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757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

平阴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期中检测

语文试题

(满分:

150分时间:

120分钟)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

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写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

且以唐三彩为例。

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

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

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

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

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二、语言文字应用(每题3分,共15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主办方表示,本届冬博会将免费开放,观众只要在网上注册就可以免费进

入,体验式的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从而提升冰雪项目的普及,助力北京冬奥会。

B.10月23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十送红军》等由中央美院等单位最新创作的12幅宏幅巨制及部分写生稿。

C.她本科毕业时被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并成为学校第一批联合培养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光学专家姜文汉院士。

D.中国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其《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

这是继2015年刘慈欣凭《三体》获奖之后,中国科幻作家再次获得这一殊荣。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中国官方正式承认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是新航母的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

C.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D.电视剧《琅琊榜》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只是崭露头角的鲁迅先生设计北大校徽,可谓是慧眼识珠。

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设计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

②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恍然大悟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③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7.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期期艾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②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代汉语语法语法标准衡量,其作品中某些语言的表述显然并不规范,不足为训。

③影片《湄公河行动》取材于当时惊天动地的“10·5湄公河跨国大案”,故事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其中,一场警察扮成商人与毒枭之间过招的戏码看得人惊心动魄。

④中国和本地区国家就解决南海分歧达成了有效共识,希望域外国家支持而不是干扰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努力,不要节外生枝。

⑤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

“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⑥《美人鱼》公映12天就收获了24.65亿的票房佳绩,依照目前走势,《美人鱼》票房超过30亿指日可待。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文学的世界中,有一片极自由、极舒展的天地。

一方荷塘,一缕月光,一片云霞,都可以拨动你心灵的琴弦,引发你的联想和想象,唤起你对宇宙人生或多或少的情趣和沉思。

B.11月12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尹相杰吸毒案发布评论。

文章称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究底是有钱有名太任性所致。

C.科学家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研究人员在弗洛勒斯岛上新发现了比“霍比特人”年代更久远的古人类骨骼化石,可追溯至大约70万年前。

D.我班同学经过二十多天的的努力,一部能体现高中生精神风貌的话剧《放飞理想》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受台风“海马”影响,粤、闽、赣3省部分地区受灾。

据统计,广东省农作

物受灾面积近18万公顷,大约有170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56间,直接经济损失35.11亿元。

B.睡眠三忌:

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

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党的事业需要的不是一堆“泥菩萨”,而是一大批能干事、不出事、肯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

1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独创“谭腔”的谭鑫培,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如果

用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作比,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

________。

他就恰如杜甫的艺术精神在清朝末年的化身,________,所以追随者众多。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论中最受重视的“风骨”,也正是谭鑫培所具有的风骨。

①不但在精神与美学上与之相通,还为后人打开了艺术表现上的极大空间

②仅有苍劲,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③只有融悲凉与苍劲为一体,把两者天衣无缝地融入跌宕起伏的音韵旋律中

④含蓄蕴藉,沉郁顿挫,风气端翔

,光英朗练

⑤才是杜甫,才是谭鑫培

⑥仅有悲凉,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A.①④③⑤⑥②     B.①⑥④②⑤③     

C.④③②⑥①⑤     D.④①⑥②③⑤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

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

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

使獐疾走,马弗及至,已而得者,其时顾也。

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任重也。

贤者之举事也,不闻无功,然而名不大立、利不及世者,愚不肖为之任也。

冬与夏不能两刑,草与稼不能两成,新谷熟而陈谷亏,凡有角者无上齿,果实繁者木必庳,用智褊者无遂功,天之数也。

故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先王知物之不可两大,故择务,当而处之。

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

有便于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于学者,无肯为也。

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

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

何为而不成?

故曰:

“精而熟之,鬼将告之。

”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

今有宝剑良马于此,玩之不厌,视之无倦;宝行良道,一而弗复。

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乎!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

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

“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其友曰:

“莫如学。

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宁越曰:

“请以十五岁。

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

”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

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养由基、尹儒,皆文艺之人也。

荆廷尝有神白猿,荆之善射者莫之能中,荆王请养由基射之。

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①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尹儒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梦受秋驾②于其师。

明日往朝其师,望而谓之曰:

“吾非爱道也,恐子之未可与也。

今日将教子以秋驾。

”尹儒反走,北面再拜曰:

“今昔臣梦受之。

”先为其师言所梦,所梦固秋驾已。

上二士者,可谓能学矣,可谓无害之矣,此其所以观后世已。

【注】①括:

箭的末端   ②秋驾:

古代一种御马的技术。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墨翟、宁越,都是没有地位的读书人,通过日夜学习,最后分别成为战国时期儒家、墨家和谋士的代表人物。

B.“射”“御”均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习掌握的基本才能,和书、礼、诗、乐统称为“六艺”。

C.战国时期,武器的种类已经很丰富了,除了宝剑以外,还有弓箭、战车、钩、长矛等等。

这些兵器虽然也有铁制作的,但主要材质是青铜。

D.“布衣”,麻葛制成的粗布衣服。

因古代平民穿麻葛之类的织物,不能衣锦绣,所以“布衣”一词借指平民百姓。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B.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C.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D.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

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张,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去其害之者”,即排除各种干扰,才能使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B.文中关于“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的看法,反映了作者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很可贵的。

C.本文选取了孔丘、墨翟、宁越、养由基、尹儒的事例,通过对比论证,强调了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重要性。

D.《荀子•解蔽》说:

“物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

”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与荀子的这一思想是相似的。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6分)

(1)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

(5分) 

(2)上二士者,可谓能学矣,可谓无害之矣,此其所以观后世已。

(5分) 

(3)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3分)

(4)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2分)

(5)负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①《荀子·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

”两句阐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②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

”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③“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

“你也是从北平上车?

”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

我只好反攻了:

“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

“茶房!

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

”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

”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

”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

”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

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

“茶房!

茶房!

茶房!

”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

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

茶房始终没回头。

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

“你坐二等?

”这是问我呢。

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

”我问。

“二等。

快开车了吧?

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

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

”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

“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

拿手巾把!

”“等等。

”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

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

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

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

先—生—”

“拿茶!

“好吧!

”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

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

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

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

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

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

”我没言语。

他向自己说:

“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

”我后悔了,赶紧地说:

“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

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

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

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

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

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

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

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

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

“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3)马裤先生有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8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

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

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

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根据上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平阴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期中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DD项中,诗的传唱是否流行与写诗之人是否多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D项的表述“于此可见一斑”则是将两种并无必然联系的事实理解成因果关系。

4、D(A搭配不当,“提升”与“普及”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推动普及”。

B语序不当,应改为“由中央美院等单位最新创作的《十送红军》等12幅宏幅巨制及部分写生稿”C结构混乱。

把“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改为“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或“进入中国科学院深造”)

5.答案C.解析:

A项中,“莘莘学子”的“莘莘”有“众多”的意思,“学子”指学生,因此“莘莘学子”也就有众多学生的意思。

B.“望其项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句。

C.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这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他扮演的是旦角。

D项中,“万人空巷”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这一成语是用来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物把居民吸引、轰动一时的情景。

6.B

7、B  ①“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②“不足为训”意为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

符合语境。

③惊天动地:

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与此句语境不合。

④“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

符合语境。

⑤“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适用对象错误。

⑥“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

久就可以实现,通常指好的事物或情况。

使用正确。

8.A(B项,句式杂糅,原因或所致去掉一个;C项,成分残缺,把

“新发现了”改为“新发现的”。

D项,中途易辙,把“经过”调到句前。

9、A.本题B项否定不当,“忌”就表示是否定,后面再加“不可”成双重否定就表示肯定的意思了,与原意恰恰相反;

C项不合逻辑,没有谁“仿造”“伪劣产品”,只能是“制造伪劣产品”。

D.语序不当,按照由“主观愿望”到“实际能力”和“客观效果”的逻辑顺序编排,应改为“想干事、肯于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干事”

10、D本文段围绕着“谭鑫培与杜甫在精神上的共同点”这一话题展开。

解题时要注意上下句的关联。

第④句是杜甫诗歌风格的特征,应紧承上句“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第①句是“所以追随者众多

”的原因解说;接下来的句子则是对两者风格相似的具体阐述;第⑥句与第②句的顺序由第③句中的“悲凉与苍劲”决定;第③⑤句的顺序由关联词“只有……,才……”确定。

由此即可确定答案为D项。

11. B “诗”应是“数”。

12.A(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13.C(没有使用对比论证)

  14

(1)箭的速度很快,射程却不超过二里,因为它飞一段就停了下来;步行速度很慢,却可以走到几百里之外,因为脚步不停。

(速、不过、迟、舍各1分,句意1分)

(2)以上述两位士人,可以称得上是能学习了,可以说没有什们东西能妨害他们了,这正是他们扬名后世的原因啊!

(上、害、所以、观各1分,句意1分)

(3)您能够对付曹操的话,就一定同他决一胜负,万一遇到战事不如意,就会来找我,我一定同曹孟德决一死战。

(4)荆州归附曹操的的老百姓,是被武力逼迫罢了,并不是真心降服。

(5)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它使郑国成为东边的疆界后,又要扩张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将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

15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6.

(1)A1分,B2分,D3分

16.

(2)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