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379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docx

《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docx

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

植物生理学单元测验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选择题

1.在同一枝条上,上部叶片的水势要比下部叶片的水势。

B

A.高B.低C.差不多D.无一定变化规律

2.植物分生组织的吸水依靠。

A

A.吸胀吸水B.代性吸水C.渗透性吸水D.降压吸水

3.水分在根或叶的活细胞间传导的方向决定于。

C

A.细胞液的浓度B.相邻活细胞的渗透势梯度

C.相邻活细胞的水势梯度D.活细胞水势的高低

4.植物刚发生永久萎蔫时,下列哪种方法有可能克服永久萎蔫?

A

A.灌水B.增加光照C.施肥D.提高大气湿度

5.植物成熟细胞的水势公式为。

C

A、ψw=ψsB、ψw=ψm

C、ψw=ψs+ψpD、ψw=ψs+ψp+ψm

6.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称为。

C

A、蒸腾系数B、蒸腾效率C、蒸腾速率D、需水量

7.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的时期。

C

A.消耗水最多B.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C.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D.不大需要水分

8.植物中水分的长距离运输是通过。

B

A.筛管和伴胞B.导管和管胞C.转移细胞D.胞间连丝

9.作物灌溉的生理指标有。

BCD

A.土壤墒情B.叶片水势C.叶片渗透势

D.气孔开度E.植株的长势长相

10.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的克数称为。

AD

A、蒸腾系数B、蒸腾效率C、蒸腾速率D、需水量E、耗水量

11.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

ABCDE

A、原生质的组分B、反应介质C、反应物质

D、调节体温E、维持细胞的紧度

12.当植物细胞溶质势与压力势绝对值相等时,这时细胞在纯水中:

C

A.吸水加快B.吸水减慢C.不再吸水D.开始失水

13.苍耳种子开始萌芽时的吸水属于:

A

A.吸胀吸水B.代性吸水C.渗透性吸水D.降压吸水

14.设根毛细胞的Ψs为-0.8MPa,Ψp为0.6MPa,土壤Ψs为-0.2MPa,这时是。

C

A.根毛细胞吸水B.根毛细胞失水C.水分处于动态平衡

15.在保卫细胞,下列哪一组因素的变化是符合常态并能促使气孔开放的?

D

A.CO2含量上升,pH值升高,K+含量下降和水势下降

B.CO2含量下降,pH值下降,K+含量上升和水势下降

C.CO2含量上升,pH值下降,K+含量下降和水势提高

D.CO2含量下降,pH值升高,K+含量上升和水势下降

16.某植物在蒸腾耗水2kg,形成干物质5g,其需水量是。

C

A.2.5B.0.4C.400D.0.0025

二、判断题

1.植物的水势低于空气的水势,所以水分才能蒸发到空气中。

×

2.纯水的水势为零,叶片完全吸水膨胀时水势也为零,因此此时叶片水为纯水。

×

3.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

4.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取决于它们的水势差。

5.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

6.从植物受伤或折断处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通过测定伤流的量分可以了解根系生理活动的强弱。

7.将一植物细胞放入与其渗透势相等的糖溶液中,该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

8.植物被动吸水的动力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所产生的蒸腾拉力,而与相邻细胞间的水势梯度无关。

×

9.已液泡化的植物活细胞,因其原生质体被水分所饱和,所以衬质势所占比例很小。

三、填空题

1.有液泡细胞的其水势Ψw=ψs+ψp,干种子细胞的水势Ψw=ψm。

2.设甲、乙两个相邻细胞,甲细胞的渗透势为-1.6MPa,压力势为0.9MPa,乙细胞的渗透势为-1.3MPa,压力势为0.9MPa,甲细胞的水势为-0.7MPa,乙细胞的水势为-0.4MPa,水应从乙细胞流向甲细胞。

3.某种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00g,其蒸腾系数为500,蒸腾效率为__2g·kg-1H2O__。

#蒸腾速率:

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通过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量,单位一般为gH2O·m-2·h-1;蒸腾效率:

植物每消耗1KgH2O,或者植物在一定时间干物质的积累量与同期所消耗的水量之比称为蒸腾效率或蒸腾比率;蒸腾系数:

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g),或称需水量,是蒸腾系数的倒数。

4.通常认为根压引起的吸水为主动吸水,而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为被动吸水。

5.植物从叶尖、叶缘分泌液滴的现象称为吐水,它是根压存在的体现。

6.根中的质外体常常是不连续的,它被皮层的凯氏带分隔成为外两个区域。

7.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水势低于作物的水势,引起水分外渗。

8.气孔开放时,水分通过气孔的扩散速率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

9.移栽树木时,常常将叶片剪去一部分,其目的是减少蒸腾(面积)。

10.低浓度CO2促进气孔开,高浓度CO2能使气孔迅速关闭。

11.根系吸水的部位主要在根的尖端,其中以根毛区的吸水能力为最强。

12.解释气孔运动机理的学说有淀粉-糖转化学说、K+累积学说和苹果酸代学说等。

四、名词解释

1、水分临界期:

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此期缺水,将使产量大大降低。

2、水势:

在恒温恒压下,一偏摩尔体积的水与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它表征不同体系间水分运动的趋势。

3、被动吸水:

由于的蒸腾作用而引起的根部吸水,动力是蒸腾拉力。

4、聚力学说:

解释水柱沿导管上升保持连续性的学说。

蒸腾作用产生的强大拉力把导管中的水往上拉,水柱有力,但水分子间有较大的聚力,聚力>力,水分子对导管壁有很强的附着力,可以使水柱不至于脱离导管或被拉断,从而使水柱得以不断上升。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选择题

1.植物体必需的元素有。

B#包括9种大量元素(含C、H、O)和8种微量元素

A.9种B.17种C.40种D.70多种

2.植物白天吸水是夜间的2倍,那么白天吸收溶解在水中的矿质离子是夜间的。

D

A.2倍B.小于2倍C.大于2倍D.不一定

3.下列哪种盐属于生理中性盐。

B

A.NaNO3B.NH4NO3C.(NH4)2SO4D.Ca(NO3)2

4.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养分最活跃的区域是根部的。

C

A.根尖分生区B.伸长区C.根毛区D.根冠

5.下列何种必需元素不能再利用。

D

A.NB.PC.KD.Ca

6.植物消耗代能量逆浓度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为。

A

A.主动吸收B.被动吸收C.胞饮作用D.吸附作用

7.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方法主要有。

AC

A.溶液培养法B.组织培养法C.砂基培养法D.土培法E.化学分析法

8.下列哪些元素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BCE

A.N、P、KB.Zn、MoC.B、Mn、CuD.Ca、Mg、SE.Cl、Ni

#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

Fe、Mn、B、Zn、Cu、Mo、Cl、Ni。

9.施肥的生理指标是。

BDE

A.叶色B、叶绿素含量C、体元素含量

D、酶活性E、酰胺和淀粉含量

10.植物溶液培养中的离子颉颃是指。

C

A.化学性质相似的离子在进入根细胞时存在竞争

B.电化学性质相似的离子在与质膜上载体的结合存在竞争

C.在单一盐溶液中加入另外一种离子可消除单盐毒害的现象

D.根系吸收营养元素的速率不再随元素浓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11.下列哪一点不是离子通道运输的特性。

C

A.有选择性B.阳离子和阴离子均可运输C.无选择性D.不消耗能量

12.施肥促使增产的原因作用。

D

A.完全是直接的B.完全是间接的C.主要是直接的D.主要是间接的

二、判断题

1.生长在同一培养液中的不同植物,其灰分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相同。

×

2.硅对水稻有良好的生理效应,故属于植物的必需元素。

×

3.植物对镁的需要是极微的,稍多即发生毒害,所以镁属于微量元素。

×

4.缺氮时,植物幼叶首先变黄;缺镁时,植物老叶脉间失绿。

×

5.矿质元素中,K可以参与构成植物有机物质。

×

6.养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对养分需要量最大的时期。

×

7.作物体养分缺乏都是由于土壤中养分不足。

×

8.施肥增产原因是间接的,施肥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来增加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三、填空题

1.矿质元素中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包括_N、P、K、Ca、Mg、S。

2.N、P、K的缺素症从_老叶开始,因为这些元素在体可以_再利用_。

3.植物叶片缺铁黄化和缺氮黄化的区别是,前者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而后者则出现在_新_叶。

4.植物老叶出现黄化,而叶脉仍保持绿色是典型的缺_Mg_症,因为该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5.用于物质转运的膜蛋白包括_通道_、_载体_和_质子泵_等几种。

6.根据植物的需肥特点,叶菜类需多施_N_肥;收获块根块茎类的应多施_P_和_K_肥。

7.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主要有_被动吸收_、_主动转运_和_胞饮作用_。

8.质子泵又称为_H+-ATP酶。

9.植物吸收(NH4)2SO4后会使根际pH值_下降_,而吸收NaNO3后却使根际pH值_上升_。

10.研究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不能只用含一种盐分的营养液培养植物,因为当溶液中只有一种盐类时即使浓度较低,植物也会发生_单盐毒害__。

四、名词解释

1、单盐毒害:

培养植物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毒害作用的现象。

2、离子拮抗:

在发生单盐毒害溶液中加入含其它金属离子的盐类,单盐毒害被减轻或消除的现象。

3、生理酸性盐:

植物根系对阳离子的吸收大于对阴离子的吸收,使土壤溶液的pH值降低的盐类,如(NH4)2SO4等。

4、营养临界期:

也称养分临界期,指作物对缺乏矿质元素最敏感的时期,一般是作物生长前期。

 

第四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

1.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是指光能转变成的过程。

A

A.电能B.化学能C.同化力D.碳水化合物

2.夜间,CAM植物细胞的液泡积累大量的:

C

A.氨基酸B.糖类C.有机酸D.CO2

3.与能量转换密切有关的细胞器是:

D

A.高尔基体与中心体B.中心体与叶绿体

C.质网和线粒体D.线粒体和叶绿体

4.光合碳同化的途径有:

BDE

A、EMPB、CAMC、TCAD、C3E、C4

5.早春,作物叶色常呈浅绿色,通常是由引起的。

C

A.吸收氮肥困难B.光照不足C.气温偏低D.细胞缺水

6.光合作用反应中心色素分子的主要功能是:

C

A.吸收光能B.通过诱导共振传递光能

C.利用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D.推动跨膜H+梯度的形成

7.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大气中的浓度增高引起的。

D

A.O3B.SO2C.HFD.CO2

8.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给植物以18O标记过的水,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可发现18O存在于:

C

A.三碳化合物中B.淀粉中C.周围空气中D.C6H12O6中

9.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的结果是把:

C

A.光能吸收传递B.光能转变为电能

C.电能转变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D.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10.CAM途径中最先固定CO2形成的产物是:

B

A.MAB.OAAC.AspD.Glu

11.玉米的PEPC固定CO2在中。

B

A.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间质B.叶肉细胞的细胞质

C.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间质D.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质

12.指出下列四组物质中,哪一组是光合碳循环所必须的:

B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CO2B.CO2、NADPH2、ATP

C.O2、H2O、ATPD.CO2、叶绿素、NADPH2

13.光呼吸发生在下列哪几种细胞器中:

BDE

A.溶酶体B.叶绿体C.乙醛酸体D.线粒体E.过氧化物体

14.以下哪个条件能使光合作用上升,光呼吸作用下降:

B

A.提高温度B.提高CO2浓度C.提高氧浓度D.提高光强度

15.Rubisco是双功能酶,在CO2/O2比值相对较高时,主要发生(),在CO2/O2比值相对较低时,主要发生()。

AB

A.羧化反应B.加氧反应

C.加氧反应大于羧化反应D.羧化反应大于加氧反应

二、是非题

1、叶绿体是单层膜的细胞器。

×

2、在光合作用的总反应中,来自水的氧掺入到碳水化合物中。

×

3、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是人类及一切需O2生物能够生存。

4、所有的叶绿素分子都具备有吸收光能和将光能转换化学能的作用。

×

5、离体叶绿素具有荧光现象,即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

6、一般说来,正常叶子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分子比例约为3:

1。

7、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主要为脂肪,贮藏着大量能量。

×

8、类胡萝卜素既具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又有将光能转换化学能的作用。

×

9、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最大吸收带在蓝紫光部分,它们都不能吸收红光。

10、PSI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P680。

×#PSI为P700;PSII为P680

11、光合作用中的碳同化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12、在光合链中最终电子受体是水,最初电子供体是NADPH。

×

13、卡尔文循环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基本途径。

14、C3植物的光饱和点高于C4植物的光饱和点。

×

15、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

三、填空题

1.光合作用本质上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

其中C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作为还原的氢的供体。

2.类囊体膜上主要含有四类蛋白复合体,即PSI复合体、PSII复合体、

Cytb6/f复合体和ATPase复合体。

3.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叶绿素a分子,其余的叶绿素分子和辅助色素分子一起称为聚光(天线)色素。

4.叶绿体中起吸收并转变光能的部位是类囊体膜,而固定和同化CO2的部位是叶绿体基质。

5.叶绿素对光最强的吸收区有两处:

波长640~660nm的红光部分和430~450nm的蓝紫光部分;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带则在400~500nm的蓝紫光区。

6.光合作用可分为:

原初反应、(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以及碳同化等三个阶段。

7.C4植物的光合细胞有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两类。

8.光合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Z形,电子的最终供体是H2O,电子最终受体是NADP+。

9.根据电子传递到Fd后去向,将光合电子传递分为非环式电子传递、环式电子传递和假环式电子传递三种类型。

10.C3途径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

全过程分为羧化、还原和再生三个阶段。

11.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简称Rubisco,它既能使RuBP与CO2起羧化反应,推动C3碳循环,又能使RuBP进行加氧反应而引起光呼吸。

12.光呼吸生化途径要经过叶绿体、过氧化体和线粒体三种细胞器。

光呼吸的底物是乙醇酸。

13.C4植物是在同一时间和不同的空间完成CO2固定和还原两个过程,

而CAM植物则是在不同时间和同一空间完成上述两个过程的。

三、名词解释

1、光能利用率:

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2、光饱和点:

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3、反应中心色素:

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4、红降现象:

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5、CO2补偿点:

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

 

第五章呼吸作用

一、选择题

1.呼吸代多样性表现在:

BCE

A.呼吸底物多样B.底物氧化降解多途径

C.电子传递链多条D.呼吸产物多种E.末端氧化酶多种

#末端氧化酶包括:

细胞色素氧化酶、交替氧化酶、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乙醇酸

氧化酶

2.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植物细胞中的葡萄糖主要是通过____途径降解。

A

A.EMP-TCAB.EMP-发酵C.PPPD.呼吸链

3.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用____作呼吸底物。

C

A.蛋白质B.葡萄糖C.脂肪D.淀粉

4.植物在进行强烈的合成反应或感病时常常使____加强。

C

A.EMP-TCA循环B.无氧呼吸C.PPPD.乙醛酸循环

5.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有____。

ABCD

A.温度B.水分C.O2D.CO2E.创伤

6.在呼吸链中既可传递电子又可传递质子的组分是____。

ABC

A.NADB.FADC.UQD.Fe-SE.Cytaa3

7.下列生理活动中,不产生ATP的是____。

B

A.光反应B.暗反应C.有氧呼吸D.无氧呼吸

8.在有氧呼吸中,O2的作用是____。

D

A.参与底物氧化B.参与氢的传递

C.参与电子传递D.作为电子与质子的最终受体

9.苹果和马铃薯等切开后,组织变褐,是由于___作用的结果。

D

A.抗坏血酸氧化酶B.抗氰氧化酶C.细胞色素氧化酶D.多酚氧化酶

二、判断题

1、糖酵解途径是在线粒体发生的。

×

2、在种子吸水后种皮未破裂之前,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3、戊糖磷酸途径在幼嫩组织中所占比例较大,在老年组织中所占比例较小。

×

4、如果降低环境中的O2含量,细胞的糖酵解速度会减慢。

×

5、细胞色素氧化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组织中。

6、呼吸底物如果是蛋白质,呼吸商则等于1。

×

#呼吸底物为糖类且完全氧化时RQ为1;富含H蛋白和脂肪的RQ<1;富含氧的有机酸RQ>1。

7、呼吸作用不一定都有氧的消耗和CO2的释放。

8、氧化磷酸化是氧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进行的过程。

9、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

×

10、涝害淹死植株是因为无氧呼吸进行过久,累积了酒精,而引起中毒。

三、填空题

1.依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的参与,可将呼吸作用分_有氧呼吸_和_无氧呼吸_两大类型。

2.呼吸代的多样性是指:

_底物氧化降解_的多途径,多条__电子传递链_及多种_末端氧化酶__。

3.所谓气调法贮藏粮食,是将粮仓中空气抽出,充入_N2或O2__,达到_抑制_呼吸,安全贮藏的目的。

4.在完全有氧呼吸的条件下,葡萄糖的呼吸商为_1_。

若以脂肪作为呼吸底物时则呼吸商为_<1__。

5.植物体的末端氧化酶除了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还有_交替_氧化酶、_多酚_氧化酶、__抗坏血酸_氧化酶和_乙醇酸_氧化酶等。

其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是植物体最主要的末端氧化酶,其作用是将Cyta3中的电子传至_O2__,生成_H2O_。

6.果蔬贮藏的原则是降低果实呼吸作用,延迟呼吸跃变的发生。

7.高等植物如果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由于_有机物_的过度消耗,_能量_供应不足,加上_有害_物质(乙醇)的积累,因而对植物是不利的。

8.天南星科植物的佛焰花序放热较多,这是由于进行_抗氰_呼吸的结果。

9.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RQ呼吸商,PPP戊糖磷酸途径,EMP糖酵解。

四、名词解释

1.有氧呼吸:

指生活细胞利用氧气,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末端氧化酶:

指能将底物上脱下来的电子传递给O2,使其活化,并形成H2O或H2O2的酶类。

4.呼吸跃变:

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其呼吸速率突然增高,最后又突然下降的现象。

 

第六章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一、选择题

1.下列组织和器官哪些属于代库:

ACDE

A.果实B.成熟叶C.根D.茎E.种子

2.解释同化物被动运输机理的学说是:

C

A.P-蛋白收缩假说B.细胞质泵动学说C.压力流动学说D.淀粉-糖变学说

#包括压力流动学说、细胞质泵动学说、收缩蛋白学说

3.细胞依靠将原生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共质体。

B

A.纤维丝B.胞间连丝C.微管D.微丝

4.大部分植物筛管运输的光合产物是:

D

A.山梨糖醇B.葡萄糖C.果糖D.蔗糖

5.在筛管中下面哪种离子的含量最高:

D

A.Mg2+B.Cl-C.Ca2+D.K+

6.控制同化物分配的农业措施有:

ABDE

A.选用矮化品种B.摘心打顶C.合理密植

D.疏花疏果E.多施P、K、B肥

二、判断题

1、源端叶片中的光合产物装载入韧皮部细胞的途径有“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

2、韧皮部中的物质可以双向运输。

3、压力流动学说主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之间渗透建立起来的压力势梯度来推动的。

4、同化产物经过维管系统从源到库的运输称为短距离运输。

×

5、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源与库的地位始终保持不变。

×

6、许多实验证明,有机物的运输途径主要是由木质部担任的。

×

7、昼夜温差大,可减少有机物的呼吸消耗,促进同化物向果实运输,因而使瓜果的含糖量和谷类种子的千粒重增加。

8、筛管汁液干重90%以上是葡萄糖,但不含无机离子。

×

三、填空题

1.根据运输距离的长短,可将高等植物体的运输可分为_短_距离运输和_长_距离运输。

2.环割是研究同化物运输途径的方法,蚜虫口针法是收集筛管汁液较为理想的方法。

3.筛管中糖的主要运输形式是_蔗_糖,含量最高的无机离子是_K+。

4.1930年E.Münch提出了解释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_压力流动_学说。

该学说的基本论点是,同化物在筛管是随液流流动的,而液流的流动是由_输导系统_两端的压力势差引起的。

5.同化物分配的总规律是由_源_到_库_,并具有以下的特点:

(1)优先供应_生长中心_,

(2)就近_供应_,(3)同侧_运输_。

6.植物体除了已经构成植物骨架的细胞壁等成分外,其他的各种细胞含物当该器官或组织衰老时都有可能被再分配再利用,即被转移到其他器官或组织中去。

四、名词解释

1.源-库单位:

有供应关系的源和库及连接二者的输导系统称为源-库单位。

2.代库:

指植物接纳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如发育中的种子、果实等。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一、选择题:

1.在维持或消除植物的顶端优势方面,下面哪两种激素起关键性作用:

CE

A.ETHB.ABAC.CTKD.GAE.IAA

2.下面哪些作物在生产上需要利用和保持顶端优势:

A

A.麻类和向日葵B.棉花和瓜类C.茶树和果树D.烟草和绿篱

3.生长素在植物体运输方式是:

C

A.只有极性运输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D.既无极性运输又无非极性运输

4.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次序为: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