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5517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docx

《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docx

配电主站典型设计v7

配电自动化典型设计

1总则

本典型设计按信息接入量规模区分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按大型、中型、小型的软硬件配置;

本典型设计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2典型设计依据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GDW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Q/GDW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Q/GDW1738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Q/GDW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

3术语和定义

1.配电自动化 distributionautomation

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技术,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和快速故障隔离。

2.配电自动化系统 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

实现配电网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故障处理、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可选)、配电自动化终端和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

3.配电SCADA distributionSCADA

指配电主站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远方控制等最基本的功能,为配电网调度运行和生产指挥提供服务。

4.馈线自动化 feederautomation

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配电网故障,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5.信息交互informationinteractive

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服务共享。

6.信息交换总线informationexchangebus

遵循IEC61968标准、基于消息机制的中间件平台,支持安全跨区信息传输和服务。

7.多态模型multi-contextmodel

针对配电网在不同应用阶段和应用状态下的操作控制需要,建立的多场景配电网模型,一般可以分为:

实时态、研究态、未来态等。

8.时间序列数据TimeSeriesData

带有时间顺序标记或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能够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9.时间序列数据库TimeSeriesDatabase

专门设计用于存储时间序列数据的数据库。

10.缩略语

“一遥”遥信

“二遥”遥信、遥测

“三遥”遥信、遥测、遥控

DMSDistributionManagementSystem配电管理系统

DAS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配电自动化系统 

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控

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PMSProductionManagementSystem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

4选型配置

配电主站应构建在标准、通用的软硬件基础平台上,具备可靠性、可用性、扩展性和安全性。

根据各地区(城市)的配电网规模、重要性要求、配电自动化应用基础等情况,合理选择和配置软硬件。

所选硬件应能在UNIX、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环境下稳定运行;

5概述

配电主站规模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a)对主站系统实时信息接入量小于10万点的区域为小型主站,推荐设计选用“基本功能”构建系统,实现完整的配电SCADA功能和馈线故障处理功能。

b)对主站系统实时信息接入量在10万点~50万点的区域中型主站,推荐设计选用“基本功能+扩展功能中的配电应用功能”构建系统。

c)对实时信息接入量大于50万点的区域为大型主站,推荐设计选用“基本功能+扩展功能中的配电应用功能、部分智能化功能”构建系统,实现部分智能化应用,为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供辅助决策。

其软件按照

图51软件架构图

 

配电主站硬件包括:

数据库服务器、SCADA服务器、前置服务器、无线公网采集服务器、接口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主磁盘阵列、WEB服务器以及调度员工作站、维护工作站、二次安全防护装置、局域网络设备、对时装置及相关外设等。

5.1小型

5.1.1硬件配置

小型配电主站在生产控制大区配置2台数据库服务器,2台SCADA服务器(兼前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1台接口服务器和1台主磁盘阵列;在管理信息大区配置2台无线公网采集服务器,1台WEB服务器和1台接口服务器,二次安全防护装置及相关网络设备;

系统应按照标准性、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扩展性、先进性原则进行建设。

详见附件一。

配置图如下:

图52小型主站系统架构图

小型主站配屏如下:

图53小型主站屏柜配置图

5.1.2功能配置

对于小型配电主站原则上只配置基本功能,如有对扩展功能有一定需求,又满足该功能的使用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选配。

详见功能配置列表(附件二)。

5.2中型

5.2.1硬件配置

中型配电主站在生产控制大区配置2台数据库服务器,2台SCADA服务器,2台前置服务器,1台应用服务器,1台接口服务器和1台主磁盘阵列;在管理信息大区配置2台无线公网采集服务器,1台接口服务器,1台WEB服务器,二次安全防护装置及相关网络设备;

配置结构如图:

图54中型主站系统架构图

中型主站配屏如下:

图55中型主站服务器屏柜配置图

图56中型主站通信屏柜配置图

5.2.2功能配置

对于中型配电主站原则上除配置基本功能外,可选配扩展功能。

但对部分扩展功能应满足该功能的使用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选配。

详见功能配置列表。

(附件二)。

5.3大型

5.3.1硬件配置

大型配电主站在生产控制大区配置2台数据库服务器,2台SCADA服务器,2台前置服务器,2台应用服务器,1台接口服务器和1台主磁盘阵列;在管理信息大区配置2台无线公网采集服务器,1台接口服务器,2台WEB服务器和1台主磁盘阵列,二次安全防护装置及相关网络设备。

系统应按照标准性、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扩展性、先进性原则进行建设。

详见附件一。

配置图如下:

图57大型主站系统架构图

大型主站配屏如下:

图58大型主站服务器屏柜配置图

图59大型主站通信屏柜配置图

对于大型配电主站原则上除配置基本功能外,可选配扩展功能。

但对部分扩展功能应满足该功能的使用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选配。

详见功能配置列表。

(附件二)。

6机房环境

6.1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

1.主机房内的温、湿度应满足信息设备的使用要求,并根据信息机房的等级,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344-2009):

国家电网公司机房管理规范>的标准执行。

2.主机房内的含尘浓度,应根据信息设备的要求确定,在不完全掌握信息设备要求的情况下,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344-2009):

国家电网公司机房管理规范>的标准执行。

6.2空气调节

1.主机房和辅助区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根据信息机房的等级,按<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344-2009):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机房管理规范>的要求执行。

2.办公空调与机房空调应分开设计,当主机房和其它室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与其他功能用房共建于同一建筑内的信息机房,宜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

3.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设备的要求。

4.信息机房的空调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6.3防雷与接地

信息机房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应满足人身安全及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有关规定。

6.4机房布线

1.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应根据功能要求划分成若干工作区,工作区内信息点的数量应根据机房等级和用户需求进行配置。

2.承担信息业务的传输介质应采用光缆或六类及以上等级的对绞电缆,传输介质各组成部分的等级应保持一致,并应采用冗余配置。

3.当主机房内的机柜或机架成行排列或按功能区域划分时,宜在主配线架和机柜或机架之间设置配线列头柜。

4.机房宜采用电子配线设备对布线系统进行实时智能管理。

5.主机房走线宜采用在静电地板下面设置线架或管槽单独走线,需要采用机房上方走线的应固定好上方走线槽,电力线和信号线应单独铺设,走线要求整齐美观安全。

6.5屏柜设计

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

(2)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2m;

(3)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lm;

(4)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2m;

(5)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6m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在两个出H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

出口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lm,局部可为0.8m。

6.6UPS电源

1、机房UPS应使用封闭式免维护蓄电池。

若使用半封闭式或开启式蓄电池时,应设专用房间和专用空调。

房间墙壁、地板表面应做防腐蚀处理,并设置防爆灯、防爆开关和排风装置。

2、机房应采用多台UPS联网供电,并具有接入综合监控系统功能。

UPS提供的后备电源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3、机房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台或单台UPS供电,但UPS设备的负荷不得超过额定输出的70%。

UPS提供的后备电源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7附件一配电主站硬件推荐配置表

附B.1各型配电主站核心硬件配置表

设备类型

小型

中型

大型

性能

部署

性能

部署

性能

部署

数据库服务器

CPU:

4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8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HBA卡:

4Gb/s光纤接口卡×2

I区2台

CPU:

8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16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HBA卡:

4Gb/s光纤接口卡×2

I区2台

CPU:

16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32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HBA卡:

4Gb/s光纤接口卡×2

I区2台,

时间序列数据库服务器

CPU:

8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16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2

I区2台

CPU:

16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32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2

I区2台

SCADA服务器

CPU:

8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16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I区2台

CPU:

8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16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2

I区2台

CPU:

16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32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2

I区2台

前置服务器

与SCADA服务器合并

I区

CPU:

8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16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I区2台

CPU:

16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32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I区2台

无线公网前置服务器

CPU:

4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8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III区2台

CPU:

8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16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III区2台

CPU:

16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32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III区2台

接口适配服务器

PC服务器

CPU:

4核2.66GHz

内存:

4GBDDR2-667ECCRAM

硬盘:

500GB×2

网卡:

1000MB网口×2

I区1台,

III区1台

PC服务器

CPU:

2.66GHZ\12MBCPU×2

内存:

4GBDDR2-667ECCRAM

硬盘:

500GB×2

网卡:

1000MB网口×2

I区1台,

III区1台

PC服务器

CPU:

2.66GHZ\12MBCPU×2

内存:

8GBDDR2-667ECCRAM

硬盘:

500GB×2

网卡:

1000MB网口×2

I区1台,

III区1台

配网应用服务器

与SCADA服务器合并

I区

CPU:

4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8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2

I区1台

CPU:

16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32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2

I区2台

WEB发布服务器

CPU:

4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8GBDDR3

硬盘:

300GB×6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III区1台

CPU:

8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16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III区1台

CPU:

16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32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4

HBA卡:

4Gb/s光纤接口卡×2

III区2台

时间序列数据库服务器

CPU:

8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16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2

III区1台

CPU:

16核3.6GHz(或同等计算能力CPU)

内存:

32GBDDR3

硬盘:

300GB×2

网卡:

1000MB以太网口×2

III区2台

磁盘阵列

双控制器(4GBCache)

硬盘:

300GB×8

I区1台,

双控制器(4GBCache)

硬盘:

300GB×8

I区1台

双控制器(4GBCache)

硬盘:

600GB×8

I区1台

III区1台

机柜

4台

6台

6-8台

正向隔离装置

2台

2台

反向隔离装置

2台

2台

2台

纵向加密装置

I区1台

I区1台

I区2台

遥控加密装置

I区2台III区2台

I区2台,III区2台

I区2台,III区2台

天文钟

支持北斗和GPS

1台

支持北斗和GPS

1台

支持北斗和GPS

1台

防火墙

2台

2台

2台

KVM及延长设备

1套

1套

1套

主干交换机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

48个10/100/1000M固定LAN端口

4个多模千兆光模块

支持VLANTRUNK

双交流电源

2台

III区交换机

24个10/100/1000M固定LAN端口

4个多模千兆光模块

支持VLANTRUNK

双交流电源

2台

24个10/100/1000M固定LAN端口

4个多模千兆光模块

支持VLANTRUNK

双交流电源

2台

24个10/100/1000M固定LAN端口

4个多模千兆光模块

支持VLANTRUNK

双交流电源

2台

采集交换机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

WEB交换机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

远程交换机(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24个10/100/1000MB以太网口

(160Gbps,65.5Mpps,256MBDRAM,128MBFlash,可配光模块)

冗余电源

2台(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调度员工作站

CPU:

4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2(双屏)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2台

2台

CPU:

4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2(双屏)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2台

3台

CPU:

8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2(双屏)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2台

3台

维护工作站

CPU:

4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1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1台

2台

CPU:

4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1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1台

2台

CPU:

4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1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1台

2台

维护工作站

CPU:

4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1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1台

2台

CPU:

4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1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1台

2台

CPU:

4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1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1台

2台

图像转换工作站

和维护工作站合并

CPU:

4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1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1台

1台

CPU:

4核3.0GHz

内存:

4GBDDR3

硬盘:

250GB

显卡:

显卡×1

声卡、音箱

网卡:

10/100/1000MB以太网口*2

键盘、鼠标

单电源

显示器1台

2台

8附件二配电主站软件推荐配置表

8.1基本功能

主站功能

平台服务

支撑软件

1)关系数据库软件;

2)实时序列数据库(大型选配)

数据库管理

1)数据库维护工具;

2)数据库同步;

3)多数据集;

4)离线文件保存;

5)带时标的实时数据处理;

6)数据库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

1)全数据备份;

2)模型数据备份;

3)历史数据备份;

4)定时自动备份;

5)全库恢复;

6)模型数据恢复;

7)历史数据恢复;

8)数据导出;

多态多应用

1)具备实时态、研究态、未来态等应用场景;

2)各态下可灵活配置相关应用;

3)多态之间可相互切换;

权限管理

1)层次权限管理;

2)权限绑定;

3)权限配置;

告警服务

1)语音动作;

2)告警分流;

3)告警定义;

4)画面调用;

5)告警信息存储、打印;

 

1)支持实时监测数据及其他应用数据;

报表功能

2)报表设置、生成、修改、浏览、打印;

 

3)按日、月、年生成各种类型报表;

 

4)定时统计生成报表;

人机界面

1)界面操作;

2)图形显示;

3)交互操作画面;

4)数据设置、过滤、闭锁;

5)多屏显示、图形多窗口、无级缩放、漫游、拖拽、分层分级显示;

6)设备快速查询和定位;

7)国家标准一级字库汉字及矢量汉字;

8)人机界面应遵循相关规范,支持相关授权单位远程浏览;

运行状态管理

1)节点状态监视;

2)软硬件功能管理;

3)状态异常报警;

4)在线、离线诊断工具;

5)冗余管理、应用管理、网络管理;

分布式应用管理

1)模型维护一体化;

2)前置分布式采集;

3)SCADA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