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4358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29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5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硬纸折成的小船、宝剑和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我们过去学习了一些寓言故事,有的同学课外一定还阅读了不少寓言故事。

什么是“寓言”呢?

(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文章。

2.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

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它们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哪些同学看过或听过《刻舟求剑》这个故事?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范读课文。

3.让学生将课文与以前学习的课文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

师述:

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

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

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刻舟求剑》这篇文言文仅53个字,是一个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4.自由朗读课文。

5.指名读,正音。

涉(sh6)、坠(zhul)、遽(ji)、契(q1)。

三、深入理解课文。

1.根据译文自己试着理解课文意思。

2.讨论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点拨理解以下词语:

涉:

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

匆忙;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

用刀雕刻。

惑:

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迷惑不理解的意思。

3.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江面”,然后指名上台利用“硬纸折成的小船…‘宝剑”和“线’’教具演示故事,边演示边讲故事。

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

1.解题。

(1)逐字分析。

舟:

小船。

求:

找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出“刻舟求剑”的意思。

(照船上刻的记号去寻找航行中丢失的宝剑。

2.讨论:

(1)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

为什么?

(宝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

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

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剑的。

(2)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

(3)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跟着变化。

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才能成功。

(4)你能举出根据情况变化处理事情获得成功的例子吗?

五、熟读课文。

1.指导朗读。

2.自由读。

3.背诵课文。

六、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字形。

2.讨论交流。

3.给“糊涂”找反义词,并用“糊涂”说一句话。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剑自舟中坠于水

刻舟求剑捞不到剑

从契者入水求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

1.检查背诵《刻舟求剑》。

2.从《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狐假虎威》。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再读课文,试着理解句子意思。

(1)自读自悟。

借助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练习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3.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

4.参照译文,练习讲课文故事。

(1)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2)启发想象:

森林里有哪些动物看到了老虎跟在狐狸的后面,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3)指名讲故事,相机帮助理解重点句和难句。

三、拓展延伸,理解含义。

(1)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假虎威”的“假’’是?

‘‘假借’’的意思。

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2)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了狐狸的话,没敢吃他。

那你们喜欢狐狸吗?

(3)延伸:

出示下面一段话: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

“小孩,你什么的干活?

”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说:

“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说:

“放牛的!

”.

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

“逆”的声母是鼻音“n”,不是边音“n”

2.自由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

‘‘狐、狸’’两个字的反犬旁不要写得太宽,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违”是半

包围结构,书写时从内到外。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狐狸:

狡猾(借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狐假虎威

老虎:

愚蠢(被人利用毫无察觉)

30国王的宝碗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乌斯曼老爹补碗的秘密,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灵活应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读懂乌斯曼的话,明白只要认真,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疑。

1.板书课题。

2.激疑: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

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国王的一只宝碗摔碎后,召来全国的陶工补碗,可是大家都没法补好,乌斯曼老爹在一年后交给国王一只和宝碗几乎一模一样的瓷碗,保住了大家的性命。

最后乌斯曼老爹把他补碗的秘密告诉了孙子。

3.给课文分段,并用小标题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碗摔碎。

第二段(第3—6自然段):

补碗。

第三段(第7—9自然段):

补碗的秘密。

板书:

碗摔碎——补碗——补碗的秘密

三、细读课文,感悟道理。

1.快速读课文。

思考: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2.讨论交流。

(1)从哪儿看出国王对宝碗的喜爱?

(派一百个士兵守护它、请邻国的国王来观赏宝碗、气得三天没吃饭、捧着宝碗看了又看、高兴得嘴都合不拢等。

(2)找出描写陶工们神态、语言的句子画记下来。

想一想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陶工们都傻了眼,他们对国王说:

“就是神仙下凡,也没办法把这么碎的碗补好。

②陶工们整夜对着碗发呆,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

③老爹,救救我们吧!

以上句子表现了补碗的难度非常大,要把碗照原样补好是不可能的。

同时也说明了碗能否

补好关系到陶工们的性命。

(3)乌斯曼老爹补碗的秘密是什么?

(4)理解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①我和你们做得一样,没有什么秘密。

我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致完美。

(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要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

②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只要认真对待,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3.讨论:

从乌斯曼老爹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

“世上无难事”,只要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件事,再难的事情也能做到,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4.结合亲身经历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5.小结:

乌斯曼老爹不愧是手艺最好的陶工,他将自己重新做的一只碗交给了国王,挽救了所有陶工的性命。

同时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灵活应对。

板书:

认真对待灵活应对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

2.检查交流。

重点指导:

“致”的右边是“反文旁”,不要写成“折文旁”。

“傻”的右上部分不要写成了“囱”。

“竟”要与“竞”区别。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30国王的宝碗

碗摔碎——补碗——补碗的秘密

认真对待灵活应对

31孔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9个生字,1个多音字。

学写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查阅资料,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重难点:

孔子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名言揭题。

1.出示孔子的名言,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资料。

简介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干,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

读了课文,你对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

三、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画记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2)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字:

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举目无亲:

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

形容人地生疏。

举目:

抬起眼睛,指抬头。

孤苦伶仃:

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孤苦:

没有依靠,生活困苦。

伶仃:

孤独。

羞惭:

羞愧。

(3)这个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4.齐读。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生字词。

2.检查交流识记方法。

指导书写:

“惭”为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各部件写紧凑。

“艰”字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良”,指导“懂”字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朗读课文。

2.提问:

课文介绍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二、理解第二至五自然段。

1.自由读。

思考:

讲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2.讨论:

(1)孔子的境况非常凄凉,他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祭祀: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师法:

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

风凉话:

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

礼法:

社会上通行的法纪和礼仪。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

然:

对,正确。

经典:

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传诵:

辗转传布诵读。

(2)如果平时听到别人说你的风凉话,心情会怎样?

3.讲故事。

(1)课文中讲述的关于孔子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2)小组内讲故事。

(3)指名上台讲。

三、拓展延伸。

1.孔子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故事?

交流孔子其他方面的故事。

3.如果我们面对孔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模拟采访孔子。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做成书签勉励自己。

2.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论语》。

板书设计:

简介及身世、被拒门外

孔子的故事读书刻苦、谦虚好学

成就和贡献

3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学写6个字。

2.读懂课文,了解人物的不同特点,使学生体会作者对邪恶贪婪的人愤怒鞭挞的思想感情,认识真善美,憎恨假恶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歌中的人物特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普希金的有关资料、磁带、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揭示课题。

1.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普希金的资料。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

出身贵族,童年时代开始写诗。

1820年,因《自由颂》等诗篇反对沙皇暴政而被流放。

1826年被赦免回到莫斯科。

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

共创作了6部童话诗。

他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

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

他的创作对俄罗斯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答思考题。

(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

报酬答谢老人。

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

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

交代故事的起因。

(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

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

(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要当女皇,金鱼一一答应。

第10、11节:

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

(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

2.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提问激疑。

1.复习提问: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激疑:

课文中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二、细读课文。

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

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

每次的要求是什么?

(五次。

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女皇——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

(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打了老头儿一个耳光——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

说明了什么?

(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

如:

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

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术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皇的地位;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

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

(老太婆提出的前四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

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

不喜欢谁?

为什么?

(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涛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

(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水变得阴暗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

(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

“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

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水变得阴暗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三、表演故事。

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角色表演全诗。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四、总结全诗。

拓展延伸。

l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续编故事或改写课文。

板书设计:

3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木盆一木房子一贵妇人一女皇一女霸王

老太婆(贪得无厌)

骂一骂得厉害一痛骂一打耳光一差点砍死(凶狠残暴)

渔夫:

心地善良、过分软弱

金鱼:

心地善良、知恩图报、言而有信

语文乐园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的比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通过积累、运用词语,丰富学生的语汇仓库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指导书写6个汉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4.通过阅读欣赏,了解《泊船瓜洲》“绿”字用词的绝妙。

5.编写《狐假虎威》课本剧,培养学生想象、编排和语言创作、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和选词写话。

2.了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用字的绝妙之处。

教学难点:

根据寓言编写课本剧。

教学准备:

一个课本剧范例、幻灯片、投影仪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自由读题中的汉字,看看每组两个字有什么异同。

2.讨论交流:

你有什么好方法分清并记住它们?

3.给这些字分别组一、两个词语。

二、词语超市。

1.自由读词语。

2.讨论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只需说出大意即可)

3.用超市里的一、两个词语说话。

4.再读词语。

5.抄写词语。

三、选词写话。

1.读词语。

2.找出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

3.选词说话。

鼓励学生尽量用上更多的词语使意思表达更生动、具体。

4.把自己选词说的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I.认读写字板中的汉字。

2.观察每个字各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交流:

(1)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怎样写最美观?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傻…‘糊…‘惭…‘懂’’的书写笔顺及问架。

5.学生练写。

6.优秀作品展示。

二、阅读欣赏。

1.自由阅读短文。

思考:

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讨论:

(1)你从短文中知道了什么?

(2)王安石在创作《泊船瓜洲》时对“绿”字先后作了哪些改动?

(3)为什么说“绿”字用得好?

(4)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4、小结:

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带来的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了出来,用在这里可谓是点睛之笔。

难怪数百年来,无数诗人、评论家不断称誉这个“绿’’字改得好。

我们从《王安石改诗》这个故事明白一首诗,一篇文章都需要作者倾注大量心血,需要对字、词、句进行精心地锤炼方可成就。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交流中能准确地使用语言文字,更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5.读背《泊船瓜洲》。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忆。

回忆《狐假虎威》的内容,指名讲故事。

二、指导编演课本剧。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编演剧本。

(1)挑选演员,分配角色。

(2)设计人物对话。

(3)指导制作道具,选配乐曲。

3.分组合作编写剧本。

三、表演课本剧。

1.小组内表演。

2.选择优秀的小组在班级中表演。

3.评议。

4.小组内再合作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