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1565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编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4名,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大体上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有些孩子善于动笔,但是,个别学生的表现的确不够理想,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

归根结底,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因此,我的教学着眼点不局限于孩子们的成绩,而更多地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的态度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教材是从2019年秋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

自然奇观、思考置疑、观察与发现、神话故事、多彩生活、童年往事、爱国立志、历史故事篇。

本册要求认识250字,会写25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每组课文后不再安排“词语盘点”,只在全册书后面安排了“词语表”,要求书写的词语全部在书后的“词语表”出现。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50个,会写25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4.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5.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6.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时

授课内容

1

8.26-8.30

7

开学第一课、1观潮、2走月亮

2

9.2-9.6

7

3现代诗二首、4繁星、口语交际、习作

3

9.9-9.12

4

语文园地一、5一个豆荚里的五碗豆、6蝙蝠和雷达

4

9.16-9.20

7

7呼风唤雨的世纪、8*蝴蝶的家、习作

5

9.23-9.27

7

语文园地二9古诗三首 10爬山虎的脚

6

9.30-10.4

7

11蟋蟀的住宅习作、语文园地园地三

7

10.7-10.12

7

12盘古开天辟地13.精卫填海

8

10.14-10.18

7

14.普罗米修斯15女娲补天习作

9

10.21-25

7

语文园地四16.麻雀17爬天都峰

10

10.28-11.1

4

期中复习考试

11

11.4-11.8

7

期中总结习作(生活万花筒)18牛和鹅

12

11.11-15

7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20*陀螺、口语交际(安慰)习作

13

11.18-22

7

语文园地六 21古诗三首、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4

11.25-29

7

23梅兰芳蓄须24延安我把你追寻习作学写信

15

12.2-12.6

7

语文园地七25王戎不取道旁李机动复习

16

12.9-12.13

7

26西门豹治邺27故事二则口语交际

17

12.16-20

7

习作、语文园地八

18

12.23-27

7

期末复习

19

12.30-1.3

5

期末复习、考试

附: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

文期中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风骚(sāo)  抛弃(pāo)  溺水(ruò)   花蕊(ruǐ)

B. 霎时(shà)  鸟巢(cháo) 洋溢(yì)  躲避(bì)

C. 吟诵(yǐng)  逊色(xùn)   潜伏(qián)屹立(yì)

D. 下坠(zhiù)  冶炼(yě)   和睦(mù)  炊烟(cuī)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语重心常      无独有偶      卓有成效                  

B. 狂风爆雨      见微知著      积劳成疾

C. 拔山涉水      标新立异      集思广益                  

D. 精兵简政      发愤图强      触类旁通

3.下列画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A. 这般的山,这般的水,这般的风景同时挤进眼眶里,令人应接不暇。

B. 他个性怯弱,明明是对的事情,只要有人质疑,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坚持下去。

C. 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奶奶的病情终于转悲为喜了。

D. 今天爸爸不在家,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的事情。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

(设问)

B. 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

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排比)

C. 蝉坐在树的枝头上,不停地唱歌。

(拟人)

D. 刺猬

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比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运动会快到了。

”老师微笑着问大家:

“你们准备参加哪些项目?

B. 热爱书吧!

——这是知识的源泉。

C. “张老师,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D. 阅读有很多好处:

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

[来源:

学科网]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 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 我最佩服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诸葛亮。

7.读拼音,写词语。

cāo chǎng

pú tao

kòng xì

jiāng yìng

wò sh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ià shǐ

zī rùn

bēi cǎn

gǎi shàn

wéi kà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给下列句子中的下划线字选择正解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临:

A.靠近,对着;B.来到,到达;C.临近,临到;D.照着字画模仿。

①他的作文写得很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

②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

(   )

③我家住的是临街的房子。

(   )

④他正在临摹老师的画。

(   )

9.比一比,再组词。

例________  备________   遵________   拨________    捎________

列________  惫________    尊________   拔________    稍________

10.请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填序号)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人________人

________  ②精疲________   ③奔流________

④呼________唤________  ⑤风吹________  ⑥________七________八

(2)________的意思是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

(3)邮递员叔叔不怕山高路远,不怕________,把邮件送到山村的千家万户。

11.写出下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1)盘古撑在天地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________

(2)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________

(3)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

________

12.选词填空。

(1)隐蔽       隐藏

①地下通道有两个出气口,

在非常________的地方。

②小豆豆的心里________着一个小秘密,她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别人。

(2)发现       发觉

①听到妈妈的喊声,他才________外面下雨了。

②马小虎________自己的作业本又不见了。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①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②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2)你们说的话我全听到了。

(改为“把”字句)

(3)黄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呢?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4)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照样子写句子。

[来源:

学科网]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把动物当作人来写)

14.填空

(1)一场秋雨________,十场秋雨________。

(2)________则裕,________则小。

(3)云母屏风烛影深,________。

(4)________。

露似真珠月似弓。

(5)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

(6)________,雪却输给一段香。

15.阅读理解。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________        瞬间——________

(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

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5)作者把________比喻为________的宴席。

把________比喻为________的快餐。

(6)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7)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6.习作表达。

从小到大你一定去过不少地方,请你以“     的       ”为题,写一处景物。

要求:

①按照一定顺序来写;②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清楚所见、所闻、所感;③展开想象,描写要有画面感,用上从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知识。

1.【答案】B

【考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

溺水(ruò改nì)

B:

正确

C:

吟诵(yǐng改yín)

D:

下坠(zhiù改zhuì)、炊烟(cuī改chuī)

故答案为:

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答案】D

【考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

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

常——长

B:

爆——暴

C:

拔——跋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C

【考点】成语

【解析】【分析】A项“应接不暇”目前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项“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C项“转悲为喜”转悲哀为喜悦。

与对应的语境不符,应该为“转危为安”。

D项“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

C。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答案】B

【考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

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A、C、D正确;B:

是反问句:

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

而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答案】A

【考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A:

“运动会快到了。

”老师微笑着问大家:

(:

改,)“你们准备参加哪些

项目?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6.【答案】A

【考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

正确。

B:

缺主语,删掉“使”。

C:

“主要原因”与“是…造成的”主谓搭配不当,删掉“造成的”。

D:

在“四大名著”之后加“之一”。

故答案为:

A

【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7.【答案】操场;葡萄;空隙;僵硬;卧室;驾驶;滋润;悲惨;改善;违抗

【考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操、隙、僵、卧、驾、滋、惨、善、违”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操场、葡萄、空隙、僵硬、卧室、驾驶、滋润、悲惨、改善、违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8.【答案】B;C;A;D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故答案为:

①B;②C;③A;④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

9.【答案】例子;备份;遵守;拨打;捎话;列举;疲惫;尊严;拔草;稍微

【考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

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

例子、备份、遵守、拨打、捎话、列举、疲惫、尊严、拔草、稍微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

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

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10.【答案】

(1)山;海;力竭;不息;风;雨;雨淋;横;竖

(2)③

(3)⑤

【考点】词形,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

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

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故答案为:

(1)山、海、力竭、不息、风、雨、雨淋、横、竖

(2)③

(3)⑤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11.【答案】

(1)分散

(2)狭窄

(3)光明

【考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合拢:

合并;合聚到一块儿。

辽阔:

就是辽远广阔的意思。

故答案为:

(1)分散

(2)狭窄(3)光明。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12.【答案】

(1)隐蔽;隐藏

(2)发觉;发现

【考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隐藏”可用于人,如隐藏的敌人;又可用于事物。

“隐蔽”可用于人,如战士隐蔽在榕树边;也用于事物。

发现:

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的状态呈现、看到了、知道了,即变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

发觉:

开始感觉到(隐藏的或以前没注意到的事)。

故答案为:

(1)隐蔽、隐藏

(2)发觉、发现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13.【答案】

(1)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事。

(或:

爷爷给我讲了许多往事。

)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或:

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2)我把你们说的话全听到了。

(3)黄老师带病坚持上课,让我们感动。

(4)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蝴蝶在花瓣上跳舞。

【考点】修辞手法,修改病句,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

(1)①“过去的”和“往事”语义重复,删掉“过去的”或“往”。

②把“地方”改“季节”或者把“北京”和“秋天”互换。

(2)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把字句是用介词“把”构成的表示主动意义的句子,因此句子中要含有“把”这个字,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

甲把乙怎么样。

根据“甲把乙怎么样”的句式,解答此题即可。

(3)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①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②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

(5)拟人句: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

(1)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事。

(或:

爷爷给我讲了许多往事。

)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或:

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2)我把你们说的话全听到了。

(3)黄老师带病坚持上课,让我们感动。

(4)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蝴蝶在花瓣上跳舞。

【点评】

(1)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掌握陈述句改写成把字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5)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14.【答案】

(1)一场

寒;要穿棉

(2)好问;自用

(3)长河渐落晓星沉

(4)可怜九月初三夜

(5)远看高低各不同

(6)梅须逊雪三分白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谚语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谚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谚语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

(1)一场寒、要穿棉

(2)好问、自用

(3)长河渐落晓星沉

4)可怜九月初三夜

(5)远看高低各不同

(6)梅须逊雪三分白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

,要理解古诗、谚语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