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讲解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245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docx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讲解课程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docx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导游讲解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从事导游服务岗位工作所需掌握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在于让学生在熟悉内蒙古概况以及内蒙古中部主要景区景点(即内蒙古中线游为主)的基础上,掌握导游讲解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具备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相关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学生将所学的旅游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形成导游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与导游操作实务、旅游景区(点)服务等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结合导游服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包括内蒙古及金三角城市简介、内蒙古中部主要景区景点举要、口语表达基础训练、导游讲解技巧训练等4个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知识建构的客观规律,融合全国导游员的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导游讲解的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校内实训、现场教学等多种途径,采取旅行社实习和学校教学交替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更好地掌握导游讲解的各种技巧。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数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内蒙古及金三角城市概况和金三角城市主要沿途风光、着名景区及其主要景点,掌握导游讲解的一般流程,具备从事导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口头表达能力,掌握并能运用导游讲解技巧对内蒙古三大景区进行导游讲解,达到全国导游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易于合作的品质,树立“客人至上”的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能熟练、流畅地简要介绍内蒙古概况;

·能在旅游车上熟练流畅地进行沿途风光讲解;

·能提供昭君墓、大召寺、响沙湾等景区、景点的讲解服务;

·能熟练地为游客提供规范服务;

·能正确地应对导游服务中发生的突发状况。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工作

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

课时

1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及

呼包

三市

简介

1.能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包、鄂三市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面积人口、气候特征、行政区划、市树和市花

2.熟知内蒙古的历史沿革,能介绍内蒙古盟旗制度的演变历史

3.知道内蒙古的主要旅游资源和呼、包、鄂三市旅游的特色

4.理解蒙古族文化的基本内涵及表现

5.能介绍蒙古族的民俗风情

6.能介绍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7.能介绍内蒙古中部主要购物场所

8.知道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通、住宿等旅游服务设施

活动一: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介绍

教师设计一个为某个初到内蒙古的旅行团简单地介绍内蒙古概况的工作任务,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演示,然后师生共同点评。

活动二:

呼和浩特市沿途风光讲解

教师设计一个场景:

某个导游刚刚从白塔机场接到一个旅行团,目前他们乘坐的旅行车正在前往酒店(金世阳光)的路上。

请学生分别扮演“旅行团”和“导游”,由“导游”进行沿途风光讲解,教师予以点评。

活动三:

包头市沿途风光讲解

教师设计一个场景:

某个导游刚刚从包头机场/火车站接到一个旅行团,目前他们乘坐的旅行车正在前往包头市区的路上,已经进入建设路/钢铁大街,需要给他们进行沿途导游讲解。

请学生参与游戏,一个学生扮演导游,一组学生扮演旅行团。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对沿途导游讲解的要领进行讨论,并予以点评。

活动四:

鄂尔多斯市市沿途风光讲解

教师设计一个场景:

某个导游准备按接待计划带一个旅行团到鄂尔多斯市去旅游。

请学生参与游戏,一个学生扮演导游,一组学生扮演旅行团。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对讲解夜景的要领进行讨论,并予以点评。

12

2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景区

景点

举要

1.熟知昭君博物院景区的概况及其主要景点的基本情况

2.熟知大召寺景区的概况及其主要景点的基本情况

3.熟知响沙湾景区的概况及其主要景点的基本情况

4.熟知草原的概况及其主要景点的基本情况

5.了解成吉思汗陵景区的概况

6.了解将军衙署景区的概况

7.了解呼和浩特市的概况及蒙牛乳业的工业旅游的概况

8.了解包头市的概况

9.了解鄂尔多斯市的概况

10.了解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概况

11.了解阴山山脉的概况

活动一:

昭君博物院现场教学

组织学生到昭君墓景区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该景区及其主要景点的讲解要领。

活动二:

大召寺景区现场教学

组织学生到大召寺景区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该景区及其主要景点的讲解要领。

活动三:

响沙湾景区现场教学

组织学生到响沙湾景区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该景区及其主要景点的讲解要领。

活动四:

草原区现场教学

组织学生到希拉穆仁草原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该区及其主要景点的讲解要领。

活动五:

幻灯片—成吉思汗陵景区讲解

活动六:

幻灯片—将军衙署景区讲解

活动七:

幻灯片—黄河的讲解

活动八:

幻灯片—阴山山脉的讲解

25

3

口语

表达

基础

训练

1.掌握导游讲解中口头表达的基本要求

2.能在导游讲解中运用恰当的语调、语气、节奏来帮助表达

3.知道发声吐字的技巧

4.能根据讲解的内容、游客的多少、场所的不同来调节音量。

5.能根据讲解的内容、游客的理解力及现场反应来控制语速、恰当停顿,遣词造句,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6.能在导游讲解中恰当地运用眼神、手势、表情、体态等辅助性语言。

7.能在导游讲解中克服不良的口语习惯

8.能运用口语表达技巧来讲解外滩等五大景区

活动一:

口头表达训练

教师选取上一模块的相关内容,利用校内实训室和录像、录音等实训设备,就口语表达中发声、吐字、语音、语调、语速、停顿的技巧,以及手势、表情、体态等辅助性语言的运用进行训练。

活动二:

导游讲解竞赛

教师设定不同的导游讲解命题(以内蒙古四大大景区为主),采用当场抽签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导游讲解竞赛。

引导学生对导游词的撰写、表达的要领进行讨论,并予以点评。

12

4

导游

讲解

技巧

训练

1.掌握导游讲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掌握陈述法、问答法、渗透法、情景法、类(对)比法、虚实法、悬念法、意境法、重点法等导游讲解技巧及其运用时的注意点

3.能恰当地运用导游讲解技巧来讲解外滩等五大景区

4.知道影响导游讲解的心理因素,并能在导游讲解实践中避免其影响

活动一:

旅游亲身体验

组织学生参加旅行团到内蒙古金三角某一景区旅游,提高学生对导游服务工作的兴趣,增加对导游讲解技巧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

导游讲解技巧实例分析

通过多媒体课件或音像资料展示导游对游客讲解服务过程,组织学生就其中所运用的导游讲解技巧进行讨论与点评。

活动三:

讲解技巧训练

教师设计若干个导游讲解(如内蒙古概况、大召寺、昭君博物院等)的工作任务,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演示。

引导学生对导游讲解技巧的运用要领进行讨论,并予以点评。

活动四:

错误纠正

教师策划一个找错游戏,即设计若干个导游讲解(如内蒙古概况、大召寺、昭君博物院等)的案例,引导学生对导游讲解技巧的运用是否恰当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予以点评。

活动五:

现场调研

教师设计一个到现场(如草原、响沙湾、昭君墓、大召寺景区等)进行导游讲解的工作任务,并要求学生对行业中的导游进行调研。

引导学生对影响导游讲解的心理因素进行讨论,并予以点评。

15

其他

综合训练

6

考核、评价

2

总课时

72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多设计一些结合岗位任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做学一体”的理念。

(3)教材应以工作任务模块为教学单元,按导游人员完成讲解工作项目的要求和岗位操作规范,来组织教材内容。

每单元可以用“我知道吗?

”“我会/能吗?

”和“我能熟练流畅地讲解吗?

”来体现对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采用并列和流程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

(4)教材内容既要注意贴近行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反映一线导游人员最新的服务理念与方法,又要满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和拓展知识视野空间的需要,因此教材中每单元应有一定比例的拓展内容,该部分内容应是本课程标准的延伸。

(5)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图文并茂,文字表述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要点力求准确、科学,操作程序力求规范、标准,从而体现教材的科学性、严谨性、实用性、趣味性。

(6)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必须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学生的参与面和参加活动的兴趣。

(7)在编写教材时应附有课程中有关专业术语的表述。

4.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以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任务模块为教学单元,以工作岗位要求为核心内容,引领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

(2)本课程教学必须重视模拟情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要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理解导游讲解工作的特点。

(3)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技能操作训练的容量,增加现场教学和亲身体验环节,在实践训练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导游讲解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资料、网络信息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开拓视野。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发展趋势,贴近行业,贴近岗位,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3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操作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实训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实训指导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4)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5)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5.其他说明

(1)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三年制)。

(2)由于与导游操作实务、旅游景区(点)服务等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些课程中已经涉及的教学内容在本课程中一般不再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