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270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docx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docx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力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力

 

基础课

【学习目标】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知道力的概念,能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

一、快乐学习

仔细看课本第2-5页,把比较重要的信息画上线,并记忆。

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二、通力合作

学法指导:

请先自我探究下面的问题,找出质疑,再进行小组内交流探究

1、力是。

2、我们在讨论一个力时一定存在个物体,一个是另一个是。

因此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物理学中,把力的单位定为,简称,符号是。

托起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50kg的中学生站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4、教材P3图7.1-1所示,用力捏橡皮泥是,力使橡皮泥,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力使弹簧.可见,力能,使它发生形变。

5、观察教材图7.1-2所示实验。

(1)磁铁慢慢靠近静止的小钢球,小钢球,

(2)图甲中,小钢球速度变,(3)图已中,小钢球。

6、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发生了变化。

7、力的作用效果是:

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C.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D.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9、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是从静止变为运动

B.只要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就在不停地改变

C.运动状态改变,必须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改变

D.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就没有改变

10、力的三要素是指、、。

各举一例说明其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1、理解力的示意图画法: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用示意图表示下面各力:

①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的拉力

②沿竖直方向向下压物体的压力

③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水平向左20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N的拉力

④用示意图表示被马拉动的车辆(画一个方框代替)受到的力。

12、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这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划船时向后划水,船就前进。

这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的。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你还有什么疑问?

你认为还有什么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三、精彩展示

1、对有关知识相互交流,理解记忆。

2、结对互查,检查效果。

四、综合提高

1、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D.物体不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对于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铁铁钉相互吸引,但磁铁吸铁钉的力比铁钉吸磁铁的力大

B.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

C.地球对人有作用力,人对地球也有作用力

D.磁铁吸引铁钉,而铁钉没有吸引磁铁

3、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是从静止变为运动

B.运动状态改变,必须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改变

C.只要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就在不停地改变

D.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就没有改变

4、下列事实中,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B.匀速直线下降的降落伞

C.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D.用力捏饮料瓶,瓶变瘪用力的示意图表示

5、在图中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B.C.D.

6、如图

(1)所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如图

(2)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图(3)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总之力可以改变。

7、如图所示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艘小船前进时,自己的小船会同时后退,此过程所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1、力的两个性质:

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和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描述方法:

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基础课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快乐学习(5分钟)

仔细看课本第6--7,把比较重要的信息画上线,并记忆。

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二、通力合作

学法指导:

请先自我探究下面的问题,找出质疑,再进行小组内交流探究

1、物体如果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弹性。

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2、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同一物体越大,弹力越大。

注意:

我们常说的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

4、弹力产生的原因是弹力的大小与有关。

5、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测力计?

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

(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使用测力计时,要看清,认清它的,测量前应轻拉秤钩几次,看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较大摩擦,指针是否,拉力方向应与弹簧轴线方向,所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

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N。

8、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你还有什么疑问?

你认为还有什么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三、精彩展示

1、对有关知识相互交流,理解记忆。

2、结对互查,检查效果。

四、综合提高

1、下列结果不是弹力产生的是()

A.玩具手枪将子弹弹出去B.撑杆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

C.装有弹簧的门被推开,放手后自动关上D.手中的石块放手后会下落。

2、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应校零

C.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D.所测量的力的不能超过量程

3、分别水平拉同一弹簧测力计两端,各用5N的力,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A.10NB.5NC.0ND.2.5N

4、长为10cm的弹簧在20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0.5cm,要想使弹簧伸长到13cm,应对弹簧施加多大的拉力?

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使用。

已知每个测力计自重2N,物块重为5N,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各是多少?

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N.

ABC

7、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例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B.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时,弹簧测力计必竖直放置

8、若在弹簧的吊环上安装一挂钩,把弹簧秤倒过来悬挂,对新安的挂钩上施2N的拉力,弹簧秤的示数()

A.大于2NB.小于2NC等于2ND.无法确定

9、一根弹簧原长10cm,把它挂在支架上,在下方用3.2N的拉力竖直向下拉,弹簧长度为12cm;如果9.6N的力沿竖直方向向下拉(没超过弹性限度),弹簧长度为()

A.6cmB.14cmC.16cmD.18cm

10、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她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

钩码总重/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指针位置/cm

2.5

3.0

3.5

4.0

4.5

5.0

5.5

5.8

5.8

(1)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拉力不大于N的情况下,弹簧的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

(2)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3)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下面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

11、小华在用弹簧拉力器在家锻炼身体时发现:

当用力拉弹簧时,开始不会感到太费力,可是越到后来越费力。

这是什么原因?

12、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以此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所挂钩码数量N(个)

0

1

2

3

4

5

6

弹簧长度L(cm)

12.56

13.11

13.65

14.2

14.73

15.29

伸长量△L(cm)

0

0.55

1.09

1.64

2.17

2.73

(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据是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Δ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伸长量为__________c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知识梳理】

1、弹弹性、塑性、弹力的概念

2、力产生的原因

3、弹力产生的条件

4、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作用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7.3重力

基础课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快乐学习

仔细看课本第9-12页,把比较重要的信息画上线,结合演示实验,理解记忆。

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二、通力合作

学法指导:

请先自我探究下面的问题,找出质疑,再进行小组内交流探究

1、重力的由来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

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用字母G表示。

2、重力的三要素

⑴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g=9.8N/kg,它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一个实心物体的体积是V,密度是ρ,则此物体的质量是,所受的重力为。

⑵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的,

⑶重力的作用点叫做。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画物体重力示意图时,通常都从重心开始画,如课本58页图13.2-8所示。

3、重心与稳度:

物体稳度与重心高低有关,重心越低,稳度越。

4、100g的苹果重N,重30N的一个铜块质量是kg。

5、抛出的铅球在空会继续运动因为,最终会落地因为。

6、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此过程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A.沿斜面向下B.竖直向下C.垂直于斜面向下D.水平方向

7、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到。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

8、下列估测最接近事实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一个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0kg

C.中学生的身高越为1.60cmD.两个普通鸡蛋重约为1N

9、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作用点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D.力的单位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你还有什么疑问?

你认为还有什么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三、精彩展示

1、对有关知识相互交流,理解记忆。

2、结对互查,检查效果。

四、综合提高

1、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

A.一只母鸡重100NB.一个苹果质量0.15kgC.一个中学生重50ND.一个鸡蛋质量0.5kg

2、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吸引力B.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大于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C.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等于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D.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小于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3、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上和月球上称同一物体,结果是()

A.天平、弹簧测力计示数均相同B.天平示数相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

C.天平示数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D.不能确定

4、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河水不再流动,也没有了瀑布B.人轻轻一跳就会离开地球不回来

C.杯中水倒不进嘴里D.物体将失去质量

5、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设想如果我们乘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质量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地球上重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块在月球上的密度是它在地球上的1/6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力

6、我国已成功进行载人航天。

空间站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下列哪些现象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进行()

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放大镜看物体C.用天平测质量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E.用温度计测温度F.练举重G.用弹簧拉力器健身H.用跑步机跑步

7、建房时常用重锤线来检查墙壁是否,这是根据性质制成的。

8、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开始工作,如图所示,这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开展探测工作,展示了我国强大的科技综合实力.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重力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地球表面的重力;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质量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地球表面的质量.

9、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10、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是

11画出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示意图

⑴踢出的足球⑵从斜面上下滑的木块⑶静止的吊灯⑷水中悬浮的小球

12、如图,一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13、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力示意图.

【知识梳理】

1、重力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大小也叫重量.

3、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G=mg

4、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5、物体的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6、重力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