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3112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docx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docx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二语下教案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

1.神州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州、涌、峰”等15个认读字,会写“州、湾”等9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检测、巩固旧知

1.认读《语文园地二》中会认的生字。

2.背诵《语文园地二》中的“日积月累”。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板书:

1神州谣

三、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

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

(学生试说: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识记会认的生字。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检查字词识读

(1)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

(课件出示)(带拼音)

(2)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3)指名读生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

重点指导平舌音“族、耸”,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4)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2.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

5.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

“州、湾、岛、峡、民、族、谊、齐、奋”,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指导书写。

“州”第二笔是竖撇,第四笔竖在竖中线上稍短,第六笔竖是垂露竖。

“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岛”“山”稍扁,略偏左。

“民”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竖提,不是竖勾。

“族”“方”窄而小,笔画紧凑,“失”的撇捺舒展。

另外,“峡、谊”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

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五、目标检测、拓展提升

1.认读本课会认的生字。

2.听写生字。

板书设计

神州谣

州、湾、岛、峡、民、族、谊、齐、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巩固旧知。

1.指名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复习词语: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奔长江长城台湾海峡民族齐奋发情谊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1》。

(板书:

神州谣)

三、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1.出示课文画面。

(课件出示)

教师随机简介。

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课件出示)出示课文: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3.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4.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探究第一小节: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是个总起句。

(2)指导朗读:

重读“山川美”,要读出深情,读出对这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探究第二小节:

(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1)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壮丽山河?

(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2)看看图片,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指导朗读:

以舒缓、抒情的语气朗读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句子,重读“奔、涌、长、耸”等词语,读出祖国山河的壮美、雄伟。

3.探究第三小节:

(课件出示台湾版图)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1)台湾岛是我们的领土吗?

从哪里看出?

(2)指导朗读:

重读“与大陆,是一家”等词语,读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4.探究第四小节:

(课件出示民族团结景象)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1)从哪里看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

(2)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团结奋进。

5.指导朗读全文:

(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6.开火车学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奋发图强只争朝夕

(2)各种方式读。

(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7.全课总结。

五、目标检测、拓展提升。

1.拼拼写写我最棒。

xiáɡǔtáiwānqínɡyìmínzú

()()()()

fèndòuzhěnɡqíhǎidǎoshénzhōu

()()()()

2.辨字组词我能行。

州()弯()峰()

洲()湾()蜂()

板书设计

神州谣

总说祖国山河壮美。

神州谣具体说,几种代表性的景物祖国壮美,民族团结

民族要团结,统一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

2.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12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检测、巩固旧知。

1.认读《神州谣》会认的生字。

2.听写生词。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同学们知道“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九月初九……”知道这是些什么节日吗?

这些节日是我国民间世代相传的一些纪念活动,每个节日,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2《传统节日》。

三、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

本课讲了种传统节日,分别。

6﹒拍手、齐读小儿歌。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识记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

“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如:

“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

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

“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贴街舟艾敬转团热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目标检测、拓展提升。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

2.辨字组词我能行。

团()贴()街()

困()粘()衔()

郎()舟()转()

朗()船()传()

板书设计

2.传统节日

贴街舟艾敬转团热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巩固旧知。

1.指名认读生字。

2.听写生词。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三、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

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他们正在干什么?

(2)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元宵节)

(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

(看花灯)

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

(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

踏青。

4.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

这是什么传统节日?

(2)教师介绍“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

5.出示第五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

这是什么传统节日?

(2)教师介绍“七月七”,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乞巧”:

汉族岁时风俗。

6.出示第六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你知道吗?

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

“团圆”

7.出示第七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你知道吗?

(重阳节)

(2)教师介绍“重阳节”。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8.全课总结。

五、目标检测、拓展提升。

1.填一填,分一分。

①( 贴 )窗花②( )龙舟 ③( )月饼④( )花灯⑤( )鞭炮

⑥( )菊花⑦(  )粽子⑧(  )灯谜

春节:

中秋节:

 元宵节:

重阳节:

端午节:

2.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例如傣族有,藏族有,彝族有。

2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贴窗花放鞭炮)(看花灯)(祭扫)

重阳节(踏秋赏菊登高敬老)

中秋节七月七端午节

(吃月饼赏月)(乞巧)(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

3.“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的词语,会写珍贵钱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有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检测、巩固旧知。

1.听写《传统节日》的生词。

2.说说预习课文的情况。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贝壳吗?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课件出示贝壳图片):

不同种类的贝壳。

(1)欣赏各种贝壳,感受贝壳的漂亮,令人喜爱。

(2)说说自己喜欢那种贝壳,为什么。

  

导语:

贝壳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饰品,还有更大的用处呢!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关于“贝”的故事。

三、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①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②开火车。

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

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

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③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钱、关”前鼻音,“财”是平舌音,“甲、坏”是三拼音节。

④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如:

“财”是“贝+才”,“坏”是“土+不”,“币”是“丿+巾”,“关”是“丷+天”,“甲”是“日+〡”。

“壳”是“士+冖+几”。

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

“线”把“纟”换成“钅”,就是“钱”。

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它们:

“写”去掉“冖”,是“与”。

还有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

“城头月”就是“骨”,“回来团圆”是“贝”。

(2)认读本课新词:

(课件出示)漂亮、贝类、珍贵、饰品、随身、损坏、容易、赚钱、赔本、购物、贫困

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注意“珍、饰、赚”是翘舌音,读音分别是;“随、损”是平舌音,“品、贫”是前鼻音。

“漂亮”的“亮”读轻声。

3.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钱、骨、壳”

(课件出示):

钱、骨、壳的动画笔顺图

(1)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师点拨:

“钱”的部首是“钅”,注意中间是竖提,右边不是“戈”,多一横;

“骨”的上部注意书写笔顺,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折;

“壳”的上面是“士”。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4.全课总结

五、目标检测、拓展提升。

1.认读本课会认的生字。

2.根据拼音写词语。

bèikéqiánbìcáichǎn

(   )(   )(   )

ɡuānyújiǎgǔwén

(   )(   )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巩固旧知。

1.指名认读生字。

2.听写生词。

3.检查读课文朗读情况。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板书课题。

2.“贝”的故事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三、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1.出示自读要求。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说明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2.学生交流。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

出示贝壳图片。

(贝壳是保护动物身体的铠甲。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3)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归纳:

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

(1)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3)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

(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4)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

(学生查字典回答)

3.课堂小结:

说一说,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五、目标检测、拓展提升。

1.照样子,写一写。

钱(  )——______(  )漂(  )——______(  )

购(  )——______(  )财(  )——______(  )

2.我的发现。

我能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填空。

贝:

____、____、____我发现这些生字都和______有关。

钅:

____、____、____我发现这些生字都和______有关。

板书设计

3“贝”的故事

贝的特点:

珍贵、不容易坏装饰品

用途:

用贝当作钱币

赚赔购贫货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

4.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烤鸭”等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检测、巩固旧知。

1.听写《传统节日》里的生词。

2.说说预习课文的情况。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这是相声《报菜名》中一段脍炙人口的贯口。

它让人感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中国美食吧!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美食》。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板书:

4中国美食)

三、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1.课件出示11道美食图片。

图片中,介绍了哪些美食?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插图、字形特点或者联系上下文与生活经验进行猜读,猜不出来的字,还可以借助工具书认识。

2.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1)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2)指名读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

重点指导翘舌音“烧、肉、炒、煮、蒸、炸、粥”,前鼻音“饭、煎、炖”,后鼻音“酱”。

2.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烧烤鸭肉炒饭茄鸡”。

(2)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重点指导“烤、肉”。

“烤”字左右结构,右边是个“考”。

“肉”两个人不一样写法,上面的“人”较舒展,下面的“人”的“捺”变成点。

(3)学生进行区别、临摹。

(注意书写姿势及字的美观)

五、目标检测、拓展提升。

1.开火车读会认的生字。

2.看拼音写词语。

shāokǎoqiézidànchǎofàn

()()()

xiǎojīkǎoyāhónɡshāoròu

()()()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巩固旧知。

1.复习词语: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2.听写生词。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继续学习《识字4》。

(板书:

中国美食)

三、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默读课文,思考:

本文介绍了中国美食的哪几种烹调方法?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读法指导。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中国美食,如果你想跟多地了解中国美食和烹调方法,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

2.逐行指导。

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

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

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

①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哪些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凉拌、煎、红烧”的烹调方法。

②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红烧”的烹调方法。

(红烧:

中国美食中烹调方法的一种,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并加酱油等作料,焖熟使成黑红色。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凉拌黄瓜、煎油饼、红烧肉)

(2)第二行:

烤鸭、水煮鱼。

①这两种中国美食又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烤、煮”的烹调方法。

②说一说,这两种烹调方法的具体做法。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比如说“烤全羊”、“水煮花生”等。

(3)第三行:

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①这两种美食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

(爆、炖)

②了解“爆”、“炖”的烹调方法。

(4)第四行:

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课件出示:

文字、插图)

①这里有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

(蒸炸炒)

②这三种烹调方法,比较常见,家里人一般用这些方法制作什么家常菜?

(蒸馒头、蒸包子、炸丸子、炒土豆丝)

4.指导停顿。

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

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

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

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

自读,互读。

反馈指导。

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

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7.全文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中国美食,说一说运用了哪些烹调方法吗?

本文共介绍了10中烹调方法:

凉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

(2)你最喜欢的中国美食是什么?

①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是什么。

②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中国美食,了解了很多烹调方法,我们会用词串说句子。

五、目标检测、拓展提升。

1.给下列汉字各组三个词。

烧(  )(  )(  )

饭(  )(  )(  )

2.我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烹饪。

(填序号)

①炒  ②烤  ③烧  ④炖

⑤炸  ⑥煎  ⑦蒸  ⑧煮 

(  )面条(  )薯条(  )肉串(  )青菜

(  )排骨(  )牛排( )馒头(  )茄子

板书设计

4中国美食

凉拌、香煎、红烧

中国美食烤、煮

烹调方法爆、炖

蒸、炸、炒

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完整简要地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

我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

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

2.引导学生简要地与同学说说自己的愿望。

3.让学生养成在口语交际时做到认真、努力地听,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地说。

重点难点

乐于与别人交流“我长大了做什么”这个话题,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并能把为什么做这个工作说明白。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介绍一位家长。

师:

同学们,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他是谁呢?

(出示照片)(课件出示)对,他是咱们班XXX同学的爸爸。

咱们请他来介绍介绍他的爸爸,好不好?

咱们班还有谁也想来介绍自己的父母?

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找你父母的照片,带来了吗?

好,把照片拿出来,让大家看一看,这样大家对你父母的印象会更深些。

(小组内交流)

2.根据推荐,指名上台交流。

师:

介绍完了爸爸妈妈,觉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