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189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学年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胶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者在阐述国家产生的原因时说:

组织社会生产,兴建大型水利工程,从事法律事务、艺术、科学……氏族已经显得无能为力了。

该学者意在说明

A.国家是阶级斗争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国家是各部落抵御外来侵略的产物

C.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安全D.国家是适应社会管理需要而产生的2.“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

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里亚城,也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

”文中的“我”

A.与中国建立了直接的联系B.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C.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D.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3.自然环境与文明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下列选项中,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古代中国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

4.德川幕府(1603—1867年)治者多次颁布禁令:

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偷渡者处以死刑;取缔天主教会传教士,对潜入日本者应予以告发和逮捕,以防天主教在日本的蔓延。

这说明德川幕府

A.禁止一切海外贸易B.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

C.竭力推崇儒家学说D.维护领主土地所有制

5.据《宋史》记载,在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层檀国(东非古国)派使者来华访问,在东非桑给巴尔考古也发现该时期的中国钱币。

据此可知

A.东非盛行中国钱币B.东非经济文化繁荣

C.宋朝中非交往开始D.中非交往历史悠久

6.1565年,伊凡四世实行“特辖领地制”。

特辖区由国君直辖,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他们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

据此可知,特辖领地制

A.使基辅罗斯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使俄罗斯成为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D.推动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7.英国议会在1701年通过一项法案:

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和政府的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的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此项规定A.取消了君主的行政权力

B.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C.推动了君主立宪制发展

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

8.1861年林肯在首次就职演说里提到“我无意直接或间接干扰蓄奴州的奴隶制度”,而在1863年发表的《解放黑奴宣言》中,却要坚决废除奴隶制。

林肯态度的转变体现了

A.南北矛盾冲突的逐步升级B.林肯欲消除种族主义观念

C.奴隶制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D.棉花产业发展影响黑奴境况

9.明治政府成立之后,斥巨资在东京修建日本第一座洋楼“鹿鸣馆”,作为上层人士进行国际社交活动的场所,并在其中举办欧式的娱乐活动。

此举的主要目的

A.开启日本学习西方之路B.提升日本民族的自信心

C.通过西化实现强国之路D.改变欧美对日本的歧视

10.下图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

其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历程B.人文主义思潮演变历程

C.神权演变历程D.城市自治权的变化过程

11.下列国别、人物、称谓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古希腊——修昔底德——“史学之父”

B.拜占庭——伊凡四世——“伊凡雷帝”

C.意大利——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D.英国——帕克斯——“现代民权运动之母”

12.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工厂法》,规定:

9到13岁儿童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14到18岁少年的工作时间为12小时,不得使用9岁以下的童工。

该法案

A.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B.从根本上保障了青少年权益

C.标志着英国已建成福利国家D.是英国工人运动推动的结果

13.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B.英国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C.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扩张D.启蒙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14.有历史学家指出,迄今为止,社会主义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

第一次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它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第二次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第一次由理想变为现实。

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飞跃指的是

A.法国巴黎公社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

C.苏联的成立D.新中国的成立

15.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史实结论

A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他撰写的抒情诗集《歌集》中,酣畅淋漓地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

人文主义扩展到欧洲各地

B1804年,《拿破仑法典》规定: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法国民众普遍接受民主共和思想

C16、17世纪,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

西班牙确立“日不落”大帝国的地位

D1928—1937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工业投资1550多亿卢布,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42%,工业总产值增长了5.5倍。

苏联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16.1937年6月7日,刚从西班牙返回北美的白求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世界大战已经打响……西方国家一方面宣布中立,一方面又和德、意、日进行战争资源交易。

”白求恩意在A.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发展B.批判西方强国绥靖主义政策C.揭露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意图D.强调中国全面抗战的世界意义

17.罗斯福在某事件爆发后的第二天致电中国:

中国……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

这一事件

A.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致使日本侵略重心转向了美国

C.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使美国开始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18.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讲到: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达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这一认识促使苏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

19.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

这客观上反映了

A.科技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军备竞赛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

C.苏联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军事化D.勃列日涅夫改革突破了旧体制

20.德国福利制度规定失业者可在4年内领取相当于原工资63%的救济金。

21世纪初德国失业人口一度达到500万,产生了大量不工作仅靠救济金生活的“懒汉”。

这反映了福利制度

A.使低收入阶层受惠最多B.扩大了民众的消费能力

C.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D.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21.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该运动的兴起

A.促成了万隆会议成功召开B.推动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D.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22.2001年法国电影《兵临城下》上映,影片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背景,色调以灰色或者是暗灰色为主,营造了残酷的氛围,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

这反映了

A.法俄关系的改善B.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C.欧洲一体化发展D.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

23.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7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以墨西哥、韩国、波兰、土耳其、埃及为代表的“新钻”国家也有不俗表现。

这反映出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B.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发生了转移

C.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4.1959年,英国倡导并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抗衡欧洲经济共同体,但是到1973年,英国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而在2020年,英国最终又退出了欧盟。

英国这一系列调整的目的是

A.顺应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B.阻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C.维护英国的国家主权与利益D.贯彻执行大陆均势政策

25.自二战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处于世界秩序的中心。

美国人自己也普遍认为他们的国家是“全球领导”“全球帝国”或“全球国家”,无论哪种叫法,实质上反映的是

A.霸权主义B.生态主义C.恐怖主义D.经济危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

下表列举了14世纪以来部分中外历史事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表中选取三组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

“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

材料二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征收数量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大工业战前就开始了,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

材料三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全球通史》材料四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苏俄的工农业政策。

(2分)(3)材料三说明苏联(俄)政策出现什么重大转变?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时苏联(俄)的工业化特点。

(5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2分)

 

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世界历史上,……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

……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英国前首相艾德礼结合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