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455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docx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docx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提纲(期中以后部分)

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一)王国问题的出现

刘邦实行“分封制”,诸侯国权力很大。

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减诸侯王的封地。

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位诸侯王起兵反叛,掀起“七国之乱”。

后被景帝平定。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

(1)颁布“推恩令”。

这样,王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对抗中央了。

(2)设立“刺史制度”。

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部委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官员。

(3)设立“司隶校尉”,以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

2、经济:

将货币铸造、食盐与铁器生产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五铢钱),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了中央收入。

3、思想: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凡是与孔子思想不相符的各家学说都加以禁绝。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保证了皇帝的权威和朝廷政令的推行。

4、教育:

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长安设立了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做官。

地方设立“官学”。

私人传授儒家学说的学者也很多。

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

通过一系列措施,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的局面。

(三)王莽篡权:

汉武帝以后,汉朝开始由盛而衰,矛盾加剧,外戚王莽乘机篡权。

不久,各地起兵反抗,推翻王莽政权。

(四)东汉建立:

1、公元25年,参加过推翻王莽军事斗争的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东汉统治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政权,统治日益黑暗。

最后,在起义军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

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开放

(一)秦与匈奴的关系(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匈奴是活跃在蒙古草原上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

1、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强大的国家,首领称为“单于”。

2、秦统一后,派大军“北击匈奴”,夺回大片领土。

3、为了更好地抵御匈奴,秦始皇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二)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2)刘邦即位不久,曾率领大军北上抵御匈奴,结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军队围困,经过七天七夜才得以解围,史称“白登之围”。

(2)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朝转而对匈奴采取攻势。

派卫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击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迁徙百姓居住垦荒,设置郡县,派驻军队,实施统治。

2、西汉与匈奴的“和亲”:

(1)“白登之围”后,西汉政府决定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将汉朝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

(2)“昭君出塞”:

匈奴被击败后,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同汉朝订立了和好盟约。

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1、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南匈奴同汉友好,逐渐南迁。

东汉派军大败北匈奴。

匈奴势力逐渐消失。

2、东汉与匈奴的文化交流:

(1)匈奴贵族派子弟到洛阳就学,回去后传播汉朝文化。

(2)匈奴仿制汉式铜器和铁器。

(3)汉人从匈奴引进重要畜力——驴、骡、骆驼。

匈奴的乐器中、歌舞传到汉地。

摔跤、赛马等体育活动也源于匈奴的习俗。

(四)汉朝与西域的关系:

1、两汉时期,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区,称为西域。

汉武帝以前,西域大部分以农耕为主,少部分以畜牧为主。

盛产稻、麦、葡萄等农产品,还产良马和玉石。

2、张骞通西域:

(1)经过:

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

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

(2)影响:

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西域的葡萄、核桃、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经济生活。

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益活跃,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张骞通西域经过的地方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

途中会经过哪些高山峻岭和戈壁沙漠?

(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商旅往来。

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

4、西汉时期对西域在外交、军事和行政管理方面采取过哪些重大举措?

(外交: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军事: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

行政管理:

公元前121年,汉朝在河西走廊先后设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五)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是何时由谁开辟的?

(张骞在西汉时期开辟的)。

2、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地方?

(起点是长安;最远到达的地方:

欧洲的大秦,即罗马)。

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到欧洲。

3、丝绸之路经过的今境外部分大致属于哪些国家?

(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

4、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有哪些?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

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主要商品有哪些?

(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

5、丝绸之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影响?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6、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经贸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稳定等因素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丝绸之路的畅通,推动了沿线地区的经贸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同时也稳定了长城沿线地区的社会秩序。

7、汉代丝路古镇:

库车县(史称龟兹);敦煌;武威;楼兰。

(六)汉朝与朝鲜和日本的交流

1、东汉时,朝鲜半岛上各国与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频繁。

汉朝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特产运到中国。

2、西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中,有30多个和汉朝有来往。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造纸术的产生、成熟:

1、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

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原料易得,质量产量提高,使用逐渐普遍。

4世纪以后,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2、纸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1)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

(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传播。

(二)数学成就:

1、《周髀算经》:

西周数学家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500年。

2、《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时期。

涉及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

这本书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三)医学成就: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

直到今天,这部书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

2、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东汉医学家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发明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

(四)史学成就:

1、司马迁:

生活于汉武帝时代的著名史学家,撰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2、《史记》:

(1)内容:

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2)体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特点:

体例完善,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

(4)地位: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范例。

(五)宗教:

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1、佛教:

公元1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东汉明帝时,派使者到西方求佛法,在洛阳建造了中国最早的寺庙“白马寺”。

2、道教:

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道教思想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二):

“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

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1、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

曹操和袁绍的实力最强。

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跨有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兵势最强。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袁绍

曹操和孙刘联军

结果

曹操胜利,袁绍失败

曹操大败,孙刘联军获胜

特点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官渡之战中曹操获胜的原因:

(联系课本P75资料和所学知识)

资料1:

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曹操精于谋略,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资料3:

曹操以诚心待人,能宽容人。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拥有袁绍所没有的政治优势。

4、“隆中对”(刘备“三顾茅庐”):

(1)刘备“三顾”的原因:

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吸引人才的诚意。

(2)诸葛亮“二拒”的原因:

当时政权分立,形势严峻。

(3)诸葛亮的策略:

对曹操,“不可与争锋”;对孙权:

“可以援而不可图”;对刘备:

控制西南少数民族,结盟江东,内修政治。

总的策略:

孙刘结盟,共同抵抗曹操。

5、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东汉结束。

(2)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3)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6、三国经济的发展:

(1)魏国修建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明显恢复和发展。

(2)蜀国丝织业发展,蜀锦非常有名。

(3)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7、对“三国鼎立”的评价:

(1)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

是历史的退步。

因为:

秦汉时期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而三国鼎立后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加剧了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2)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

是历史的进步。

因为: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属于大规模的分裂,不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发展。

三国鼎立是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8、西晋的建立、统一与灭亡:

(266-280-316)

(1)建立:

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国,统一全国。

(3)灭亡:

316年,匈奴人攻陷长安,西晋灭亡。

(二)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东晋:

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政权,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

2、南朝:

从420年到589年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

3、“士族”与“庶族”:

(1)东晋立国离不开士族的鼎力支持。

名门大地主把持了中央或地方重要官职,世世代代做大官,叫做“士族”。

(2)士族以外的地主,叫做“庶族”。

南朝后期,士族势力逐渐衰落弱,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4、前秦的统治:

(1)东晋中期,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基本统一北方地区。

(2)淝水之战:

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在淝水展开决战。

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大败前秦,使江南地区免遭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淝水之战使前秦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5、江南地区的开发:

(1)农业发展: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开垦出大量良田,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都是东晋南朝时期的重要粮仓。

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

稻田开始使用粪肥。

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利用水力加工谷物的生产工具,应用更加广泛。

(2)手工业发展:

养蚕缫丝技术有了提高,丝织品产量激增。

棉布生产和使用逐渐发展。

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灌钢法的发明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

制瓷业发展迅速,瓷器成为较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最为当时人所青睐。

(3)联系课本P79资料,江南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人口的增多;

农业产量的提高;③耕作技术的进步。

④手工业的发展。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酷热的状况缓解,尚待开发的资源极其丰富。

②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③江南民众与北方移民的辛勤劳动。

④北方人民迁到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最主要的原因)

(4)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三)北方的民族融合

1、北方的政局演变

(1)十六国: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304-439年),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各国连年战争,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和相互影响,加速了民族融合。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十六国割据局面结束。

(2)北朝:

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

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和北周,史称“北朝”。

2、北方的民族融合

(1)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同汉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促进民族融合。

(内迁的主要少数民族有:

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合称“五胡”)。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交往频繁,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互相影响,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3)促进北方民族融合的因素:

①少数民族的内迁;②黄河流域的统一;③各民族的长期交往和相互影响;④北魏孝文帝改革。

(4)民族融合的表现:

少数民族的饮食(少数民族蒸馍、烙饼、馅饼、面条和油炸饼等传入中原)、服饰、家具(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圆凳等传入中原)、音乐舞蹈、先进的牲畜选种、改良和畜病防治技术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生产方式的融合:

少数民族吸收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

(5)北魏孝文帝改革

(A)背景: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B)目的:

为了更好地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内容:

①迁都洛阳;(原因:

平城气候干旱,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中原先进文化)。

②汉化政策(禁止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改穿汉族服饰;改用汉族姓氏;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D)影响:

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此后,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6、课本P82资料:

(1)资料1中,胡服与汉服的区别:

汉服宽袍大袖,胡服窄衣小袖。

(2)鲜卑族服装和姓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

鲜卑族在生活习俗上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3)资料3中,北魏皇帝的谥号(多采用“孝”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

鲜卑族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蕴含着哪些有利于统一的因素?

(1)江南经济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2)民族融合加快。

通过民族迁徙、友好交往、政治改革等途径促进民族融合,使民族矛盾和民族隔阂减弱。

(3)局部统一的实现。

先是三国的局部统一,后来是前秦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4)一些有见识的政治家为实现统一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如曹操、诸葛亮、北魏孝文帝等。

(5)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四)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1、科技:

(1)祖冲之:

南朝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①数学:

最突出的贡献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了一千年。

数学著作《缀术》。

②天文学:

测算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只相差50秒;“祖冲之山”和“祖冲之星”。

③机械制造:

造出“千里船”和“水碓磨”。

(2)贾思勰:

北朝著名的农学家。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著作《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2、艺术:

(1)书法——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吸收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一家,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

他的字“端秀清新,圆转流利”。

当时人评论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2)绘画——顾恺之:

东晋著名画家。

擅长人物画,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

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顾恺之的“三绝”:

才绝、画绝、痴绝。

)(3)石窟:

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这两处石窟群,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的艺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在造像风格上有哪些差异?

云冈造像较多体现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佛像高鼻深目,神情凝重,表现出西域人的特征。

龙门佛像肃穆慈祥,衣纹飘动流畅,更多体现中原文化的风采。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活泼开放,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第二课隋唐:

开放革新的时代

(一)隋的兴亡(581-589-618)

1、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文帝改革:

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打败突厥,稳固后方。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统一: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影响:

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4)灭亡:

隋炀帝实施暴政(大兴土木,发动战争,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引发隋末农民起义,瓦解了隋朝统治。

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2、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1)开凿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课本P87“隋大运河示意图”①一个中心:

洛阳。

②两个端点:

南起余杭,北至涿郡。

③四段:

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④沟通的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开凿的意义:

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直到今天,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水路运输”的作用。

(4)联系课本P88的资料,评价大运河。

①积极作用:

大运河作为历代漕运要道,在沟通南北经济,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消极影响:

隋炀帝滥用民力,挥霍浪费,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5)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①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卓绝成就,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显示了当时中国经济与科技的发达。

②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深远。

如漕运;四大徽班沿运河进京,为京剧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京杭大运河还是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证者。

如十里红妆。

3、隋朝的制度创新:

隋文帝开创了“三省六部制”;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

(二)唐的盛衰

1、唐朝的建立、强盛、衰落和灭亡

(1)建立:

617年,隋朝贵族李渊在太原起兵,攻下长安。

618年,建立唐朝。

李渊就是唐高祖。

(2)强盛:

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武则天时期的“贞观遗风”;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3)衰落:

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4)灭亡:

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取政权,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2、“贞观之治”

唐太宗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步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1)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2)重视君民关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4)国家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职责: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诏令的审核;尚书省及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

特点:

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

作用:

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5)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进一步完善隋代创立的科举考试制度,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选官标准:

才能。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改变了隋唐以前主要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身来做官的惯例,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6)课本P89资料:

唐太宗这番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把魏征比作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

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

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3、“贞观遗风”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豪门大族,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国力进一步增强,史称“贞观遗风”。

用一句话评价武则天(为武则天写一句碑文)

(1)郭沫若: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宋庆龄:

“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3)毛泽东:

“武则天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4、“开元盛世”

(1)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励精图治”,政治清明:

①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贤人做宰相:

姚崇、宋璟。

②重视地方吏治:

关注各州刺史,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③虚心求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2)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

①农业:

大量荒地的开垦、耕作技术的改进(曲辕犁的发明)和灌溉工具的改进(筒车的发明),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修建了许多大型粮仓。

②手工业:

丝织业——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

陶瓷业——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极富特色的一种,它色彩绚丽,造型美妙高超,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

唐代瓷器的品种很多,以邢窑的白瓷和越窑的青瓷最负盛名。

③商业:

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

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

扬州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的运转中心。

5、“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比较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用人

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进一步完善隋代开创的“科举制”。

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贤人做宰相,如姚崇、宋璟。

仿照唐太宗,虚心求谏。

政治

沿袭和完善了隋代创立的“三省六部制”。

重视地方吏治,关注各州刺史,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经济

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抑制奢靡,提倡节俭,开辟荒地,改进生产技术,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

(三)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1、民族关系融洽:

(1)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推行“一视同仁”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