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272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8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docx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docx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七

 瀏 陽   劉世禎昆湘 述義

瀏 陽   劉瑞瀜仲邁 疏釋

受 業   方錫藩振群 敬錄

劉裔誠樸庵 校字

劉淵仲 劉仲鴻 李謨光 同校

劉芹齋 易雨郇 易石庵 同校

劉藥橋 傅文斗 唐雲崧 同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此与上桂枝加葛根汤主治之证,项背强几几恶风皆同,惟发热(太阳病故发热)无汗为异,此皮毛闭塞,荣卫之两郁也,脉当浮缓且大,按之微紧,宜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较桂枝加葛根汤,仅参麻黄一味,以开卫闭,乃方以葛根名者,知所重仍在葛根,但以无汗加麻黄耳。

可知桂枝、麻黄之主治,惟视表实、表虚,有汗、无汗为辨,未可如泾渭之判,以桂枝为治风而不治寒,麻黄但治寒而不治风也。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

葛根汤主之。

  两经之证,同时并作,谓之合病,若一经先病未愈,复连一经,谓之并病。

此证所谓太阳阳明合病者,即风寒中表兼中里,风邪直入胃肠之候也。

其人本胃中寒,加以太阳伤寒,外寒与内寒相应,风性急而内犯,鼓荡肠胃之气(西学谓肠之蠕动增速,则下利,即此义也),故令下利,脉当浮大而按之濡紧。

治此不用温中之品者,以胃本无病,因外寒相感而为病,虽下利病象在里,而病因实为在表,故治其外而内自安。

此病常常见之,后贤以阳并于表则里虚释之,假令阳并于表,发表则阳亡,里既虚矣,且当先救其里,尚可用葛根汤以发汗乎,亦有释为太阳发热恶寒,合阳明之目疼鼻干,为太阳阳明合病者,更与论旨相违,且何以致下利,更与目疼鼻干无关也。

此证若脉浮而大(大为气实,非虚大也),口渴发热恶寒,便为二阳并病,宜大青龙汤治之。

本论所示证治,一一皆治源之法,学者宜熟玩焉。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一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斤,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此示风邪入胃,其人胃气上逆,因令水气上行,但呕而不下利,盖邪入胃而不及肠,故不利而但呕也,脉当浮大而按紧。

病因在表,而证象见里,无论为呕为利,皆当治其外而内安。

故仍用葛根汤法,加半夏以降逆气,风寒外解,水气化汗,则表和而里亦和,呕必自止。

此证或脉浮甚,或呕不止,麻黄不可用,以发其阳故也。

虚有误发其汗,必令中虚而吐下不止,故治其实,即当预顾其虚。

经曰:

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用一法即垂一戒,自无实实虚虚之咎矣。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促,一作纵)。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此示误下邪陷,协热下利之候,乃浊邪之内陷,非清邪之下陷也。

经称协热利者,谓外实攻里,因使在表之热,相协俱陷,故曰协热下利。

但化热化寒,为虚为实,不可一例,兹先举化热之变,曰:

太阳病,桂枝证者,初起病象,当发热自汗可知。

桂枝证非可下之证,必其人素秉阳盛,多阳者多热,虽病在太阳,已具内热之象,医家不辨为本体阳盛,又不辨证象之尚在太阳,未转阳明,此时脉必浮缓而大,治宜用桂枝法,加黄芩、石膏之属治之,即但清肌热之剂,外证未解者,仍在禁例,必待用桂枝汤后,外解转脉洪烦渴(此因未佐黄芩、石膏之变),始可议用白虎。

今粗工凶凶,竟误以发热自汗,认为阳明潮热,遽用下剂,以攻其里,下后外热相协内陷,因成利遂不止之候。

若府气偏实之证,虽服泻剂,大便当一二行自止,此因下而遂频利,故云利遂不止,非谓一日数十行也。

惟邪虽内陷,病机仍为化热,必见暴注下迫,利后反快,与中寒气陷之利不同,要当平脉审辨。

下后利不止,若脉转濡弱而坠者,此为里虚,今下后脉反急促,势上击手,此虽误下,而脉气仍欲外出,其势未降,故知为表未解也。

误下表闭者,法当无汗,今喘而汗出,知肺气仍能外通。

汗泄腠疏者,肺郁宜宣,今汗出仍喘,知表邪尚未尽解,但外证不言恶寒,知邪陷而火气内郁,非客寒外束之表,故因喘急气增,使皮毛乍开,喘且复汗。

曰表未解者,明荣卫之气内陷,非谓便当发汗,且与麻杏甘石汤主治之汗出而喘,病因证象,微有不同(汗出而喘,谓时时微汗,而喘仍不解,为寒热内陷于肺,与本条喘而汗出,肺为火郁者不同)。

盖肺为火郁,故忌用桂、麻辛温发阳之剂,当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解肌热以升胃津,连、芩清血燥而坚肠滑,甘草缓急,调和中府。

凡热利皆因风邪内动,鼓荡肠胃之气(西医所谓肠蠕动加速是也),法当清心凉胆而利自止(西学谓胆汁输于肠者过度,则刺激肠之蠕动加速,胆汁之泄,由于胆气之热,故苦寒可以坚之),学者详焉(凡云汗出,皆指微微有汗,若汗多便云大汗出,出不止,即成漏汗。

辨证不可含混也)。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此更举寒邪伤荣之证治也。

曰太阳病者,即赅总纲诸证在内(头项强痛,脉浮恶寒)。

头痛发热,(必头连项而强痛,因已见总纲,故但略言头痛也)证同中风,加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为寒中于背,入自俞穴。

骨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即神经之用也),寒邪伤形(经云:

寒伤形,热伤气),经络内阻,荣气郁而不畅,为身体诸痛。

腰为肾府,其俞在背,少阴为太阳之里,故外寒内入则腰痛也。

恶风无汗而喘者,寒伤荣,则玄府不通,皮毛致密,阻气门出入之用,使肺独营其呼吸,故喘。

喘者,出入息之加速也。

伤寒当恶寒,伤风当恶风,今太阳伤寒,而言恶风者,知伤寒之证,虽无风而亦恶寒,非恶寒更不恶风。

中风之证,虽见风即恶,亦非恶风更不恶寒。

故但据恶寒、恶风之病情,不足以为风、寒之辨。

其表虚、表实之分,全在有汗、无汗,脉缓、脉紧之异。

此证脉当浮紧且数,主以麻黄汤。

麻、杏利肺气以开皮毛,桂、甘达荣气而和中府。

不用桂枝法啜粥者,以中风汗泄,荣气内弱,当滋谷精以助卫阳,若伤寒表实,荣卫两郁,但开皮毛,即能化汗,且伤寒恶食,故亦不宣啜粥也。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合病之义,己见上释。

兹所谓太阳、阳明合病者,言其人胃阳素盛,初病太阳,即见胃实之象(两经同时而病),《阳明篇》所举太阳阳明者是也。

温凉并进,虽当活法应机,发表攻里,亦自后先有序,是活法中仍有定法也。

盖表里俱虚之候,多为寒中,法当先救其里,非温中无以助卫气之升;外内两实之证,多为热中,法宜先解其表,非表解必致成误下之变,是知救里宜急,攻里宜缓。

今二阳合病(太阳、阳明),喘而胸满,为证尚在表,胸满为上焦气郁,肺主上焦,外闭则内喘,外证当发热无汗,脉必浮大而按之微紧,即内见胃实之证,不可遽下,宜用麻黄汤先解其表,俟表和而里证未去,再议攻里,乃为合法。

喘证有虚实表里之异,若腹满而喘,脉沉实,又为内实之候,假令仍恶风寒,亦未可下,曰宜麻黄汤者,较主之之义,稍为圆活,示学者总当随证加减也。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明伤寒传经之证,当计日病传,法有程序,若不传经之证,则随体变化,谓之传变,而非传经。

传变者,不可以日数拘也,兹曰太阳病十日已去者,犹曰病经旬日云尔。

若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盖外证若在,病人必烦热不能安卧,脉象亦浮盛或紧,今脉转浮细,已非表脉,而为荣气之虚,证复嗜卧,必身热已退,故知为外邪已解,外解而脉象未转和平,仍见浮细者,知外解里未和也。

若病人无所苦,则候里和,当自愈,或外热尚未尽退,此为荣血内虚,宜仿当归四逆法进退治之。

何以知为血虚,以脉浮细故知之。

若其人外无身热,乃加胸满胁痛者,则平浮细之脉,知为太阳已去,而邪移少阳也,宜与小柴胡汤,和其胸隔自愈。

下曰: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须知病十日已去,当已方药杂试,何以脉仍但浮,或病重药轻,未能发汗,或发汗后更加风寒复感,但浮之义,谓尺寸俱浮,并无别象,纯系表证,故可发汗。

此处言脉不言证者,总见表脉既在,自然表证仍在,但浮不兼他象,故应以解表为法。

上列病象两转,一为胸满胁痛,一云脉但浮,皆直接十日以去立说,古文曲折,大抵类此,学者宜细译之(本条义分三段,上一段为已解,不须治,调养自愈,中段言尚有余邪入少阳,宜小柴胡法,脉浮细或浮而弦;末段言太阳证仍在,脉但浮者,虽十日已去知前并未发汗,或发汗不澈,仍当以麻黄汤发表。

总见治病当随证消息,不可拘于日数也)。

  太阳伤寒(通行本误作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此示素秉阳盛之体,伤寒而兼内热之证治也(旧误作太阳中风者,非也)。

发热,恶寒无汗,脉象浮紧,为寒邪伤荣正病,独加烦躁一证为异(疼者,掣痛时止之谓),烦躁知为府阳(胃府)之盛,宜大青龙汤主之。

大青龙即麻黄法加石膏、姜、枣。

用石膏清热除烦,即佐姜枣宣胃和中,预虑阳明之陷,所谓汗不出者,有不可与白虎之禁,盖指白虎汤全方而言,非谓石膏、知母,不可参入解表剂也。

烦躁之证,有虚有实,实者胃热干心,虚者肾阳下厥。

故本条烦躁之证,与少阴病之肾虚阳越,证象相似,最宜细审,辨之仍不外平脉辨证;假令得此证而脉象微弱,外证复汗出恶风者,脉微弱,知真气内虚;汗自出,则卫阳外泄,虽恶风知邪仍在表,法当温中和外,大青龙不可服也,服之必阳气外亡而生厥逆,阳亡则筋肉失养,掣惕瞤动,此误治之逆也,宜以真武法救之。

此证若脉象微弱,而外证无汗者,则为血虚而非阳越,用当归四逆法进退为宜。

若烦躁不得眠者,佐枣仁、牡蛎之属。

温粉,古法也,即龙骨、牡蛎二味,烧热为末,涩以固脱,外用可以敛汗,凡汗出不止者,皆可用之。

  太阳(通行本阙)中风(通行本误作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此示素秉阳盛多湿之体,中风而兼内热之证治也(旧误作太阳伤寒者误也)。

大青龙之异于麻黄汤者,在参入石膏,以清里热,其所主治,即以不汗出而烦躁为证谛,所以与少阴证有疑似虚实之辨者,亦因烦躁故也。

末条当具上条无汗烦躁之证,经文不重出者,以既有无少阴证一语,则义可隅反,古文曲折,每多如此,非缺文也。

中风之证,脉象浮缓,法当腠理开泄,发热自汗,今中风而身无汗者(条文不言自汗,又用大青龙发之,其无汗可知),乃证兼湿邪,风为湿滞,致皮毛闭塞,故反令无汗。

身不疼者,以湿滞则风性弛缓,气血无郁冲之争,无争故身不痛,身重者,以湿性凝重,湿滞则经气不举故也。

但重仍乍有轻时者,以风性疏泄,虽湿阻气痹,复间一时通故也。

凡发热,脉浮缓者,法当自汗,假令无汗,即风为湿滞之证。

湿证亦有自汗、多汗者,必风湿化热,其气外行,热蒸分腠,乃开玄府。

今烦躁为热陷于里,湿外风内,故外证无汗,脉必浮缓而按之濡滞(此缓乃脉象松缓),宜大青龙法,发汗以清里热,令风湿俱去。

曰发之者,谓泄风于湿外,以发其表也。

曰无少阴证者,即示后学审烦躁之虚实,必辨其无少阴肾虚之证,乃可用大青龙发汗,若证在少阴而误用之,必致亡阳之变。

盖少阴烦躁,脉当沉微欲绝(若亡阴之烦躁,脉又当细数,去来不匀),或命火不藏,脉则洪大无伦,有出无入,临病尤宜精辨,一逆而夺人长命,治已晚矣。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斤半半夏半斤,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通行本误入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十四字),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通行本误入去麻黄三字),加杏仁半斤,去皮尖(通行本多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二十字或为叔和所注)。

  此示伤寒气郁化水之证治也。

湿为水性,喻气体而含水,进为水气,以水体而含气。

故伤于湿者,为水津不能化气;病水气者,为气郁还复成水(中焦不能化气则病湿,若胃气醒酿,尚能蒸发,遇外寒而气郁化水,则病水气。

故燥湿邪,以温脾为先,散水气,以宣肺为急。

温脾者,所以助中焦之化气;宣肺者,所以助上焦之散津),本条明气郁化水之变,观妙穷微,致知格物,学者当精思明辨,乃得洞病机变化之理。

盖伤寒之候,由寒邪外凝,阳气内郁,腠理致密,玄府闭封。

皮腠密则气不外宣,玄府闭而湿反内却,心阳外御,寒胜热生,故人伤于寒,转而发热(凡人被风寒,浴冷水,而皮肤反发热者,寒邪内胜,而阳气外拒故也,今西学以冷浴为健康身体之术,此属锻炼之义。

若体弱者,必乍炼而体先伤矣)。

平人水谷入胃,中焦如沤,津液四布,五经并行。

遇外伤于寒,表邪不解,胜拒相薄,荣卫失所,胃散谷精之气,外不得泄于皮肤,内不得行于水道,乃郁气化水,停蓄于心下之分。

心下者,心肺之下,胃脘之外,膈膜之间,胸腹藏府之郭(郭者,腔子空虚处也),太阴、阳明,失其开阖之用,而心下之水气见矣。

此由膈气素虚,病缘体变,非宿有留湿之证。

论病机则以恶寒表不解,为气郁化水之因,故曰: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也。

曰干呕发热而咳者,此续明水气见证之象,而病因亦寓其中。

盖初缘客寒外胜,既气郁化水于心下矣,已而阳气内拒,真邪相搏,外为发热之际,斯气机御邪于表,令心下之水气,随热布散,正负邪胜,中府乏游溢精气之力,而胃阳内郁,水气逆流,开阖阻则出入废,出入废则升降失,胃阳挟水气上逆,而干呕之证作矣。

心下之水气,因发热外引,复不得泄于皮腠,以合太阳之开,则外内合邪,水寒上射,肺寒挟水气上逆,而咳嗽之变著矣。

是知伤寒发热,又为心下水气干移肺胃之因,故曰:

干呕发热而咳也。

本证脉当浮紧而按之微弦,浮紧者表寒,按弦者水气,宜小青龙汤治之。

小青龙即麻黄法去杏加芍、参、干姜、半夏、细辛、五味,桂,麻双解荣卫,以散外寒,姜、辛温散里寒,以化水气;半夏降逆;甘草和中;佐芍药者,以制荣气之溢;加五味者,以敛肺气之散,使发表无过汗之虞,宣肺免动气(动其冲气也)之变。

医良法美,盖一方而外内合邪解矣。

以下演水气病变不一,各由体异,因续举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诸变,皆宜以小青龙法主之,但须随证进退,故方后更示加减之例。

若渴者,去半夏之燥液,加栝蒌根以生津,盖水气之证,由于气不布津,其证当有微渴,复不能饮,兹云渴加栝蒌根者,必证兼燥化,有渴而微烦之象,脉当浮紧,按之弦滑而急,乃为相应。

若微渴不须增减,以水气散则津自生也,或服汤(即小青龙汤也)后转渴,又为欲愈之候。

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

利为水注于肠,噎为气窒于咽,或格或陷,升降各殊,为虚为实,病因不一,兹下利与噎,皆去麻黄加附子者,以本属气寒化水之变。

加利知真阳下衰,见噎知浊阴上逆。

卫气起于下焦,胃阳生于命火,故证具水寒,而兼见利噎之候,皆主附子下温阳根,以复升降之用。

去麻黄者,以里虚不可发表。

曰微利者,示学者当预于先也,脉象必尺中紧弱(或沉部紧弱)。

凡辨证平脉,皆当合断,未可以概他证,便谓利噎总属肾寒。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

少腹满之因亦不一,今小便不利而少腹满,知水气蓄于下焦,加茯苓欲令水气下行,故去麻黄之外散也。

若喘者,肺气逆也,水气射肺,当有微喘,今喘而气粗,加杏仁利肺下气。

凡此皆随证消息之例,学者宜熟玩以求一贯之旨,则于见病知源,思过半矣。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此与上条证治略同,心下有水气,言病之因;咳而微喘者,言病之象。

水气在肺,当有微喘,发热不渴者,此其常也(不言恶寒者,已冠伤寒也)。

盖水气之渴,因气郁化水,则津不上布,与燥热灼津,渴而口燥之证不同,故水气内结,或渴或不渴,但仍以不渴者为常。

小青龙为发散水气之剂,若初起不渴,服汤(此即小青龙汤)已后而反渴者,此非病加,亦非化热,乃水寒之气已去,而病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义当直接发热不渴句,若服汤已渴之候,当滋胃津,宜茯苓、白术、人参、粳米之属作汤与之。

渴甚者,栝蒌根、麦门冬,皆可参用。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各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助药力,取微汗。

  此示太阳病外证未解,凡荣气弱者,皆可以桂枝法助达荣化汗之用。

脉浮弱即荣弱之诊,当以汗解者,服桂枝汤,当得汗而解也。

本条不言有汗、无汗,亦不冠伤寒、中风,但举脉象浮弱,为辨证制方之法,是知或风或寒,在表在外,以及六气、六经之感,苟平脉而真审其荣弱血寒,气机宜于外达之候,则无论为表实之无汗,抑为表虚之自汗,病在太阳,或转系他经,皆可以桂枝法治其病源。

令无汗者,蒸津液以化汗;自汗者,祛邪风以止汗。

神妙无方,化裁不尽,明科目经旨,则桂枝法岂独可治伤寒,凡杂病内伤,病因属荣寒气弱之证,无不可以桂枝法治之。

斯则一法不作一法用矣(后贤胶柱之见,或以为伤寒之方,但治伤寒不治杂病者,其说固陋,或以某方专属某经,某方可借治某病,自以为得圆通矣,其未解一贯之旨,盖仍在五十步百步之间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三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此示辨证之法,当审病机消息。

兹云太阳病,下之微喘者,知未下之先,必证象化热,始可议下。

下之太过,当伤胃脘之阳,今下后无他变,但微喘者,必下时表邪未尽,因下而内陷于肺,故曰:

微喘者,表未解故也。

喘者,肺气上逆之候(此言实喘),脉象当寸口浮而促(此促言势上击手,凡下后之促,皆此义也),关上濡,用桂枝法以达荣郁,加朴杏开降肺胃,则余邪解而喘息和矣。

此本太阳转属阳明之证,因下之太早,令肺胃气逆而微喘,但亦有大下伤中气而喘者,当喘甚而满(非仅微喘),脉象必虚濡可辨(或浮虚而数,或短数不匀)。

大抵下后微喘,多表未解,汗后微喘,多属气虚,亦犹汗后腹满,多中府气滞,吐后腹满,多阳明内结,下后腹满,多脾气不运也。

临证要以平脉为断。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本论之例,就在表之证,而更分深浅,则以皮毛闭塞,发热无汗,荣卫两郁者,曰表证。

腠理不密,发热自汗,卫开而荣气仍郁者,曰外证。

因病机不在皮毛之闭,而在荣弱不足以驱客邪,故自汗而外仍不解,因名之曰外证,以汗出于肌腠也(汗孔在外皮,汗腺根于内皮,内皮,即肌也),故桂枝法名曰解肌。

凡发表攻里,自有程序,先表后里,此定法也(若统言表里,则有时外亦言表,如用桂枝汤反攻其表之例)。

故曰:

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

误下为治之逆,治逆即成坏病。

欲解外者,宜桂枝汤,盖本条外证,专指病邪在肌,桂枝汤即解肌法也。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木条共示二义,曰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此谓病在太阳,已经汗下,宜表里之邪两解,即外证仍在,亦当消息气血之变,和其阴阳,治从坏病之例,但须以平脉为认。

若汗下后脉仍浮者,此虽已经汗下,而外证不曾愈也。

何以知之,以浮脉为气出于表,本不当下而宜汗,而反下之,宜令邪陷,乃虽下而脉仍浮,知表邪固仍在也。

因浮脉不去,故令外证不愈,今据脉浮,故知邪尚在外,当须解外则愈,仍宜用桂枝汤以解肌,此一义也。

其次则言用麻黄汤发汗之后,多继以桂枝法者,以寒邪伤荣,皮毛外闭,荣卫两郁,发汗则皮毛既开,寒邪即去,假令仍有余邪,必因荣气未达,令邪留肌里,非寒邪复感,决无得汗而卫气仍闭者,故治汗后不解,大抵皆从和荣之治。

凡本论虽冠伤寒二字,而条文有汗后、或发汗、自汗、汗出已云者,俱不可视同伤寒正病,此又一义也。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此示卫郁并荣,气强因令血溢之证(西学谓大体之温度在血,国学谓人体之温度在气,气阳而血阴,气有余便是火,其义谓心血之所以温者,其源在肾间动气,盖心火以命火为根也,人死则肤冷如冰,血液固在,但气散则血死故耳。

是知热力在气,惟借血以涵蓄之,非血为热源也)。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寒邪伤荣证也、脉象浮紧,为气寒内束其血(此处气字,为气交客寒之气,非谓本体之阳气也),卫气外闭,郁不得泄,病经八九日,表证仍在,乃伤寒不传经之证,虽日久未经汗解,仍属邪在太阳,此当止发其汗,乃为合法,若发汗不如法,服药已仅得微除,微除者,谓证象略减,未向愈也。

若其人发烦目瞑,发烦者,阳气内郁,目瞑者,合目畏光(阳盛则畏光,即灯光亦恶见,故合目以避光,非阴气盛则瞑目之谓)。

病剧者,必致血从鼻出为衄,得衄则表证当解。

所以然者,以其人阳气重(重即轻重之重,谓阳气盛重也),卫迫荣溢,故令从衄解也。

盖素秉阳盛之体,卫闭日久,必气郁而化热(若索秉阳衰之体,必气郁化寒,此又病由体异之例),卫郁不能外越,则返而内并于荣,荣热复外不得泄,因令血溢于上,发为鼻衄,经所谓阳络伤,则血外溢者是也。

汗之与血,异名同类,经云: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今气热既由血泄,卫郁当从衄解,故曰衄乃解也。

下云麻黄汤主之,义当直承此当发其汗句(谓发汗当用麻黄汤法),所谓服药已微除者,必发汗不如法,未用麻黄汤,而以他药发汗(如后贤羌活、防风之类),致令表解不彻,因致衄血之变。

且病有得衄而解者,亦有衄后病仍不解者,如寒邪伤荣,脉象浮数(浮数有力,为寒将化热),发热汗不出者,此为表实,衄当解,若衄后不解,脉证如故者,仍可发汗。

但病由体变,不可一例,如同属者后不解,若其人寒胜于热,则衄后热从血泄,或不发热而恶寒,不汗出,脉象当仍浮紧,其人必不更烦,此热泄而表寒仍在,可再与麻黄汤,以散表寒。

若其人热胜于寒,则衄后发热,汗不出,脉必浮而数,应指有力,其人必仍发烦,此虽衄而荣郁犹未泄也(亦犹自汗而荣气仍郁之理)。

恶寒仍在者(恶寒则表未解),宜大青龙汤发之,兼治表寒里热为宜。

此二法常须识之,勿令误也。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寒邪伤荣证也(冠太阳病三字,则恶寒自在其中)。

上条举发汗不彻,有得衄血而解之例,木条所谓自衄愈者,明未经服药发汗,忽然衄血,卫随荣泄,邪因自解,此又一例也。

盖得衄而解者其常,若不愈者,当平脉消息治之。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薰之。

若发汗不彻(通行本阙),彻不足言,阳气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