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317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docx

《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docx

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在红岗区党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传达市委全会精神,总结工作,部署任务,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加快红岗发展。

今年以来,红岗gdp实现16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9.8亿元,全口径税收实现1.6亿元,财政收入实现9500万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3000万元,投产项目16个,开工项目7个,农业项目开工28个,投资1026万元,开工建设沼气池2000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000人。

创卫工作成效显著,城建项目进展顺利,招商引资稳步进行。

创办了《中国石油之都》电子版,组建200人集体学习团队,创造“五赛制”干部选拔模式,走出去向油田企业学习,开展了百企千人评机关活动,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良好局面。

为了巩固发展成果,开创红岗工作新局面,我们红岗的每名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全局高度,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把它概括为“红岗五论”。

第一,发展第一论。

发展是红岗的生命,是红岗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没有发展,红岗自身价值就无法体现;没有发展,红岗和谐崛起就无法谈起;没有发展,红岗人民利益就无法保障。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第一的思想,把发展第一的思想作为红岗的主流思想,在心底里扎根,在工作中贯彻,在行动上落实。

发展是第一要务。

作为红岗的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决定我们任务繁重。

但在各种任务当中,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一点绝不能有任何怀疑和动摇。

红岗发展目标是建设生态工业重镇,具体战略是“三步走”。

走好红岗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期实现每一步发展目标,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

我们在安排部署工作时,一定要时刻想着发展,在谋划发展上花心思。

当其他工作与发展冲突时,必须主动让位,绝不能动摇发展的主导地位。

发展任务完不成,红岗在全市就不会有地位。

同样,发展任务完不成,红岗干部在区委面前也绝不会有位置。

当前,红岗发展形势比较严峻,我们离标兵越来越远,追兵离我们却越来越近。

如果不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红岗非但不会迎头赶上,反而会越落越远。

发展是第一责任。

发展责任重于泰山。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改变了红岗在全市发展落后的不利局面,赢得了红岗在全市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如果红岗大好的发展局面在我们手中停滞,错过了发展机遇,失去了发展主动,丧失了发展优势,我们又有何脸面面对17万红岗父老乡亲?

发展对于任何一名红岗干部来说,永远都是第一责任。

如果在发展责任上认识不清,就不会是称职的领导干部;如果在发展责任面前畏缩不前,就没资格当领导干部。

在发展责任面前,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没有任何退路可寻,没有任何借口可讲。

红岗人民最厚道,也最公平。

敢于负责、勇于负责,并能承担起发展责任的干部,永远都是红岗人民最为尊敬和爱戴的干部。

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置红岗发展于不顾的干部,永远都是红岗人民议论甚至唾弃的对象。

我们必须勇敢地承担起红岗发展责任,尽心竭力谋发展,不遗余力促发展,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赢得红岗人民的满意。

发展是第一难题。

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一个地区面临的难题必然会很多。

改革开放的阵痛,社会矛盾的凸显,人民需求的增加,这些难题都日益成为考验一个地区的重重门槛。

在面临的诸多难题中,发展又首当其冲成为红岗面临的第一难题。

从包含的实际内容来看,红岗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涉及的利益关系来看,红岗发展牵涉的因素很广;从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红岗发展面临的压力很大。

正因为如此,解决发展的难度也最大,解决发展难题的能力也无可争议地成为判断红岗领导能力的首要标志。

红岗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但发展依然是红岗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

发展基数与发展速度的牵扯,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的统筹,发展政策与发展能力的博弈,这些难题都成为制约红岗实现蜕变的关口。

面临发展这一难题,红岗必须振奋精神,充分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心理准备,做到预案在先,有备无患;必须增长本领,提高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水平,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发展是第一能力。

发展是领导干部能力的试金石。

如果发展能力不行,即使对党再忠诚,为人再老实,也不能说是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在各种能力当中,发展是领导干部最根本的能力,也是第一位的能力。

没有发展能力,就不会有发展成果,更不会得到人民的肯定和拥护。

发展影响最大,发展能力也最为根本。

评价一名干部,必须看发展能力如何,看抓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效果。

如果别人没引来的项目你引来了,别人没办成的手续你办成了,别人没融通的资金你融通了,说明你抓发展的能力高人一等、胜人一筹。

如果你领导一个单位好多年,还是江山不改、面貌依旧,又有谁会相信你的发展能力?

红岗领导干部必须把发展作为首项选择,用全部心思和精力来培养锻炼发展能力,用自己的发展能力推进红岗发展。

发展是第一标准。

衡量一个地区、一名领导干部有好多标准,但在这些标准中,发展是第一位的。

不会发展的干部绝不是一名出色的领导干部。

市委看红岗工作,首先是用发展来衡量。

如果红岗发展要总量没总量,要速度没速度,要特色没特色,在市里总体比较中就不会有地位。

区委衡量干部也是这样,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的干部,区委必然会予以重用。

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一定是这样。

没有发展能力、没有发展成果、达不到发展标准要求的干部,区委在评价干部时也不会有很重的砝码。

发展的标准是一把精确无比的工作标尺,可以衡量、计算和评价一切功过得失。

红岗的领导干部,无论是为了红岗的发展,还是为了个人的进步,都应当将发展红岗、造福红岗作为第一标准。

发展是第一政绩。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古往今来,任何从政者都想在自己的履历簿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都在追求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百姓康乐的理想境地。

实现这些理想,最根本的是发展,发展历来是从政者的第一政绩。

红岗领导干部只有为红岗发展尽心竭力、无私奉献,才能在回首红岗从政经历时,品味到什么是成果,理解到什么是政绩。

红岗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发展第一的政绩观,千方百计推进红岗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个红岗人。

第二,工业中心论。

红岗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生态工业重镇。

工业现在和未来都是红岗的经济支撑。

没有工业的发展,就不会有红岗经济的发展;没有工业的发展红岗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工业在红岗经济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红岗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工业发展为中心,一切举措都要围绕工业项目来进行。

一句话,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红岗的具体体现就是以工业发展为中心。

目前,红岗项目建设已经进入战略攻坚阶段,能否打赢这场项目建设攻坚战,事关红岗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现在起,红岗就要进入实战状态,全民动员,全员上阵,不惜任何代价,不畏任何阻力,全力打赢工业项目建设的攻坚战。

要盯紧在建项目。

红岗在建工业项目战线拉得很长,战场也拓得很宽,北起解放,南到杏南,都有在建项目。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建项目不仅关乎红岗项目建设的脸面,而且决定着红岗工业发展的前途。

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确保23个项目在封冻前全部建成投产。

要想达到超常规目标,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

对于这些在建项目,要实行目标化管理,将在建项目承包到部门,明确一个在建项目一个部门总负责人。

在封冻前这段近四个月的时间里,部门总负责人要盯在项目建设现场,帮助出谋划策,帮助解决问题。

区委将每周听取在建项目进展汇报。

如果因为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在建项目进度的,区委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对于已经签约但未动工的19个项目,要加快手续办理工作。

总而言之,一个目标,就是到封冻前,这42个项目要全部达到投产状态。

要做强核心项目。

是否拥有核心项目,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核心项目对于红岗来说,一个是产业核心,在石油装备制造、玻璃、橡胶等产业链条中居于核心地位,能够对上下游产生拉动和辐射作用的项目。

另一个是规模相对较大,能对红岗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大项目。

从目前工业发展情况看,三精药用玻璃瓶、子午胎、蓝宝石、天祥橡胶、馋神食品等项目都属于红岗的核心项目。

这些项目能否做强,决定红岗石油装备制造、玻璃等五大主导产业能否做强,能否形成产业链条。

做大核心项目,要给予政策扶持。

区里今年收回的企业贷款,要全部放到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进行放大,每年有计划地支持核心项目发展。

要谋划巨型项目。

我所说的巨型项目,是指投资至少10亿元的项目。

像让胡路的西城工业园、萨尔图的春雷工业园、大同的玉米工业园、肇源的皮革工业园、林甸的马铃薯加工园。

目前,红岗还没有这样的项目。

没有巨型项目就不会有资金、政策的倾斜,就不会有强大的外力支持。

如果仅靠红岗自身力量发展,我们打不赢与其他县区的竞争战。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着手研究巨型项目,看红岗在哪方面有优势,在哪个领域可能实现巨型项目的突破。

要发展吃配项目。

吃配项目一类是为油田提供产品和服务,一类是为大型企业生产提供配套。

为油田建设的吃配项目是红岗目前项目的主体。

全区438家工业企业当中,有173家为油田装备制造企业。

我们必须利用好油田市场的巨大优势,吸引外地企业到红岗投资建厂。

要抓好铁人园区的油田装备制造企业的集聚,打造吃配项目集团优势。

同时,也要利用与油田企业的关系,创造有利条件,帮助红岗企业进入油田市场体系,发展成为油田吃配企业。

为大型企业生产提供配套的企业,目前只有同益气体为三精配套等少数几家。

发展这类吃配项目,可以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工业的生态循环。

我们要参照同益气体为三精配套的模式,围绕三精、子午胎等大型项目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

要管好建成项目。

红岗438家工业企业当中,无照经营企业73家,异地注册企业49家,福利企业11家。

这说明有133家企业在红岗生产,不给红岗缴税。

剩余305家企业是否全额缴税我们也不得而知。

上次常委会关于工业企业管理出台了几条措施,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要认真执行和落实。

近期,政府要组织无照经营企业清理、企业缴税稽查、福利企业情况核查、异地注册企业回迁四项专项活动。

对于无照经营企业,第一是让企业办齐证照,合法经营;第二是让企业上缴与税收等额的罚款。

如果两个目的都无法达到,就让其彻底在红岗消失,并追究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其他三项专项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企业合法经营,为红岗财政做贡献。

对于个别部门、个别干部的个别行为,区委要坚决地给予处理。

第三,结构改革论。

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矩阵式管理模型。

主要进行权力结构改革、组织结构改革、人才结构改革、利益结构改革。

一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我们进行的“五赛制”直选副科级干部以及检察院副科级干部竞争上岗都是区委就干部制度改革进行的有益尝试。

现在看效果要比预想的好,全区干部群众认可程度比较高。

要继续坚持干部制度改革的思路不动摇,总结和推广“五赛制”直选副科级干部经验,按照“自由搭配、组团竞争、综合测评”的比赛规则,完成科技局领导班子选配工作。

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街道,推行“五赛制”选班子、配班子模式,实现全区科级班子梯次优化重组。

要制定法院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完成部分庭长竞争上岗工作。

要参照“五赛制”演讲形式,推行单位一把手台上演说,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现场不记名投票年终述职方式,提高干部考核的透明度和民主化。

要大胆提拔和重用有潜力的年轻干部,通过学历培训、岗位轮换等方式压缩其成长期,为红岗储备一批接续人才。

二是深化强街扩权改革。

强街扩权改革是红岗推进权力结构改革的有益探索,在强街扩权改革取得成功后,再对权力结构其他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

目前,强街扩权改革方案已经形成,即将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把经济发展、城市执法、劳动监察、卫生管理等职权下放到红岗、解放两个试点街道,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与充分的保障,通过扩权增强街道职能、巩固基层政权、提升管理层次。

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不折不扣地下放权力,竭尽全力地支持街道工作,严禁以个别条文或上级指令为借口进行推脱。

红岗、解放两个街道既是改革的试点,更是改革的先锋,权力大责任更大,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大胆创新,不断规范内部管理,围绕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等中心任务,切实行使好各项职权,为强街扩权改革全面实施积累经验。

要对试点街道建立单独的目标考核体系,增加工作压力也要提高政治待遇,使街道成为全区培养锻炼选拔领导干部的主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