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286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3.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docx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docx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超全知识点含练习题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第1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基础知识梳理

1.借助不同的工具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1)观察工具

(2)在显微镜下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观察对象

显微镜下图片

特点

手背皮肤

人体表皮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即没有细胞壁

洋葱鳞片内表皮

洋葱表皮是由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即有细胞壁

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注意:

病毒不是由细胞组成的,它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3.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他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4.显微镜的构造

5.显微镜的使用

(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反光镜不能对着太阳;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④物镜不要碰到载玻片。

6.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不同的人体细胞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神经细胞是带突触的星形。

红细胞是中间略有凹陷的圆饼形;白细胞是球形;血小板形状不规则。

肌细胞一般呈长条形。

7.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如:

蛋黄、鱼卵

常考题型背记

判断题

1.同一种生物体内的细胞都是一样的。

(×)

解析:

同一种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如人体表皮细胞是扁平的、不规则的单多边形;人体的红细胞是中间有凹陷的圆饼形。

2.细胞都是很小的,不可能用肉眼观察到。

(×)

解析:

大多数细胞非常小,也有的细胞比较大,如鸡蛋中的蛋黄就是一个细胞。

选择题

1.(C)被称为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A.微生物B.细菌C.细胞

2.首先发现了细胞的科学家是(B)。

A.列文虎克B.胡克C.牛顿

3.可以观察到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的是(A)。

A.显微镜B.放大镜C.肉眼

4.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B)。

A.青蛙B.水C.苹果

5.下面是三位同学的观点,其中错误的是(C)。

A.萌小牛认为:

动物的肌肉、骨骼、血液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如肌细胞、骨细胞、红细胞等

B.小科认为: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部分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C.小红认为:

动物植物都是生物,细胞都是一样的

综合题

1.观察下列两幅图片,一幅是人体表皮细胞,一幅是洋葱表皮细胞,请将名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应填空。

(洋葱表皮细胞)(人体表皮细胞)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发现和认识细胞成为可能。

(2)各种生物的外表各不相同,但是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下面是常用的显微镜,请标出相应部分的名称。

2.微小的生命体

基础知识梳理

实验:

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实验步骤:

①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②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

③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

三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

④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什么。

●实验结果:

①放大镜的观察结果:

水面上出现霉点,水看起来很浑浊,水中有一些水草、小虫子、泡沫等。

②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井水、雨水、污水等,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3.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1)草履虫、变形虫、水蚤、钓钟虫、轮虫、鼓藻等都是原生生物。

(2)细菌形状多样,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

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①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蚊虫叮咬等在人体间传播疾病。

②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

(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4)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木耳,都属于真菌。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5.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把它们归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常考题型背记

判断题

1.微生物一般是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

2.所有的微生物都非常小,用肉眼无法看到。

(×)

解析:

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一些真菌(如蘑菇、木耳等)是肉眼可见的微生物。

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选择题

1.第一个发现了微生物存在的科学家是(B)。

A.胡克B.列文虎克C.弗莱明

2.绝大多数微生物需要借助(A)才可以看清楚。

A.显微镜B.望远镜C.放大镜

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布及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微生物只能生活在水中

B.微生物的分布极为广泛,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体内和体表,甚至是火山和岩石中都生活着微生物

C.微生物的形状基本相同,都是球形的

4.(B)不是水里的微生物。

A.鼓藻B.小蝌蚪C.草履虫

5.下列属于微生物的是(C)。

A.土壤中的小蚂蚁B.石头上的绿色苔藓C.海洋中的硅藻

填图题

将下列微生物的名称填到对应处。

草履虫水蚤钓钟虫轮虫鼓藻

3.发霉与防霉

基础知识梳理

1.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

(1)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

霉菌形状各异,呈现红、黄、绿、白等多种颜色,能看到许多丝状物。

(2)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街菌多为一簇一簇的,呈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丝状物上面还有小圆球。

(3)我们平时看到的霉块是由无数的霉菌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霉菌从物品中获得营养并生长和繁殖,导致物品的腐败。

实验:

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问题:

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假设:

馒头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实验方法:

为了证明我们的猜测,可以找出与之相反的环境条件(寒冷、干燥),并对这四种环境条件进行组合,通过对比实验,每天观察馒头的变化。

序号

条件

实验方法

1

寒冷、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2

温暖、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

寒冷、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4

温暖、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注意:

观察时不要打开塑料袋!

实验结果:

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分析:

霉菌在水分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因此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防霉方法及其依据

防霉方法

依据

真空包装

隔绝空气,防止食物被污染

放干燥剂、空调除湿

保持干燥,抑制霉菌生长、繁殖

烈日暴晒、消毒柜杀菌

可以灭杀部分霉菌,并抑制霉菌生长、繁殖

低温保存

温度低,抑制霉菌生长、繁殖

常考题型背记

判断题

1.将食物发霉的部分切掉后可以继续食用。

(×)

解析:

发霉的食物本质已经改变,看起来很干净的部分也有霉菌存在,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而已,食用后对身体有害。

2.食物只要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低温、干燥保存,就永远不会发霉。

(×)

解析:

食物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不容易发霉,但是时间久了也会发霉,食物都是有保质期的。

3.在晴天的时候多晒被子,可以防止被子发霉。

(√)

选择题

1.物品在(B)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A.温暖、干燥B.温暖、潮湿C.寒冷、潮湿

2.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不易发霉的主要原因是(C)。

A.冰箱能把霉菌杀死B.冰箱里面能够隔绝空气C.冰箱里面温度低且干燥

3.衣服、被褥等发霉容易让人得皮肤病,以下方法不能用来防霉的是(A)。

A.将衣服和被褥堆放在柜子中B.将暂时不用的衣服和被褥放在真空打包袋中

C.将衣服和被褥多放在烈日下暴晒

4.当我们吃饼干等小零食时,常会在包装袋中发现一小包干燥剂,它的作用是(A)。

A.吸收水分,防止食品发霉B.杀死霍菌,防止食品发霉C.增加食品的香味

5.小科同学发现农民伯伯在收割完粮食后,总要晒干后才入仓,他进行了以下猜想,其中比较合理的是(B)。

A.晒干后的粮食重量轻,容易存放B.晒干后的粮食比较干燥可以防止发霉

C.粮食晒干后可以防止老鼠和虫害

实验探究题

萌小牛同学买了一个面包正要吃,发现上面有几个霉点,他觉得无所谓,准备把未发霉的部分吃掉,路过的科学老师连忙阻止萌小牛说:

“发霉的食物不能吃!

因为霉菌产生的毒素可能也污染了暂时没发霉的地方,吃了对人体有害。

萌小牛决定将发霉的面包带回家做实验。

他切下两块相同大小的面包,并都滴了20滴水后将两块面包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干净塑料袋,系紧袋口,然后将其中一块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另一块放在常温环境中。

两天后,萌小牛发现放在常温环境中的面包发霉比较严重。

(1)萌小牛研究的是霉菌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2)萌小牛在实验中设计的相同条件是水分、空气,不同条件是温度。

(3)曲小牛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首提下,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霉菌生长得更快。

4.微生物的“功”与“过”

基础知识梳理

1.微生物的“功”与“过”:

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

(1)可以利用微生物生产新的食物:

例如,制作馒头和面包,离不开酵母菌;制作泡菜和酸奶,离不开乳酸菌。

(2)可以利用微生物生产调味品:

例如,酿酒离不开一些曲霉和酵母菌,制醋要用醋酸菌,制酱要用多种霉菌。

(3)微生物会导致食物变质:

如食物发霉是因为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4)有的微生物会引起疾病:

如流感病毒会导致人感冒。

(5)微生物能产生腐殖质,增加土壤肥力。

实验:

做酸奶

原理:

①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这是用保温容器的原因),乳酸菌会大量繁殖并把牛奶发酵成酸奶。

②保温容器消毒鲜牛奶加热的原因:

灭杀霉菌,防止酸奶变质。

注意:

要把自制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

吃了变质的酸奶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2.弗莱明和青霉素

(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灭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

(2)继青霉素之后,人类又利用其他微生物生产出元多种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3)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有些病菌不再“害怕”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所以使用抗生素要遵照医嘱,不能乱用、滥用。

3.人们采用多种方法消灭病菌:

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

常考题型背记

判断题

1.微生物可以产生腐殖质,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

解析:

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微生物将其分解,变成腐殖质供植物重新利用。

2.如果没有微生物,自然界将更加干净、美好。

(×)

3.青霉素可以灭杀一切细菌。

(×)

选择题

1.蒸馒头利用的微生物是(A),自制酸奶利用的微生物是(B)。

A.酵母菌B.乳酸菌C.霉菌

2.下列关于微生物和人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弊B.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3.发现了青霉素的细菌学家是(C)。

A.弗兰克B.弗兰奇C.弗莱明

4.下列制作酸奶的操作中正确的是(B)。

A.鲜牛奶要加热到沸腾后再加入两勺酸奶

B.要用消毒过的保温容器来保温,其中的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大量繁殖,将鲜牛奶发酵成酸奶

C.酸奶就是利用微生物制成的,所以不会变质

5.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抗生素能杀灭细菌,所以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B.我们生病时要尽早使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C.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会对身体不利

连线题

将下列微生物与其对应的描述进行连线。

流感病毒制作馒头和面包

酵母菌制作酸奶

霉菌使人们感冒

乳酸菌导致物品发霉

材料分析题

人们对消灭病菌的方法了解多少呢?

萌小牛同学在社区内进行了调研:

韩大婶说:

“熏醋可以消毒、灭菌,预防感冒,百试百灵!

石奶奶说:

“高温煮沸可以灭杀一切细菌、病毒,最科学,完全不用考虑其他的方法。

王叔叔说:

“消毒液可以消毒、杀菌,喷洒消毒液是很有效的消灭病菌的方法。

(1)请你帮萌小牛同学判断一下,王叔叔的说法是正确的,韩大婶、石奶奶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2)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你还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病菌的传播(举三例)。

勤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带好口罩,餐饮用具用开水煮沸消毒,门把手和电梯按钮多用酒精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5.生物的启示

基础知识梳理

1.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设计了一些很实用的物品。

(1)塑料吸盘的设计受到了章鱼身上的吸盘的启发。

(2)衣服、鞋子等魔术贴的设计受到了苍耳的启发。

(3)降落伞的设计受到了蒲公英的启发。

2.蜂窝猜想:

公元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提出猜想:

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密铺(不留空隙,也不相互重叠)的蜂窝巢房,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成的。

实验:

研究蜂巢形状的奥秘

问题1:

假设蜜蜂用正五边形建蜂巢,结果会怎样?

分析:

用正五边形建蜂巢,因为不能密铺,浪费空间和蜂蜡。

在同种正多边形中,能密铺的只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问题2:

假设蜜蜂用下面三种面积相等的图形建蜂巢,计算每种图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蜂巢壁的总长度,并进行排序。

实验结论:

①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正三角形的内切圆直径<正方形的内切圆直径<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

内切圆的直径越大,蜂巢的容积越大。

②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正三角形的蜂巢壁总长度>正方形的蜂巢壁总长度>正六边形的蜂巢壁总长度。

蜂巢壁总长度越小,耗费蜂蜡越少。

问题3:

将A4纸折成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六棱柱,比较哪种形状抗压能力最强。

实验结论:

正六棱柱的抗压能力最强。

3.蜜蜂用正六边形建蜂巢的优点:

耗最少的蜂蜡、修建容积最大的容器,且容器抗压能力强。

因此蜜蜂是自然界中高明的“建筑工程师”。

4.人们从蜂巢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建立了形似蜂窝的移动通信网络。

这种蜂窝式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同样范围的区域时所建的信号塔个数最少,有效地减少了建设投资。

5.人们造船时从鱼身上得到的启示

(1)人们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质骨架模仿鱼骨,以桨模仿腹鳍,以舵模仿尾鳍。

(2)人们根据鱼利用鱼鳔上浮、下沉制造了潜水艇。

6.人类通过模仿鸟的形状及羽毛,制造了飞机。

7.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人造物。

这些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仿生学。

常考题型背记

判断题

1.相传鲁班被锯齿形边缘的小草划伤手之后发明了锯子,这是利用了仿生学原理。

(√)

2.萌小牛同学看到爸爸和弟弟在玩“骑马打仗”的游戏,认为这属于仿生学的应用。

(×)解析:

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人类发明的潜水艇能够在水中上浮和下沉,是模仿了鱼利用鱼鳔上浮和下沉

B.人类制造飞机时模仿了蝴蝶的翅膀

C.人类的电话通信模仿了蝙蝠的回声定位

2.蜜蜂为什么会选择用正六边形来建造蜂巢?

(C)

A.正六边形的蜂巢最美观B.正六边形的蜂巢排列最整齐

C.正六边形的蜂巢可以用最少的“建筑材料”获得最大的使用空间,而且正六棱柱抗压能力强

3.下列发明没有受到蜂巢正六边形结构启发的是(B)

A.蜂窝式移动通信网络B.蜂窝煤C.蜂窝式建筑物

4.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仿生学的必要性的观点,其中合理的是(A)。

A.萌小牛同学认为:

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所以我们有模仿和学习的必要

B.小科同学认为:

其他生物不如人类聪明,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从它们身上获得启示

C.小明同学认为:

模仿生物的一些结构和功能是比较低级的,完全不如人们重新创造

连线题

将下列动植物与受其启发设计的物品连接起来。

蒲公英种子魔术贴

鱼飞机

鸟降落伞

蜂巢船

苍耳蜂窝式建筑物

鱼鳔潜水艇

6.蛋壳与拱形建筑

基础知识梳理

1.鸡蛋壳的特点:

很薄、很轻,表面呈球形。

实验:

研究蛋壳结构的精妙之处

问题1:

用手能把1枚鸡蛋握碎吗?

结果:

用手不能把1枚鸡蛋握碎。

问题2:

哪种情况的蛋壳不容易被戳破?

结果:

凸形的蛋壳不容易被戳破,凹形的蛋壳很容易被戳破。

问题3:

4枚鸡蛋能支撑多重的物体?

操作:

将4枚鸡蛋上下分别用2个塑料瓶盖固定,在上面放一块平板,再在平板上放重物。

结果:

4枚鸡蛋能支撑的物体比我们猜测的要多。

2.鸡蛋表面的曲面结构能够很好地分散所承受的压力,因此鸡蛋壳虽然很薄,但它承受外界冲击的能力较强。

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设计也运用了蛋壳结构,特点是用料少、自重轻、坚固耐用。

如国家大剧院运用了蛋壳结构、安全帽运用了蛋壳结构

3.拱形结构和蛋壳结构很相似,拱形结构的承重能力强,很多建筑物上都运用了拱形结构。

4.无梁殿没有木梁、木柱,全殿用砖石砌成大大小小的拱券结构。

常考题型背记

判断题

1.小鸡从壳内破壳而出要比从壳外啄破鸡蛋壳容易。

(√)

2.建筑物如果没有梁,定是不安全的。

(×)

解析:

全国各地的无梁殿中用砖石砌成大大小小的拱券结构,承重能力强,不需要木梁来支撑。

选择题

1.下列结构承重能力较强的是(B)。

A.平板结构B.拱形结构C.凹形结构

2.萌小牛同学在跟随爸爸去山区旅游时,经过了很多隧道,他发现隧道顶部采用的都是拱形结构,这主要是因为(A)。

A.拱形结构承重能力强B.拱形结构美观C.拱形结构显得空间大

3.下列几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C)。

A.萌小牛同学说:

“我一只手可以轻轻松松地握碎鸡蛋,因为鸡蛋壳太薄了。

B.小科同学说:

“建筑工人叔叔戴的安全帽看起来一点都不安全,由薄薄的塑料制成,工厂一定偷工减料了。

C.小明同学说:

“骑电动车时一定要戴好头盔,头盔虽然看起来薄,但是很坚固,能够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头部。

材料分析题

仿生建筑是模仿自然界某些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建筑。

从某种意义上说,仿生建筑也是绿色建筑。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类建筑通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属于蛋壳结构。

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各种蛋壳、贝壳、乌龟壳、海螺壳等都是一种曲度均匀、质地轻巧的“薄壳结构”。

这种“薄壳结构”虽然很薄,但非常耐压。

(1)鸡蛋壳很薄,你用一只手使劲握鸡蛋,一般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把鸡蛋握碎。

(2)阅读材料分析蛋壳结构承重能力强的原因是(B)。

A.蛋壳本身非常坚硬

B.蛋壳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C.蛋壳里面有小鸡支撑着

(3)与蛋壳结构原理相似的拱形结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应用,请举出一例:

拱形桥、拱形门、无梁殿等。

7.蝙蝠和雷达

基础知识梳理

1.蝙蝠在漆黑的夜晚能够避开各种障碍物,自如地飞行和捕食。

为了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方法及过程

次数

方法

结果

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住

铃铛一个也没有响

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住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耳朵有关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捂住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2)由以上小实验可以看出,蝙蝠在夜晚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巴和耳朵。

2.蝙蝠一边飞行一边用嘴巴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小虫后返回,被蝙蝠的耳朵接收,这样的探路方式叫回声定位。

3.雷达是模仿蝙蝠探路的原理工作的。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后就会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

无线电波不受天气等条件的影响,所以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地形测绘、气象观测、航行保障等领域。

4.潜水艇的声呐系统利用超声波进行海底探测定位、导航行等。

5.B超诊断仪通过发射超声波,探测人体内部是否健康。

常考题型背记

判断题

1.蝙蝠的眼睛视力非常好,所以可以在漆黑的夜里自如地飞行和捕食。

(×)

2.B超诊断仪通过向人体内部发射无线电波来探测人体内部是否健康。

(×)

解析:

B超诊断仪通过向人体内部发射超声波来探测人体内部,超声波是声波,不是无线电波。

选择题

1.蝙蝠探路的方式叫(B)。

A.回光返照B.回声定位C.荡气回肠

2.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应用回声定位的启示,发明了(A)。

A.雷达B.直升机C.无人机

3.下列应用了回声定位原理的器械是(C)。

A.显微镜B.电脑C.B超诊断仪

4.对蝙蝠的夜间飞行和捕食不起主要作用的是(B)。

A.嘴巴B.眼睛C.耳朵

5.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错误的是(C)。

A.萌小牛同学认为:

蝙蝠利用嘴巴发出超声波,利用耳朵接收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从而进行探路

B.小科同学认为:

科学家通过对蝙蝠探路方式的模仿,发明了雷达、声呐等,这是仿生学的应用

C.小明同学认为:

潜水艇能够在水底安全航行,是因为开了灯,驾驶员能够看清楚路线

解析:

潜水艇上装了声呐系统,通过发射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来探测海底地形、定位、导航行等。

连线题

将雷达和蝙蝠的相对应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蝙蝠的耳朵

雷达的天线蝙蝠的嘴巴

雷达的荧光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8.我们来仿生

基础知识梳理

实验:

模仿手臂的结构和功能

※研究手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①做手臂伸直和弯曲的动作,观察肌肉、骨骼和关节是怎样配合工作的。

②观察假肢手臂的结构。

※做一只手臂模型,研究手臂是怎样工作的

实验步骤:

①剪两块硬纸板,一块是另一块的两倍宽。

将宽纸板沿长边对折,将窄纸板的一端剪圆。

②把剪圆的纸板夹在对折纸板的一侧,用铆钉连接,再把“手”固定在对折纸板的另一侧。

③用胶带将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硬纸板上。

④拉动绳子,带动整个“手臂”运动。

1.手臂的工作原理:

肌肉(牵拉骨骼)→骨骼(绕着关节转动)→关节

2.人体手臂的仿生应用

3.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并方便捕食,形成了与周围环境十分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就叫保护色。

4.军人经常在野外作战,很多时候需要更好地隐蔽自己,人们根据动物的保护色,发明了迷彩服。

5.科学家发现,像蚂蚁、竹节虫这些昆虫有三对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