  A.质量观  B.素质观  C.教学观  D.学生观

  1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2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  B.开展了班级活动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是一种______现象,是______的活动。

  2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

  2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和教育。

  2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_,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

  25.德育过程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二者之间是一种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26.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年龄特征表现的是学生身心特征的______性;个别差异表现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______性。

  27.“发现法”的倡导者是______;“掌握学习”的创立者是______。

  28.学校、______、______三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29.我国的道德核心是______精神,是德育的重点内容;自觉纪律既是教育手段又是______。

30.想象是人脑对已有______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______的过程。

  31.感受性是指人对______的感觉能力。

它是动物心理反映的______形式。

  32.集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______,而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______。

  34.智商是指一个人______与______之间的比值。

  35.行为疗法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36.注意的两大基本特征是______和______。

  37.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有______、原型操作和______。

  38.动机按其持续的时间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39.情绪、情感是指人对____是否满足自己的______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40.性格的机能类型差异分为理智型、情绪型、_____和_____。

三、多选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41.下列关于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质性研究是采用演绎而非归纳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行程结论

B.量化研究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

C.执行研究是理论思辨,个人见解或经验息结

D.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都强调以“事实资料”为基础

4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支柱为()。

A.学会认知B.学会做事

C.学会生存D.学会共同生活

43.下列选项中,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考试时考生注意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时间

B.王力从头到尾背诵了5遍课文

C.在阅读时,学生遇到难点立即停下了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二十四节气歌熟记各个节气

4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求知的需要B.自尊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

45.下列关于性别差异心理,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与女性在一般智力上没有差异

B.男性和女性在个性和社会性上没有差异

C.性别差异心理是由遗传决定的

D.性别差异心理源自于社会文化环境

46.高尚的师德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衡量师德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看其日常行为表现

B.仅靠纸笔检测来考查入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做法比较科学

C.讽刺、挖苦、体罚学生等行为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师德是教师考评的底线,可以一票否决

47.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体智力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

B.流体智力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增长

C.晶体智力是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能力

D.词汇、审美问题等属于晶体智力

48.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A.把小数换算成分数B.认识时钟

C.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D.写字

49.下列属于机械学习的是()。

A宇航员探索太空

B学生尝试错误走迷宫

C小学生背诵乘法口诀

D中学生听讲座后弄清了概念之间的关系

50.班级管理属于微视、具体的一种学校管理形式。

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A.班级教学管理B.班级德育管理

C.班级体育卫生和课外活动管理D.班级生活指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51.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以教学为主?

 

  52.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53.学生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54.影响创造想象的因素有哪些?

 

  55.简述遗忘规律的内容。

  

56.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怎样?

 

  57.注意的品质特征是什么?

 

58.建立学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59题6分,60题7分,共13分)。

59.举例分析制约能力形成发展的条件。

 

  60.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20XX年事业单位模拟考试真题参考答案(教育类)

一、选择题,1-20题

1.C 2.B 3.A 4.B 5.B

6.D7.C 8.D 9.D 10.D

11.A12.C 13.C 14.B 15.B

16.B17.C 18.D 19.D20.C

二、填空题,21-40题

  21.社会 培养人

22.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23.遗传 环境

  24.出发点 归宿

  25.教育 发展

  26.共 个

  27.布鲁纳 布卢姆

  28.家庭 社会

  29.集体主义 目的

30.表象 新形象

  31.适宜刺激 初级

  32.求同 求异

  33.生理基础 心理表现

  34.智力年龄 实际年龄

  35.系统脱敏 厌恶疗法

  36.指向性 集中性

  37.原型定向 原型内化

  38.长远动机 暂时动机

39.客观事物 需要

  40.意志型 混合型

三、多选题,41-50题

41.BD42.ABCD43.AC44.BD45.AD

46.ACD47.ACD48.AC49.ABC50.ABCD

四、简答题,51-58题

5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决定的。

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要做到以教学为主,首先要求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使教学有时间上的保证;其次,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教材吸取人类的科学成果,价值高,有严密的学科体系。

此外,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当然,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惟一,应注意防止不正确倾向的出现。

  5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这一矛盾,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育方针及政策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要通过教师来实现;

  (3)教师总是一定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方向。

教师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对学生的政治态度有着直接影响;

  (4)教师闻道在先,经过专业训练,懂得教育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人。

  53.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同时,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说明学生处于客体地位。

  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

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特点,作为有自觉性和独立性的人,决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54.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现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

  55.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

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识记之后遗忘即产生,在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遗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逐渐减缓,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不再遗忘。

即“先快后慢”。

  56.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区别,又密切地联系着。

  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首先,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它制约知识、技能形成的速度、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其次,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二者基本呈同向发展。

  能力与知识、技能是有区别的,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

区别表现在:

  

(1)概念不同;

  

(2)知识技能发展是无止境的,能力发展有一定限度

  (3)二者发展不同步。

  57.

(1)注意广度;

(2)注意稳定性;

  (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

58.建立学制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受许多因素影响,但归结起来,主要依据有4点:

  

(1)学制建立首先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科学不发达,不可能出现技术和专业学校。

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才出现了现代学校体系。

  

(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并为其统治阶级利益服务。

因此,学制在专业设置、入学条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确立,必然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成长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

每一阶段,各有其年龄特征。

在确立学制时必须适应这种特征。

  (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

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建立学制时,要吸收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适合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参照和吸收外国学制中有益的经验。

五、论述题,59-60题

  59.在制约能力形成与发展条件的问题上,历史上有过长期的争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就是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我们认为制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有以下几方面:

  

(1)遗传与早期营养条件在能力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遗传通过素质影响能力的发展,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

例如,天生的盲人难以发展他在绘画方面的能力:

先天脑发育不全的人,不可能发展正常水平的智力。

可见,离开了素质条件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

但是,素质不是能力,它只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早期营养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如胎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缺乏,会导致脑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数量,造成智力缺陷。

因此,加强孕期及婴幼儿营养供给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因素。

  

(2)环境条件对能力的发展起决定影响。

一般而言,个体之间能力发展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条件的差异造成的。

  早期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

儿童在家庭环境中获得的早期经验对其智力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有人对我国特殊民俗育儿方式(如沙袋育儿)的比较研究结果证明,在丰富的、有多种正常刺激的环境中生长的儿童,智力水平明显优于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儿童。

  教育在个体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同时也发展着能力。

研究证明,教学方法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运用一套个别训练法使那些已被断定为缺乏音乐素质的学生形成音乐听觉能力。

可见,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把似乎缺乏能力的儿童塑造成才。

  (3)社会实践活动。

人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

环境、教育作为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只有通过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才能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

有关“狼孩儿”和“野生儿”的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这——点。

  此外,能力的发展与一个人的勤奋努力等主观心理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

60.知、情、意、行,是品德构成的四个要素,对其培养和提高,达到统一和谐发展,是德育过程一个基本规律。

  知即品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和评价,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原因。

  情即品德情感,是指人们伴随着品德认识所出现的爱与恨、喜欢与厌恶等内心情感体验,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意即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行为过程中顽强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做出的反应,是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

  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学生品德的这四个因素,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

因此,德育可以视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