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654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docx

《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docx

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节训练题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6.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标导航】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措施

(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工作。

(2)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3)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现状

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3.前景

(1)人口特点:

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2)目标

①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亿以内。

②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表现在:

人均耕地面积继续减少;自然资源消耗量大增;水、矿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

2.协调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例如:

①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推进生态农业。

知识点一 我国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如图为我国近几百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请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曲线为“J”型曲线,表明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不受任何限制

B.图示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无关,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C.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D.我国地大物博,受人口激增影响不大

答案 C

解析 虽然曲线为“J”型曲线,但人口增长还是受到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其增长虽然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量就没有优势可言了。

2.下图为A、B两国的人口年龄组成图,据图回答:

(1)A国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B国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

(2)A国因人口问题会造成(  )

A.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

B.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C.就业困难、生活贫困

D.医疗水平降低、住房紧张

(3)B国应采取人口政策最主要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B.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多生育D.延长教育年限

答案 

(1)衰退型 增长型 

(2)A (3)A

解析 

(1)A国青壮年个体及年老个体较多,而年幼个体相对较少,其人口发展趋势应该不断减少,属于衰退型。

B国年幼个体数明显高于青壮年及年老个体数,且年老个体所占比例最少,所以其人口发展趋势是个体数越来越多,属于增长型。

(2)A国因人口要减少,所以不会出现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现象,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等情况。

(3)B国因人口数量将增长很快,当务之急应控制人口增长。

知识点二 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考查

3.如图所示为1910年梅托斯提出的“人口增长、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剧增将导致土地利用过度,其结果是粮食必然________。

(2)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加剧会加快粮食________,并使人口死亡率________。

(3)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________。

答案 

(1)产量下降 

(2)不足 升高 (3)枯竭加剧

解析 人口增长,土地利用过度,使粮食单产不高不稳,甚至病虫害频繁出现,导致粮食减产。

人口继续增加,由于土地开垦,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短缺。

人口由于食物不足、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因素,死亡率升高,所以人口数量下降。

4.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因而会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因此又会使人口继续增加

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以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少

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

答案 C

解析 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和耕地,因而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要想耕地多,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去开垦土地,因而就会使人口增多;人的多种需求,都会随人口的增多而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多种需求水平还将不断提高,这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人均耕地、人均淡水量都极低,这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

基础落实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

B.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低增长量的态势

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答案 B

解析 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状态,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增长量并不低。

2.我国现阶段处于人口(  )

A.迅速增长期B.缓慢增长期

C.衰退期D.稳定期

答案 B

解析 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从增长率分析,我国现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应属于缓慢增长期。

但我国人口由于基数大,现仍然每年有大量的新增人口出生,计划生育政策必须继续执行。

3.现在世界面临的五大问题是:

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

其中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  )

A.粮食问题B.人口问题

C.环境问题D.资源问题

答案 B

解析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粮食的产量大大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同时世界人口也在飞速增长,且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粮食的增长速度和资源、能源的开发速度,因此造成了世界资源枯竭、能源缺乏、粮食不足,而且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

由此可见,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解决人口膨胀问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C.今后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5亿以内

D.未来十年,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以内,出生人口素质提高,性别比例正常

答案 C

解析 人口问题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通过在平时学习的有关我国人口问题的知识和信息可知,C选项是不正确的。

注意有关我国人口问题的知识分布在初、高中课程的生物、地理和政治等课程中,我们要将这些分散的人口知识形成总的印象,还要注意从媒体上收集有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信息。

5.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造成在我国有限的国土上人口密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B.出生率和死亡率

C.性别比例D.迁出率和迁入率

答案 B

解析 我国虽然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施行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特点造成我国人口持续大幅度增长。

能力提升

6.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不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差异主要是生殖年龄与个体数

答案 D

解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其他种群特征,这些特征都会影响种群的大小、发展等变化。

人类自身的出生率,其大小并非仅由人类自身的生育能力决定,关键要看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政策及人们的生育观念。

7.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长期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 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

由此可知,环境容纳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不会扩大。

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8.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

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生育率的影响很大

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答案 C

解析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增长规律也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

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控制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

因此,影响人口数量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

如果人口增长过快,科技飞速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9.以世界人口、粮食、自然资源以及工业污染的变化数值为依据,绘制曲线,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的变化曲线?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预测认为,如果世界各地的各种物理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治理没有重大改变,那么,人口、资源、工业生产污染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应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然资源 粮食 工业污染 人口

(2)由于粮食和自然资源的减少,人口迅速下降,资源下降,工业增长趋向缓慢下降,污染日趋严重

(3)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防治环境污染

解析 

(1)4条曲线中最易判断的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这是因为地球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口增长和不断地开采利用,将逐渐下降,即对应曲线①;随着人均工业产量增加,环境污染逐渐增强,所以工业污染对应曲线③;“民以食为天”,人口的增长依赖于粮食的增长,所以粮食先增加,人口随粮食的增加而增加,粮食对应曲线②,人口对应曲线④。

(2)据图分析,人口、资源、工业增长等都呈下降趋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3)保持可持续发展,应当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

实验拓展

10.某山区小镇,10余年来先后建立了多个乡镇企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也增加了污水排放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污水对当地水生生物的影响”,设计了研究方案。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研究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

①学会调查研究污水对水生生物影响的基本方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该课题研究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完成时间、结果预测、结论、报告形式等

(2)②了解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3)污水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4)用污水喂养的水生生物出现病症甚至死亡

解析 研究性课题的实验设计程序一般是:

确定研究课题:

课题有大有小,一个大的课题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子课题

设计研究方案:

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方案应包括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实验法、观

↓察法、社会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实验假设、结果预测、完成时间、报告形式等

实施研究方案:

本课题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通过对比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撰写研究报告:

报告中包括课题研究目的、原理、材料与方法、结论、参考文献等

本题是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课题研究,不但要学会研究环境污染对水生生物影响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环境污染对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从中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些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