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428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docx

《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docx

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

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培训

范村小学教师业务培训系列材料一

我们经常说: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把这句话再拿出来说好像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其实不然。

因为我们教师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已经由原先的知识的收集、积累的陈旧模式变成了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工具,所有学科的知识都重新编排了体系,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这不是短时间的事。

而且很多教师接触到的学生也在持续的变化。

面对这两方面的变化,做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实行二次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探索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

教师只有实行了深入的备课活动,才能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那么,在充分的备课基础上,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呢?

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要创设好情境,精彩导课

导课要巧设情境,激情荡趣,引发思考,进入状态。

要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求知的欲望,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正所谓“未有曲调先有情”。

例如在上学期评课活动中郭瑞老师的语文课堂导入郭老师将现实生活与每一位学生的切身实际相联系,导课时语言生动,态度可亲,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也让我的心为之震动,有一种血脉上涌,急于知道内容的感觉,这就是导课的精彩之处。

再如张秀莲老师的英语课堂导入,严肃中不乏活泼,严谨中蕴含生动,顺理成章,让人耳目一新。

二、教师思路要清晰,正课教学要流畅

正课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充分体现,也是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有效实施的展开与深入,所以正课的实施要围绕学生展开,做好以下四点:

1、教学活动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这句话也可能被认为是官话,不切实际,但是在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却是实实在在存有的。

例如数学课堂中观察物体的问题,立体图形的视图问题以及平面图形的镶嵌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当中仅仅纯的理论知识,如果不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教师教的苦燥无味,而且学生学的也是头晕脑胀而不得要领。

我这样说并不是真的让咱们教师领着学生走出校门去亲自参加实践,而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尽量寻找教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密的切入点去引入课题,并增加生活实践在课堂当中的分配。

当然,其它学科如外语,语文等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也是多方面的。

所以,我们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也容易接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平台才能在一个层次而不至于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了。

2、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是新课程“三维目标”所规定的。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将教学内容详细的实行了设计,是否能在课堂当中按照预计的去实行,这就是要看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实施方法的水平了。

教师只有真正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展示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做,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实行即时的解决,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行。

从这个方面来说,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对教师整体素质实行全面检验的时候。

教师不但要对一节课的内容实行细致的研究,整体的把握,而且还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以应对课堂教学当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而对教学过程中这些突发问题的准确、即时的解决才能更加让学生另眼相看,才能对教师深信不疑,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所以这里面所说的过程和方法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的过程和方法,而是对整节课的运行的控制水平和引导策略问题。

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一定要增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持续更新知识,以适合持续变化的教育环境带来的新问题。

3、教学活动要注重细节

教学细节之处往往是学习的重难点,细节问题通常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能够分为情感细节和知识处理细节两个方面。

情感细节是指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亲昵的手势,一个尊重信赖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玩笑等。

这些细微的行为刺激,能够为课堂教学增添一些花絮,有利于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

而知识细节,指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对某一知识点独到讲授和处理,不同的教师在实施教学中都有自己的侧重点,都有自己对细节知识的认定和处理方法。

它和情感细节是相互配合的,教师只有在学生乐意接受的时候才能对其实行知识教育,一个连老师话都不爱听的学生是不可能学习这科老师所讲的课的。

4、教学活动要发展学生的思维

其实这句话的帽儿也很大,乍一听很难让人抓住脉落。

但是我们各位教师细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就不难发现,我们每讲的一节课其实自始至终都在教育学生如何实行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从而利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指导自己的学习,形成良好看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虽然理科注重逻辑思维、求异思维、数学思想的培养和训练,文科则注重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但在对于学生的综合思想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却是相互促动,相辅相成的。

三、课堂教学要有始有终,结课要做到回味无穷

结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结课做得好,一节课从头到尾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否则课堂教学就有缺陷,学生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即我们所说的“虎头蛇尾”。

结课的方法也很多,这里我说两种方法:

1、归结全篇,深化主题

这种结课方式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整体性的把握,能形成系统的思路,便于回家复习巩固。

2、 巧设悬念民,引发思考

这种留下疑问的结课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继续对课堂知识实行深入的探究,有利于学习的延续性和拓展性,激发学生再度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3、交流成果,分享感悟

这种方式我们教师用的较多。

即在一节课结束时找一名或几名同学对本节课的学习实行简要的概述,谈谈收获和感想,这是很值得应用的一种结课方式。

学生概述之后再加上教师有启发性、发散性的结束语会让师生双方都感到意犹未尽,绵远深长,创造无限。

以上是我在结合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产生的个人见解,其中一定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

 

范村小学教师业务培训材料之二

------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六性”

优秀的课堂语言修养,能够使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有情有趣。

在很大水准上,教师的语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数学教师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在口语、书面语、体态语和辅助语中,口语仍是其教学语言的主体。

但是,数学学科又具有其特殊性:

它要求教师准确地传授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有效地培养计算水平,有序地发展逻辑思维水平和空间观点,灵活地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这就对数学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概括地讲,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具有以下“六性”。

一、以情激情,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感染性

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充满热情,会直接决定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水准上左右着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教师精神饱满、生动激昂的语言,犹如有力的钟锤,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之钟,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思维活动和参与意识调节到最佳境况,使全体学生处于自觉化、合作化、探索化、投放化状态,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首先声情并茂地讲述《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有一天孙悟空和猪八戒弄到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

孙悟空把它平均分成了两份,拿了一份给猪八戒,用分数怎么表示?

()猪八戒嫌少,孙悟空又把每一份平均分成了两份,一共分成了4份,拿了2份给猪八戒,用分数怎么表示?

()。

猪八戒仍嫌少,孙悟空再把每一份平均分成两份,一共成了8份,拿了4份给猪八戒,用分数怎样表示?

()。

猪八戒高兴地接受了。

看到猪八戒那贪吃的憨样,孙悟空偷偷地笑了。

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调、表情、眼神传递自己的情感,诱发学生的思维,实现了教学过程的积极化,促成了抽象知识的形象化,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深入浅出,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当教师的语言中既包含着一定“份额”的已知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未知东西时,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那种稳定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如果教师的讲解或提问太深太难,笼罩着学生的就会是困难重重、无能为力和望尘莫及,久而久之就会情感压抑、思维冷固;反之,如果教师的讲解或提问太肤浅,是“反复咀嚼”,学生感觉淡然无味,就会产生轻漫情绪,感情漠然,思想懈怠。

所以,教师的语言,尤其是提问的语言,要深入浅出地引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知识的内化和智能的开发。

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自己所悟出的道理、探求的规律感到激动而惊奇,并为自己的认知和发现骄傲不已时,他们就亲自体验到了创造思维的欢乐。

这为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形成创建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分数的意义中的‘单位1’和自然数中的‘1’有什么区别?

”“请同学们量一量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的长度,再量一量两条短边的长度,你发现什么了?

”“在35×7×2中,为什么先算35×2最简便?

”等语言都具有较好的启发性。

学生经过积极的身心参与,认真地归纳总结,会心生顿悟,豁然开朗。

因为“跳起来摘到了桃子”,所以欣然自得:

“我发现了秘密”,“我找到了规律”,“这条法则是我总结出来的”……

三、抛砖引玉,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目的性

逻辑性、系统性和层次性是数学学科的突出特点。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怀着真挚的感情保持语言的有的放矢、自然得体、精炼简明,也是教学成功的力量所在。

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精心设计,从实现教学目的出发,字字句句为教学内容服务,为发散学生思维服务,为巩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把握教学关键服务。

教师的语言应达到以下目的:

(1)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指导、协助学生学习,如提示教学重点、沟通教材的内在联系,促动学生的记忆、思维、空间想象水平的发展和口头表达水平的提升。

(3)激励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给学生机会陈述观点、表达意见,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愿望得以实现。

(4)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评价和矫正等。

四、寓教于乐,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教师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包括板书的书面语,眼神、手势表示的体态语,实物、图片、音像资料、教具为信号的辅助语等)至少能够起到以下五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调节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

(2)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

(3)把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

(4)有利于教学物化活动的顺利展开。

(5)能挖掘出教材与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

例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点大小变化”这个教学内容,是比较枯燥、抽象的,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

教师可用以下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学生:

“小数37.56和375.6是一对邻居,但375.6老是仗着自己大就趾高气扬,总欺侮37.56。

小数点看不惯了,它想出一个办法煞煞375.6的威风。

于是,小数点将自己在375.6身上移动了位置,使之变成了3.756。

这样一移,原来的375.6便一扫往日的威风,像泄了气的皮球。

为什么一个小数点就能把375.6制服呢?

”教师的一番述说,变乏味为趣味,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一下子便磁石般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上知识的阶梯。

五、严密准确,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规范性

数学的严密性是众所周知的。

所以,教师必须规范自己的课堂语言,不但要做到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语法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来表述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能够说:

“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而不能说“黑板是长方形的”;能够说“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而不能说“含有x的等式叫做方程”;能够说“4∶10和3∶9能不能组成比例?

”而不能板书出“4∶10=3∶9”这样本不成立的等式……

六、机智敏锐,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灵活性

教师要把握学生思想反应的脉搏,灵活机动地创造性地实行语言教学。

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通过学生的最细微表现判断出学生的心思,要随时根据教学中的情况,即时地作出反应,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

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敏锐性。

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时,师生合作解答例题,用方程x+3x=180解出x=45(表示桃树有45棵),3x=3×45=135(表示杏树有135棵)“怎样来证明解出的结果是准确的呢?

”教师意在启发学生找出检验的方法。

但因为初次接触该种检验方法,出现了连续几位学生都不能准确检验的现象。

这时教师可见机行事,加以适当提示:

“怎样用求出的两个量去检验是否符合题目的两个条件(两个量的和为180,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3倍)?

”学生茅塞顿开:

用“45+135”检验是否符合“和”的关系,用“135÷45”检验是否符合倍数关系。

 

范村小学教师业务培训材料之三

-------精彩课堂语言五十句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相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说 

1、谢谢你,你说的很准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准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

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

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理解,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

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

对!

就是这样!

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个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

特别是这个句,请再读一遍。

6、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

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理解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

对于这个点,我们同学的理解是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7、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8、默读时,贵在边读边思考。

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

9、默读,要讲究速度。

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1、“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2、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3、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

4、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

5、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6、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准确。

7、今天我们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我们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求知欲望。

8、有些问题我们可先问自己,自己有水平解决的,就不必向别人提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新提出的问题,哪些是自己有答案的?

9、有一个问题,是我要求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

10、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烂灿,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教我,你们的学习水平是在提升。

1、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干净,书写也端正。

我很高兴,感谢大家。

2、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我今天要表扬这么多同学,让我来介绍他们的名字。

这些同学的作业字迹端正,行款整齐很少有错别字,文句通顺,进步很大。

3、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也写了一点,现在我念给大家听,希望大家能喜欢。

4、写文章的目的是与别人交流,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

我们的作文也应该有读者,有读者群。

我建议大家互相交流。

看完后将自己的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来,目的是互相鼓励。

5、优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财富,应该让大家来共享,请大家出出主意,如何使这些财富充分地发挥作用,让每一位同学得益,特别请这些财富的创造者出出主意。

6、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个点很重要。

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7、“有纳才能吐”,有积累才能够表达。

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8、××同学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

9、刚刚过了××节,同学们一定还有深刻的印象,就“××节”为题,写一遍作文,好吗?

10、文章写完了,自己应该小声读两遍,注意有没有词句的毛病和写错、写漏的字。

 

范村小学教师业务培训系列材料四

---------教师提问技巧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达到检查学习、促动思维、巩固知识、使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一、提问的构成、类型和特点

(一)提问过程的构成

从教师的最初提问(主问题),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应或回答,再通过相对应的师生相互作用,引导出最终希望得到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分析和评价,这个过程称为提问过程。

提问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引入阶段

在即将提问时,教师用不同的语言或方式来表示这个问题,可使学生对提问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所以,提问前要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标志,表示将由语言讲解或讨论等转入提问。

例如,“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共同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好,通过上面的分析请大家考虑……”等。

2.陈述阶段

在引起学生对提问注意之后,教师需对所提问题做必要的说明,引导学生弄清要提问的主题,或使学生能承上启下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你们还记得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吗?

”“请利用……原理来说明……。

”此外,在陈述问题时,教师应清晰准确地把问题表述出来。

在提示方面,教师可预先提醒学生相关答案的组织结构,如提示以时间、空间、过程顺序等作为回答的依据:

“请注意,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请注意教材中所提供的时间顺序”等。

3.介入阶段

在学生不能作答或回答不完全时,教师能够从以下五个方面协助或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核对或查问学生是否明白问题的意思;学生没听清题意时,原样重复所提问题;在学生对题意不理解时,用不同词句重述问题;让学生尽快做出回答或完成教学指示;提示问题的重点或暗示答案的结构。

4.评价阶段

教师能够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回答,主要有:

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以不同的词句重述学生的答案;根据学生回答中的不足,追问其中要点;纠正错误的回答,给出准确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实行评价;依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另一个新的问题或更深入的问题;就学生的答案加入新的材料或见解,扩大学习成果或展开新的问题;检查其他学生是否理解某学生的答案或反应。

(二)提问的类型及特点

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如事实、现象、过程、原理、概念和法则等;其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的形式和水平。

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千篇一律,应包括多种类型。

根据提问所达到的知识要求,提问可分为低级与高级两大类,低级提问所需知识是用所记忆的知识照原样回答,不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判断时较容易,答案只有一个准确,大多是回忆。

高级提问所需知识是在学习者的内心引起新知识的问题,需学生自己思考,需根据提问的意图做出判断,判断答案是否有道理,有无独创性,或者在几个答案中比较哪一个更好些,有理解、使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以下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提问,教师能够根据知识的类型或提问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

1.回忆式提问

这类提问是要求学生根据记忆来回答问题。

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需实行深刻的思考,只需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即可。

例如,《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吗?

这个单词的拼写准确吗?

或者要求学生从两个答案选择一个。

这类问题不需要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只需回忆已学过的事实、概念等,所回答的句子一般要求是和教材上一字不差的。

例如,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回忆式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没有提供让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因而,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过多地把提问局限在这个等级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问题不能使用。

一般来说,在课的开始或对某一问题的论证初期,通过这类问题,可使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概念或事实等,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材料。

此外,通过此类问题,教师能够考查学生对一些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2.理解式提问

这类问题又可分为三种:

(1)要求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实行描述,以便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你知道西安事变是怎么一回事?

(2)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以便了解学生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例如“你能概括这篇课文的大意吗?

”(3)对事实、事件实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例如,“通过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你能说出它们的不同点吗?

”。

一般来说,理解式提问用来检查学生对复杂的陈述性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多用于讲解新课之后或课程结束时。

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已学过的知识实行回忆、解释或重新组合,因而,这是一种较高级的提问。

3.使用式提问

使用式提问是建立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使用新获得的知识和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很多理科教学常用这类的提问。

例如,在代数教学中,学生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师就可提出使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3x+5=20这个方程的问题。

所以,使用式提问主要是用来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则等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所学的概念或规则给出对问题的解答。

4.分析式提问

分析式提问是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如“请分析感觉的适合性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或“列举清王朝灭亡的几条原因”。

因为高级认知提问不具有现成的答案,所以学生仅靠阅读课本或记住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是无法回答的。

这就要求学生能认真阅读,理解结构,寻找根据,找出联系,实行解释或鉴别,并组织自己的思想。

所以,理解是比使用更高级的思维活动,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参与。

通常情况下,年龄较小的学生对这类问题回答较困难,他们的回答经常是简短的、不完整的。

所以,在没有协助的情况下,教师不能指望他们准确地回答问题,教师除鼓励学生回答外,还必须持续地给予提示和探询。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要针对回答实行分析和总结,以使学生获得对问题的清晰表述。

5.综合式提问

这类问题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综合提问的回答,学生需要在脑海中检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实行分析和综合,从而得出崭新的结论。

这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

如“温室效应可能会给世界的气候和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能够通过哪些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这种类型的问题能够刺激学生创造性地实行思维,适合作为笔头作业和课堂讨论教学。

综合提问的表达形式一般如下:

“根据……你能想出问题绚解决方法吗?

”“为了……我们应该……?

”“如果……会出现什么情况?

”“假如……会产生什么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