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390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docx

《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docx

配合饲料学复习笔记

1.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全价配合饲料、载体、稀释剂、自动分级、饲养标准、饲料配方、混合周期

1.饲料原料:

以某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矿物质或人工合成为来源的饲料

2.饲料添加剂预混料:

由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

3.全价配合饲料:

除水分外可以全面满足饲喂对象的营养需要,用户不必另外添加任何营养

性饲用物质,但必须注意选择与饲喂对象相符合的产品

4.载体:

能够接受和承载、稀释饲料添加剂中的活性成分,改善其分散性,并有良好地化学

稳定性的可饲用物料.

5.稀释剂:

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其稀释作用的可饲用物料

6.自动分级:

油籽在振动或移动时,同类型油料或杂质集中在料堆的某一部分,造成料堆组

成成分的重新分配,破坏了原来的均一性,这种现象称为自动分级。

7.饲养标准:

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的规定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特定动物的统的成套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

8.饲料配方:

依据营养需要量所确定的饲粮中各饲料原料组成的百分比构成

9.混合周期:

混合时间与混合机开门卸料时间及关门时间之和

2.常规饲料原料及其主要抗营养因子、棉籽饼粕的去毒的基本工艺

饲料原料分类

原料名称

主要抗营养因子

能量饲料

玉米

能量饲料

小麦

阿拉伯木聚糖

能量饲料

糠麸

植酸磷

能量饲料

小麦麸和次粉

能量饲料

米糠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能量饲料

木薯

木薯毒甙,包括亚麻苦甙和百脉根甙,这种糖甙在酶的作用下会释放出氢氰酸

能量饲料

甘薯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能量饲料

糖蜜

能量饲料

油脂

能量饲料

乳清

蛋白质饲料

全脂大豆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致甲状腺肿物质、植酸、脲酶、大豆抗原等

蛋白质饲料

大豆饼粕

大豆中的营养因子多数失活

蛋白质饲料

棉籽饼粕

棉酚、环丙烯脂肪酸、单宁、植酸

蛋白质饲料

菜籽饼粕

硫葡萄糖苷、芥子碱、芥酸

蛋白质饲料

啤酒槽

蛋白质饲料

玉米蛋白粉

蛋白质饲料

鱼粉

蛋白质饲料

饲料酵母

蛋白质饲料

尿素

棉籽饼粕去毒的基本工艺:

1.溶剂浸出法:

该法是根据棉酚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低温条件下,利用溶剂浸出的方

法提取油脂,同时也将棉酚萃取、除去,达到脱毒的目的。

2.乙醇-工业己烷混合溶剂浸出法:

该法是利用工业己烷浸出棉油,利用乙醇浸出棉酚的一

种去毒工艺。

实践证明,在混合溶剂中乙醇(90%)与工业己烷的比例为30:

70时,浸

出棉油和去除棉酚的效果较好。

3.丙酮浸出法:

该方法是根据棉酚溶于丙酮的性质,利用丙酮作溶剂浸出棉籽油的同时,棉

酚也被浸出,再通过混合油精炼的方法去除棉酚,达到脱毒目的。

方法是在制油工艺中,

棉仁轧坯后直接用丙酮浸出,油脂和棉酚同时从料中浸提出来。

4.液-液-固三相萃取法:

这是一种新型的棉籽饼粕脱毒工艺技术。

首先把棉籽清理去杂,

仁、壳分离后,棉仁经低温软化、轧坯、成型、烘干后,进入浸出提油系统,经溶剂提取

油脂后,湿粕进入脱酚浸出器,再经溶剂2次萃取使棉酚含量达到工艺要求。

脱去溶剂后,

进行低温烘干,最后得到棉酚含量低于0.04%、蛋白质含量高于50%的棉籽蛋白产品。

5.棉酚的毒性可通过添加亚铁盐而降低。

3.载体和稀释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①含水量的要求:

载体和稀释剂的含水量越低越好,一般为8%~10%,最高不超过12%。

②粒度的要求:

一般要求载体粒度在标准筛30目~80目之间(0.177~0.59mm),稀释

剂的粒度一般比载体的粒度要均匀和细一些,在30目~200目之间(0.074~0.59mm)

③容重要求:

要设法缩小各种饲料添加剂之间的容重差异,并尽量与全价配合饲料的容重接

近。

有机物用有机载体,无机用无机。

④表面特性要求:

载体应具有粗糙的表面,或表面有小孔;稀释剂表面要求光滑,具有良

好的流动性

⑤吸湿性和结块性:

要避免使用吸湿性强的物料作为载体或稀释剂,如乳清粉、酒糟风干物

等,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易结块的载体,可加入二氧化硅、沉淀碳酸钙、疏水淀粉、三价

磷酸钙等抗结块剂

⑥流动性:

应选择流动性适中的载体和稀释剂

⑦酸碱度(pH值):

载体或稀释剂要具备缓冲pH值的特点,使预混料的pH值近于中性

⑧静电荷:

有效消除静电效应的方法是在载体表面添加适量不饱和植物油

⑨载体的粘着性:

黏着性好的载体用量要适中,用量过多会粘结成团,一般有机载体的粘着

性较无机载体的粘着性强

⑩载体携带的微生物:

要求微生物越少越好,不能将发霉的原料用作载体

4.配合饲料设计的依据与资料要求

答:

①动物的品种、生产阶段及相应的营养需要量。

②饲料原料的库存品种结构和营养价值数据:

饲料原料种类、质量规格、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用量限。

③饲料添加剂品种库存结构与使用要求。

④饲料的价格与成本,在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应选择质优价廉的饲料以降低成本。

⑤饲喂方式、日粮的类型和预期采食量。

5.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

①明确饲料产品设计的目标

②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量

③选择饲料原料,确定饲料营养价值数据

④初拟配方和计算

⑤分析配方、调整配方各项平衡指标

⑥提交配方结果及配方质量评定

6.配合饲料产品设计程序

答:

①明确方案

②试制产品:

市场调研、查阅文献、配方计算、原料与新产品检测、动物试验

③报批使用

④根据用后信息反馈改进产品质量

7.配合饲料产品和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

①设计的饲料配方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②设计的饲料配方具有最佳经济效益

③设计的饲料配方具有良好的市场认同性

④设计的饲料配方营养特性和产品质量保持相对稳定

⑤设计的饲料配方应安全合法

8.饲养标准概念及其典型饲养标准

答:

饲养标准:

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

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的规定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特定

动物的统的成套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

典型饲养标准:

①英国农业研究委员会(ARC)制订的猪、鸡、反刍动物的饲养标准;

②日本对于畜禽的饲养标准

③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指定的猪、禽、肉牛、乳牛、绵羊、马等畜禽的饲养标准

④我国的鸡饲养标准ZBB43005-86;奶牛饲养标准ZBB43007-86;瘦肉型猪饲养标准GB8471-87

9.不同动物种类饲养标准的选择和现状

答:

猪—我国本地猪或本地与外国的杂交商品猪采用我国肉脂型和瘦肉型猪饲养标准,部分

氨基酸、所有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采用NRC标准。

家禽—肉鸡、蛋鸡采用NRC标准;鸭和鹅采用鸡的饲养标准。

反刍—采用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肉牛饲养标准

10.浓缩饲料和复合预混料的组分

答:

①浓缩饲料主要由三部分原料构成,即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钙、磷、食盐)和添

加剂预混合饲料。

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

②预混料由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各种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

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构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

预混料分

为基础预混料和综合预混料。

基础预混料:

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氨基酸,载体或稀释剂。

添加剂预混料:

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

11.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料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

答:

全价配合饲料:

①确定饲料产品设计的目标

②确定饲养标准水平

③选择饲料原料

④计算饲料配方

⑤评价饲料配方质量

浓缩饲料和预混料:

①由全价饲料配方推算出浓缩饲料配方

②由设定的搭配比例推算出浓缩饲料配方

③由设定或推荐的浓缩饲料营养指标直接计算浓缩饲料配方

微量矿物质添加剂预混料:

根据饲料标准确定用量。

选择原料,确定元素含量及纯度。

计算各原料用量。

确定预混料在配合料中的比例,决定有效成分与载体用量。

列出配方。

维生素预混料:

根据饲料标准确定用量。

每吨饲料每千克预混料中各维生素原料的用量。

定载体用量。

列配方。

12.饲料配方的类型

答:

①地区性典型饲料配方:

此类配方针对具体饲养对象的营养需要或饲养标准,以当地常

用饲料原料为主,适于生产实践使用,且为养殖业者所接受。

②高效专用饲料配方:

此类配方能面对高生产性能、专门畜禽品质的市场竞争,在饲料

配方上尽量显示出高饲养效果的特点。

③通用型饲料配方:

此类配方不要求达到高生产性能、高畜产品品质,主要针对市场的

普遍需求而设计,一般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多属此类。

13.饲料配方设计的计算方法

答:

①手工计算法

交叉法:

较为简便,但由于计算要反复进行两两分组,比较麻烦,而且不能使配合日

粮同时满足多项营养指标。

方程组法:

条理清晰,方法简单,但饲料种类多时计算较复杂。

试差法:

简单,应用面广但计算量大,繁琐,盲目性较大,不易筛选出最佳配方,成

本较高。

②计算机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

多目标规划法:

可把所有约束条件均作为处理目标,目标之间可以依据权重的变化而

互相制约,给配方设计带来更大灵活性。

计算机规划法——优化设计

14.饲料工厂类型划分、规模划分,以及饲料厂建设的基本程序

答:

按产品分:

饲料原料厂、饲料添加剂厂、预混合饲料厂、浓缩饲料厂、全价配合饲料厂

按规模分:

规模(t/h)

2.5

5

10以上

年生产能力(t)

5k

10k

20k以上

厂型

建设基本程序:

①项目建议书阶段

②可行性依据报告阶段

③设计阶段

④建设准备阶段

⑤建设实施阶段

⑥竣工验收阶段

15.原料接受、清理、粉碎、配料、混合、制粒、膨化、成品包装等典型工艺及其关键设备

答:

①原料接受工艺

②清理

(1)利用饲料原料与杂质尺寸的差异,用筛选法分离;

(2)利用导磁性的不同,用磁选法磁选;

(3)利用悬浮速度不同,用吸风除尘法除尘;

(4)有时采取单项措施,有时采取综合措施。

③粉碎

一次粉碎工艺:

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缺点是粉碎粒度的均匀性差、电耗高

二次粉碎工艺:

优点是单产电耗低、粉碎粒度均匀

④配料与混合

1.容积式配料工艺

2..重量式配料工艺

(1)单秤配料工艺:

配料与混合同时进行

(2)双秤配料工艺:

采用一大一小两个秤,有缓存仓,较常用

(3)一仓一秤配料工艺:

投资大,维修较烦,产量不高,目前很少用

(4)多仓数秤配料工艺:

工艺特点:

将原料按照它们的物料特性和配比进行分组,

每组仓数1~4个。

⑤制粒:

由预处理、制粒、后处理三部分组成

⑥膨化:

与制粒工艺基本相同,但需经干燥后再冷却,主要用于鱼虾饲料、宠物饲料和

原料预处理。

⑦成品包装:

散装工艺:

散装成品仓→散装车→称量→发放

包装工艺:

待打包仓→灌仓机→缝口机→输送设备→成品库→发放

16.输送设备有哪些

答:

螺旋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斗式输送机、气力输送装置

17.混合机、制粒机、膨化机种类

答:

混合机:

①卧式螺旋带混合机

②卧式双轴桨叶混合机

③立式混合机

④立式双轴行星混合机

⑤V型混合机

制粒机:

①辊式制粒机

②螺杆式制粒机

③还模制粒机

④平模制粒机

⑤柱塞式制粒机

膨化机:

按结构特征分为单螺杆膨化机和双螺杆膨化机两类

按调质机理分为湿法膨化机和干法膨化机两类

目前较常用的膨化机是单螺杆湿法膨化机

18.饲料原料和成品检验的方法

答:

①感官鉴定:

通过感官来鉴定产品的形状、色泽、质地、气味、味道、水分含量等是饲料原料和成品检验的常用方法。

通过感官鉴定,可以初步判断饲料原料和成品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是否正确

②定性检验:

通过点滴试验和快速试验来定性检查饲料原料和成品中是否含有某些违禁药物、是否含有配方中没有的成分、是否漏加某种原料等。

③定量检验:

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对饲料原料和成品中某种成分进行定量检验,测定其含量,与设计含量进行比较,从而判断饲料原料和成品合格与否

④生物实验:

在某些情况下有必要进行进行动物饲养试验或生物安全实验,生物实验是检测饲料产品质量最为可靠的方法。

19.影响制粒的因素

答:

①原料特性:

原料的物理性质:

水分、粒度、容重、杂质。

原料的化学成分:

淀粉、蛋白质、油脂、纤维素、糖蜜及粘结剂;蛋白质在制粒过程中受热后容易变性塑化,产生粘性,有利于制粒;脂肪有利于提高制粒产量,减少压模磨损,但当脂肪含量超过5~6%时,则不利于颗粒成型;淀粉糊化有利于成型,比例不宜太多。

②调质操作的条件:

水分、温度、调质时间、蒸汽质量(虾饲料要求有较长的耐水时间,要求淀粉能充分糊化,因此,调质时间最长,鱼饲料次之,畜禽饲料则较短)

③压模及压辊性能:

压模模孔直径、厚度、模孔光滑度。

压辊转速:

压辊转速过高,可能使物料形成断层。

④冷却器

原料组成、粒度、调质、压模和压辊、冷却器=50%、20%、20%、15%、5%

20.油脂等液体饲养添加的方法和各自特点

答:

调质室内添加:

油脂添加口设在蒸汽加入口旁

压制室内添加:

喷嘴放置在环模外圈切刀附近,对刚压出颗粒进行喷涂

当油脂添加量大于3%时,需专用添加设备:

一般压制颗粒后在颗粒表层喷涂油脂。

热敏性维生素必须在颗粒压制后喷涂:

可以单独喷涂,也可混在油脂中喷涂

21.粉碎、配料、混合、制粒等基本工艺流程及其各自特点

答:

粉碎:

先粉碎后配料:

粒状原料粉碎后输入配料仓,然后配料混合

特点:

系统简单、能耗低、操作方便、但需设置大量的配料仓,粉料流动性差,易造成

结拱现象。

1.先配料后粉碎:

将参加配料的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料后再粉碎

特点:

可利用原料仓作配料仓,大大减少了配料仓的个数,且物料粒度较一致,但粉碎能

耗高、建筑费用高

循环粉碎工艺:

特点:

节省电耗,提高产量

配料:

多仓一秤:

整个配料系统可自动地协调控制进料、称量、换料、卸料等工作,缺点是累次称量过程中对各种物料产生的称量误差不易控制从而导致配料精度不稳定。

一仓一称配料工艺:

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配料效果。

在每一个配料仓下各设一台相应的配

料秤。

配料秤形式及称量范围视情况而定。

多仓多秤配料工艺:

特别适用于大型饲料厂和预混料生产。

将各种被称量物料按照它们的特

性差异或称量配比进行分组,每一组配置相应的称量设备,最后集中进入混合机。

较为合理。

混合:

分批/批量混合:

各种组分按配方比例配合,在周期性工作的“批量混合机”完成混合

连续混合:

同时分别连续计量各种饲料组分,按比例配合为一股含各种组分的料流进入“连续混合机”,混合成一股连续均匀的料流

制粒:

22.制粒、膨化处理对饲料养分的影响

答:

制粒:

①淀粉的变化:

制粒后糊化度约为20%~50%。

②蛋白质变性:

热处理使蛋白质失活。

③对脂肪的影响:

适度热处理可使饲料存在的接脂酶和促氧化酶失活,从而提高

脂肪的稳定性。

但过度热处理会造成脂肪酸败。

④对纤维素的影响:

甚微,加热和摩擦作用可使饲料中纤维素结构破坏而提高其

利用率。

⑤对维生素的影响:

部分维生素热稳定性差,制粒过程中极易损失。

⑥对饲料添加剂的影响:

多数酶加热会有不同的活力,高温对酶制剂影响极大

微生物活性丧失,限制了作用减弱抗生素的效力。

膨化:

①淀粉的变化:

有利于糊化,糊化度可达60%~80%,糊化后增加与消化酶接触

机会,增加消化率。

②蛋白质变性:

加热变性,提高消化率。

③对纤维素的影响:

破坏纤维素的大颗粒结构,使水溶性纤维素含量提高,提高纤维素消化率。

④对脂肪的影响:

挤压温度升高类脂稳定性下降,随挤压时间的延长及水分增加,脂肪氧化程度提高。

但挤压过程中,脂肪能与淀粉和蛋白质形成复合物,使其氧化的敏感性下降。

⑤维生素的损失:

维生素在挤压过程中所受的温度、压力、水分和摩擦作用比制粒过程更高更强,随上述因素的加强维生素损失增加。

⑥饲料的物理性状变化:

可生产出各种形状和特性要求的产品。

23.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生产方法

答:

①化学法

②微生物发酵法

③植物分离提取法

④基因工程技术

24.主要的质量控制体系有哪些,主要的工艺及其关键控制要点

答:

(一)饲料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①原料的采购管理:

需掌握原料质量性能和标准;订立责任合同;原料产地查看料及其生产工艺;掌握本场生产、库存等状况;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验收。

②原料入库管理:

原料进厂后须质量管理部门检测;卸货时要监督仓管员正确验收;办理入库手续;标明入库卡。

③饲料仓储管理:

原料进入库要填写《原料接收报告》;正确存放;成品一般

都要正确的包装;仓库应有料温自动记录仪、报警装置、控温

设备和湿度检测计等仪器设备;建立安全保护措施。

(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①原料清理的质量控制:

清理过程中应保证除杂效果,除去所有大杂;有机物杂

质不得超过50mg/kg,直径不大于10mm;磁性金属杂质的除净率:

不得超过

50mg/kg,大于2mm的铁杂质为100%,小于2mm的铁杂质除杂率要达到98%

以上。

②原料粉碎的质量控制:

主要是控制粉碎粒度及其均匀性;粉碎能力和粉碎机排

出的物料粒度;粉碎机有无发热现象;粉碎机电流是否过载;定期检查粉碎机

锤片、筛网。

③配料的质量控制:

选派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把关;保证配料设备的准确性;

作好对配料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加强对微量添加剂,尤其是药物添加剂和管

理。

④混合的质量控制:

配合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选择适合的混合机;操作要正确;

定时检查混合均匀度和最佳混合时间定;防止交叉污染。

⑤产品形成的质量控制:

应注意的要点是物料特性、工艺条件和操作水平;制粒

工艺形式;检查颗粒饲料的坚实度并作记录。

⑥包装质量管理:

包装秤工作正常(设定重量应与包装要求重量一致,准确计量,

误差应控制在1%~2%)。

25.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答:

(一)粉碎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1.可以提高混合的均匀度;

2.粒度均匀,可以减少饲料的分离;

3.消化面积最大;

4.提高饲料采食量;

猪:

需要从营养学和加工工艺学两个角度来确定饲料适宜的粉碎粒度;从营养学的角

度看,较细的粉碎有利于饲料表面积增加和养分消化率的提高,但过细的粉碎使

动物胃溃疡的发生率增加,且使粉碎成本大幅度提高;挤压粉碎玉米改善了肥

育猪的生产性能和胃内膜形态;

粉碎粒度均匀对肥育猪生产性能无改善作用

禽类:

①饲料粉碎对家禽影响较小,一般以中等饲料粒度的效果较好

②蛋鸡的料型主要是粉状料,粒度影响蛋鸡采食量、生产性能和舍内环境,但

改变玉米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大,反而增加能耗,而减小高梁粒度时可

适当提高产蛋率。

③对玉米和高梁而言,减少粒度增加能耗,但未能改善肉鸡生产性能,配置复

杂日粮相对简单日粮肉鸡增重和采食量增加

(二)混合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猪:

①混合时间由0到0.5分钟时,显著地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继续延长混合时间,对仔猪的生产性能的改善作用较小;

②肥育猪对日粮混合均匀度的变化反应不敏感,CV为10-20%不会影响到生长猪的生产性能。

③混合均匀度对动物生长前期影响较大,能提高仔猪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效

率。

家禽:

①混合不均匀的饲料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和肉鸡肌肉的化学成分

②营养全面的充足日粮混合质量对肉鸡生长速度影响不大,但饲料转化率随混合均匀度提高呈线性提高趋势

③当满足NRC标准80%的低质量饲料喂鸡时,混合均匀度对肉鸡生产性能有较大影响

④饲料混合均匀度对肉鸡生长后期影响相对较小

(三)制粒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影响

猪:

①与粉状饲料相比,颗粒饲料可以提高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和饲

料转化效率;

②与粉料相比,颗粒饲料提高肥育猪日增重8%和饲料转化效率7%;

随着颗粒饲料中含粉量的增加,增重效率呈线性降低。

③影响颗粒饲料的质量的因素很多,在配方一定的情况下,加工工艺的好坏

对颗粒饲料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家禽:

肉鸡一般采用颗粒饲料,可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率4~8%和3~4%。

(四)挤压(膨化)对饲料成分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挤压熟化(或膨化)加工可以改善饲料的能值和蛋白质的利用率

(五)大豆加工方法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乙醇浸提处理+膨化处理的大豆产品,饲喂效果稍次于脱脂脱脂奶粉。

26.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噪音控制方法

答:

①合理配置噪声源

②安装消声器

③合理利用隔振和阻尼效应

④安装吸声材料

⑤把噪声源和吸收者隔开

27.饲料标准有哪些

答:

国家/行业/地方/企业饲料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分为强制性国标(GB)和推荐性国标(GB/T)

行业标准:

在饲料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当同一内容的国家标准公布后,则该内容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地方标准:

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不得与国家标准和标业标准相抵触。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企业标准:

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28.配合饲料应用的方法

答:

(一)直接使用:

优质配合饲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一般都直接饲喂,无需再加工。

但饲喂方式则随动物种类和配合饲料特点不同而异,通常有两种饲喂方式

①充分饲喂:

对生长育肥动物,配合饲料的营养浓度是以自由采食为基础设计的。

因此,对这类配合饲料,只有充分供料,让动物自由采食才能满足其最佳生长性能的营养需要。

②限制饲喂:

对后备期和妊娠期种畜以及育肥后期的肉畜,采用限制饲喂有利于提高种畜繁殖成绩或肉畜胴体品质。

(二)加工调制

①拌水或浸泡:

固体饲料加水拌成湿料或流体饲料不但是农户使用配合饲料的最常用方法,也是不少规模化猪场的供料方法。

②加热处理:

配合饲料在使用前加水形成流体后再加热或煮熟,这种加工方式在农村普遍使用

(三)更换饲料:

生产实际中,因动物年龄、生理状态、生产水平或管理方式以及饲料质量的变化往往需要更换饲料,更换饲料要循序渐进,一般需要3~5天过渡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