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4415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年广西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通常情况下,以下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

A.铁丝B.木块C.瓷碗D.橡胶轮胎

2.发现正在使用的电器突然冒烟起火,首先应(  )

A.切断电源B.用水浇灭C.找湿被子盖住D.找灭火器灭火

3.智能手环可随时记录佩戴人的运动数据,且能将数据无线传输到手机上显示,如图所示,将数据从智能手环无线传输到手机是利用(  )

A.光纤B.电磁波C.超声波D.次声波

4.假如摩擦力消失了,将会直接导致(  )

A.声音不能传播B.冰块不能漂浮于水面

C.徒手不能爬上直杆D.电灯通电后不能发光

5.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

6.如图所示用电设备中,部结构不含电动机的是(  )

A.电吹风B.洗衣机

C.电动自行车D.电热水壶

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白居易的诗句,诗里描绘的太阳在水中的像属于(  )

A.色散现象B.透镜成像C.小孔成像D.平面镜成像

8.下列物体重力势能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平拉长的弹簧B.正在下落的篮球

C.水平滑行的玩具车D.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

9.某升降式晾衣架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晾衣架没有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  )

A.动滑轮B.定滑轮C.轮轴D.斜面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樟脑丸逐渐变小B.冬季河面结冰

C.湿衣服逐渐变干D.开水冒“白气”

11.下列事件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

B.将重物从一楼扛到二楼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保持不动

D.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行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某个位置向右滑动一段距离,使变阻器阻值增加了5Ω,电流表示数减少了0.04A,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  )

A.增加了0.2VB.减少了0.2VC.增加了0.4VD.减少了0.4V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3.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认真上课,不远处的商店突然大声地播放广告,这声音对同学们来说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

14.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15.今年5月,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取得圆满成功.可燃冰与煤炭、石油、核燃料等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燃烧时由化学能转化为  能.

16.已知灯L1的电阻大于灯L2的电阻,按图甲连接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是  的;按图乙连接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是  的.(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7.小孩在路边靠近快速行驶的汽车是很危险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小孩靠近汽车一侧的空气流速较  ,形成的气压比另一侧  ,容易导致小孩被“吸”向汽车.(均选填“大”或“小”)

18.遥控器一般使用5号或7号干电池.一节新的5号干电池的质量约26  (选填“kg”或“g”),电压是  V.

19.如图所示,推走独轮车之前,需先将其撑脚抬离地面,慢慢抬起的过程中,独轮车属于  杠杆,若向上施加在车把手上的力始终与把手垂直,则这个力的大小  (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变小”或“始终不变”).

20.近年来,冬季取暖有了新方法:

利用石墨烯电热涂料供暖.涂料通电发热后,通过  方式改变房间空气的能.一间空房的地面面积是14㎡,高为3m,在

房间的三面墙上各涂有某品牌石墨烯电热涂料1㎡,该涂料的单位发热功率为1200W/㎡.现同时给它们通电,5min可使室温升高10℃,此过程中房间平均每秒钟损失的热量是  J.[空气密度为1.3kg/m3、空气比热容为1.0×103J/(kg•℃)].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4分)

21.图中,入射光线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请画出相应的折射关系.

22.请在图中标出条形磁体旁静止的小磁针的N、S极.

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是测量  大小的工具,使用时应放在  台面上.

(2)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读数方确的是  (选填“a”或“b”),铅笔的长度为  cm.

(3)图乙所示测量仪器的名称是  ,它的测量围是35℃﹣  ℃

24.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依次将物体缓缓浸入水中.

①从位置2→3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  ,受到的浮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从位置3→4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图乙中的  (选填“a”或“b”)能反映测力计示数在甲图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④实验中用手提着测力计,可能会使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你的改进建议是  .

(2)课本中提到,物体在空气中也会受到浮力作用,因此小禹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浮力大小的实验;

①排尽一个大气球部的空气,测出气球的重力G球;

②将适量的氢气充入气球,用细线扎紧封口,按图丙所示测出拉力的大小F拉;

③根据F浮=F拉+G球,求出气球所受浮力大小(细线重力和摩擦忽略不计).小禹的实验方案中,计算浮力的方法有误,错误是  .

25.小禹在复习“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产生了一些疑惑;实验中为什么选择不常见的镍铬合金作为研究的导体,而不选用常见的铜丝?

难道选用钢丝会不利于探究?

带着这些思考,小禹决定进行实验验证;

(1)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电阻的变化,小禹可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接入  ,且与研究导体  联.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  状态.

(3)实验中,选择一根带鳄鱼夹的导线,主要是为了方便改变  .

(4)分别用铜丝、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于下表,对比实验记录,发现用  作为研究导体,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明显之处是:

  .

研究导体

铜丝

镍铬合金丝

长度/cm

100

80

50

100

100

80

50

100

直径/mm

0.5

0.5

0.5

0.7

0.5

0.5

0.5

0.7

灯泡亮度

很亮

很亮

很亮

很亮

较亮

较亮

电流/A

0.42

0.42

0.43

0.43

0.24

0.26

0.31

0.30

(5)通过实验,小禹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并进一步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学实验中的作用,如在图2所示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将电阻R由5Ω换成10Ω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  (选填“上”或“下”)端移动,以起到使电阻R两端电压  的作用.

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4分)

26.2017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节目令人难忘,不论从舞台的搭建,还是从灯光的运用以及演员的表演来看,都无可挑剔.

(1)据专家介绍,临江而建的观众席平台每1㎡的承重标准达到了4000N,由此可知,观众席平台能承受的压强可达多少帕斯卡?

(2)如图所示,在空中表演的舞蹈演员,由钢丝绳牵引着随音乐上下或左右移动.若演员向上移动4m所用的时间为10s,则移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12V,定值电阻R为12Ω,灯泡L标有“12V0.5A”字样,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求:

(1)灯泡L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2)当断开开关S2、闭合S1和S3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

(3)开关S1、S2、S3分别处于什么状态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

此时的总功率为多少?

28.小禹在家中利用电吹风的冷风档做小实验,偶然发现电吹风向上吹风时,可使一个塑料小球悬空而不掉下来.小禹好奇地向爸爸请教,爸爸表扬了小禹爱钻研的好习惯,并告诉他:

原因主要是流动的空气对小球产生了一个方向与风向一致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可以称为“风阻”;当“风阻”与小球重力平衡时,小球就可以保持静止;而且当小球的大小相同时,可认为受到的“风阻”大小F与空

气相对于小球的速度大小v的二次方成正比,即F=kv2(k为常数).

爸爸还鼓励小禹结合初中知识来解决以下与这个现象相关的问题:

有一竖直通风管道,当给风装置竖直向上给风时,整个管道风速都相同,风速的大小可由给风装置任意调整.风速大小为v时,质量为m的实心小球甲恰好能在管道悬浮.

(1)若换上一个大小与甲球相同的实心小球乙,则需要调整风速大小为2v,才可以使乙保持悬浮.则乙球密度是甲球密度多少倍?

(2)若风速大小调整为1.2v,让甲球在管道由静止释放,它将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甲球匀速上升时,“风阻”对它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用来表示结果的字母从m、g、k、v中选用)

请各位同学也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把!

 

2017年广西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通常情况下,以下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

A.铁丝B.木块C.瓷碗D.橡胶轮胎

【考点】HJ:

导体.

【分析】常见的导体包括:

人体、、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

【解答】解: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

A、铁丝是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故A正确;

B、木块不易导电,是绝缘体,故B错误;

C、瓷碗不易导电,是绝缘体,故C错误;

D、橡胶轮胎不易导电,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A.

 

2.发现正在使用的电器突然冒烟起火,首先应(  )

A.切断电源B.用水浇灭C.找湿被子盖住D.找灭火器灭火

【考点】IV:

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发现有人触电或电引起的火灾,首先切断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

【解答】解:

A、当发生电火灾时,迅速拉下开关,切断电源,故A正确;

B、水是导体,用水去灭电火灾容易发生触电,故B错误;

C、水是导体,湿被子也成了导体,用湿被子盖住容易发生触电,故C错误;

D、找灭火器灭火会延误最佳灭火时机,故D错误.

故选A.

 

3.智能手环可

随时记录佩戴人的运动数据,且能将数据无线传输到手机上显示,如图所示,将数据从智能手环无线传输到手机是利用(  )

A.光纤B.电磁波C.超声波D.次声波

【考点】D2:

电磁波的传播.

【分析】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WiFi在2.4Ghz频段工作,属于微波.

【解答】解:

将数据从智能手环无线传输到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以无线的方式向手机发送运动的统计数据.

故选:

B.

 

4.假如摩擦力消失了,将会直接导致(  )

A.声音不能传播B.冰块不能漂浮于水面

C.徒手不能爬上直杆D.电灯通电后不能发光

【考点】7D:

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

(1)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冰块靠浮力漂浮于水面;

(3)摩擦力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4)当温度足够低时,电阻为零.

【解答】解: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与摩擦力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没有浮力,冰块不能漂浮于水面,与摩擦力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没有摩擦力,徒手不能爬上直杆,故C符合题意;

D、电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没有电阻,通电后不能发光,与摩擦力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

【考点】G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

(1)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力.

(3)分子间有空隙.

(4)分子很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

【解答】解:

ABC、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故AB错误;C正确.

D、分子很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用电设备中,部结构不含电动机的是(  )

A.电吹风B.洗衣机

C.电动自行车D.电热水壶

【考点】CO:

实用电动机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分析】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生活电路是交流电,在这种电路中使用的电动机是交流电动机,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抽油压机、电扇等电器上的电动机均是;对于生活中的蓄电池所提供的电是直流电,在这种电源下工作的电动机是直流电动机,如电力机车、公交电车、录音机、电动玩具等.

【解答】解:

电吹风、洗衣机和电动自行车是利用电动机工作的,电热水壶没有电动机.

故选:

D.

 

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白居易的诗句,诗里描绘的太阳在水中的像属于(  )

A.色散现象B.透镜成像C.小孔成像D.平面镜成像

【考点】A6:

光的反射.

【分析】平静的水面如同镜面,倒影如同照镜子,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解答】解:

倒影是物体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里描绘的太阳在水中的像,此现象如同平面镜成像.

故选D.

 

8.下列物体重力势能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平拉长的弹簧B.正在下落的篮球

C.水平滑行的玩具车D.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

【考点】FN: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

A、水平拉长的弹簧,质量与高度都没有变化,重力势能没有发生变化.故A不合题意;

B、正在下落的篮球,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故B符合意;

C、水平滑行的玩具车,质量与高度都没有变化,重力势能没有发生变化.故C不合题意;

D、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质量与高度都没有变化,重力势能没有发生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9.某升降式晾衣架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晾衣架没有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  )

A.动滑轮B.定滑轮C.轮轴D.斜面

【考点】7Y: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分析】根据简单机械的特点,以及使用特点,判定出属于那种简单机械.

【解答】解:

A、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连接在横梁上与晾衣架一起升降的滑轮为动滑轮,故A不符合题意;

B、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滑轮为定滑轮,

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固定在墙上有摇臂的为轮轴,故C不符合题意;

D、从晾衣架的结构图上看,没有用到斜面,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樟脑丸逐渐变小B.冬季河面结冰

C.湿衣服逐渐变干D.开水冒“白气”

【考点】1P: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要判断出属于升华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升华的特点,熔化是由物体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解答】解:

A、樟脑球逐渐变小,即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故是升华现象,故A正确;

B、冬天河面上的水结冰,是水放热发生的凝固现象,故B错误;

C

、湿衣服变干了,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

D、开水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11.下列事件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

B.将重物从一楼扛到二楼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保持不动

D.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行

【考点】EA: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对汽车有力的作用,但汽车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不做功;故A不合题意;

B、将重物从一楼扛到二楼,重物在提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做了功,故B符合题意;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站着不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C不合题意;

D、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行,力与距离的方向互相垂直,所以不做功.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某个位置向右滑动一段距离,使变阻器阻值增加了5Ω,电流表示数减少了0.04A,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  )

A.增加了0.2VB.减少了0.2VC.增加了0.4VD.减少了0.4V

【考点】IH:

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分析电路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某个位置向右滑动一段距离,判断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由分压原理,判断电压表示数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确定R的电压变化;

对R而言,由欧姆定律分别得出两种状态下电阻的表达式,由合分比定量,得出R减小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增加的电压等于R减小的电压.

【解答】解:

原电路中,R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某个位置向右滑动一段距离,设通过电路的电流分别为I1、I2,R两端的电压分别为从U1、U2,因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增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R的电压减小;

对R而言,由欧姆定律I=,R==,由合分比定量,R=,

故△U=R△I=10Ω×0.04A=0.4V,即R减小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故变阻器增加的电压等于R减小的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增加了0.4V.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3.声音是由于物体 振动 而产生的;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认真上课,不远处的商店突然大声地播放广告,这声音对同学们来说属于 噪声 (选填“噪声”或“乐音”).

【考点】91:

声音的产生;9J:

噪声及来源.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根据噪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从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解: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认真上课,不远处的商店突然大声地播放广告,影响了同学们上课,所以这声音是噪声.

故答案为:

振动;噪声.

 

14.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 改变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考点】A2: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AM: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解答】解: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改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

直线;改变.

 

15.今年5月,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取得圆满成功.可燃冰与煤炭、石油、核燃料等都属于 不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燃烧时由化学能转化为  能.

【考点】K2:

能源的分类.

【分析】

(1)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解答】解:

(1)可燃冰、煤炭、石油、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故答案为:

不可再生;.

 

16.已知灯L1的电阻大于灯L2的电阻,按图甲连接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是 相等 的;按图乙连接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是 不相等 的.(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考点】H!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H:

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按图甲连接时,两灯泡串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按图乙连接时,两灯泡并联,根据欧姆定律分析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

【解答】解: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按图甲连接时,两灯泡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是相等的;

按图乙连接时,两灯泡并联,灯泡两端电压相同,已知灯L1的电阻大于灯L2的电阻,由I=可知,通过L1的电流小于灯L2的电流.即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是不相等的.

故答案为:

相等;不相等.

 

17.小孩在路边靠近快速行驶的汽车是很危险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小孩靠近汽车一侧的空气流速较 大 ,形成的气压比另一侧 小 ,容易导致小孩被“吸”向汽车.(均选填“大”或“小”)

【考点】8K: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解:

列车行驶过程中,列车的速度很大,人靠近列车时,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外侧压强大于侧压强,人在外侧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向列车,容易发生事故.

故答案为:

大;小.

 

18.遥控器一般使用5号或7号干电池.一节新的5号干电池的质量约26 g (选填“kg”或“g”),电压是 1.5 V.

【考点】23:

质量的估测;I1:

电压.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或数字.

【解答】解:

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一节新的5号干电池的质量大约是鸡蛋质量的一半,在26g左右;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故答案为:

g;1.5.

 

19.如图所示,推走独轮车之前,需先将其撑脚抬离地面,慢慢抬起的过程中,独轮车属于 省力 杠杆,若向上施加在车把手上的力始终与把手垂直,则这个力的大小 逐渐变小 (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变小”或“始终不变”).

【考点】7Q: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7O:

杠杆的分类.

【分析】

(1)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分析动力臂、阻力臂的大小变化情况,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解:

(1)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2)向上施加在车把手上的力始终与把手垂直,则动力臂大小不变,而阻力G不变,阻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动力F将变小.

故答案为:

省力;逐渐变小.

 

20.近年来,冬季取暖有了新方法:

利用石墨烯电热涂料供暖.涂料通电发热后,通过 热传递 方式改变房间空气的能.一间空房的地面面积是14㎡,高为3m,在房间的三面墙上各涂有某品牌石墨烯电热涂料1㎡,该涂料的单位发热功率为1200W/㎡.现同时给它们通电,5min可使室温升高10℃,此过程中房间平均每秒钟损失的热量是 4.494×106 J.[空气

密度为1.3kg/m3、空气比热容为1.0×103J/(kg•℃)].

【考点】JK: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分析】

(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能的两种途径,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