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409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docx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docx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重点

客体永久性、最近发展区、学习、泛化、分化、消退、智慧技能的学习、观察学习、有意义学习、负强化、自我强化、替代强化、移除性惩罚、操作性行为、普雷马克原理、连续接近技术、认知示范、潜伏学习、学习共同体、认知结构、先行组织者、短时记忆、发现法教学模式、自我效能感、归因、正迁移、负迁移、上位学习、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教育心理学、外部动机、内部动机

二、填空题和判断重点

行动研究、描述研究和因果研究

发展的特点;教育、学习和发展的关系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的阶段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尔金德的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

玛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状态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品德的心理结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桑代克的试误说和学习律

强化程序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

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托尔曼认为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表征系统和知识获得的三个环节

奥苏贝尔有关认知结构的特点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有关学习的分类

加涅有关学习的分类、信息加工模型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提出的教学设计模式

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涉及的有意义学习的不同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上装订线

院(系)名:

班级:

姓名:

下装

三、简答和论述

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

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研究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是什么?

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都有哪些及其各自主要观点。

6.简述桑代克的学习律。

7.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程序。

8.简述班杜拉提出了三元交互作用决定论。

9.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主要有哪些?

各自主要观点是什么?

10.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顿悟的作用。

11.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12.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包含哪些部分?

13.先行组织者和“引课”的区别与联系。

1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及其探索发现学习。

15.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16.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6.动作技能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17.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8.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的过度激发对学习是否具有消极意义?

为什么?

三、名词解释

1、替代强化:

是指是观察到榜样的行为获得强化物而使得观察者相应的行为受到强化。

2、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3、成就动机:

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4、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5、观察学习:

是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榜样的行为反应。

1、强化物:

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2、普雷马克原则:

又称祖母法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3、程序性知识:

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4、负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干扰或阻碍作用,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5、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1、同化:

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2、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3、策略性知识:

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4、正迁移:

一种学习可能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作用。

5、学习风格:

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1.元认知策略:

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的方式。

2.程序性知识:

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地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3.内在动机:

是指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而产生的学习的动力。

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和动力来自对于活动本身的兴趣。

4.上位学习:

是指新概念、命题具有较广阔的概括程度和包容范围,这时,新知识通过把已有的一系列观念包含于其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新命题的意义。

5.学习迁移:

是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6.学习理论:

是指对学习的性质、过程及规律的系统总结。

7.替代强化:

通过对他人行为的奖惩的观察而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影响。

8.符号学习:

托尔曼根据位臵学习和潜伏学习的实验,提出了符号学习理论,即学习是在脑中形成了“认知地图”(cognitivemap),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9.发现学习:

经过自己的探索,从不同事例中独立地发现知识,掌握规律或原理的学习过程。

10.比较性先行组织者:

是对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个对比性、比较性材料。

1.智慧技能学习:

主要指对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

2.陈述性知识:

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3.学习的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刺激和反应之间逐步形成联结的过程,而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4.下位学习:

是指将概括程度和包容范围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和包容范围高的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新命题的意义。

5.特殊学习迁移:

特殊迁移也叫具体迁移,是把特定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特定的情境中去。

6.准备律:

在准备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

7.自我强化:

根据自己设立的行为标准,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

8.认知地图:

作为学习结果的认知地图,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是整体情境的领悟。

9.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提出的一种学习类型,是指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中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10.练习曲线:

表示技能学习效率和练习次数或练习时间之间关系的曲线。

1.教育心理学:

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程序性知识:

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地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3.内部动机:

是指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而产生的学习的动力。

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和动力来自对于活动本身的兴趣。

4.上位学习:

是指新概念、命题具有较广阔的概括程度和包容范围,这时,新知识通过把已有的一系列观念包含于其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新命题的意义。

5.学习迁移:

是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6.普雷马克原理:

又称祖母法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7.替代强化:

通过对他人行为的奖惩的观察而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影响。

8.符号学习:

托尔曼根据位臵学习和潜伏学习的实验,提出了符号学习理论,即学习是在脑中形成了“认知地图”(cognitivemap),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9.发现学习:

经过自己的探索,从不同事例中独立地发现知识,掌握规律或原理的学习过程。

10.先行组织者:

是在新知识的学习前提供给学生的引导性材料。

1、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简述当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习的情境性

3、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贾德提出

(2)学习迁移的发生不是因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具有共同的成分或因素,而是因为具有共同适用的一般原理,一个学习活动中习得的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中去

(3)贾德用水下击打靶实验予以证明。

4、简述韦纳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1.把成败归为四种原因:

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

2.他进一步将它们归入三个维度:

原因(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

1、简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

保持、复制、动机

2、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改善教学环境、营造创造氛围

(2)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3)鼓励学生的独创行为、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4)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5)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3、简述韦纳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1)把成败归为六种原因:

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其它。

(2)他进一步将它们归入三个维度:

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

4、认知发展对学习有哪些影响?

(1)制约个体的学习内容

(2)决定个体学习的方式

(3)影响学习的品质(4)影响学习的成效

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特点2.经验的概括程度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

5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3.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2、什么是学习风格,结合自身谈谈学习风格对你的影响。

学习风格:

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学习风格对学习的影响:

1.不同学习风格的个体对学习环境有不同的偏爱

2.不同学习风格的个体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偏爱

3.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运用各自偏爱或擅长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1、简述当代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假设,并不是最终答案。

2.知识并不能准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特点2.经验的概括程度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认知结构的特点、学习策略的水平

3、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1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4、试述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影响

1.制约个体的学习内容2.决定个体学习的方式

3.影响学习的品质4.影响学习的成效

1.简述C—A规则与S—R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

(1)C—A规则与S—R公式联系:

都是一定条件引起一定的反应的系统。

C—A规则与S—R

(2)公式区别:

C—A规则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概念,是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是“如果······,那么······”的联结,是头脑内部对于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S—R公式是行为主义的概念,表示刺激——反应的联结,这种联结表现在行为操作上。

2.简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答: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生需要把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把新知识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

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目前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

(2)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substantive)、非人为(non-arbitrary)的联系(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原有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才对学习者构成潜在的意义,最终使学习者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获得心理意义(4)有意义学习的类型有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5)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心理机制是意义的同化。

即新知识代表的观念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理解新知识的意义。

已有知识起到了一种固定作用。

3.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活动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心理活动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

主要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4.简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答: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主要内容是:

(1)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认知结构。

而认知结构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构成认知结构的核心是一套类别及其编码系统。

(2)学习的过程是类目化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也就是形成和发展类别和类别编码系统。

布鲁纳也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起来的。

具体的知识描绘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而许多具体知识的熟练掌握,会重新组织起来,构成较高层次的规则,形成一般的编码系统。

(3)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经过自己的探索,从不同事例中独立地发现知识,掌握规律或原理的学习过程。

发现学习的特点又发生较早,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的结论,学习过程比较复杂,强调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直觉思维等。

发现学习的优点是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

(4)布鲁纳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转化、新知识的评价。

而知识的表征有三种方式,动作再现表征、映象再现表征、符号再现表征。

5.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的理论基础。

答:

人本主义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人性论:

人的基本属性是自然属性,“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水和食物,而不是种子,自我潜能才是种子”。

(2)自我实现人格论: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

(3)患者中心疗法: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其自由的自我实现。

帮助患者自由的实现自我潜能需要三个条件:

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一致性、移情性理解。

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答:

(1)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键就是强化。

强化决定了行为的形成、转化,也就决定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合理地控制强化就能够达到控制行为、塑造行为的目的。

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2)斯金纳认为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两种类型:

呈现某一后继的刺激,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该刺激的作用称为正强化。

已经建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撤销某一刺激后,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的作用是负强化。

(3)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安排不同,强化的效果不同,强化安排有连续式和间歇式,间歇式又有间隔强化和比例强化等。

2.学生学习的特点的有哪些?

答:

学生的学习是人的学习的一种形式,与人的学习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特点:

•第一,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第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

•第三,是指向未来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3.动作技能形成有哪几个阶段?

答:

动作技能由初步学会到熟练掌握,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四个主要阶段。

(1)认知阶段

(2)分解阶段(3)联系定位阶段(4)自动化阶段

4.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以及个体有关自身能力的稳定信念。

这种自我效能对行为具有动机作用,主要表现在:

(1)影响行为取向与行为任务选择

(2)影响人们行为努力程度与坚持性(3)影响个体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4)影响个体的归因方式自我效能信念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与行为,支配个体对行为的控制与调节。

5.简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1)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认知结构。

而认知结构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构成认知结构的核心是一套类别及其编码系统。

(2)学习的过程是类目化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也就是形成和发展类别和类别编码系统。

布鲁纳也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起来的。

具体的知识描绘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而许多具体知识的熟练掌握,会重新组织起来,构成较高层次的规则,形成一般的编码系统。

(3)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经过自己的探索,从不同事例中独立地发现知识,掌握规律或原理的学习过程。

发现学习的特点又发生较早,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的结论,学习过程比较复杂,强调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直觉思维等。

发现学习的优点是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

(4)布鲁纳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转化、新知识的评价。

而知识的表征有三种方式,动作再现表征、映象再现表征、符号再现表征。

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答:

(1)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键就是强化。

强化决定了行为的形成、转化,也就决定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合理地控制强化就能够达到控制行为、塑造行为的目的。

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2)斯金纳认为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两种类型:

呈现某一后继的刺激,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该刺激的作用称为正强化。

已经建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撤销某一刺激后,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的作用是负强化。

(3)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安排不同,强化的效果不同,强化安排有连续式和间歇式,间歇式又有间隔强化和比例强化等。

2.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答: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1)实证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因果研究

(2)描述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其它研究方法

3.动作技能形成有哪几个阶段?

答:

动作技能由初步学会到熟练掌握,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三个主要阶段。

(1)认知阶段。

(2)联系形成阶段。

(3)自动化阶段

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道德发展有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5.简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1)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认知结构。

而认知结构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构成认知结构的核心是一套类别及其编码系统。

(2)学习的过程是类目化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也就是形成和发展类别和类别编码系统。

布鲁纳也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起来的。

具体的知识描绘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而许多具体知识的熟练掌握,会重新组织起来,构成较高层次的规则,形成一般的编码系统。

(3)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经过自己的探索,从不同事例中独立地发现知识,掌握规律或原理的学习过程。

发现学习的特点又发生较早,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的结论,学习过程比较复杂,强调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直觉思维等。

发现学习的优点是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

六、论述题

1、结合实际分析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简要叙述

(2)设臵合适的目标,简要叙述(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简要叙述(4)训练归因,简要叙述(5)成就动机的提高

2、试分析比较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异同。

相同点:

都强调学习的结果都是形成认知结构,学习是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

不同点:

(1)布鲁纳强调认知结构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是一组相互

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构成认知结构的核心是一套类别及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目前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

(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类目化过程,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新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转化、新知识的评价。

而知识的表征有三种方式,动作再现表征、映象再现表征、符号再现表征。

奥苏贝尔认为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生需要把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把新知识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substantive)、非人为(non-arbitrary)的联系,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心理机制是意义的同化。

1、举例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简要论述

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结合韦纳归因理论,分析自己的归因特点

1.把成败归为六种原因:

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其它

2.他进一步将它们归入三个维度:

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

1.论述各种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

答:

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有:

(1)期望——价值理论:

强调对于学习内容重要性、价值、意义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动力。

因此教育教学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形成学习的期待。

(2)成就动机理论:

强调学生学习中要有高的目标和追求,有追求成功的愿望,这样才会有动力。

教育教学中应加强目标教育,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

(3)成就归因理论:

对于学业成败原因的认定是影响学生后继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做努力的归因。

(4)自我效能与自我概念理论:

强调建立积极学业自我概念的重要性,对于自己学业能力要充满信心,这样才会在学习中付出过多的努力,运用更多的学习策略。

教育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自信,避免习得性无助。

(5)成就目标理论:

认为掌握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掌握目标定向自己的学习。

2.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答: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学习的,每个学习者都自己的知识背景为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

因此,知识的学习不能够结构化、去情景化的,知识不是统一的结论,而是一种意义的建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相对的,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意义建构是学习者积极主动进行的,不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