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822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故案例分析.docx

《事故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案例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故案例分析.docx

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

目录

1、85年元月盐酸合成炉烧穿事故

2、85年液氯钢瓶途中泄漏事故

3、89年李兆福伤手事故

4、电槽闪爆

5、王东瑞坠楼事故

6、氯干1#泵控制柜起火事故

7、盐酸西炉顶顶事故

8、吊装未遂事故

9、一场锅炉事故

10、“1•30”爆炸事故

11、液氯包装槽未遂事故

12、盐酸工段爆顶事故

13、又一次锅炉缺水事故

14、关于2#机组柴油发电机组损机事故

15、又一次伤手事故

16、关于氯化苄着火事故

17、“4٠1”盐水工段事故

18、盐酸工段吸收塔爆炸事故

19、二氯自燃事故

20、“10٠20”二氯车间自燃事故

21、二氯车间氯化釜爆炸事故

22、污闪事故

23、硫酸烧伤事故

前言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公司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减少各类事故,保护企业的财产及职工的人身安全,特将公司近十几年来的部分事故案例,收集汇编成册,以提高我们干部职工思想安全意识。

第一篇盐酸合成炉烧穿事故

85年元月27日我厂因合成炉缺水,燃烧室被烧穿后,造成停产,直接经济损失3000元。

一、事故经过

元月27日下午2点35分值班工刘某、贺某发现冷却水突然中断,这时便一人看火,一人跑到机井房询问情况,机井工告诉她水泵开动着,他立即赶到盐酸操作室后俩人便熄火,经检查发现上水闸扳阀自动掉下,打开合成炉发现炉子被烧穿180*250MM2的孔洞。

二、原因分析

1、冷却系统缺水是导至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当班者应负主要责任;

2、设备检查保养不到位是导致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第二篇途中液氯钢瓶泄露事故

85年8月5日武城地毯厂来我厂拉液氯,回家途中,一只钢瓶的两只合金堵相继熔化,致使一瓶氯气(400公斤)全部跑光,造成10亩地严重损坏,两个小孩发生氯气中毒。

一、事故经过:

武城地毯厂当时带来的二只钢瓶已超出期限不能使用,需打压试验,征得该单位业务人员同意后,改用武城纸厂打压合格的钢瓶。

瓶号是2428和1334号,重量每只400公斤由我厂充装,下午2点装车。

装上液氯后车拉着液氯在饮料厂长时间停留近两个小时然后才上路,下午四点多,车行至博平附近发现2428号瓶氯气外溢,打电话通知聊城市消防队,消防队无能为力,六点钟来我厂,我们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发现一只合金堵已经熔化,五分钟修好后。

我方请求司机和受害单位放车,但受害方没有放车致使该车又停留19个小时之久,六日下午5点钟车行至平原县腰店镇时钢瓶的另一只合金堵又熔化,造成液氯又一次外溢,直至全部跑光。

二、事故原因:

1、8月5日那天,天气异常炎热,气温高达34.1℃,车上装着两只钢瓶,钢瓶没有固定,又没有防晒措施,两方面原因使钢瓶逐渐升温,当合金堵达67℃时开始熔化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武城地毯厂运输液氯钢瓶的车未配备防毒面具、铅条等急救器材,押运人员又缺乏事故处理的基本知识,以致事故发生后束手无策,贻误时机,造成液氯长时间外溢,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事故发生后,押运员既没有返回我厂采取措施,又没有及时地将钢瓶运输至本单位,在出事地点停留20多个小时,事故处理不及时,是这次事故扩大化的重要原因。

三、吸取的教训:

1、我厂应加强对用气单位的运输员及押运员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宣传教育。

2、今后对不符合气瓶运输规程的车辆严禁出厂。

第三篇李兆福伤手事故

89年12月30日,李某用钻床钻孔时,左手指受伤,大拇指断去一节。

一、事故经过:

12月30日13点42分左右。

李某与贾某在z32钻床上(Ф10)法兰盘钻孔,在钻孔时,钻床主轴转动,钻头卡住不动,右手扶住操作手柄,左手按着法兰盘,手柄抬起,法兰盘转动,钻床将左手手套缠在钻头上,左手大拇指被抛出钻床北边,造成左手大拇指断去一节,事故出现时监护者贾某同志去厕所不在现场。

二、事故发生原因:

1、李兆福多方面违章操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1)他不是车工而是电气焊工,属于无证操作;

(2)带手套操作属于习惯性违章;(3)车工操作时,应至少有一人监护,属违章。

2、钻床无卡具属设备配件不齐全,是发生事故的关键原因。

三、经验教训:

1、作为职工认真学习“四十一条禁令”,熟悉业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对特殊设备严禁无证作业。

2、事实告诉我们设备配件要齐全,否则不准动用。

第四篇92年电槽闪爆事故

92年3月15日(星期日)下午,17:

40分左右,化工厂电槽工段2-16#、2-15#、2-5#,及氯产品车间液氯工段的尾氯分配台突然发生闪爆;2-16#电槽一吨多重的槽盖飞起,落到4米以外的地方,2-15#电槽槽盖飞起,落至两槽之间;2-5#电槽槽盖飞起,下落错位。

尾氯分配台封头焊缝处炸开约5厘米的裂缝,与电槽连接的氯气支管断裂,氢气支管及断电器断裂损坏。

一、事故背景:

2-5#、2-15#、2-16#电解槽系2月6日和2月12日组装的电解槽。

本月11日,电网停电,停止运行。

13日氯冷凝器出故障,又停止运行。

14日低负荷运行(正常运行电流23000-24000A),运行电流7000A,15日下午16:

30分热电车间电流至12500A。

二、原因分析:

几个新槽子由于运行时间短,再加上两次停车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电流波动及氯气、氢气压力的影响,氢气向阳极室渗透,造成氯气中含氢高达到爆炸极限,造成三个单槽爆炸;盐酸已是尾氯生产,当爆炸气体进入盐酸燃烧炉时,引起内爆,液氯分配台是该系统易破点,即被爆裂。

三、教训:

尽量减少停车次数,以免对槽子吸膜造成损坏;

加强管理,将原来的每两小时分析一次总管改为每一小时分析一次,发现情况异常,增加分析次数,便于及时采取措施。

第五篇王某坠楼死亡事故

92年8月5日0点2分,王某因上班期间饮酒从三楼坠下,经抢救无效,当日3时50分死亡。

一、事故经过:

8月4日王某上四点班,晚饭时间王告诉同班者说:

中午在家喝了点洒不愿吃饭。

20:

30约武到地摊吃饭(擅自离岗),中途喝易拉罐啤酒一瓶(厂里发放的),回岗位后,借口口渴又要喝易拉罐啤酒,当班者制止不听,一连喝了7瓶,23:

30分王到三楼又继续喝自己分的啤酒,当班者于爱君制止后,王才停止喝酒。

23:

40分王在三楼门外呕吐,张替王与胡刚交班完毕,听到外面“扑咚”一声,王从三楼掉下。

武与于二人将王背往医务室后又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但抢救无效3时50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主要原因在于厂里管理松懈,职工思想麻痹,缺乏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太差了,对酒后上班及班上喝酒的后果认识不清。

化工企业环境本来有毒有害,喝洒,又能加速血液循环,加之与毒物的联合作用,使某些毒物中毒作用加剧。

酒精本身就能抑制大脑的神经作用,可能出现意识、智能、嗜睡,和运动障碍。

三、沉痛的教训:

这次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是一次极其深刻而沉痛的教训,一是各级领导抓管理抓落实,要在细上下工夫,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及互相监管意识,同时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类似事故的行为再次发生。

第六篇氯干1#泵控制柜起火引起紧急停车

1992年9月6日18:

45分左右,氯产品车间氯干工段1#泵氯气泵开关柜运行中突然放烟起火,1#控制柜自耦变压器彻底烧毁,1#控制柜到电机之间的电缆放电,引起电盘落闸停电,因氯气泵停止运转,氯气系统正压,氯气水封处氯气外溢。

经过6个小时的抢修,3:

00左右系统开车恢复生产。

事故经过:

9月6日四点18时42分左右,2#氯气泵瞬时断电跳闸,当班操作工毕某、付某立即再次启动2#泵,连续启动两次2#泵没有启动起来,这时压力为5-6公分(水柱),氯气已开始外溢。

操作者马上准备启动1#泵,由毕某倒泵,付某在电盘室操作,先按下启动电钮,观察到电流表电流下降时,又按了一下运行钮,泵进入运行状态,启动后震动较大,转速慢,声音不正常。

怀疑轴承体缺油,值班调度让加油,毕某赶快找来油桶加油,加油后没变化,这时调度当即决定先降电流后停车,就在这时控制柜起火,系统紧急停车,时间在18时50分左右。

二、事故原因:

1、电缆本身质量有问题,再加上近期下雨空气潮湿,造成短路放炮。

是主要原因。

2、值班电工捡查不到位,只注重巡检表面现象,忽视了开关柜内部元件的检查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电工、操作工、调度分析判断不利,延长了跑氯时间。

是使事故扩大化的又一原因。

第七篇93年3月盐酸西炉爆顶事故

三月二十日15:

30分左右,盐酸西炉炉顶爆破,周围房顶部分玻璃被振碎。

导致盐酸工段被迫停产。

一、事故经过:

由于调度业务不熟,指令不清,要求不严,开槽之前未能通知盐酸工段。

同时,吸附增槽人员在没有接到调度明确的指令情况下,只按以往经验将槽子进行了连接,造成了电流急剧下降。

盐酸工段操作人员发觉后虽经调整,但为时已晚,导致炉内氢气不合格、爆顶,造成盐酸停车。

二、事故原因:

1、调度在指挥上槽期间,责任心不强,指令不清,在没有通知有关工段的情况下新增电槽。

开槽后又不能马上通知盐酸工段,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2、吸附工段在没有接到明确指令的情况下就直接上电槽,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三、事故经验教训:

1、全体职工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领导指令准确无误,职工听从指挥后严格执行。

第八篇、一起吊装未遂事故

一、事故经过:

93年4月24日上午,机修车间到蒸发后龙门架处焊接被大风刮到的标语(大约5.5米),据反应现场无人指挥,在起吊过程中因牌子两端高低不平衡,且标语一端距离高压线太近,在第二次向西摆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距离高压线较近的一端将高压线挑断,导致线断停车,险些酿成触电事故。

二、导致未遂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作业人员没有按规定办理有关作业证(高处作业证、吊装作业证、动火证)属于无证作业;

2、作业人员在未通知有关部门到场的情况下就开始作业。

第九篇一场锅炉事故

93年12月18日13时7分,我厂1#SHL—10—13型锅炉因缺水上棚管(15根)严重塌陷而发生被迫停炉的设备事故。

一、事故经过:

18日中班锅炉;锅炉工段有王、史、韩三同志当班。

接班后,锅炉正常运行到8:

45分时,接调度指令,减小压力。

操作工停了1#锅炉。

12:

32接调度指令升压,即开启1#锅炉,当运行到13:

7分时司炉工发现1#炉顶铁板烧红,保温层下榻,即停炉报告车间。

一、事故原因:

1#炉停炉期间,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打水不及时,致使严重缺水,这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第十篇、“1.30”爆炸事故

96年元月三十日六点二十分左右,我厂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事故,爆炸造成楼房坍塌,一人死亡,一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2万元。

二、事故经过:

一月三十日零点班,氰尿酸车间操作工张某、付某(实习生)、郑某(实习生)三同志上班,5:

10分左右,使釜温不断升高后,已控制在工艺要求(215-220℃)之内,便保持微负压,进行保温,过了不长时间,就发现釜温不稳定,也冒出了大量烟气。

当运行到6:

10左右,三人先后发现釜温已超过工艺要求30℃左右,便停电降温,温度仍无法控制继续升高,三名操作工束手无策了,大约6:

25分左右,即发生了爆炸,厂房三层房顶坍塌,将违反劳动纪律串岗并正在睡岗的付岩飞砸在楼房下方。

发现后,立即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郑某被冲击波冲击撞在门口平台护栏旁,导致小腿骨折,造成重伤。

三、事故原因:

1、该氰尿酸项目青岛化工学院转让的小试技术,扩产后,工艺条件的的控制及安全技术措施不够完善,是发生事故的客观原因;

2、车间管理不严不细,工人控制工艺指标不严格,出现异常情况又处理不及时,是发生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厂级管理存在问题,一是人员配置不合理,全部是新手,缺乏生产经验,操作技能差,安全意识淡薄,是发生事故的又一潜在原因;二是对新近厂职工培训不严格,员工纪律松懈,是导致死亡。

第十一篇、一起液氯包装槽未遂事故

一、事故经过:

96年9月24日,我厂氯产品车间包装工段对液氯包装北槽升压后充装液氯钢瓶时,于14:

00左右发生底部排污口法兰垫子处泄漏,采取了降压、倒槽、排压、抽除等手段,到17:

40分左右控制了事态的发展。

由于发现及时并采取了应即措施进行补救,才避免了一次恶性事故的发生,但已间接造成系统停车。

二、原因:

现象:

排污直口法兰筋板已有条状缺口,法兰表面有凹坑,垫子未发现异常。

原因:

该事故时是由于盲板加的不当,该盲板应加在直口法兰内,且应使盲板厚度超出筋板,而事故态盲板却加在了筋板平面上,造成液氯直接接触法兰筋板,使筋板逐渐减薄,当挡板不能承受0·8MPa的情况下,筋板被撕裂,造成此次事故。

三、经验教训:

1、抽加盲板作业,没有严格执行《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二章第十一节要求,盲板不是专管、专用、专人抽加、专人监护。

且无盲板卡片和编号。

高压石棉板的验收、存放、盲板、垫片制取以及氯气系统严禁使用胶垫(氯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以后工作过程,盲板的抽加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2、压力容器管理上,三类重要盲板、垫片抽加、车间没有通知压力容器管理监护验收。

第十二篇、盐酸工段爆顶致使一人砸伤事故

97年5月7日,23点50分,氯产品车间盐酸工段东合成炉爆顶致使一名工人受重伤。

一、事故经过:

东合成炉于3月19日14:

20分点火至5月5日灭火,前后运行达45天之多,期间出酸合格,运行正常。

检修期间车间安排工段长对东炉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

5月7日17:

35分左右点东炉,点火后一直正常至18:

30分未发现任何异常现象。

18:

35分左右炉顶爆破灭火,后又点火至23:

50分再次爆破,炉顶上面所遮盖的铁板(防雨林遮盖物),被爆破气体冲击落下,砸在一名工人头上。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

1、东炉灯头外套被腐蚀透是引起炉顶爆破的主要因素,停炉前该炉运行一直很正常,灯头外套漏一定是炉内的冷凝酸汇流所引起的,纯属意外之事。

2、腐蚀严重,氯氢系统渗漏,造成合成炉合成效果差,氢气没有充分参与反应而直接跑掉,致使总管氢气压力低,容易使操作者产生错觉。

3、工人意识差,以铁板盖炉顶(没有固定好)是引起本次事故的客观原因。

4、工人室外逗留作业未戴安全防护用具,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第十三篇、又一次缺水引起的锅炉事故

99年7月6日我厂又发生了一次锅炉缺水事故。

造成部分水冷壁管高温脱碳和上锅间涨接处松动。

一、事故经过:

7月6日上午11:

50左右,二车间锅炉工段2#锅炉出现异常。

当班操作工张某、陈某、安某发现引风机电流较正常值下降了10A左右,炉温偏高,压力偏低。

陈检查风机后回到操作室,值班调度张某巡检到2#锅炉,发现炉前供上方和炉门处冒烟。

进操作室后查看炉温已到940℃(而1#炉温680℃),并且逐渐升温。

张某询问情况的同时,责令操作工陈出去检查。

陈看了一下炉火,就去检查引风机、除尘器。

这时,炉温已升到980℃,2#操作盘上的压力表数由0.36MPa降至0.29MPa,操作盘上水位显示在70﹪左右,上水位处于自动状态,上水电流表无电流,张某立即打电话到调度,落实到系统表压也是0.29MPa。

此时,张某告诉主操作张荣一可能是炉内缺水。

张听后出去检查,到引风机、除尘埃器处查看。

陈也去了,在操作室内的安志广听到调度说是缺水,认为缺水就该补水,便手动启动上水泵,刚启动炉子就听到“嘭”的一声(水击炉管造成),,另外三人听到响声后,立即跑到操作室,此时炉子已停。

张某指挥工人按缺水除理,绝对不能再往炉内加水,退火降温,关闭出汽阀门,与系统蒸汽断开并排压。

并让操作工把误停的风机开起来。

二、事故原因分析:

这次缺水事故纯属责任事故。

(1)、操作工安志广违章操作水击事故,应付主要责任;

(2)、自动仪表出现操作盘假水位,自动上水失灵,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客观原因;

二、事故教训:

1、提高职工操做技能及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遇事三思而后行,遵章操作;

2、对设备仪表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更换。

第十四篇、关于2#机组柴油发电机组损机事故

2001年2月2#柴油机抱死停车,曲轴主轴瓦合金全部烧毁,曲轴轴颈变形量最大达3.2㎜,无法修复而报废,机座轴承孔椭园最大达0.45㎜,无修复价值而报废,3#、5#、7#及活塞抱死,严重滑伤变形,机油泵泵轴断裂,直接经济损失25万余元。

一、事故经过:

2001年2月7日晚,因75吨锅炉省煤器泄漏锅炉出现故障,23:

55分左右,值班长通知柴发工段备车,于某接指令后将三台柴油机顺序启动,速度控制在400rpm,0:

05分董某实施了1#机配电,但未成功,然后实施2#机提速配电,配电后因没有负荷分闸,娄强到现场后接替董继续2#配电,高某在旁边监盘,因合闸后没有负荷而跳闸。

实施第三次送电时,在外巡检的于发现2#柴油机机体上半部已开始发热冒白烟,约00:

15分左右,2#柴油机抱死停车。

二、原因分析:

本次事故为责任事故,事故发生顺序为2#机升速750rpm配电中,机油泵泵轴断裂,柴油机缺油干磨,机体上冒白烟时才发现,工作人员判断不准,未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三、事故教训:

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及分析判断处理事故的能力。

第十五篇、又一起伤手事故

2001年7月12日16:

27分,三车间操作工发生一起因违章作业引起的烧伤事故。

一、背景及经过

当时二氯车间进行了扩建改造,在安装电气调试过程中,因负荷增大,曾造成该车间北变电室出线开关掉闸,后经过调整转入正常。

为防止开关过热,三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原刀开关的基础上并联一只刀开关,以提高系统可靠性。

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在最后送电过程中发现新增的一路开关不到位。

作业人员在采取措施中,刘某在盘后用手钳敲打、按压带电开关触头时,因用力过大,钳子滑移,造成相间短路,电弧将其右手工业手面烧伤。

一、事故原因分析

因管理不到位,工人安全意识差,在本次操作过程中有两项违章行为:

(1)违犯了“不准在电气设备、供电线路上带电作业(无论高压或是低压)……”的规定,

(2)违犯了“电气作业人员上岗,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和正确使用符合要求的电气工具”的规定。

二、应吸取的教训

1、单位职工认真学习《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禁令详解》,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观念,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全厂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规定。

3、各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检修安全规定,各种检、维修必须两人以上,并有一人监护。

第十六篇、关于氯化苄分厂着火事故

2002年2月24日13时15分左右,氯化苄3#氯化釜楼外平台着火,经公司人员及消防队员奋力扑救,14时05分将火扑灭。

一、事故经过:

2月24日13时15分左右,氯化苄当班操作工李某在巡检中发现3号氯化釜平台着火,立即向一楼操作工大喊:

“着火了”,随即通知当班带班长陈某堂及当班调度,陈某立即安排停车,组织车间人员灭火,调度接到通知后,一人去现场指挥,组织人员灭火,一人立即通知公司有关人员及消防队。

在公司领导及消防队领导指挥下,公司干部职工使用灭火器、灭火沙等协同消防队灭火,于14时05分左右将火扑灭,避免了更大事故的发生,经采取措施后迅速恢复了生产。

一、事故原因:

3#氯化釜导热油进口管法兰泄漏,使270℃的导热油气喷在附近的照明线路上,造成短路打火引起着火,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1、操作工李风霞在巡检中检查不细,漏点发现不及时;发现着火后,没能及时控制事态发展,以致造成火灾,负有主要责任;

2、带班长陈春堂不能及时了解本系统的生产运行状况,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制止,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3、氯化苄分厂副厂长于佰胜平时安排、检查工作不细,负有领导责任。

第十七篇、“4·1”盐水工段事故通报

二00二四月一日上午8:

50分左右,氯碱车间盐水工段操作工曹某在擦洗回水泵时不慎受伤,左手臂被连轴器上的定位螺丝带进连轴器下受伤,脑部也受伤。

一、事故经过:

四月一日上午,曹某(主操作)、贾某、王某上白班,8:

05分,王开启回水北泵、卤水南泵,贾8:

10分左右进行上盐操作,曹约8:

15分取粗盐水、回水作含碱分析,8:

35分曹拿着扳子和擦机布去一楼打扫卫生。

约8:

40分左右班长张庭学从回水罐上下来到操作室看是否是回水泵停了,到了一楼门口看到回水泵上趴着一个人,张跑过去拉闸并喊人,随即将其拉出来一看是曹某,正好有一拉卤水的司机来到这儿,随同张一起把曹抬到茶炉路口。

贾听到张的喊声立即停了所有的泵(当时约8:

50分),将曹送往医院抢救。

二、原因分析:

经调查分析认为,曹某在擦洗回水泵时,该泵正在运行,违反了“化工企业通用工程操作规程”HGTA0059—85第2、1、6“机器在运行中……不得进行任何修理工作”和安全规章制度中的一般机械注意事项第12条“设备在检修清理时应将设备停止运行…..”的有关安全规定,属违章作业造成的责任事故。

三、事故反思:

这次事故,个人身体失去了健康,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同时给家庭增加了负担,给企业也造成了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第十八篇:

盐酸工段吸收塔爆炸事故

2002年4月2号下午2:

40分左右,氯碱车间盐酸工段在“三合一”合成炉点火投运时,出现爆炸事故,造成尾气吸收塔破碎,部分管道及石墨合成炉部件受损。

一、事故经过:

氯碱车间根据调度会安排,下午2:

00左右停车合成炉准备投运石墨合成炉,在进行点火分析合格等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于2:

40分左右点火,投入运行调氯流量、调整氯氢比例,此时监视显示器看不到火焰,而炉头风门口喷出氢气火焰,调整无效准备灭火时(2:

44分左右)系统发生爆炸。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点火时,投入氢气量过大,造成调氯困难,炉内氯气耗尽后,火焰点移至风门外,此时炉头处已无火焰,部分未经燃烧的氢气与未参加反应的氯气混合进入,盐酸系统形成爆炸性气体。

尾气吸收塔内积累大量可爆炸气体,引起尾气吸收塔爆炸,造成“三合一”合成炉部分部件及管道受损。

2、组织点火过程中,有关部门未制定出详细可性的操作方案,是造成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3、新投入使用的设备,实际操作经验不足,车间重视程度不够,设想分析不全面,反事故演习做的不细,在组织点火过程中有分工但按排不周密,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事故反思:

1、凡重大设备操作,严格操作票制度,事先方案应周密详细,避免一切人为因素;

2、加大职工业务培训力度,提高职工实际操作技能;

3、具体设备操作上,人员分工要明确,交待要清楚,要求要具体,责任要明确,处理要果断,避免手忙脚乱的局面;

4、各职能科室管理工作要到位,把关要严格,对生产一线的指导、服务、监督意识要提高,协助车间把各项工作做好。

第十九篇、二氯自燃事故

2002年8月26日上午11:

20分左右,二氯分厂造粒工段发生着火事故,损失二氯约45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约3400元(其中灭火器500元)。

一、事故经过:

运行一班接班后,朱红格带领周到楼上加料,加完料后约8:

50分,朱红格向杨志刚反映说周向大仓内加料时倒进一个塑料袋,看到后马上拿了出来,开车运行一段时间后,杨发现下料比较慢,随即把布袋口扎住,把搅拌打开,看是否有塑料袋,因罐内有料看不清,就把搅拌停了,开着送料绞笼,让王怪章在下面接料。

料未接完时,杨闻到一股刺激气味,王马上停车,把大料仓的袋子断开,把大料仓内的料放出来,这时搅拌内的料已经冒烟,杨拿起一块砖放到下料口上,把旋转筛的连接口断开,把旋转筛移开,把旁边的料拉到门口。

二、事故原因:

1、操作工在运料过程中,当时正在下雨,未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部分料受潮。

2、操作工在往大料仓加料时,一次倒了18袋,约600公斤,严重超过了分厂规定的一次加料不得超过100公斤的规定。

3、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