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888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难点:

重点感悟祖父的慈爱,读悟中领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设计流程

一、原著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句子: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2、引出课题。

这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下的心声。

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

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

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板书课题。

3、读课题。

设计意图:

以小说中经典的语言过渡、拓展,将课文置于《呼兰河传》的背景中,既与文本的理解相得益彰,又可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读词语。

(1)这篇课文当中,出现了一些我们熟悉的小昆虫。

屏幕出示词语一:

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读准:

蚂蚱màzha  

(2)还有一些农作物。

屏幕出示词语二:

 倭瓜黄瓜  玉米 谷穗注意“倭”的读音。

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把那些长得圆圆的小南瓜叫“倭瓜”。

(3)还有她模仿祖父干的农活。

屏幕出示词语三:

栽花拔草 下种铲地浇菜

(4)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小黄瓜、大倭瓜、栽花拔草这一景一物一事构成了“我”的快乐空间,让人难以忘怀。

再读三组词语。

一起认认园子里的这些小动物——读第一组词语

一起看看园子里的这片庄稼——读第二组词语

一起回忆做的这些有趣的事情——读第三组词语

3、读好句子。

注意句子中“种”的读音。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4、指名分段读课文。

检查句子是否读通顺,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

根据文本对词语进行了分类,利用关于昆虫、农作物和农活的三组词语无痕地对文本进行了感知,通过初读,对文章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园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一些方言土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与点拨。

三、走进“园子”,感受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非常可爱的小女孩,读着读着就被她逗得想笑了,拿起笔用心读一读,找找她做的哪些趣事,让我们忍不住要被她逗得笑起来。

2、交流讨论:

过渡:

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

(交流时说、议、读相结合):

交流一: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出示插图)

(1)作者这样写,让你有什么感觉?

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

(2)品味语言:

萧红喜欢用绕口令般的重复语言来叙述故事,这一语言风格充满着独特的“萧红味”。

交流二: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议:

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

读:

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来读读自己的调皮捣蛋。

想象着小女孩东一脚西一脚踢飞种子时的调皮相,再来读读这有趣的画面。

交流三: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在怎样铲地的?

哪里是在铲地的呀?

这简直就在帮倒忙。

交流四: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

下雨啰!

(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

哪些词说明我和祖父是不一样的?

(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

下雨啰!

”的神情是怎样的?

(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感情朗读。

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

(4)小结:

你看,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那,它就成了乱闹的玩具。

瞧我的开心劲儿,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

抓住文中的趣事,通过词句品读、想象画面、再现情境,“以趣导学,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效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四、布置作业,积累巩固

1、抄写词语,听写词语。

2、读读背背课文中写景的句子。

设计意图:

读读背背,抄抄写写,让学生经历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自由快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完成填空

1、出示填空。

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我”心中,园子是快乐的:

“我”在园子里()、()、()。

2、口头练说,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

以填空的形式对课文进行复习,即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又是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二、走进祖父,体会慈爱 

1、这个小女孩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又是什么态度,带着这个问题读读5~12自然段。

2、投影出示: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

“这是什么?

我说:

“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

“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

“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了,说:

“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慢慢地”说明祖父没有发火,而是耐心的教育我。

“慢慢的”背后是祖父一颗多么慈爱宽容的心呀!

(2)“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发现了什么?

(3)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还在笑,笑声中,他仿佛在说什么呢?

(课件呈现课文插图)他仿佛在说:

________________

(4)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

(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板书:

慈爱

师:

细读出滋味!

这个“笑”字读活了!

(笑中的慈爱、包容、呵护。

(5)朗读对话。

一问一答,多么温馨的画面呀!

来让我们好好读读对话,感受祖孙俩有趣的对话情景。

3、我们饶有情趣地读了“溜土窝”、“铲地”、“浇菜”等一个个惹人发笑的生活场景,你的心中一定会升腾起一种感觉,你会蹦出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我在园子里的生活?

(估计会有:

快活、有趣、好奇、无拘无束、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率真率性、无忧无虑……)

 (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引读: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4、

在这座园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如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

那么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又是怎么样的呢?

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板书:

乐园、爱园

5、引读: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设计意图:

文中祖父的“笑”等细节颇耐人寻味,引导学生想像人物真实的心境,推敲、琢磨,紧紧围绕文本文字形成理解的波澜。

情动而辞发,在语言练习中,走进人物的内心。

三、走进景物,共浴自由

1、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小萧红的眼里,园中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

自由读这段话。

2、、师:

把自己当成园子中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等,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

出示组图:

我是______,我愿意______就_______

3、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

可以说

引读: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4、领会写法。

题目是祖父的园子,想写出自己的快乐,为什么课文里用这么多的笔墨写动物植物的快乐?

教师小结:

作者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生活的快乐、自由、幸福,这种写法就是──寄情于景。

板书:

寄情于景

5、读:

天空蓝悠悠,又高又远。

为什么写天空,作者眼里的天空怎么样?

自由洒脱。

在这样的天空下,一切都是自由的。

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到天空。

6:

读:

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象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这句你发现了什么?

把白云写得很自由。

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到白云。

设计意图:

作者运用寄情于景的写法,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对景物的描写,设计中注重写作方法的渗透对于低中高各年级都是很有必要的。

四、想象练笔,抒发情感

1、园子中的飞鸟、昆虫、庄稼还有我,哪怕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切都做得了自己的主,都是自由快乐的,无拘无束的。

2、我玩过了,闹过了,我累了,想睡觉了,读最后小节,睡觉也是自由的,想怎么谁就怎么睡,想在哪睡就在哪睡。

(音乐起)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今天我会做个怎样香甜的梦呢?

师:

轻轻拿起笔,放飞你的自由,描绘你的美梦。

你可以写书上提到的情景,也可以写书上没有的。

3、学生写、交流(下去巡视寻找三个写点:

快乐,自由,祖孙情感的)

设计意图:

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回到园子,用手中的笔来抒发这份快乐、自由,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五、走进作者,提升认识

1、教师:

作者为什么在30岁的时候对这份童年的自由还这般怀想呢?

(简介作家萧红的相关背景资料)

小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

父亲对萧红很冷酷。

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

萧红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祖父时时把多纹的手放在我肩上,------对我说‘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小萧红只有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

这个普通的园子还普通吗?

2、教师:

(配乐)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是个爱的天地,一个温馨的家园,板书:

家园

3、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4、这祖父的园子,这园子中的慈爱祖父怎不令她难忘呢?

六、还原作品,推荐阅读。

1、让我们记住这祖父的园子,也让我们记住这位给我们带来如此美好文字享受的现代优秀女作家萧红。

(显示萧红像)

2、这篇文章选自《呼兰河传》,它是萧红自传体小说,也是她生前最后一部作品。

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赞誉——“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今后让我们继续走进萧红,走进她的《呼兰河传》。

设计意图:

教授名家名篇,我们可以定位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架设一座桥梁,以此走进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知道一本名著《呼兰河传》,让学生的视野稍稍地越过课文的围墙驶向更遥远的天地。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