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848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docx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docx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09

一、细胞

1.什么是生物学?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之一。

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2.严整有序的结构3.新陈代谢4.生长发育5.繁殖和遗传(最基本特征)6.应激性和运动7.适应8.演变和进化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

异:

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独立的内膜系统,没有细胞骨架,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仅有核糖体,细胞主要进行无丝分裂

真核生物的细胞有细胞核,且有核膜、核仁,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细胞主要进行有丝分裂。

同:

相同点都是由DNA到RNA;都需要相关的酶系统;都有启动子、都有调控,如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和真核的增强子等等。

3.细胞核的结构是怎样的?

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溶酶体等小泡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结构:

主要由核被膜、核仁、染色质、核质和核骨架构成

内质网的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和脂肪、胆固醇的合成、代谢

高尔基体的功能:

细胞内某些物质的积累、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转运,以及对机体摄入的脂质有暂时的贮存加工作用,在植物细胞分裂时与细胞板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的功能:

水解蛋白质、核酸和多糖,起溶解和消化作用

相互关系:

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膜有序地连接沟通,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内膜系统。

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和脂质物质,进入高尔基体内加工、修饰、包装、,再运输到胞内某一特定位置或者细胞外,高度有序地代谢流程维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而初级溶酶体是有高尔基囊的边缘膨大而分离出来的泡状结构,是次级溶酶体的潜伏状态。

(由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后,经贮存、加工、浓缩成分泌颗粒)

4.细胞分裂的方式有哪些?

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异:

无丝分裂:

细胞核和细胞质直接分裂,遗传物质不平均分配,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有丝分裂:

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纺缍体和染色体等一系列变化,分裂后形成2个体细胞,细胞只裂一次,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

减数分裂:

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纺缍体和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裂两次,通过两个细胞周期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重新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等复杂过程,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成熟过程,分裂后形成四个精子或一个卵细胞。

同:

均由一个母细胞产生两个或若干子细胞。

二、遗传与变异

5.简述DNA双螺旋结构及其特点?

DNA分子式一种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单链分子以右螺旋的方式,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双螺旋结构。

特点:

(1)两条多核苷酸链以右手螺旋的形式,以双螺旋的方式按一定空间距离相互平行盘绕

(2)两条多核苷酸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3)两条多核苷酸单链通过链碱基之间的氢键相连(碱基互补),A-T和G-C碱基配对,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双螺旋空间结构对核苷酸或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存在任何限制条件。

6.复制过程的要点是什么?

按照半保留复制

7.简述基因中的遗传信息经转录和翻译后在蛋白质中表达的过程。

基因通过酶调控蛋白质的转运和加工蛋白质的加工(剪切、化学修饰)

三、生物的进化

8.简述化学进化的主要内容

无机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细胞的形成

9.简述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生物进化的依据包括古生物学、形态解剖学、胚胎学、生物地理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10.什么是物种和种群,物种是怎样形成的?

物种:

指一类形态和遗传组成相似的生物群体,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够互相交配产生正常的个体后代。

种群:

同一物种的一群个体,通过个体间的交配而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

物种的形成:

当一个生物群体基因库与其他群体的遗传变异足够大时,就形成了与其他生物种群的生殖隔离,于是物种便形成了。

11.什么叫小进化,影响小进化的因素有哪些?

小进化:

一个种群或一个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

影响小进化的因素:

1.基因突变2.基因流动3.遗传漂变4.非随机交配5.自然选择

12.什么叫大进化,研究内容有哪些?

大进化:

一个种群以上水平的进化。

研究内容:

1、种及种以上分类单元的起源和大进化的因素。

2、进化形式,在时间尺度上的进化线系的变化和形态.3、进化速度,形态改变的速度和分类单元的产生或灭绝速度,种的寿命等。

4、进化的方向和趋势。

5、灭绝的规律、原因及其进化的趋势、速度的关系等。

13.六界系统包括哪些生物?

包括后生动物、后生植物、真菌、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病毒

14.生物的学名是怎样的?

什么是二名法?

二名法:

用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单词构成的某一种生物的学名。

第一个单词是属名,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加词,形容词。

完整的学名,在种加词后附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

15.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都是怎样的?

植物界的进化过程是循着由低级至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没有分化到有器官和性的分化,从水生到陆生方向演化。

动物是多细胞的,是由原始鞭毛生物进化而来,2.动物的体型是由辐射对称向两侧对称发展。

3.身体结构是由双胚层向三胚层,由无体腔向原体腔直至真体腔发展,由原口动物分化出后口动物,并成为动物界进化的主干。

4.脊索和脊椎的出现是后口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5.由水登陆、羊膜卵和恒温的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中的里程碑。

四、生物的类群

16.病毒的结构是怎样的?

病毒怎样进行增殖?

结构: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核酸,既没有完整的酶系,又无蛋白质合成系统,基本结构都是由蛋白质衣壳包裹着核酸芯子,组成核衣壳。

增殖:

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化学基团结合,则核酸或整个病毒进入细胞质,并立即控制了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系统,按照病毒基因携带的密码进行转录翻译,然后,合成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被装配成新的病毒粒子。

17.古细菌与真细菌有什么不同?

①细胞壁的物质上,古细菌组成极为多样,从类似肽聚糖,到真细菌的多糖、蛋白质和糖蛋白

②形态学上,古细菌有扁平直角几何状的细胞,且古细菌内有内含子,而在真细菌中从未见过,可见两者在细胞构建上不同。

2间代谢上,古细菌有独特的辅酶

④膜结构和成分上,古细菌含有醚而不是酯

⑤基因调节机制上,未发现过古细菌具有真细菌那样的调节机制

⑥生活环境上,古细菌的生态条件是嗜极端的环境

⑦呼吸类型上,严格厌氧呼吸是古细菌的主要呼吸类型

⑧在进化速率上,古细菌比真细菌缓慢,保留更多较原始的特性

18.细菌是怎样进行新陈代谢的?

代谢方式有哪些?

代谢方式:

光能自养、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寄生、腐生)、光能异养(阳光细菌)

19.原生生物是怎样分类的?

为什么?

1.鞭毛类2.肉虫类3.孢子类4.纤毛类

分类的依据是按照形态特征分类的。

20.真菌有何特点?

有哪些类型?

多数为腐生②除少数单细胞真菌外,绝大多数真菌是由多细胞菌丝构成

多数真菌有细胞壁,高等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某些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

类型:

1.接合菌2.子囊菌3.担子菌4.半知菌

21.为什么说地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物?

地衣是由真菌类和某些真核或原核藻类形成的共生体。

实际上地衣是一群专化性很强的真菌,其中绝大多数是子囊菌,但是他们在自然界必须和藻类共生才能生存。

22.比较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①苔藓植物是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营光合作用,只能寄生在配子体上,依靠配子体取得水分和营养物质。

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互相交替形成了世代交替。

苔藓植物一般生长在潮湿和阴暗的环境中,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形式的代表。

苔藓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

②从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可知,蕨类植物的孢子体比苔藓的孢子体发达得多,而配子体去趋于简化,其配子体在生活史中的作用远不及苔藓植物,但孢子体配子体均可独立生存。

蕨类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有根茎叶的分化,出现输导组织,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所以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

23.植物的世代交替是什么?

什么是孢子体和配子体?

描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世代交替指的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二倍体的孢子体进行无性生殖时,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n)的孢子,孢子萌发长成小型的能独立生活的配子体,叫做原叶体。

原叶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分化出雌雄性器官,即颈卵器与精子器,并分别产生卵和精子。

这两种配子配合形成了二倍体(2n)的合子。

合子又长成下一代新的孢子体。

孢子体:

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世代称为孢子体世代,这个世代的生物体称为孢子体。

配子体:

在植物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产生配子和具单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幼苗——成年植株(根,茎,叶)-——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果实形成整个周期,即从种子萌发——新种子形成的整个过程,称之生活史。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必须经历两个阶段或两个世代,即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

孢子体世代:

从受精卵发育开始到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为止,占了被子植物的生活周期的大部分,是植物体的无性阶段,也称为无性世代。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具根、茎、叶分化,为营养体植株。

也称无性世代。

配子体世代:

由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核大小孢子开始,到含卵的成熟胚囊和含2或3细胞的成熟花粉粒,萌发花粉管,双受精开始为止,是植物体的有性阶段,称有性世代。

世代交替:

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在生活史上有规则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叫世代交替。

 

24.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种子的胚具有2至多个子叶,多数为直根系,都是木本,多乔木。

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营养叶的形态构造比较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构造上多具旱生叶的特征,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

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主要是风媒传粉。

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永远被包裹在胚珠里,雄配子体比较复杂,多样化,有原叶细胞。

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

胚珠具有一层珠被,不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种子的胚具有1或2个子叶,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有草本也有木本。

无限维管束与有限维管束均有,营养叶的形态多种多样,构造复杂,旱生、水生和中生叶的类型均有,叶通常有叶鞘或托叶。

具有真正的花,花的各组成成分多呈轮状排列,有风媒、水媒、虫媒和鸟媒传粉。

雄配子体比较简单,一致,无原叶细胞,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

受精时无新细胞质形成,胚乳较发达,是双受精作用后产生的,父母本双方特性,是3倍体或3倍体以上,形成果实。

25.比较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繁衍扩大后代种群的方式.

苔藓植物是过渡性的陆生植物,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没有维管组织,所以受精作用必须在有水的地方。

苔藓植物是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光合作用寄生在配子体上。

两个世代互相交替共同完成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蕨类植物大多数为陆生植物,孢子体发达世代占优势,配子体简单,二者可以独立生活。

大多数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并出现维管系统,但是受精作用仍然要依赖水。

裸子植物主要特征是产生种子,以种子进行繁殖,种子裸露。

出现花粉和花粉管等特化器官来完成受精作用,使有性生殖不在依赖水,更加适合陆地生活。

孢子体更加发达,配子体高度退化不能独立生活。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孢子叶高度特化,胚珠包在子房中,传粉方式多样有柱头专门接受花粉;双受精,胚乳是三倍性。

形成果实,种子包被在果实内。

配子体更加退化。

(本题答案存在质疑)

26.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进化的特征有哪些?

扁形动物是最早出现两侧对称和中胚层的动物。

中胚层的形成而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

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它所形成的肌肉系统除有保护功能外,还强化了运动机能,加上两侧对称,使动物能够更快和更有效地去摄取食物,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

扁形动物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有显著的进步。

由腔肠动物的网状神经系统转变为梯式神经系统。

 

27.动物的体节出现有什么意义?

真体腔出现有什么意义?

分节现象的出现,使动物体内完成一系列功能的单位有了固定的空间,使动物的生理活动更趋于合理。

动物身体分节,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体节的出现促进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向更高一级水平分化和发展。

真体腔的形成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①消化道在形态和功能上进一步分化,消化能力加强。

②消化功能加强→同化功能加强→异化功能加强→排泄功能加强,排泄器官从原肾管型进化为后肾管型。

③真体腔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囊胚腔形成血管系统,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完善的循环系统。

④为身体出现分节现象提供了基础:

出现刚毛和疣足形式的附肢,闭管式的循环系统,索式神经系统。

28.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是:

一是具有脊索。

二是具有背神经管。

三是具有咽鳃裂,是呼吸器官。

29.脊索动物有哪几个亚门?

每一个举一例说明其主要特征.

脊索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三个亚门。

尾索动物的脊索位于尾部或仅见于幼体的尾部,如海鞘。

头索动物由于脊索纵贯身体全长直达前端,如文昌鱼。

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代替了脊索,神经管已经分化为五部分组成的脑和脊髓,出现明显头部。

分圆口纲,如七腮鳗;鱼纲,如草鱼;两栖纲,如蛙类;爬行纲,如海龟;鸟纲,如海鸥;哺乳纲,牛。

30.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包括那些层次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区或空间的所有生物物种与变异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次。

3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

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

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利用野生稻与农田里的水稻杂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大面积提高稻谷的产量。

在一些人类没有研究过的植物中,可能含有对抗人类疾病的成分。

这些野生动植物如果绝迹,是人类的重大损失。

五、植物生物学

32.从输导组织分析,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

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

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

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

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蛋白体,而且不像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

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

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33.说明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构成

维管束多存在于茎(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幼体)、叶(叶中的维管束又称为叶脉)等器官中。

 维管束由顶端分生组织分化的原形成层产生,属初生维管组织。

在外韧维管束中,原形成层首先向内产生原生木质部,向外分化原生韧皮部,随后分化后生木质部和后生韧皮部。

如果原形成层已全部分化成木质部与韧皮部,这种维管束不再继续生长,称有限维管束,见于蕨类植物、单子叶植物和不具次生生长的双子叶植物中。

位于后生木质部与后生韧皮部之间的原形成层,如能继续发育为维管形成层(即束中形成层),并与维管束之间薄壁组织产生的形成层(束间形成层)相接,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分化次生木质部,这种能继续生长的维管束,称为无限维管束,常见于裸子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中。

34.简述根的初生结构

由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的根的成熟结构。

通过根尖的成熟区作横切,可观察到根的全部初生结构。

从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表皮,根最外一层细胞,由原表皮发育而来。

细胞砖形,排列整齐,无胞间隙,壁较薄,一般无角质膜,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具有吸收作用,但无气孔。

皮层,在表皮的里面,占根组织的相当大部分,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

来源于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基本分生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有明显的细胞间隙。

维管柱,根的中轴部分,过去称中柱,由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发育而来。

结构比较复杂,但占有的面积比茎的维管柱小很多,它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有些植物根还具有髓。

35.简述双子叶植物茎中维管形成层的发生、组成、活动特点和产物。

双子叶茎的次生结构是维管形成层活动的结果。

由维管形成层形成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以及由木栓形成层形成的周皮,称为次生结构。

由次生结构的增加,使茎加粗,称为次生生长。

维管形成层的来源有两个:

一是由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保留下的分生组织,它在维管束内,称为束中形成层;另一是髓射线里面与束中形成层部位相当的薄壁细胞,又具有分生能力,形成束间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连接在一起成圆筒状,在横切面上为一个圆环。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主要进行细胞的切向分裂,向内形成木质部细胞(次生木质部),加添在原有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的外方;向外形成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加添在原有韧皮部(初生韧皮部)的内方。

维管形成层在不断形成次生结构的同时,也进行径向分裂或横分裂,增加原始细胞,扩大维管形成层的圆周,以适应茎的不断加粗。

36.以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为例,说明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扁平的——增大光照面积,利于光合作用。

上表皮比下表皮颜色深——颜色深利于对光的吸收,颜色浅利于对光的反射,二者配合,有效使更多的光能滞留在叶片中,参与进行光合作用。

有气孔——便于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

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数目比下表皮少——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光照过于强烈的时候水分蒸发过快,灼伤叶片,上表皮气孔此时可以选择关闭,以减少蒸发量,由于还有下表皮的气孔,所以暂时的关闭不会对光合作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37.被子植物的配子体是怎样形成的(包括胚囊和花粉粒)?

被子植物的配子体进一步退化,被子植物的小孢子(单核花粉粒)发育为雄配子体,大部分雄配子体仅具2个细胞(2核花粉粒),其中一个营养细胞,一个生殖细胞,少数植物在传粉前生殖细胞分裂一次,产生2个精子,这类植物(如油菜、玉米、小麦等)的雄配子体为3核花粉粒。

被子植物的大孢子发育的雌配子体称为胚囊,通常是8核或7细胞胚囊,即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或1个中央细胞),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

38.双受精的过程是怎样的?

有什么意义?

过程: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种受精现象。

花粉被传送到雌蕊柱头后,长出花粉管,伸达胚囊,管的先端破裂,放出两精子,其中之一与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胚乳核;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前者形成胚,后者形成胚乳,这种双重受精的现象称双受精

意义:

一方面,精细胞与卵细胞的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各种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同时通过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使合子具有双重遗传性,既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又为后代中可能出现新的遗传性状、新变异提供了基础。

另一方面,另一个精细胞与2个极核或1个次生核融合,形成了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及其发育成的胚乳,同样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适合于作为新一代植物胚胎期的养料,使子代的变异性更大,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为广泛。

39.试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被子植物生活周期存在两个基本阶段:

一个是二倍体植物阶段,一般称为孢子体阶段这就是具备根、茎、叶的营养体植株。

孢子体阶段也是植物体的无性阶段,所以也称为无性阶段;另一个是单倍体阶段,一般可称为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

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六、动物生物学

40.简述不同动物组织在结构和分布上的特点?

①上皮组织是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间质构成的膜状结构,被覆在体表或衬在体内的腔、管、囊、窦的内表面以及内脏器官的表面;

2缔组织由少量细胞和大量间质构成,分布在各器官或组织之间;

3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无间质,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

④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组织,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内。

41.什么是器官?

什么是系统?

简述高等动物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㈠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结构。

㈡在功能上相关联的一些器官联合在一起,分工合作完成某种生命必需的功能,这种比器官更高层次上的结构单元称为系统或器官系统。

㈢①皮肤系统:

保护身体内部;②骨骼系统:

支持身体,同时兼有运动和保护作用;③消化系统:

完成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④呼吸系统:

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⑤循环系统:

将呼吸器官得到的氧气、消化器官获得的营养物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等运送到身体各组织细胞,又将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运送到具排泄功能的器官以排出体外;⑥免疫系统:

维护机体的健康;⑦排泄系统:

排泄废物;⑧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协调机体的活动;⑨生殖系统:

产生生殖细胞,繁衍后代,延续种族。

 

42.流体静力骨骼、外骨骼和内骨骼有何不同?

①流体静力骨骼是一个由液体充满的囊,液体不能被压缩,且没有固定的形状;

②外骨骼是一种能够提供对生物柔软内部器官进行构型、建筑和保护的坚硬的外部结构;

③内骨骼由中胚层形成,位于体内。

43.简述从低等到高等动物消化系统基本结构的变化.

①原生动物和多孔动物将食物颗粒吞入细胞内进行消化,为细胞内消化;

②腔肠动物是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的动物,但同时还保留着细胞内消化的能力;

③扁形动物的细胞外消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细胞外消化为主,同时肠壁细胞也能将未消化食物碎渣吞入,在细胞内消化;

④环节动物的消化出现了功能上的分化,口后有肌肉发达的咽,咽后连有短而细的食道,食道后为肌肉发达的砂囊,能磨碎食物;

⑤软体动物以上的各门动物还进化产生了牙齿以及消化腺等多种辅助器官,捕食与消化能力大大提高,有效的保证了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44.简述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变化及血液循环的异同。

①鱼纲:

心脏结构:

一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

一条途径

②两栖纲:

心脏结构:

两心房一心室

血液循环:

两条途径(体循环、肺循环,动、静脉血混合)

③爬行纲:

心脏结构:

两心房一心室(心室中有不完全的隔膜)

血液循环:

两条途径(体循环、肺循环,动、静脉血混合,由于有了不完全的隔膜,动、静脉血混合程度大大降低)

④鸟纲:

心脏结构:

两心房两心室

血液循环:

两条途径(体循环、肺循环,动、静脉血分开)

⑤哺乳纲:

心脏结构:

两心房两心室

血液循环:

两条途径(体循环、肺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