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313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

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管理基本思路

一、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

原则上简洁。

1、整体感知——说(写)课文主要内容

2、检查预习效果——听写词语或者听意思写词语;抽读(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3、研读课文——a.学生自读自悟,圈点批注(教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写批注,点要小,切不可让学生漫无边际的胡写一通);b.根据文本特点并结合作业本,精心设计片段仿写,和其他形式的小练笔活动。

(随文练笔基本形式:

仿写、补写、续写、扩写、改写、写体会感想)(设计好每篇课文的小练笔)

4、总结练习。

二、

 

附:

批注写法指导

1、抒情式批注,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抒情式批注。

也就是将自己阅读文字材料的某些语句、某段话、某篇文章的感想、体会批注出来。

这样,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锤炼了语言文字。

(1)动情处写感想如果一个人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想。

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我们首先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然后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围绕确定的研究专题在动情处写下自己的感想。

【案例1】《生命生命》这一课,当读到“……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有同学这样写道:

“读着课文,我不由想到了贝多芬虽然双耳失聪,但他还是创造出了《命运交响曲》,这就是好好使用生命。

在网上,我查到一个女孩因为网上谈恋爱被人拒绝,跳楼自杀,这就是白白糟蹋生命,我们应该学贝多芬,好好珍惜生命。

【案例2】又如学生在学完《触摸春天》这篇文章时写下了自己的理解:

“安静,你是如此地热爱生命,我们曾担心你会偷偷地哭泣,现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你会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

谢谢你,安静,因为你告诉了我们: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让我们做到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笑看人生,坦然面对生活,将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2)共鸣处促联想

【案例3】有同学在学完《乌塔》后,这样写道:

“想想自己,和她相比之下,我不禁觉得自惭形秽。

在这个年龄,我们中国的孩子没有这种勇气,也没有这种胆量。

我们呆在家里,虽然有图书、有电视,但是,这毕竟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

现在看来,我们的家就像一个大鸟笼,而我们就像是蜷缩在笼中的一只小鸟,没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体会人生的哲理。

2、质疑式批注,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古人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是新课标大力倡导的。

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

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

质疑式批注也是语文教学中切有实效的一种批注方式。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

这种阅读方式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它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

【案例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困惑处善质疑

(1)回顾要点: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文章写了这样两件事——

(结合板书,学生回答:

修改文章/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

如果让你来给文章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学生自由命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3)引导质疑:

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课件出示课题,字体逐渐放大后出现红色大“?

”。

(4)批注解疑:

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那一墙爬山虎的呢?

景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并写一写自己所想到的。

【思考】乍看这个题目以为是写爬山虎的,读了文章发现其实是写人——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文品和人品堪称楷模的叶圣陶。

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过:

“读书无疑者,须教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悟,有悟才有会产生创新的意识,才会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

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

经过一年的实践,“质疑”已融入学生们的阅读实践,“质疑”已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

这些来自学生的疑问多么有价值,它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最渴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解决了这些疑问,不是帮助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吗?

现在我们班学生基本上都会用这种阅读方法,随时提出疑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

这种批注为语文课堂生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澜,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3、评价式批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要经历一个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教师应在此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引导作用。

应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注意做到鼓励并提倡学生对阅读材料本身、对文中人物、写作方法乃至作者的情感态度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

这就是评价式批注。

评价式批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赏人物品形象

【案例5】学习《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引导:

对文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你想写下哪些词赞颂他?

同学们纷纷写下:

大义凛然、无所畏惧、不畏强暴、正义的化身、人类的英雄……更有学生为普罗米修斯唱赞歌:

“是你,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你,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你,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你,深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2)赏文字悟精妙每一篇文章都有点睛之笔,都有突破重难点的关键词句。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语言文字,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围绕这些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地研究探索作批注是十分必要的。

【案例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教学中,教师引导品词、结合朗读、补充课外资料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A、联系生活理解“融洽”:

怎样的两个人会在一起融洽地交谈?

而现在一个是(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作家),另一个是(还在读中学的普通学生),你又感受到什么呢?

B、抓住对比理解“融化”:

你见过什么东西融化?

它们因为什么而融化?

“心”会融化吗?

“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融化呢?

C、透过这两个词,你看到了一个()的叶老先生,把你想说的批注在一旁。

(3)赏特点理结构

【案例7】在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6-9自然段时,默读课文,思考:

叶圣陶老先生是怎样邀请“我”的,“我”有什么感受。

要求分别画出描写叶老和“我”的词句,简单批注。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意外;握了握手;交谈融洽”这些内容。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学生交流。

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也是零散的。

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

因此,教师加入一个思维拓展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梳理感受。

要求是:

结合叶老的表现,在()里加上肖复兴当时的感受、想法。

学生有了这些情感体验,再谈“我”为什么这么高兴、激动,就可以理解到:

一个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中学生,还请到自己家里来,亲切地与“我”交谈,足可以看出叶老是一个(平易真诚、和蔼可亲)的人。

这怎么能不让人高兴与激动呢?

老师相机指点作者不仅写爬山虎的美,还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这就叫——借景抒情。

《颐和园》这篇文章在文章结构上也很有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揣摩文章的结构:

课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依次向我们介绍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读者好像跟着作者游了颐和园,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学生结合资料写了《颐和园导游词》,结尾这样写道:

“时光匆匆,游客们,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就请你在这个拥有许多美丽景色的颐和园中拍照留念吧!

【思考】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做出赏析。

这种评价式阅读用得最广,可以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赏析,可以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还可以揣摩文章的结构、写作特点等。

这种评价式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因为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读书的主人,他们有权利来评价书本和作者了,这不能不说是对他们人格的一种尊重!

4、补充式批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补充式批注,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依照作者的写作方法,遵循作者的写作风格,对文章进行扩展补充。

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

学生在学习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补充式批注时,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1)空白处抓补白

【案例8】《鸟的天堂》一课,当讲到“一只画眉……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学生此时已经能感受到鸟儿们在这儿生活得很快乐!

为了让学生把“天堂”这个词理解得更饱满,更丰富。

我这样引导学生:

同学们,怎样的地方可以谓之“天堂”?

这棵大榕树为什么能称为“鸟的天堂”?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这儿一游,你还会看到怎样的情景?

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同学这样写道:

“鸟儿们有的在枝头欢唱着,真像一个天才音乐家;有的在天空翱翔,真像一个了不起的飞行家;有的在我们的面前梳理着自己漂亮的羽毛,真像一个美容师。

”你瞧,在孩子的笔下,鸟儿们就是音乐家、飞行家、美容师!

还有的同学这样写道:

“一只鸟大胆地飞了过来,在我的头上飞来飞去,还时不时地停到我的肩膀上,用它的尖嘴,轻轻地啄我的脸。

”在孩子的眼里,生活在“天堂”里的鸟,是不会把游人当外人的,因为他们在这儿生活一直很安全。

还有这样写的:

“鸟儿们在树上看着我,随时待命的样子。

我于是把手一拍,树上的鸟一齐飞了出来,我终于看到了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场景,真是太壮观了!

”原来在他们的想象中“鸟的天堂”之所以能称为鸟的天堂,除了鸟儿在这儿生活很快乐很自由,还应该有许许多多的鸟,还不乏有稀有珍贵的鸟,并且在这儿生活得很安全。

通过这样的小练笔,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对“天堂”的理解还原成具体可感的情境,丰厚了“鸟的天堂”的确是“天堂”的更多更深层次的原因,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思考】作者常常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

在课文中,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或很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空间,这样的文章,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些空白,让学生将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明朗,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篇末处拓延伸

【案例9】《永生的眼睛》——整合资源,深化内涵

文章以母亲为女儿骄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许多悬念:

温迪后来真的做到了吗?

她离开人世后,谁为她办理捐赠手续呢?

此处文本拓展呈现原文结尾,还故事以完整。

(1)呈现结尾:

岂止是父亲的眼睛得到了永生,同学们,你知道吗?

原文还没有结束,它还隐藏着一个悲壮而美丽的结局!

——教师深情补充故事原文的结尾(课件出示原文结尾,配乐朗诵)。

(2)引导感悟:

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孩,这么一位善良可爱的女孩,这么一位心灵高尚的女孩,却在14岁的花季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此时此刻,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你此刻的心情。

(3)写话练习:

请拿起笔,把你心中的那份震撼写下来!

(配乐《爱的礼赞》)

【思考】这个悲壮而美丽的结局,深深地震撼了学生,在对温迪一家尤其是对父亲、温迪的深深敬佩之余,也对课题“永生的眼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每一篇好的文章,它的结尾都是富有深意,引人深思的。

学生在精读完文章之后,他们的情感体验与初读时相比会有新的提高。

此时作批注,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既能检验阅读的效果,又能提高阅读能力。

以上例谈的只是我们课堂上常用的几种批注形式,其实批注的形式多样,内容不限,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批注的内容。

有些学生对于词语比较敏感,着重批注重点或准确生动的字词;有些学生善于理性思考,着重批注疑难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善于感性思考,着重批注感人之处,将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传统的批注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异彩纷呈,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功,教学氛围活跃而不失序,开放而不松散。

5、归纳式批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归纳、提炼阅读材料基本信息的能力。

因此,归纳式批注成为应用最为简便、普遍的阅读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式批注的内容可以从引导学生归纳段意开始,逐渐到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式批注的形式可以从用一段话批注开始,逐渐能用几个词语加以概括。

在读书时,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段落之后。

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

在归纳式批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通过阅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还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概括归纳以至提炼,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对语言材料反复阅读、推敲,最后才能运用恰当简练的书面语言呈现出来。

这样就打破了以往读完就说的模式,将理解语言与运用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定的语言训练。

可以说,归纳式批注适用于所有学生,适用于任何文体,是极有实际效果的一种方式。

辅助提示如下:

(1)写事文章: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写人文章:

我认识了一个(怎么样)的人。

(3)写景文章:

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

 

附:

恰当选择练笔形式

随文练笔内容灵活,形式也不拘一格,关键在于求实、创新。

笔者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仿写。

即仿照课文句、段的语言形式,以课文为内容写一句或一段话。

如学《匆匆》一文,朱自清先生诗化的语言让人回味无穷:

“洗手的时侯,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理解了内涵,情感,了解了句式之后,引导学生也来写一写自己匆匆度过的四千多个日子。

从内容方面讲,学生有感而发;从表达形式看,学生有法可循。

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以下摘录一个片段:

“沉思时,日子从凝然的眼神中滑过;踢球时,日子从旋转的足球边滚过;弹琴时,日子从指尖溜过,从琴声里翩然而去。

当我向昨天揖别的时候,昨天,头也不回地悄然而去了……”。

2、补写

好的文章,常留下一些意味深长的语言空白,耐人寻味。

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深化理解,强化效果。

如《荔枝》一文以“荔枝依旧年年红”结尾,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对自己粗心的自责,由此而造成的深深的遗憾,无法弥补的痛楚,寸草难以回报三春晖的感慨……种种复杂的情感一言难尽。

当学生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时,引导学生写下几句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学生自然能流露出真情实感,朴实的语言感人肺腑。

再如学到文中写母亲将伤痕累累的沙果清洗的晶光透亮这一内容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母亲一遍遍清洗沙果的情景,学生运用本课学习领悟的细节描写手法,娓娓叙来,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3.改写。

即改变课文叙述角度,进行体裁,语言形式等方面的改变。

将古诗词改写成生动的记叙文,说明文改写成童话故事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练笔方式。

如学习了《半截蜡烛》,指导学生将记叙文改写成剧本,通过写剧本,演剧本,使阅读,练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蟋蟀的住宅》一文,围绕“蟋蟀是伟大的建筑工程师”这一内容多种形式进行练笔,学生有的以第一人称自豪地介绍蟋蟀的住宅工程质量之高,建筑的一丝不苟;有的编拟儿歌,广告语宣传蟋蟀的住宅;有的则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撰写报道……各显其能,情绪高涨。

如此进行读写训练,决不是内容的简单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

练笔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充分释放,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4,续写。

即把课文的情节延续开去。

围绕教学目标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进行情境的拓宽,内容的延伸,情感的升华,可以促使学生读写能力协调发展。

如学习了古文《郑人买履》之后,引导学生想象郑人第二次买履的情形,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或执迷不悟,“宁信度,无自信也”……并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练笔。

虽然语言表达不够通畅准确,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难得的是学生兴趣盎然。

这不仅是卓有成效的吸收,内化,积累的过程,而且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过程。

5,写体会,感想。

即结合课文或其中某一部分事件,人物等,写出自己的感受.学习了《桂林山水》,给桂林山水作诗题词.学习了《生命的林子》,让学生写凡人心语:

“比,才有进步;比,才能成材。

”“一个成材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这些充满智慧与灵性的语句就出自学生的手。

学完了《小音乐家扬科》,让学生对文中某个人说几句心里话,有学生写道:

“更夫,当你挥拳砸向扬科的时候,你忘了自己受的苦了吗?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样朴素而充满真情的语言是从孩子心里流淌出来的。

6.扩写

附送:

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西师大版

新年伊始,看着孩子们穿着新衣,怀着期待的心情端坐在教室里,陡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

为了在新学期中,自己的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实施,为了教育教学工作能有一个新起点、新气象、新突破,取得新成效,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从三个班语文学习情况和上期语文成绩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日渐扎实,但少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

主要表现在: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对一些简单的抄抄写写的作业都能较认真地完成,但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学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

本学期是小学的最后一学期,我们将继续以端正学习态度为突破口,以增强阅读量及作文面批为重点,重视表扬鼓励,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期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

本册共有课文28篇。

将课文分为7个单元,每个单元一般4篇课文,在每个单元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体现在“积累、运用”的互动平台中。

在每篇课文的后面编有“思考、练习”,提示出课文的重难点。

  三、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逐步达到以下要求:

   1、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语识字,学习普通话。

   3、学会课本生字,能认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读107个生字,要求认读字音,培养独立认字能力。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语言积累,逐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地课文或课文的某些段落。

   6、能独立地预习课文,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和同学、老师研究解决。

   7、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用普通话,清楚、明白、举止文雅地进行口语交际。

   8、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语句通顺,会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学写建议书、书信等应用文。

  四、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    进度

    第1~2周  1、夏2课时

2、古诗两首2课时

3、密西西比河风光2课时

4、黄山松1课时

积累运用一3课时

    第3~4周  5、冬阳.童年.骆驼队2课时

6、唯一的听众2课时

7、学会聆听2课时

8、回忆爸爸1课时

积累运用二3课时

    

    第5~6周  9、恐龙在我们头上飞2课时

10、企鹅爸爸2课时

11、美丽的地球2课时

12、未来我们怎样出行1课时

积累运用三3课时

    第7~8周  13、毛泽东诗词两首2课时

14、翻越大雪山2课时

15、黄河大合唱2课时

16、抗日英雄杨靖宇1课时

积累运用四3课时

    第9周  期中考试

    第9~10周 17、暴风雨的启示2课时

18、神奇的丝瓜2课时

19、访兰2课时

20、天窗1课时

积累运用五3课时

    第11~12周 21、熟读精思2课时

22、空城计2课时

23、天上偷来的火种1课时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课时

积累运用六3课时

    第13~14周 25、寻找幸运花瓣2课时

26、我很重要2课时

27、我的信念2课时

28、毕业赠言1课时

积累运用七3课时

    第15~19周 总复习

第20周毕业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