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经验汇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1798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经验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德育经验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德育经验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德育经验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德育经验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经验汇报.docx

《德育经验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经验汇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经验汇报.docx

德育经验汇报

完善德育体系 创新德育方法 

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德育示范校复验汇报材料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我校始终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

特别是近两年多来,学校致力于完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方法,营造德育氛围,融真善美于一体,促知情意行于全程,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形成管理有序、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德育工作格局。

现将我校创建德育示范校后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第二部分 创建自治区德育示范校后的认识

2006年9月,我校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级德育达标校的验收,并于同年12月被授予“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称号,这一创建工作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校德育工作要重过程、重参与、求实效。

创建德育示范校的过程,就是全体教职员工对上级有关文件、理论的再学习过程;是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反思的过程;是健全、理顺德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制度、职责,抓好德育工作落实,改进提高质量,促进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的过程。

由于我校对创建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工作认识到位,非常重视,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各尽其责,使整个创建工作得以紧张有序、高效地开展,可以说这次创建工作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上”的目的。

但也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1、在制定德育计划时,有些内容不能按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制定。

2、教育科研薄弱,制约了德育工作向更高方面发展。

3、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教师师德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5、图书阅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并依据专家们的指导以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制订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感到责任的重大,更加明确了德育工作必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

我校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探究科学的德育方法,实施有效的德育管理,力争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部分具体做法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牢固树立德育工作“始终为先”的意识,规范德育管理,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1、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我们认为学校仅有一支精良的德育队伍,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恰当的评价机制,各个部门、年级组、班级管理的好坏优劣就难以判定,学校德育就会流于形式。

为此,我校修改完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特别是把对年级组工作的考核与班主任工作挂钩,作为年终评先选优依据;把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与班级基本工作、班风纪律、清洁卫生、公物管理、流失生管理挂钩。

用制度约束、评价年级组、班级,让每一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并通过日常工作记录,自上而下形成了校长、德育团队、年级、班级层层分工、层层落实的管理机制。

2、加强阵地建设,营造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氛围。

(1)设置多样化、多渠道的宣传教育阵地。

有黑板报、德育长廊、校园广播站等各种宣传教育阵地。

校园广播站开设了“每周一歌”“散文诗歌”、“时事政治”、“师生祝福”、“周月主题内容宣传”等栏目。

规范了办公室、教室、黑板报布置,力求主题突出,思想鲜明,凸显特色,图文并茂。

教学楼道文化力求不同年级体现不同内容,如一楼侧重体现养成教育,以“遵纪守法”为主题,以活泼向上的画面为背景;二楼侧重体现环保教育,以“自然和谐”为主题,以胡杨、沙漠为背景;三楼侧重体现爱国爱校教育,以“立志成才”为主题,以竹简、大鼎为背景;四楼侧重体现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教育,以“奋斗拼搏”为主题,以国画为背景。

此外,教学楼内的名人名言、办公楼内的70余幅师生自创画、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和新增的30余块校园教育宣传板,形成了班级文化、年级文化、活动文化、管理文化的深层次校园文化氛围,形象而又直观,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

(2)抓好校园读书活动。

除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增加开放时间,提供读书活动资料,组织学生利用阅读课涉猎课外读物,扩大知识面外,每个班增设了图书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此外,文学社的成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掀起了校园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潮。

(3)采取追踪调查,掌握德育成效。

学校针对德育工作,开展了对已毕业学生的德育成效追踪调查活动。

利用双休日、假期召开历届毕业生座谈交流会,一方面了解学校毕业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并组织开展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为在校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进行德育成效追踪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了解了内高、普高、升入大学的大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对未来的设想、对二中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发现,我校毕业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普遍持认可态度,对班主任、对学校比较怀恋,对当前一些不良社会思潮、青少年中的不良行为习惯表示反对,对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方式、方法表示满意。

疏理出的问题中,毕业生还是希望学校严格管理,从细节、学生的行为习惯抓起,促进青少年形成自律意识,将规章制度内化为人格、素养,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宽松的、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园、生活的乐园、温馨的家园。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夯实依法治校的基础。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是依法治校最经常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我校对此项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一手瞄准教师法律素质提高,抓好法制教育队伍建设;一手瞄准中学生法律知识普及;实现两个转变:

即初步实现了广大教职工、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向法律素质的转变;初步实现了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

学校除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外,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把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校工作的基础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

我们的工作思路是:

第一、体现在主渠道中。

我们将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作为课程内容,做到每月不少于一节法制课,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落实,努力使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更加规范化、课程化,更加深刻,更具效果。

我们要求全体学科教师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法制、规则教育元素,进行卓有成效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基本法律知识。

第二、落实在德育常规中。

一方面我们结合教育形势有针对地组织报告会和讲座,深化教育内容。

一方面又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让学生在常规管理中,适时地接受法制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第三、蕴含在阵地建设中。

我们利用班级黑板报、校务公示栏、法制宣传橱窗等常规宣传阵地和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普法宣传。

为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聘任了2名法制副校长,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法制讲座,并为学校教师的法律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第四、融合在教育活动中。

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中学生“知法守法”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孩子乐于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接受着深入浅出的教育,效果很好。

特别是开展的“模拟法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观摩赛,以及在全校开展的“模拟法庭”法制教育活动,邀请了400余名家长以及社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县团委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观摩,受到了县领导、家长、嘉宾的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我们除结合主题宣传教育月(日),净化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外,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化学生的道德体验,促进学生道德的健康发展。

在德育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校给学生一个角色、一个岗位,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的方法,已贯穿于我校德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1、开展“捡起身边一片纸”环保体验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街头打扫卫生活动,感受环卫工人的辛苦;通过开展“我和树木同成材”、“我为学校做贡献”绿化美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校园及学农基地的栽树、锄草等活动,使他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而且养成了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深入企业开展的环保实践活动以及校园内用学生回收的易拉罐摆出来的“祝福祖国”四个大字,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也拉开了我校“庆祖国六十华诞”系列教育活动的帷幕。

特别是“吸烟有害健康”的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医院、走进看守所,不仅了解到了吸烟有害健康的有关知识,而且了解到了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吸烟成癖导致交友不善,与人偷窃,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这一实践活动给同学们以深刻的启迪和反思,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有力地遏制了吸烟现象,同学们还纷纷向家长写信,规劝并监督家长戒烟。

此外,学校还制定了《绿色家庭文明公约》,发动各班级收集整理环保手册,开展了“环保知识手抄报”比赛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虽然活动不大但收效显著。

2、学校通过献爱心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爱心。

开展了为聋哑学校及社区贫困居民“献爱心”活动;为贫困地区及灾区捐助活动。

2007年以来,全校师生为本校、外校、外县贫困生、患病学生、老师、社区贫困户等捐款,累计金额六万余元。

特别是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捐助活动中,我校师生积极踊跃,先后为灾区捐款五次,捐款金额达35492元,其中仅学生捐款就达17925.4元。

2009年初,了解到我校八年级一名学生家庭极度困难,面临辍学,全体师生奉献爱心,仅学生捐款就达近7千元。

11月,全体师生向一氧化碳中毒的我校已毕业学生范子洋捐款,共计8000余元。

一系列捐助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关爱不幸者、弱势群体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种幸福。

3、开展了以“知恩与图报”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二中行”系列活动。

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主题班会活动,给父母或恩师写一封感激“养”、“育”之恩的信等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橱窗等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活动。

特别是有些毕业班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感人至深,学生发自肺腑的感言,让家长很受感动。

4、体验艺术,享受艺术,陶冶情操。

近几年来我校通过大小型艺术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能力和育人的目的。

除学校每两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外,每学期举办师生书画、手抄报、手工制作展。

特别是大课间活动中兴趣小组的成立与辅导,扩大并配备了新硬件的美术室的开辟,不仅吸引孩子们投其所好,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收到了育人的实效。

在举办每两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校园体育节活动时,学校、老师不作包办代替,不把组织活动视为自己的专利,而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组织中来,老师只是引导学生领会活动意图,学生可以在各类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节目主持人、文艺天才、体育尖子。

通过班级学习、纪律、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教学楼内外张贴、展示学生自创画、书法、手抄报、剪纸画、手工制作、科技制作以及各班丰富多彩的实践、评比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着力教育资源整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模式。

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今天,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已越来越大,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各自无法替代的职能。

但是,家庭、社会形成的教育氛围已不能同快速发展的学校教育齐头并进,教育资源缺乏有机整合,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尴尬局面。

在某些方面还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对此,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巩固现有德育基地,加强校外德育阵地和活动场所功能的发挥。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公益劳动。

定期组织学生打扫社区街道、社区贫困户家庭卫生,为社区贫困户捐款捐物等,定期召开社区评教议教活动。

上学期就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师德师风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家校共育”家长调查问卷900份,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2次。

座谈会上,校领导汇报了学校工作情况、发展和规划。

就收集到的家长、行风评议员、社区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疏理,拿出具体整改措施,并由校长在会上向家长代表及相关人员做了答复。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也对学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以办好“家长学校”为切入点,促进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

学校建立和健全了家长学校,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重视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坚持做到定时、定主题、定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教案。

通过家长培训,提升家长素质,使家长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巨大影响。

倡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尊老爱幼、待人处事、工作态度和人生观方面为孩子做好表率。

倡导家长平时洁身自好,读书学习,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倡导家长妥善处理家庭矛盾、感情问题,不要因此让孩子的身心受到创伤,从而心情郁闷,对生活、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倡导家长与孩子沟通情感,爱而不宠,严而适度,正确引导,因材施教,不要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使孩子面服心不服,产生逆反心理。

指导家长开展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帮助子女健康成长。

培训办法是:

(1)选派有教育经验、懂家庭教育的教师承担主要培训任务;(2)请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做经验交流;(3)邀请专家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讲座。

仅上学期已开展家长培训3次。

3、班主任老师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协调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除通过电话、网络、校讯通联系家长外,每学期亲自深入学生家中家访。

经过努力,形成了家校共同参与的教育格局,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4、优化育人环境,净化文化场所,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就周边环境问题,会同派出所进行了整治;就部分学生上网严重的问题,会同文体局进行了整治;就小卖部向学生零售烟酒,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整治,从而有效地遏制了部分学生身上不良习惯的滋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以维稳工作为抓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我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抓住学校中心工作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师生的生命线来认识,把具体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列入党政及教学工作的议事日程。

1.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时刻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居安思危、稳中思险、稳中识患、未雨绸缪。

学校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党(团)课、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演讲等宣传媒介,广泛学习宣传新疆地方史、宗教演变史、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充分认识反分裂、反渗透的紧迫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广大师生正确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确掌握民族习俗与宗教活动的区别,使广大师生明白稳定社会秩序,正确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只有各民族的大团结和模范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我校对师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单调的书本理论,还借助于一些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或身边的具体事例来进行宣传教育,通过一些有声有色的典型事迹来感染和教育广大师生,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氛围,增强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各民族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在具体工作中,本着“组织——引导——创新”的思路,组织各族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挖掘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英雄故事;引导学生开展向“我身边的少数民族模范人物和英雄”学习;为少数民族孤老送温暖,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帮困献爱心;班级间结对子、与焉耆县一种的少数民族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学校开展了“唱一首民族团结的好歌,读一本民族团结的好书,办一件民族团结的好事,交一位民族团结的好朋友”的“四个一”活动以及“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活动。

近几年来,学校师生一方面围绕“四个一”及“四个认同”为内容开展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参加了县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

利用双休日组织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上街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工作以及各种竞赛活动,学校把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黑板报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作为强化师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师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民族团结好事不断涌现。

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德育工作中,不可不注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德育工作如果有牢固的心理基础,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初中生特殊的年龄段导致了部分孩子心理不健康。

尤其不能把单亲家庭子女的不良行为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好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也是心理障碍的问题。

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心理障碍只能用心理疏导的方法来解决,让孩子的心理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为此,我校近年来加大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

重新布置了心灵驿站,投入1万余元配备相关的硬件设施。

同时,加强了软件的建设。

于去年派一名教师参加了心理导师培训,并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障。

心理健康导师除承担对少数问题生的心理辅导外,还承担着对全体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本学年已在全校师生及家长中开展了心理健康讲座,深受师生的喜爱和好评。

我校心灵驿站对学生而言是个让自己充分轻松,与同学、老师促膝交谈、相互倾诉的心晴室,随时开放,让学生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和内心抑郁。

要求心理导师与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孩子交流时,自己心里有数,不对孩子表明,避免了孩子产生进心灵驿站就是心理有问题的后顾之忧,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七、加强德育科研,实施德育导师制,以离异家庭子女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难度最大的是初中的问题生。

这和初中生年龄段的特点有关。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在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由于生长发育迅速,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控制自己情绪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够强,在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很容易形成学生品德方面的缺陷。

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期为“人生的危险期”。

我们调查摸底发现,因家庭环境不良导致的问题生占多数,并且大都是离异家庭或离异后重新组合家庭的孩子。

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问题生档案,跟踪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开学初首先对问题生、单亲家庭学生、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休闲活动、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的态度及是否家庭和睦等情况做了家访,并对教育对象做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做到教育有的放矢。

2、实施德育导师制,强化对问题生的疏导和管理。

德育导师制,是把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分解给德育导师,让更多的老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形成了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思想工作新模式。

我校德育导师主要承担着对问题生的跟踪帮教转化工作,选拔责任心强、有一定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经验的任课老师担任。

在100多名单亲家庭孩子中找出问题突出、很难教育、具有代表性的20多人作为帮辅对象,由德育导师同这些孩子“结对子”、交朋友。

目前,此项活动已初见成效。

今后,我校的德育导师制还将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由部分德育导师向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发展,让更多的孩子都得到更好的、具体的引导和疏导,从而走上奋发学习、健康成长的道路。

3、开展个案追踪活动。

自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德育导师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走访调查(家庭和邻居)、疏导谈心工作,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之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

4、建温馨班集体,使问题生健康快乐成长。

单亲家庭子女在内心深处常会有一种被遗弃感,他们出现敏感、多疑的心理也在情理之中。

要疏导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在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时,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大家庭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要求班主任充分发挥班队活动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单亲家庭子女在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甚至让他们担任主要角色,在各种文体活动、学习竞赛活动中有意识地鼓励他们。

要求任课教师、班主任共同帮助单亲家庭子女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

特别是班主任发动全班同学与这部分同学交朋友,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孤立于集体之外,把集体温暖、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巧妙融合在一起。

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虽加大了养成教育的力度,但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学校养成教育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表现在:

教育观念上仍坚持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主渠道”,但这样的观念在事实面前却越来越多地受到拷问与挑战。

调查结果显示:

70%的班主任认为社会风气和家长的影响大于学校的专门道德教育。

我们不能无条件地要求学校德育发挥主导作用,其实离开了社会这个主系统,学校德育这个子系统难以有所作为,“小气候”改变“大气候”是很难的。

这种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与家庭分离的局面,已经造成了学校德育的危机。

2、当今社会,离异家庭孩子逐渐增多,学校虽然已将此问题作为课题在研究、探讨和实施,但实际工作中,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疏导和关注还不够全面、细致,不能持之以恒。

3、个别教师认为学生思想工作难做,存在害怕管的心理;还有个别教师教育方法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表现在:

一方面是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难管,另一方面是怕管,主要是有些家长把老师对学生严厉的批评教育与变相体罚不分,使得老师的批评教育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个别教师对学生教育态度生硬,对问题生缺乏耐心。

二、今后努力方向及措施

1、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德育网络。

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在社会中的辐射作用,以及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渗透和互补作用,形成德育合力。

充分挖掘学科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德育渗透工作。

2、进一步加强德育科研工作。

我校德育科研工作已拉开帷幕,今后需定期认真组织好德育课题研讨会,把握德育科研的新动向,抢占德育科研的最前沿,力争使德育科研出成果。

3、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育人水平。

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做到“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自2006年荣获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以来,我校又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模范教(职)工之家、自治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先进集体、自治州花园式单位、自治州课改实验先进学校、自治州优秀少年团校示范校、自治州五四红旗团委、自治州“四五”普法先进单位、自治州绿色学校、自治州无烟单位,2008年11月顺利通过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复验,成为州、县同类学校中有较高知名度的初级中学,充分发挥了其示范作用,赢得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好评。

我校虽然在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学校德育工作如何更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摆在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我校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

面对现实,新形势、新任务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办学原则,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高度,以及新疆的特殊区情——新疆地处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民族宗教情况复杂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凝聚智慧,讲究德育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和水平,坚持做到德育工作思想不松、力度不弱、措施不软、整改不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