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 祝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052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 祝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 祝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 祝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 祝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 祝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 祝福.docx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 祝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 祝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 祝福.docx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第02课祝福

第2课祝福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胳臂/臂膊镯子/爵位烟霭/和蔼

B.拓片/拓荒瘦削/削弱间或/间距

C.悚然/耸立诧异/叱咤屡次/履行

D.懈怠/鞭笞雇佣/佣金新正/周正

A

恰如

只需

即使

的确

当然

并非

B

正如

只需

倘若

当然

然而

并非

C

恰如

只有

即使

的确

当然

决非

D

正如

只有

倘若

当然

然而

决非

 

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视画面显示,当日的共和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特朗普的支持者们有序地握手拥抱,庆祝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

B.日本共同社日前就中日关系专访了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鸠山表示,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安倍政府的经济增长战略将会走投无路。

C.《祝福》中的“我”是一个进步青年,对于祥林嫂的死,他勇于剖析自己,求全责备自己,此行为体现了他性格的善良和思想的觉悟。

D.柳妈也是一个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但她却对祥林嫂的再嫁不以为意,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残忍”得令人悲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不仅让公民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还提供集合金融、税收缴纳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

B.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有关部门应与电商平台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苹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D.这部由新锐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主人公拒绝平庸、追寻梦想的励志故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杂文贵真。

①鲁迅所指出的,它应是“心的直写”。

一篇杂文一般

②千把字左右。

③还有大爱大憎,真喜真愤,很难落笔。

写杂文的人最忌说假话,说假话的人原也用不着写杂文。

④,真话不等于真理。

⑤,探求真理的起点永远是心口如一的真话,⑥心口相违的假话。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___。

这是“理智的捷径”,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

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

他所指出的“中国病症”自己没有犯着吗?

可还是常常去翻翻看看, ______。

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6.请你结合示例,在《祝福》中任选一位人物,写一副对联,要求能概括出该人

物的命运或形象特点。

示例: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上联:

聪明伶俐处处留心;下联:

小心谨慎时时在意。

7.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

 

要求:

(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2、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

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

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

”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

”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

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

”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

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

“你呀。

我想:

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

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

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

”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

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

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

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

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

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8.“微雪点点的下来了”一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9.柳妈与祥林嫂的谈话可以分成两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其谈话要点。

10.鲁迅先生的小说,擅长描写人物的眼睛,在这段文字中,分别描写了柳妈的眼和祥林嫂的眼,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这两处描写的作用。

11.对于柳妈这一人物,有人说她本无恶意,是同情并帮助祥林嫂的人;也有人说她是鲁四老爷的帮凶,是她最后加重了祥林嫂经济和精神的负担,使祥林嫂最终走向了死地。

你是怎样理解的?

谈谈你的看法。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

女人

吴组缃

这个女人二十来岁,扁扁的嘴巴,扁扁的鼻子。

手粗,眼粗,身腰粗。

她轻轻地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走进来,说:

“太太,我想,我想,我想……”说的时候,两只粗大的手互相紧握,扭捏着;圆而大的眼睛往下沉,盯着她自己的脚尖。

那脚趾头也在扭动着,是赤脚。

太太则才因为先生看了电影,没曾约自己,又想到昨晚上做了许多菜,等先生回来吃,等到八点先生才回来,先生说吃过了;“吃过了,早就不告诉我!

”气得太太楞了一夜肚子。

“我晓得你心里早没我!

”两颗眼泪就流下来,就伏到床上去抽咽。

先生捧着一本书楞了一会,戴上帽子笃笃笃地出去了。

太太一个人在床上躺着,觉得没有趣味,看见这个女人推门走进来,忸怩得滑稽的样子。

一个礼拜前,这个女人由荐头行送来,先生问怎么样,太太说:

“看那傻样顶有趣的。

”于是就留下了。

现在,太太虽然刚拭干眼泪,肚里还憋着气,可是她觉得很闷,愿意有个人和她说话。

“你想什么?

你说,不要紧。

“我想太太给我看封信。

“可以的。

”太太很骄傲很尊贵地点点头。

那女人拂开衣角,在腰上掏了一会,掏出一封没有封口的,已经皱褶得不成样子的信,忸怩地递给太太。

太太把信细看了两遍,撇着嘴笑了一笑,说:

“唔,是你丈夫来的信。

那女人想说点什么,把头拾起来,却又重复地低下,看看自己的脚尖。

那脚趾头动了两动,到底没有说出来。

太太接着说:

“你丈夫说,他和你吵了嘴,他很懊悔。

叫你明年回家去插秧。

他不再骂你。

你公公婆婆也不再打你骂你。

说小炭子没有奶吃,叫你赶紧寄钱回去……”

太太把信上的话说了一次,又说了一次。

说着,注意那女人的动作和表情。

那女人颈子红红的,渐渐红到嘴巴上,红到耳根。

  “倒霉——”咬住了,恨恨地再爆出两个字“死鬼!

一下子功夫,她刚才那种忸怩的样子一点都没有了。

太太觉得顶有意思的,笑了。

打着一种和小孩说话似的口调说:

“哦,你原来是吵嘴逃出来的?

你胆子可不小!

你是怎样逃出来的?

你家在哪里?

你说点给我听听看。

那女人把手扭了两扭,又稍微忸怩了一下说:

“我是黑非,黑非。

我家里种田。

两个老不死的天天打我。

那年水荒,说是我带来的;今年不下雨,又说是我带来的。

可是真的是我带来的吗?

那倒霉的死鬼也夹在中间骂。

我插秧,我耘草,那小鬼小炭子还在背上哭呀哭的。

六月里哭呀哭的,我车水,车到晚上,汗水臭烘烘的。

那小鬼哭呀哭的,哭到天迷迷亮,就发烧,把我背上捱得一背子痱子。

那倒霉的说我的痱子把小炭子弄得病病怏怏的,拿锄头敲我腿直骨。

”咕嘟咕嘟咽了两口唾沫。

太太看她说得那种急样子,唾沫咽了一口又一口,头一点一点的,身肢一晃一晃的。

太太忍住了笑,扮得很惊讶的神气,说:

“哦,打你?

虐待你?

岂有此理!

——你慢慢说。

“倒霉的,我不过吃了你家三碗锅巴饭!

我想想,我就气不过。

我把我娘给我的一根簪子卖给红毛鸡,贩银子的。

红毛鸡是个老头子,我跟红毛鸡走。

红毛鸡不肯带我。

我晓得他到上海。

我死乞白赖跟他走,一走走到南京。

我用了一吊三百钱。

我就到行里头。

三丁子,新嫂子,二嫂子,富头的妈,都在行里。

都不种地了,都进行了……”

“都是你们村上熟人?

那女人点点头。

“真好胆子!

”太太松了松腰,赞叹着。

“那鬼老头子,红毛鸡,还拿话吓唬我喂!

吓得心直跳。

那鬼老头子说,南京上海有洋鬼子捉人挖眼睛,有洋鬼子。

——倒妹子才不怕!

不吃那口气饭!

自己做,自己吃!

“那你的孩子你不管了?

小炭子?

”太太不知几时有点感触,态度骤然正经起来。

那女人不说话,看看自己的脚动了两动。

半晌,才说:

“我问太太借两块钱。

我托太太写封信。

“钱倒可预支给你,没问题。

可是你的信不好寄呢。

信上说寄到鸿胜先,什么东西呢?

那女人把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望到窗子外边的天。

说:

“怕是在城里,是家店,是家茶馆。

姓鸿的开的。

“哪有姓鸿的呢?

没有这个姓。

“倒霉的也不写清楚!

“是你丈夫写的吗?

“那倒霉的写得出信!

扁担大的一字都不认识!

——我去问问二嫂子。

”说完就出去了。

太太深深吐了一口气。

回头看见那枕上潮湿了的一块,她就觉得自己腮上火辣辣的。

太太不再“觉得这女的顶有趣的”。

她佩服这个女人,她羡慕她。

但是,对于她自己,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想看。

    (选自《太白》,1935年1月第1卷8期)

12.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太太一开始看到黑非觉得她“那傻样子顶有趣的”,后又写“太太不再‘觉得这女人顶有趣的’”,二者并不矛盾,恰恰能更好地反映黑非的行为给太太内心带来的触动。

B.太太因为先生看电影没有约她、没有回来吃饭又不事先告知这样的小事就生气,甚至与丈夫闹别扭。

这位不通情理的太太,是作者极力贬低的人物形象。

C.“回头看见那枕上潮湿了的一块,她就觉得自己腮上火辣辣的”一句与“两颗眼泪就流下来,就伏到床上去抽咽”形成照应,也说明太太完全走出了生活阴影。

D.太太是从黑非的讲述中了解到黑非身世的。

黑非无法忍受族权、夫权对她的迫害和欺压,毅然选择出走,这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E.小说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地方风俗的农村,风格上呈现出一种质朴和真实的特征,无论是人物的对话,还是对人物的刻画,小说语言都散发出乡土味。

13.这篇小说有主副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14.小说中的黑非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15.吴组缃先生的文学作品十分关注女性命运,这种关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第2课祝福参考答案及解析

1.D【解析】A项,分别读bei/bì,zhuó/jué,ǎi/ǎi;B项,分别读tà/tu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