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186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强弱电过路管铺设工程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原则

四、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综合说明

二、施工场地条件

三、实施目标

第三章施工准备及降低成本措施

一、技术准备

二、物资、劳动力组织准备

三、施工现场准备

四、降低成本的措施

第四章施工工序控制

一、导向钻进原理

二、导向

三、预扩孔

四、回拖管线

五、泥浆

六、PE管的保护

第五章施工组织机构和施工人员配备

一、管理机构及质量、安全保证系统

二、项目部主要施工及管理人员

三、施工队伍建设

第六章投入该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

一、机具设备计划

二、铺管钻机性能简介

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工期措施

一、施工进度计划

二、工期保证措施

第八章各项管理和保证措施

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二、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三、工程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本次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发给的本工程设计图、招标文件,按国家颁布的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规程和有关工艺标准进行编制的。

如能中标,我公司将按中标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与建设单位协商,签订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做好人员、材料和施工机械的组织、进场等施工准备工作,按时开工。

在此基础上,开工前我公司将根据会审后的施工图、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本施工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做进一步的完善细化,编制详尽的分段工程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过程中,如有变更,我公司项目部将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改相应的施工方案,并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取得认同后方予以实施。

二、编制依据

本次施工方案按下述依据进行编制: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强弱电入地工程过路部分施工图设计》;

三、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2、穿越位置符合地区城乡总体规划;

3、穿越管位应与原有构建保持符合设计规范的安全间距;

4、穿越方案力求成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该项目力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本工程施工将贯彻现行相关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达到优良。

应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技术规范:

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93-1999)

5、《水平定向钻进管线铺设工程技术规范》(SY/T4079)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综合说明

×××拟在××××穿越道路等障碍铺设强弱点套管,管材分别为φ110、φ160聚乙烯(PE)管,两种规格的水平定向管道共7处,穿越道路的水平定向管长度合计约为345.0米。

设计任务由×××承担。

其主要工作量详见下表:

××××(0+065—2+020)强弱电入地非开挖过路工作量表1

序号

桩号

长度(m)

孔数

地点

备注

1

0+227

54.0

6孔160PE

××××

2

0+230

50.0

6孔110PE

××××

3

0+905

36.5

6孔110PE

××××

4

0+939

56.0

3孔160PE

××××

5

1+703

56.0

3孔160PE

××××

6

1+707

36.5

6孔110PE

××××

7

1+781

56.0

3孔160PE

××××

二、施工场地条件

1、地形地貌、土层特征

施工场地位于×××沿线路段,为×××的主要交通要道,交通繁忙,管网密集,埋深变化较大。

×××现状路面宽约42.0m,地势较平坦,道路两旁地势起伏较大,土层主要为填土层,适合非开挖施工。

2、场地管网分布情况

依据我公司管线调查表明:

道路两侧分布有多条电信管、排水管道及给水管等,均平行分布于×××路两侧的慢车道及人行道上。

三、实施目标

(一)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定为优良等级标准,各分段工程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优质高速地组织施工。

(二)工期目标

按照建设方的统一部署安排及公司决定,项目部将精心组织人员,准备设备和材料,确定施工工艺。

按时完成全部铺管工程。

(三)安全目标

完善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杜绝重伤和重死亡事故发生,月工伤频率控制在1.5‰以下。

(四)文明施工目标

划分职责,严格按施工平面图进行管理,设专人打扫现场和周围道路清洁,做到物流有序,施工顺畅,文明施工。

(五)服务目标

服务周到,业主满意,信守合同,认真协调有关各方面的关系,接受并积极配合业主和监理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的控制与监督。

第三章.施工准备及降低成本措施

一、技术准备

(一)技术资料准备

1、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2、施工人员必须熟读招标文件技术部分,施工时要保证达到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的要求。

3、准备本工程所需的规范、图纸等技术资料:

⑴ 建筑场地和施工区域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资料;

⑵ 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⑶ 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材料的质检报告;

4、做好测量基准点和基准线的交底、复测交底及验收工作。

5、制定技术工作计划,包括分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计划等。

(二)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1、图纸自审制度;

⑴图纸自审由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负责组织。

⑵接到图纸后,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应及时安排或组织技术部门有关人员及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自审,并提出各专业自审记录。

⑶及时召集有关人员,组织内部会审,针对各专业自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要求。

⑷图纸自审的主要内容:

①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

②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③平面图所标注轴线、标高与总图是否相符。

④图纸经自审后,应将发现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做好记录,待图纸会审时提交讨论解决。

2、技术交底制度

⑴在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工程难点及施工操作要点以及工程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⑵项目技术交底分三级:

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必要时扩大到班组长)并做好记录;队技术员向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

⑶技术交底范围划分

①分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向项目全体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交底参加人员也可扩大到班(组)长,视具体情况确定。

②专业技术员对班(组)技术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必须向班(组)长(必要时全体人员)和有关人员反复细致地进行。

③班(组)长向工人技术交底;班(组)长应结合承担的具体任务向班(组)成员交待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⑷技术交底的要求

①除领会设计意图外,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变更的要求,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②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均须作技术交底,对一些特殊的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的隐蔽工程,更应认真作技术交底。

③对易发生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工种和工程部位,在技术交底时,应着重强调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④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底内容字迹要清楚、完整,要有交底人、接受人。

⑤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3、施工记录制度

⑴工程施工日志是在建工程有关施工技术方面的记录;在工程竣工若干年后,其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发生问题而影响其功能时,是查找原因,制定维修、加固方案的依据之一。

⑵工程施工记录,由项目部各主要责任人负责逐日记载,直至工程竣工,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以保证其完整性。

①工程的开、竣工日期以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技术资料供应情况。

②因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由设计(或建设)单位在现场解决的设计问题及施工图修改的记录。

③重要工程的特殊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

④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的施工方法。

⑤质量、安全、机械事故的情况,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的记录。

⑥有关领导或部门对工程所作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决定或建议。

⑦气候、气温、地质以及其它特殊情况(如停电、停水、停工待料)的记录等。

二、物资、劳动力组织准备

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组织高效率的施工组织班子。

2、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分别组织工人分批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教育,使职工严格遵守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

3、对特殊工种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无上岗证者严禁进入现场施工。

4、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分阶段提出材料、机具需用计划,安排好进场时间。

5、选择合格供应商,组织好货源,把好材料关。

劳动力的准备

6、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工期要求,对各专业工种人员,按需分期分批进场,劳动力使用实行动态管理。

所有进场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工种培训,具备良好的施工操作技术和身体素质,以适应施工现场高节奏高效率的工作。

劳动力计划详见下表:

劳动力计划总表表2

序号

职务

人数

职责

项目经理

1

全面负责本工程

技术负责

1

负责本工程技术

工地主任

1

负责本工程施工

安全员

1

安全检查

质检员

1

质量检查

施工员

2

预算员

1

材料员

1

购买材料

测量员

1

测量放线

机长

4

操作钻机

导向员

3

导向操作

管线探测员

1

管线探测

电工

1

工地接电

机修

1

设备检修

吊车司机

1

钻工

12

33

三、施工现场准备

1、做到现场“三通一平”,根据临时供电供水施工方案,合理的布置管线,并综合考虑现场生产用水以及雨水的排放。

2、进行现场设备摆置及各种加工作业场地的安排。

3、进行现场地下管线的调查工作。

4、做好各种资源准备,包括劳动力、材料以及机构设备。

5、施工总平面布置按甲方指定的位置摆放。

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⑴阶段平面布置要与该时期的施工重点相适应。

⑵中小型机械的布置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

⑶临电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的楼梯及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或架空。

⑷生产场地平面布置

生产场地的布置依照施工阶段和现场道路进行合理安排,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其临时设施布置及临时用地详见下表:

钻机

 

工具箱

钻机摆置平面图图1

四、降低成本的措施

1、实行工程项目承包责任制,制定经济奖罚承包责任制,承包的主要内容为包总工期、包工程质量、包安全、包材料人工消耗。

2、做好工程量的计算工作,认真进行成本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