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671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docx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docx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

  摘要:

“天生全球化”企业在创业之初就成功开展跨国经营,并实现了快速成长,这是传统国际商务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从多个理论视角探讨“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并以青岛金王、尚德电力和展讯通信的全球创业与成长案例对相关命题进行初步检验,结论如下:

海外市场机会认知与开发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创立与成长的起点与契机,全球资源整合是“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长模式,海外市场知识与组织学习是“天生全球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创造和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能力提升和持续成长的基础。

  关键词:

“天生全球化”企业;海外机会识别;全球资源整合;海外市场知识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传统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应该首先在国内经营,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然而,伴随着创业型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天生全球化”(bornglobals)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企业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与发展,“天生全球化”企业是指那些刚刚成立或成立不久就迅速进行全球化经营的新创企业,在我国,随着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成立之初就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等方面高度国际化,进行资源的跨国配置和全球整合,成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这类企业代表的是国际化视角的项目选择能力,世界级水平的技术研发能力,参与全球范围资源整合的能力。

  “天生全球化”企业并非成熟企业的小版本,正如年幼小孩并非小的成年人一样,其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大不相同,“天生全球化”企业与成熟跨国企业在资源与能力禀赋、行为风格、战略选择与路径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通过跨案例研究,探索“天生全球化”企业高速成长背后的理论内涵与管理意蕴。

  

  1 相关研究述评

  

  1.1 “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Oviatt和MeDougall于1994年发表的《国际新创企业理论》一文被公认为是“天生全球化”企业研究的开创性成果,他们将“天生全球化”企业定义为“在创业伊始就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产品的企业组织”而Knight和Cavusgil认为“天生全球化”企业是指那些在成立早期就在国际市场范围内经营的技术密集型公司,Madsen和Servais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从一开始就具有清晰的全球视野,依靠创新性技术、产品设计、接近顾客、灵活性以及快速适应性等竞争优势,为国际市场用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麦肯锡公司1993年的调研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新兴出口企业中有20%~25%是在公司创立阶段就开始国际化了,这类企业叫做“天生全球化”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这类企业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

①在成立之初就将世界视为一个完整的市场,而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的简单延伸;②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有出口业务,并且很快出口额超过总销售额的25%;③由活跃着的企业家成立,并且往往是过程或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的结果;④能够发展独特的产品创意或者使用新的方式开展业务;⑤产品包含了较多的价值增值。

  对传统企业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特征进行比较,“天生全球化”企业与传统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化发起、路径与战略模式等方面具有许多差异之处,参见表1。

  

  

  1.2 “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因

  在并不具备传统跨国公司的各种资源和优势情况下,新创企业为什么能够在创始阶段就走上国际化道路?

学者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探讨“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因。

  1)企业家个体层面的研究,试图从企业家身上寻求“天生全球化”企业形成与成长的驱动因素,强调企业家的海外经历和知识,国际化态度倾向、类型等对“天生全球化”企业成长中的影响,Oviatt和Mvdou-gall分析了“天生全球化”企业和国内新企业在创立和成功上的不同特征,指出创业者的全球视野和海外经历是决定全球创业的关键驱动因素,Harveston等认为,与传统渐进式国际化企业中的经理人相比较,以迅速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天生全球化”企业中的经理人具备更高的全球导向、更丰富的国际经验以及更高的风险容忍度。

  2)企业层面的研究,分析“天生全球化”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特征,Autio等的研究表明,“天生全球化”企业多为知识密集型企业,这是因为,企业知识密集度对国际化具有放大效应:

①在新的环境里,以知识的创造和利用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依赖于有形资源的企业更善于适应型学习;②知识尤其是显性知识是可以转移的资源,知识内在的流动性使它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与企业的固定资产,如制造资源和分销渠道等结合,因而,知识型新创企业比只依赖于有形资产的企业更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Knight和Cavusgil特别强调了“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新文化,并认为与国内企业相比,“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战略导向更加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并从创始起就注意开发国际化经营所需要的能力。

  3)外部环境因素,这类研究将“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出现及成长归结为外部环境的变化,Madsen和Servais认为,相对于国内市场空间很大的国家而言,国内市场空间狭小会导致新创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McDougall和Oviatt指出,贸易自由化和电信通讯领域的技术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能够更为容易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客户、分销商和供应商,从而催生了“天生全球化”企业,有些学者将“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出现归结于多种因素组合作用的结果:

利基市场的作用;流程技术的发展;通讯技术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固有优势(灵活性等);国际化工具的易得性;全球化网络的形成。

  

  1.3 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虽然现有研究对“天生全球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多个层面探讨“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因,但主要集中在企业国际化内外部驱动因素的探讨,很少有文献从多个理论角度来分析“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企业形式,现有研究还仅仅是一个开端,严密、统一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式尚未形成,对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人们目前还缺乏深刻、感性和透彻的认识,针对“天生全球化”现象的探索性研究较多地采用了案例研究设计,但基于中国企业的案例还比较少见,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对国外的理论进行进一步演绎,并以中国“天生全球化”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提出符合中国企业成长规律的理论解释,不仅是理论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机理

  

  就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总体状况来看,大多采用了渐进式的发展模式,然而,“天生全球化”企业却走出了一条迥异于传统企业的国际化创业与成长路径,这类企业虽然创立时间较短,却能成功地在国际市场上与成熟企业展开竞争,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本文在整合创业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知识观的基础上,分析“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起点、成长模式与能力提升问题。

  

  2.1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起点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

斯蒂文森把创业定义为整合资源以开发机会的行为过程,无须考虑目前所掌握的资源情况而对机会的追求,创业的本意在于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而捕捉和利用机会,Oviatt和McDougall把“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过程视为“发现、设定、评估、利用跨越国界的商机以创造未来的商品和服务”的过程,Dimitmtosa等认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功在于敏锐地感知海外市场机会并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我国学者杨忠等指出,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与海外经历的企业家对于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敢于通过创新、领先行动与冒险行为来把握该机会。

  国际市场机会主要来源于不同国家社会经济状况尤其是技术水平与市场需求的差异与变化,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各地的发展进程有快有慢,这样,在先进国家或地区与落后国家或地区之间就有一个发展的“势差”,当“势差”大到一定程度,由于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成本差异”,先进国家或地区就会将某些产业向外转移,这就可能为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机会,具有全球视野和海外经历的企业家能够从中外比较中寻找差距,洞察并充分利用这种差异与变化所导致的市场不完全而产生的创业机会,此外,随着经济发展、科技变革等,政府也必然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也可能会给创业者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新创企业到海外上市,就是利用了不同国家(地方)融资政策的差异而带来的海外融资机会,“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者正是在对技术深化、国内外市场态势、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公司愿景、战略逻辑、管理过程等环境扫描的基础上,挖掘国际市场的商机和成长性资源,敏锐地捕捉机会窗口并进而以适当的方式实施国际化经营的。

  命题1海外市场机会识别与开发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的起点,

  

  2.2 “天生全球化”企业成长模式

  在并不具备传统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优势的情况下,“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国际扩张模式与传统企业有何不同?

跨国经营的主流理论,从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到巴克利的内部化理论再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范式,都暗含着“本国企业具备一种或几种相对于它国企业更加有利的优势时,才会进行国际化”这一基本命题,跨国经营被认为是企业开发已有优势进行海外扩张的产物,即“优势开发论”(advantageex-ploitation),基于“优势开发论”的国际化经营模式为“全球推广模式”,即首先基于母国产业集群形成“母国优势”,然后通过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开发这些资源或优势,传统理论从市场不完全性人手来探讨企业的优势,应该说这有助于识别和发现哪些厂商有能力从事国际化经营,但基于市场不完全性的论点对于解释企业国际化行为显得过于简单,从逻辑上看,拥有某种优势既不是企业国际化的充分条件,甚至也可能不是其必要条件。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获取和整合全球技术资源以应对全球竞争的需要,随着信息和经济的全球化,有价值的资源和知识也正日趋分散化、多样化和全球化,由于越来越多的潜在相关知识源出现在全球各个地方,企业必须在更多的地方设立分支机构以从当地的大学和竞争者哪里获取新的研究成果,这就是说,企业成长和构建优势所需要的资源和知识越来越不被某一个区位所独有,而是分散在全球各个区位,虽然国家差异和区位差异依然存在,但是全球化趋势使得任何公司再也不能单纯依靠“母国区位”提供足够的支撑起应对全球竞争的所有知识和资源,而是需要在全球范围搜寻、获取其成长所需要的知识和资源,企业只有具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才能在运营管理、技术、市场与渠道、资本、人才等各个方面保持世界一流水平,甚至领先主要竞争对手,许多高科技新创企业在知识和资源集中的地方设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这不单单是为了开拓新市场,更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和获取那些有价值的、差异化的知识和资源,并把它们当作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新创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是直接参与国际市场并有效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快速成长的必要途径,这就使得国际商务理论研究范式从传统的“优势开发论”向“优势探索论”(advantageexploration)转变,即通过国际化经营获取企业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和竞争优势,基于“优势探索论”的国际化经营模式为“全球资源整合”,即“天生全球化”企业在创业伊始就积极寻求区位优势,利用多国资源赢得生存和成长空间、

  命题2 全球资源整合是“天生全球化”企业把握国际市场机遇,实现快速成长的模式

  

  2.3 “天生全球化”企业能力提升

  新创企业不仅面临着经典组织理论中所谓的“新颖性缺陷”(liabilityofnewness)问题,还必须克服在国外市场中“外来者劣势”(liabilityofforeignness),才能在国际市场生存与发展,由于母国和东道国环境的差异与新创企业的自身特点,新创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海外经营的成本,而企业拥有的海外市场知识有助于企业减少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经济效率、提高当地承诺,进而影响到关于如何对国际市场进一步投入资源的决策意愿和目前的国际化行动将会导致的结果。

  传统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海外市场知识是通过经营海外业务在实践中获得,其国际化经验是一个随着企业国际涉入程度的深入而逐步累积增加的过程,而“天生全球化”企业则在创立之前就具有某种海外市场知识,这种海外市场知识存量个人化在企业家或高管团队身上,构成了新创企业国际扩张的基础,正如Madsen和Servais指出,拥有丰富国际化经历的企业家更习惯于在全球经济中运营企业,企业家的国际化经验与企业家的教育、国外生活或工作经历密切相关,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缩小了与特定市场的心里距离,降低了在特定市场进行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的每一次国际化行为都可能使企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并且面临各种新的问题,从而为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成熟企业已经历过市场竞争的检验,建立了带有组织特征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这些构成了日常运营的重要基础,但同时为企业学习新知识设置了潜在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是企业容易沉浸在过去的成功中,逐渐官僚化,形成组织惰性,导致企业遇到任何事情都希望依靠正规程序和历史经验,成熟公司的惰性阻碍了它们在新环境中的学习,而新企业不受某些惯性或惰性的束缚,其在新环境中所具有的快速学习能力使得它们拥有知识创新优势(learningadvantageofnewness),这种优势促进和支撑了新创企业的国际扩张,Zahra等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新创企业非常擅长于在国际市场中进行技术学习,尤其是当这些企业采用较高涉入水平的市场进入模式时,Weerawardena等基于竞争战略的动态能力视角,考察了企业家特征影响“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的内在机理,他们认为,由具有国际化倾向的企业家所构建和培育的快速学习能力使得企业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和出色的国际市场能力,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并迅速国际化铺平了道路。

  命题3个人化在创业者身上的海外市场知识有助于“天生全球化”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降低国际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命题4“天生全球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学习优势,使其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3 研究方法

  

  由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时间尚短,“天生全球化”企业还不太多,开展定量研究所必须的大样本数据难以通过调研获得,所以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这与本领域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一致,由于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归纳出理论,而不是计算频率,因此案例研究样本的选择不需要遵循抽样法则,而只要案例本身具有足够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就可以,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多案例研究设计可以更好地提炼出理论,形成好的理论建构。

  本文选择青岛金王、尚德电力和展讯通信为对象,进行跨案例分析,选择这三家企业,主要基于以下标准,①国际化行为要发生在企业成立的最初三年内,Andersson和Wictor将“天生全球化”企业定义为“在成立最初的3年中海外销售额比例大于25%的企业”,这三家企业均在创业之初的三年内,就积极进军国际市场,跳跃了“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国际市场”的传统国际化发展路线,②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虽然Andersson等使用了定量标准,但是他们的定义并没有考虑进入模式,本文认为,如果企业仅仅靠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尽管海外销售的比重很高,但并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企业,本文所选案例包括了更高级的进入模式,如跨国并购、海外设厂等,企业能够寻求区位优势并从其全球范围内的经营中赢得效率,③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实现快速成长,“天生全球化”的理论解释不但要解决新创企业“走出去”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在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下“走下去”的问题,从三家案例企业概况(见表2)可以看出,在“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问题上,这三家企业十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案例资料的主要来源有: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企业网站;媒体、杂志对案例企业的采访资料和报道,虽然案例分析以二手资料为主,但这些二手资料却有多个来源,相互印证,增加了资料的可信性和可靠度,

  

  4 跨案例解析

  

  通过对青岛金王、尚德电力和展讯通信的跨案例分析,我们试图解析和发现“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过程中的驱动要素与内在机理。

  

  4.1 海外创业机会认知与开发

  根据创业动机的不同,可以分为机会拉动型创业和贫穷推动型创业,机会拉动型创业是企业家想把握市场中的机会,而贫穷推动型创业则是为生活所迫,作为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创业模式,“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立与成长具有机会拉动型创业的显著特点,它们着眼于动员各种资源去实现商业机会,在三个案例中,无论青岛金王集团董事长陈索斌、尚德公司创始人施正荣还是展讯的创业团队,都有着较高的教育程度,在创业前都有令人羡慕的工作,他们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感知国际市场机会而创业的,陈索斌早在留学美国期间,发现西方国家的蜡烛消费依托西方文化特色而极其普及,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为烛光制品配套的玻璃烛台等玻璃制品每年在全球将产生不低于30亿美元的贸易额,玻璃制品恰恰是中国最不缺乏的产业资源,陈索斌看到并抓住了这样一个商业机会,在短短的时间里,金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尚德在生产线投产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光伏系统发电成本远高于市场主流发电方式,它的市场应用依靠政府驱动,国内和国际市场并没有打开,而从2003年起,欧洲各国强制推行环保法案,这让太阳能光伏行业进入一个逐步爆发的卖方市场,为尚德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展讯通信则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顺应并投身于世界高科技核心技术从欧美向亚洲、尤其是向中国内地转移的潮流,高科技核心技术需要贴近使用技术的大市场和低研发成本的支持,世界高科技向亚洲转移的这股潮流为国内发展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并迅速市场化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虽然欧美技术领先、投融资体系完善,但中国有正趋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相对低的人力成本优势,以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这为展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

  

  4.2 全球资源与知识整合

  对资源相对匮乏的新创企业而言,国际化经营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是否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已有的资源与优势,而在于如何更好、更快、更有效地获取并积累不断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资源,青岛金王在创业与成长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国内的产业资源和低成本生产能力,并借助于沃尔玛、家乐福的销售渠道进入国际市场,施正荣在创业之初发动了所有在能源行业的关系资源:

为了打开市场,请其导师、被誉为“世界太阳能之父”的马丁?

格林帮助介绍产品,拉拢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的同事来尚德公司做市场研究,使用的是无锡市政府控制的国企资金创业,主要市场集中在欧洲,海归+海外技术+政府资金+国际市场+海外上市,简单勾勒出了施正荣和尚德电力的创业路线和资源整合方式,展讯在创业之处就在美国硅谷和奥斯汀设立分支机构,既能获取最新的科技进步信息,同时也成为展讯向全球展示和销售产品的窗口,美国硅谷有成熟的技术、领军人物、经营管理模式和风险资本运作体系,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主要客户和高质量的人才,把硅谷的最高科技、创新公司的结构和管理与中国优秀的人力资源相结合,使展讯具有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的绝对优势,展讯正是通过把两者完美嫁接,创造了一次次自主创新的奇迹。

  

  4.3 丰富海外经历的创业团队

  “天生全球化”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全球资源与知识整合,把握和开发国际市场机遇,关键在于具有丰富海外经历的创业团队,案例企业的创业者都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陈索斌曾留学美国,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有四年的海外任职经历;施正荣曾留学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

格林教授,博士毕业后在澳大利亚从事科研并担任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高管;展讯拥有国内最大的归国留学生组成的团队,有45名归国学子加盟,他们大多在美国硅谷著名企业工作过,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国内名牌顶尖学校,都曾在国外深造并有所成就,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生活经历的企业家或高管展示了较强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倾向,他们在创业之前所拥有的国际化经验和海外知识有效地降低了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减少了摸索的成本,使得新创企业在成立不久就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开展国际业务,实现企业成长。

  

  4.4 较传统企业更具学习优势

  与成熟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较少受惯例和传统约束的新创企业在国际新环境下更具有学习优势,“天生全球化”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管理层以及部门之间能够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日常“切身”的交往较容易实现默会知识的“共享”,展讯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一系列技术的重大创新与突破,得益于来自美国硅谷的创业精英们所搭建的知识共享平台,他们都是在硅谷或国际大公司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芯片设计领域的精英,但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技术藏起来,而是鼓励员工尽量快和多地学会他们的技术,公司创始人和技术骨干会和员工一起研发攻关,并且毫不吝惜地把最前沿的技术教给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传帮带的知识共享让许多新加入的大学生刚毕业就能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展讯还鼓励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外到其他部门学习相关技术,鼓励他们承担更难的技术课题,这种“传、帮、带”的组织学习平台促成展讯公司在几年内培育起了一支能够和国外芯片设计巨头抗衡的技术人才队伍,结合全球的优势资源,创造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产品。

  作为一种新型的跨国公司形式,“天生全球化”企业是如何创立的?

在不具备成熟跨国公司的资源优势和竞争能力情况下,它们何以能够通过跨国经营实现快速成长?

通过对青岛金王、尚德电力和展讯通信的全球创业与成长案例的解析,验证了我们最初关于“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的相关命题,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

海外市场机会认知与开发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创立起点与成长的契机,全球资源整合是“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长模式,而海外市场知识与组织学习是“天生全球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创造和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能力提升和持续成长的基础,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学术界理解和认识“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提供了结构性的理论框架,而且对于丰富创业理论、国际商务理论及战略研究,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并且,对于新创企业克服资源约束、通过国际化实现快速成长以及政策制定者寻求适合于“天生全球化”企业创立与成长的支持系统与环境,也将产生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