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692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清原满族自治县地道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清原满族自治县种苗

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清原县是辽东天然绿色屏障,山上林密、水源充沛、山下地平,温度适宜,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区。

素有“天然药园”之称,据《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调查—中药材篇》记载:

境内野生中药材品种有560个,国家批准采收开发的品种有104种。

龙胆草、穿山龙、辽细辛、辽五味、玉竹为我县“地道中药材”,因质量上乘、药用价值高,人为过度采收导致资源枯竭,市场供求矛盾突出。

我们从事龙胆草、穿山龙、辽五味、玉竹、辽细辛等地道药材,技术研究多年,具有较高科技实力和工作基础。

人工栽培的龙胆草苦甙高于野生达5.32%,穿山龙皂素含量高于野生达2.0%以上。

“龙胆草斑枯病防治技术研究”“穿山龙人工栽培模式及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研究”均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县2006年药材人工栽培面积达28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1.8亿元是东部山区农民至富主导产业。

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第32号令。

中药材种植,必须按照国家GAP标准执行,要为GMP企业提供优质的药材,就要有中药材标准化GAP商品基地,发展优质药材种苗基地是建立中药材标准化GAP商品商品基地的基础,。

2002年我县率先申报龙胆草GAP基地认正工作,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GAP专家组验收。

目前正在申报穿山龙和辽细辛GAP基地认证。

真正的作到“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达到“一村一品”中药材产业化格局。

所以建立中药材种苗基地势在必行,为中药材标准化GAP商品基地提供优质的种苗是十分必要的。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我县人工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已率先将龙胆草、穿山龙、辽细辛、辽五味、玉竹人工归圃栽培成功,其配套技术研究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卫生组织对中药预防治疗作用非常重视,龙胆草、穿山龙、辽细辛、辽五味、玉竹是龙胆肝泰软胶囊、龙胆泻肝丸、地奥心血康、镇静剂、糖尿病等中成药原料。

市场对我县地道药材需求量日欲巨增,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经济效益高。

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可行性。

1、市场需求

中药材是清原县的支柱产业,龙胆草、玉竹栽培面积占全国90%以上,其中龙胆草国内外年需求量3000吨(干品),我县年消耗400吨,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40元;辽细辛国际年需求3000吨,市场价格为每公斤35元;辽五味国际年需求5000吨,市场价格每公斤160元;玉竹国际年需求5000吨,市场价格每公斤15元。

该项目实施后可为我县(GMP)企业提供了保障,缓解了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本基地建设将加速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并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2、社会需求

中药材种苗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加快中药材标准化商品基地GAP的建设,可加速我县及辽宁东部山区中药材产业化健康的发展,满足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环境的改善

项目完成后,基地可培育优质药材种苗,避免药农对野生中药材掠夺式采挖,保护野生资源,对于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4、交通条件优越

拟建中药材种苗生产基地,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清原县域内,沈吉铁路贯穿全县东西6个乡镇,国道202线清原段93公里,乡镇公路黑色路面化100%。

距沈阳机场150公里,距丹东大东港口450公里,海、陆、空交通方便,具备电话、传真、网络等相关信息资源。

5、科技领先

清原县农发局多年来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合作,先后完成了“龙胆草斑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穿山龙人工栽培模式及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研究”两个课题,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并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现有科技人员20人,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通过清原县中药材协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已形成懂技术,会经营的科技管理人员200人,加上农民技术员6000多人,构成了强大的技术队伍。

6、龙头企业的拉动

安格药业、红河谷中药材加工有限公司、天瑞公司与农户签购销合同,农户按照国家药材(GAP)标准化生产,形成了“企业+农户”模式。

清原县的中药材驰名中外,尤以龙胆草为最(按照国家药典规定,含1%的苦甙就可入药,经辽宁中医学院化验,清原县的龙胆草含苦甙为5.3%)。

穿山龙、辽五味、辽细辛等药材市场前景广阔,广大农民在龙头企业与中介服务组织的带动下,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日趋高涨

三、基地规划

1、基地建设时间和面积

中药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时间为2007年3月至2009年11月。

基地建设面积为30000亩(龙胆草6000亩、辽五味9000亩、辽细辛9000亩、玉竹6000亩)。

2007年发展1万亩(龙胆草2000亩、辽五味3000亩、辽细辛3000亩、玉竹2000亩);2008年发展1万亩(龙胆草2000亩、辽五味3000亩、辽细辛3000亩、玉竹2000亩);2009年发展1万亩(龙胆草2000亩、辽五味3000亩、辽细辛3000亩、玉竹2000亩)。

2、实施地点

2007年中药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地点,龙胆草2000亩,分布在英额门镇1500亩(大石头沟村500亩、椽子沟1000亩),湾甸子镇500亩(大那路村300亩、龙头村200亩)。

辽五味3000亩分布在大孤家镇1000亩,(清河北村700亩、兴隆台村300亩),南山城镇1000亩(南山城村600亩、大北岔村400亩),夏家堡镇500亩(文屯村200亩,天桥村300亩),大苏河乡500亩(三十道河300亩,平岭后村200亩)。

辽细辛3000亩,分布在土口子乡猴石村300亩,英额门镇大林子村500亩,南山城镇800亩(小北岔村500亩、大北岔300亩),大苏河乡长沙村600亩,北三家肖家堡村300亩,湾甸子镇坎椽子村500亩。

玉竹2000亩分布在英额门镇椽子沟村1000亩,北三家乡黑石木村500亩,敖家堡乡500亩。

育苗移栽按1:

10计算1万亩的种苗生产基地,每年可提供10万亩药材种苗。

四、资金预算

2007年建设种苗基地10000亩,总需资金3300万元。

1、基地投入

种苗基地总投入资金为2930万元,其中:

龙胆草2000亩播种(育苗)基地所需资金投入,以亩为单位进行资金投入概算:

种子2斤×200元=400元,人工费1600元,农药、有机肥等生产资料400元,计2400元×2000亩=480万元。

辽细辛3000亩播种(育苗)基地所须资金投入,以亩为单位进行资金投入概算:

30斤×30元=900元,人工费1400元,农药、有机肥等生产资料400元,计2700元×3000亩=810万元。

辽五味3000亩播种(育苗)基地所须资金投入,以亩为单位进行资金投入概算:

种子10斤×300元=3000元,人工费600元,农药、有机肥等生产资料200元,计3800元×3000亩=1140万元。

玉竹2000亩播种(育苗)基地所须资金投入,以亩为单位进行资金投入概算:

种子20斤×50元=1000元,人工费1200元,农药、有机肥等生产资料300元,计2500元×2000亩=500万元。

2、辅助设施投入

辅助设施投入370万元,其中:

打井50眼×0.6万元/眼=30万元。

喷灌系统50台套×1万/台套=50万元。

生物肥10万元,用于叶面喷肥。

生物农药10万元,用于病虫害防治。

培训费20万元,用于中药材GAP、SOP标准的技术培训。

检测费30万元,用于土壤和药材种苗农残检测。

资料费30万元,用于GAP、SOP标准的材料和生产许可证费。

储藏库20座×5万元/座=100万元。

科研费50万元,用于同各大学科研经费。

运输费40万元,用于种苗的调运。

3、资金的使用

中药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需要投入资金3300万元,其中:

财政67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其他投入500万元,自筹1130万元。

财政67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种苗补贴300万元,打井30万元喷灌系统50万元,生物肥10万元,生物农药10万元,培训费20万元,检测费30万元,资料费30万元,储藏库100万元,科研费50万元,运输费40万元。

五、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2007年10000亩种苗生产基地建成后,预计总产值11800万元,其中:

2000亩龙胆草播种基地预计可产种苗,2000亩×50万株/亩=10亿株,每株0.02元×10亿株=2000万元。

3000亩辽五味播种基地预计可产种苗,3000亩×5万株/亩=1.5亿株,每株0.2元×1.5亿株=3000万元。

3000亩辽细辛播种基地预计可产种苗,3000亩×40万株/亩=12亿株,每株0.04元×12亿株=4800万元。

2000亩玉竹播种基地预计可产种苗,2000亩×20万株/亩=4亿株,每株0.05元×4亿株=2000万元。

2、社会效益

2007年10000亩药材种苗生产基地建成后,可以提供10万亩的商品基地的优质种苗,可拉动农户10000户,带动人口2万人;至2009年累计发展种苗生产基地3万亩,可创总产值354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416元,可建设商品基地累计30万亩,带动农户3万户,带动人口6万人。

同时也保护了野生资源,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实施内容

1、建设中药材种苗生产基地面积为3万亩,其中:

龙胆草6000亩、辽五味9000亩、辽细辛9000亩、玉竹6000亩。

2、打井50眼,喷灌系统50台套,建立储藏库20座。

3、药材生产用地统一进行农残检测,药农持证上岗,一户一卡,产品一户一化验,统一备案。

4、栽培管理技术按照GAP、SOP标准执行,聘50个技术员,每人负责600亩,由农发局同技术员签责任状。

5、生产资料由农发局统一购买,统一管理,确保GAP、SOP顺利实施。

七、组织落实

为保证基地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

于会副县长

副组长:

卢贵才(农发局局长)

杜维军(财政局副局长)

于宪林(水务局局长)

杨维(产业化办主任)

付俊范(沈阳农大植保学院院长)

成员:

霍元杰、范秀华、蒋有财、王文敏、杨焕荣、邹桂芝、李涛、潘宜元、王永贵、王忠利、曹见祥、明海、王善文。

沈阳农业大学负责技术指导和方案设计,清原县农发局负责产业化基地建设实施。

同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沈阳药科大学等大专院校进行科研合作,国家投入的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公开招标。

生产资料农发局统一购买和管理。

吸收国内外成功的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经验,使龙胆草、辽细辛、辽五味、玉竹优质生产基地建设更加规范、合理、能更好地带动辽宁东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在中药材生产中,增加科技含量,坚持科学化生产。

各药业集团提供收购质量标准,农民按GAP、SOP标准种植,充分发挥“企业+农户”作用。

为形成中药材产业形成“企业+农户”模式,走现代医药企业发展之路,尽快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

八、结论

清原县属低山丘陵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气候条件好,土壤、灌溉水、大气等环境因子均通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认证,2005年龙胆草GAP基地通过国家GAP专家领导小组认证;穿山龙和辽细辛现已申报国家GAP基地认证。

我县从事中药材生产的劳动力近6万人,完全可以满足全县中药材生产的需求。

建设中药材优质种苗生产基地,通过“企业+农户”的模式运转,是药材产业化在我县充分体现,是富民强县重要途径。

清原县中药材驰名中外,因质量优、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国内市场前景更加广阔,供不应求。

基地建设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标准高,市场风险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可行性,更具有可操作性。

 

清原满族自治县农村经济发展局

二000年十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