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287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x

《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x

人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年级

学科

综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动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

(生答)想看看它们吗?

跟我来!

(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

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交流)

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

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

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

(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

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

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想知道吗?

走,跟我再去看看吧!

(展示课件:

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

师相机解说:

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

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

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

(学生交流)

4、对(课件展示):

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

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

)板书:

生命

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

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

(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了解动物的生命。

1、大熊猫的特点。

2、袋鼠的特点。

3、骆驼的特点4、东北虎的特点

(四)、拓展。

养一个动物。

(五)、总结:

老师希望小朋友们播下的种子,在你们的关心、爱护下早点生根、发芽,早日开出艳丽的花朵,接出果实,展现出它美丽的生命。

板书设计:

 

年级

学科

综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热爱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了解社区老式社区和新式社区对比,了解现在社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解决社区实际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开发计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语:

同学们,随着社会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

想不想把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让人们欣赏(板书课题)、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农村叫村庄)、谁想大胆的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美的地方?

是怎样的?

出示问题:

你住在哪个村庄?

你觉得你们村庄有什么地方是你最喜欢的?

你觉得你们村庄有什么地方是你不满意的?

学生回忆描述学生讨论,谈感受。

老式:

基础设施比较差,功能不完善。

新式:

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布局合理。

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分析。

二、具体过程

1.了解我们的社区。

①调查自己所在村庄的人口状况。

②考察所在村庄的环境保护情况。

③完成人口、环境调查报告。

2、市场调查

了解村庄的情况,各方面目前情况,发现问题。

包括:

树木、绿地、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中心、路灯、商店、菜市场、学校、垃圾桶、停车场等方面。

3、民俗风情

调查、了解本地民俗风情,介绍本地民俗风情特点。

民俗习惯:

服饰特点:

劳动方式及种类:

节庆活动:

土特产(名称、特点):

板书设计:

 

年级

学科

综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热爱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了解社区老式社区和新式社区对比,了解现在社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解决社区实际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开发计划。

教学过程

一、倾诉我们的心声。

在对社区人口及环境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摸底之后,进行第二项活动,为改造、建设文明社区出谋划策。

①制定文明公约。

小组长带领同学们深入到社区各家各户,广泛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然后商定公约内容。

内容确定后,要与社区管理员协商,再出台施行。

②发表一次演讲。

首先要明确演讲目的:

针对社区不文明现象表明自己的态度,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为消除不文明现象努力;然后小组讨论构思演讲稿;最后由一位同学在社区集会上进行演讲。

二、伸出我们的双手。

完成了前面的两项活动,学生已逐渐融入到了社区生活中,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第三项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社区小主人。

①与草地为伴。

要求学生关注社区的绿色,争做绿化社区志愿者。

学生要对自己所分管保护的那片绿地进行跟踪管理,并以日记形式把管理情况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②丰富社区文化的行动。

社区里有宣传栏,要求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以宣传栏为阵地,办一期丰富多彩的墙报,给社区居民送一股清新的文化春风。

三、发表心声:

1.要求:

以“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2.如果学生按计划扎实地进行了实践活动,完成这篇文章是有内容可写的。

比如可以写一写活动过程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可以谈一谈与同学合作的感触,可以写一写参加了社区活动后对自然对社会产生的一些新想法。

3.学生自由写作完成后,分小组交流。

小组长组织评选优秀习作向全体同学推荐。

四、活动总结

综合各小组活动资料以及社区群众的反馈意见,对各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只要学生认真参与了就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年级

学科

综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中国民族乐器

教学目标

1、通过几种民族乐器,了解民族器乐的四大分类及其特点;

2、通过欣赏古琴曲《广陵散》,掌握分析民族器乐曲的步骤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器乐曲的能力;

3、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4、在欣赏中引导学生看、听、想、议、表现,全方位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1、对乐曲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引导;

2、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听辨、分析,体验音乐片断,通过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音乐鉴赏、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不断通过对音乐材料的呈示产生愉悦的审美,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

二、各类乐器的特点:

1、尺八:

尺八是日本竖笛的代表,被誉为世界上最奇妙的乐器之一。

因为普通尺八长约一尺八寸,故名“尺八”。

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是六孔的,但中世纪以后就变成了五孔尺八。

据说现在的尺八觉心禅僧在宋朝留学时和所学的曲子一起带回的,这就成了所谓的普化尺八的起源。

目前的尺八除了五孔更有七孔和九孔的。

就专家而言,七孔尺八使用最为广泛。

乐器介绍:

各种长短的尺八,演奏中,通常根据不同音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尺八,因箫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也有“箫管”和“南音洞箫”之称。

管身竹制,音色圆润、柔美,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

笛子·箫·排箫·龠·篪·尺八·筚篥·管子·唢呐·巴乌·芒筒·唎咧·口笛·新笛·侗笛

2、竹笛

(1)特点;

(2)代表作: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各种流派纷纷涌现,大批中青年演奏家脱颖而出,一批新作品等不断产生,如北派演奏家有曾永清、曲祥、高明、魏显忠、马迪、李大同等,作品的主要代表作有《草原巡逻兵》、《沂河欢歌》、《陕北好》、《扬鞭催马运粮忙》、《秦川抒怀》、《帕米尔的春天》等;南派演奏家有俞逊发、林文增、江先渭等,作品的主要代表作有《楚辞》、《琅琊神韵》、《秋湖月夜》、《紫竹调》、《姑苏行》、《幽兰逢春》、《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浙派演奏家有詹永明、蒋国基等,作品的主要代表作有《早晨》、《西湖春晓》、《水乡船歌》等;中原流派演奏家有荣政等,作品的主要代表作有《黄鹤归来》、《巫之舞》等;新派(刘森派)演奏家有简广易、李镇等,作品的主要代表作有《牧民新歌》、《山村迎亲人》、《乡歌》等经典之作。

与此同时,众多竹笛演奏家、制作家,开始对中国竹笛的形制结构进行了开拓性的革新,先后研制出“多音孔竹笛”、“新竹笛”、“排笛”、“口笛”等,近年来又出现了“弯管笛”、“巨笛”等,至此中国竹笛彻底结束了数千年来扮演单一的伴奏角色,完全以主角的神采,不仅登上了国内乐坛,而且已风靡世界各地舞台。

3洞箫洞箫的特点

洞箫通常上端封口的竹节边缘开吹孔,管身开有指孔6个(六孔箫)或8个(八孔箫),前5孔或7孔,后1孔,,近尾端有出音孔2-5个。

底端为开管。

一般内径为16mm,从吹口端至下端调音孔的长度为520mm左右,全长为800mm左右。

种类:

箫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紫竹洞箫、九节箫、黑漆九节箫、玉屏箫等。

紫竹洞箫管身较粗,节数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独奏或合奏。

九节箫管身上有九个节并刻有各种图案或文字雕饰,有的还在下端嵌着牛骨圈。

黑漆九节箫因管身外涂黑漆而得名。

这两种九节箫,发音淳厚、音色优美,适用于地方戏曲或轻音乐,有时也用于独奏或合奏。

玉屏箫

产于黔东玉屏县,是箫中之珍品。

其造型、制作和音色别具一格,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

”是对玉屏箫的高度赞誉。

相传,玉屏箫的制作始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明、清两代,玉屏箫曾作为朝廷贡品,故又有“贡箫”之称。

在1896和1913年的伦敦和巴拿马国际展赛会上,玉屏箫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是我国在世界上首获荣誉的乐器。

玉屏箫采用玉屏和邻近镇远、耀山等地所产的小水竹制作,其竹节长、竹管细、竹质坚硬、纤维细密,是制箫的良材,且都在冬季采伐,经过选料、烤竹、刮皮、通节、开吹孔、音孔和校音等20多道工序而成,全长70厘米左右,管身呈扁圆形(系人工夹扁),音孔为椭圆形,孔壁向内呈25度斜面,工艺精细,声音优美动听。

玉屏箫素以雕饰精美而著称,一般是在管身外表涂以古铜色彩,然后雕刻出细腻而逼真的山水、花草和鸟兽等各种纹饰,诗、画、色谐和,工艺纤巧,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玉屏箫的音色圆润、柔美,古色古香,尤以“龙凤箫”更为独特。

这是两支雌雄为配的对箫,上面雕刻精致的龙凤图案。

雄箫略粗,上刻腾龙,发音宏亮、奔放;雌箫稍细,上刻彩凤,音色柔和、含蓄。

两箫合奏,宛如男女重唱,和谐而富有情趣。

玉屏箫是优良的独奏乐器,更适于合奏或伴奏。

常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民间器乐合奏,与古琴合奏,效果更佳。

在昆曲、越剧和粤剧等地方戏曲伴奏中,玉屏箫是重要的乐器之一,多用于表现幽静、娴雅等场面。

洞箫

洞箫-演奏技巧箫的演奏技巧与笛相比,不如笛灵敏,但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叠音和打音等,但不宜演奏花舌、垛音等表现富有特性的技巧,而适于吹奏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

此外,琴箫合奏,相得益彰,委婉动听,更能表达出乐曲深远的意境。

三、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乐器。

板书设计:

年级

学科

综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中国民族乐器

教学目标

1、通过几种民族乐器,了解民族器乐的四大分类及其特点;

2、通过欣赏古琴曲《广陵散》,掌握分析民族器乐曲的步骤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器乐曲的能力;

3、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4、在欣赏中引导学生看、听、想、议、表现,全方位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1、对乐曲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引导;

2、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听辨、分析,体验音乐片断,通过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音乐鉴赏、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不断通过对音乐材料的呈示产生愉悦的审美,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

二、乐器的特点:

1、笛和箫的区别

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

箫亦称"篴","箎","龠"等等。

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

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

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

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

那么,在远古时代,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

关于箫与笛的起源,说法不一,据<<周礼>>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用到"篴"。

与笛同音同义。

但篴为竖吹,并非横吹之笛。

另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汉代称"篴"。

最初为四个指孔。

西汉京房加1孔,成为5孔,晋代的篴已有6个指孔,与现代的箫相似。

随着考古专家的发掘,湖北随州出土两支春秋战国时期的横吹。

开6孔,形制与竹笛极为类似,只是一端封闭。

魏晋时,已做为乐队中的主奏乐器。

唐时,出现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称七星笛(<<乐书>>)。

到了元代的龙笛,已与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一致。

至此。

笛与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

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那么,究竟哪种乐器最先为人们所创造并使用呢?

从人体身体结构来看,竖吹更符合人体正常的动作状态,而横吹则需要一支胳膊向旁边,而另一支胳膊则需要超过前胸到身体另一侧。

所以应该竖吹在前,横吹在后。

但由于横吹音量大。

传得远,加上膜以后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强,吹笛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吹奏音量小是由于箫本身结构所致。

箫的吹孔很小,并且依管壁厚度向内倾斜,这样吹奏时气流一大反而吹不响了。

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

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

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无疑能使诸君领略到质朴的美,返璞归真,松弛崩紧的神经,追求情绪中的安宁,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得到美的享受。

5、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

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十大古琴名曲

1、广陵散

2、高山流水

3、平沙落雁

4、酒狂

5、关山月

6、潇湘水云

7、阳关三叠

8、梅花三弄

9、胡笳十八拍

10、幽兰

三、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乐器。

板书设计:

 

年级

学科

综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买东西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常识,能够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2、具有初步识别商品及商品保障信息的能力;具有比较商品价格的能力;具有简单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方法。

3、学生在探究、体验等学习活动中,初步认识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学问;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购物过程中要关注所购商品的各种信息;关注所购商品的价格,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识别包装上的信息

活动过程:

教师:

同学们,你知道吗?

在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阅读包装上的信息,上面有很多学问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

研究内容:

你发现包装上有哪些信息?

你发现哪些最重要?

为什么?

每组发纸条:

把发现的写在纸上。

学生汇报

小结:

我发现包装上有条形码、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等等好多信息呢。

1、什么是条形码?

条形码是商品的代码标记。

它由粗细相间有一定规律并行排列的黑白线条和十三位数字组成,储存了商品很多信息,印在商品的包装上,用于计算机识别,也叫条码。

2、使用条形码有什么好处呢?

商品使用条形码不仅能防止商品被假冒,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提高了结款的速度和准确度。

如果条形码粗糙、模糊不清、颜色不对,就有可能是假冒伪劣商品。

3、在我们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有时会不小心买到三无产品,你知道什么是三无产品吗?

有些产品一无生产厂家的名称、厂址,二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人们常称它们是“三无产品”

4、如何避免买到三无产品呢?

请同学来说一说。

5、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

说说你的建议。

课上小结:

购物是生活的一种本领,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继续应用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体验,才能真正掌握购物的本领,成为生活的小主人。

活动2:

了解消费者的权益: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二条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第十三条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第十四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第十五条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利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板书设计:

年级

学科

综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买东西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常识,能够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2、具有初步识别商品及商品保障信息的能力;具有比较商品价格的能力;具有简单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方法。

3、学生在探究、体验等学习活动中,初步认识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学问;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购物过程中要关注所购商品的各种信息;关注所购商品的价格,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过程

认识人民币的真伪:

1、水印: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为毛泽东人头像固定水印;20元为荷花固定水印,10元为玫瑰花,5元为水仙花,1元为兰花。

2005版有水印面额数字。

2、红、蓝彩色纤维:

在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的票面上,可看到纸张中有红色和蓝色纤维。

(2005版取消此措施)

3、安全线: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为磁性微文字安全线;20元为明暗相间的磁性安全线。

2005版第五套人民币为全息开窗安全线,50元和100元的窗开在背面。

4、手工雕刻头像:

第五套人民币所有面值纸币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均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

5、隐性面额数字:

第五套人民币各面值纸币正面右上方有一装饰图案,将票面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度角,可看到阿拉伯数字面额字样。

6、光变面额数字: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正面左下方用新型油墨印刷了面额数字“100”,当与票面垂直观察其为绿色,而倾斜一定角度则变为蓝色。

50元则可由绿色变成红色。

7、阴阳互补对印图案:

第五套人民币正面左下角和背面右下方各有一圆形局部图案,透光观察,正背图案组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8、雕刻凹版印刷:

第五套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9、号码(凸印):

第五套人民币1999版100元、50元为横竖双号码,横号为黑色,竖号为蓝色;其余面额为双色横号码,号码左半部分为红色,右半部分为黑色。

2005版100元、50元为双色异型号码,中间大两边小。

10、胶印缩微文字: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20元等面额纸币印有胶印缩微文字“RMB100"、"RMB20"等字样。

11、专用纸张:

第五套人民币采用特种原材料由专用抄造设备抄制的印钞专用纸张印制,在紫外光下无荧光反应。

12、变色荧光纤维:

第五套人民币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下可以看到纸张中随机分布有黄色和蓝色荧光纤维。

13、无色荧光图案:

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在正面行名下方胶印底纹处,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下可以看到面额阿拉伯数字字样,该图案采用无色荧光油墨印刷,

可供机读。

14、有色荧光图案: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背面主景上方椭圆形图案中的红色纹线,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下显现明亮的桔黄色;20元券背面的中间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下显现绿色荧光图案。

15、胶印接线印刷: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正面左侧的中国传统图案是用胶印接线技术印刷的,每根线均由两种以上的颜色组成。

16、凹印接线印刷: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背面面额数字“100”、20元正面左侧面额数字“20”是采用凹印接线技术印刷的,两种墨色对接自然完整。

17、凹印缩微文字: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20元券在正面右上方装饰图案中印有凹印缩微文字,在放大镜下,可看到“RNB100”、“RMB20”字样。

(50元也一样)

18、磁性号码:

用特定的检测仪检测,100元的黑色横号码和20元的双色横号码中黑色号码有磁性,可供机读。

板书设计:

 

年级

学科

综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第周

星期

第节

月第课时

学期第课时

教学内容

吃什么好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情境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提问、推理、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迁移应用。

教学难点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是吃造就了人的身体,我们吃什么,怎样吃,于是就有了怎样的你。

我想我们需要吃的是完整的食物,自然界的存在本身是非常完美的,完整而均衡的食物是对我们非常有益的,比如吃苹果,梨等,我都吃不削皮的,不管有没有传闻的农药残留,很多水果的皮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