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0444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docx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docx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第二章

1.微观经济学定义: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且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分析为核心,因此也被成为价格理论。

2.微观经济学具体研究对象:

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3.需求的定义: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一种商品需求数量影响:

该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花卷和馒头)、消费者偏好(加强、减弱)、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下一期上升,增加现期)

4.供给的定义: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的影响因素:

该商品的自身价格、生产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下,利润)、生产的技术水平(成本,利润)、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扩大生产,悲观,缩减生产)

5.商品需求量:

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点沿线移动)

6.商品需求:

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平移)

7.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8.需求价格弹性五种类型:

完全弹性、富有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性、完全无弹性

9.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收入:

1.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厂商适当降低商品的价格,能使销售收入增加。

因为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商品价格的减少率。

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2.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适当增加商品的价格,能使销售收入增加。

因为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减少率小于商品价格的增加率。

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3.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厂商无论是增加商品的价格还是减少商品的价格,都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

10.影响商品需求弹性因素:

1.商品的可替代性

2.商品的用途广泛性

3.商品对消费者的生活重要程度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11.“谷贱伤农”原理及现象:

现象:

在粮食丰收季节,积累了不少的粮食,农民的粮食收入反而减少了。

原理:

假设需求量等于销量。

因为积累了粮食以后,农民为了卖出粮食,竞相降价,因为农产品的价格的需求弹性小于1,当农产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在价格下降时,农产品均衡数量上升的幅度要小于均衡价格下降的幅度,而农民的销售收入等于价格乘以需求量,所以总体来说农民的收入下降了。

第三章

1.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和总效用(totalutility):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对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2.P59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函数的公式

MU曲线特征和TU曲线特征:

MU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相应的,TU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的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

是总效用曲线。

当MU曲线为零时,TU曲线达到最高点,当MU曲线为正值时,TU曲线呈上升趋势,当MU曲线为负值时,TU曲线呈下降趋势。

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边际效用曲线上的点的值是总效用曲线的斜率。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这便是边际效用递减。

4.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6.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第四章

1.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区别:

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是指生产者足够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2.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是否能够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

3.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

总产量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则为对应的边际产量的值,当边际产量曲线为正值,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当边际产量曲线为负值,总产量呈下降趋势,当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为极大值。

边际产量曲线先上升到最大值然后下降。

所以总产量曲线斜率先是增加到最大值,然后不断减小。

边际产量如果在平均产量曲线之上,平均产量就会被拉高,边际产量如果在平均产量之下,平均产量就会被拉低。

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PL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PL曲线的变动。

又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MPL曲线是先升后降的,所以,当MPL曲线和APL曲线相交时,APL曲线必达到最大值。

P107曲线图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情况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者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便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第五章

1.机会成本定义:

机会成本是生产者在放弃使用某一相同的生产要素用于其他生产用途上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在短期内,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种。

分别包括:

总可变成本、总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总成本、总成本、边际成本。

2.总可变成本(TVC)定义:

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总不变成本(TFC)定义:

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AFC)定义: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数量产品所支付的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AVC)定义: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数量产品所支付的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ATC)定义: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数量产品所支付的总成本。

总成本定义(TC):

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对全部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边际成本定义(MC):

厂商每增加生产一单位数量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P119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关系:

我们已经对于任何一对边际量和平均量来说,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会把平均量给拉上,当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会把平均量给拉低,当边际量和平均量相等,则平均量达到极值点。

在每一产量上,AC曲线的斜率和AVC曲线的斜率是一样的。

因为MC曲线具有先降后上的特点,所以AC曲线和AVC曲线都具有先降后上的特点,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在AC曲线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AC曲线,在AC曲线的上升段,MC曲线高于AC曲线。

类似地,-+在AVC曲线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AVC曲线,在AVC曲线的上升段,MC曲线高于AVC曲线。

最后,比较图中AC曲线和AVC曲线,AVC曲线降到最低点但是AC曲线并没有降到最低点。

AC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慢于并且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因为AC曲线不仅包括平均可变成本,同时还包括平均不变成本。

由于平均不变成本的作用。

第六章

1.市场的四种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

2.决定市场划分的主要因素:

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2.市场上生产产品的差别程度3.市场上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4.一个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第一个因素和第二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第四个因素是第一个因素的延伸。

第三个因素是第一个因素和第二个因素的必然结果。

(P151表格)

3.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1.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任何产品都是完全同质的。

2.所有的资源具有流动性。

3.市场的信息是完全的。

4.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的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被动接受市场既定的价格,称为价格接受者。

4.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厂商的边际收益MR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MC

5.垄断市场定义: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垄断的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条件:

1.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该商品2.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3.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6.垄断形成原因:

1.对生产资源的独占。

该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资源都被该厂商所占有,排除了经济中的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

2.政府的特许。

比如铁路运输部门和水电供给部门。

3.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4.自然垄断。

安装人多,规模大,成本小

7.垄断竞争市场概念:

垄断竞争市场就是市场上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8.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1.市场上的每种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不同品牌的饮料和方便面)

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厂商都认为自己对市场的影响很小,所以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因此也不会招引竞争对手的报复措施。

(餐饮业,理发行业)

3.每个厂商的生产规模很小。

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9.寡头市场的概念:

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是一个行业中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

第十一章

1.外部影响:

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没有影响,即不存在所谓“外部影响”

第十二章

1.最终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2.国内生产总值定义:

经济社会(即一国或者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如201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此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的存在的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而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3.GDP=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十三章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P386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2)若APC和MPC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

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

2.乘数:

P395

边际消费倾向(MPC):

增加一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APC):

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占收入部分的比率。

第十四章

1.流动性偏好:

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2.货币需求动机:

1)交易动机,指个人或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为了使收入和支出相衡。

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正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2)谨慎性动机或者叫预防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事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3)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3.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

当利率极高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太可能会上升,即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太可能会下降,所以人们会选择把手中的货币全部用来购买有价证券,这样货币的需求量为零。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太可能会下降,即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太可能会上升,人们会选择把有价证券全部转为手中的钱,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称为“流动偏好陷阱”,也就是“凯恩斯陷阱”

4.总需求(Aggregatedemand,AD)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第十八章

1.失业类型: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3)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2.奥肯定律: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3.通货膨胀:

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4.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

5.充分就业的含义: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

它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6.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

1)充分就业,指经济上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能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去参与生产的过程。

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生产过程中因为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劳动力流动性不足。

因为一些部门转移或者局部的调整。

自愿失业,指个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非自愿失业,指个人愿意工作但是找不到工作的状态,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变化指因为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因为工人技能不足或者因为地点不合适。

周期性失业,指因为经济进行周期性的衰退导致需求下降。

2)价格稳定,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指现代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并不是说每件商品的价格都要稳定,而是说没有通货膨胀。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4)平衡国际收支。

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应该综合考虑。

7.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国民:

P439

8.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1.再贴现率政策。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银行的贷款或者放款利率。

商业银行把商业票据出售给当地的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按贴现率扣除一定利息后再把贷款项加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作为增加的准备金,所以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借款称“贴现”。

当客户要在商业银行处转一笔巨额现金进另外一个银行,但商业银行缺乏现金。

商业银行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

2.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当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将会以两种方式增加:

如果美联储向个人或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买进债券,则会开出支票,债券出售者将该支票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该银行则将支票交联邦储备体系作为自己在美联储账户上增加的准备金存款;如果美联储直接从各银行买进债券,则可直接按债券金额增加各银行在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准备金存款。

当中央银行要购买债券时,对债券的市场需求就增加,债券价格会上升,债券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利率的下降。

3.变动法定准备率。

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方法。

有个时滞。

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存款只需留出更少的准备金,或反过来说,让每一美元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

另外还有道义劝告,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的准备金。

9.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政府需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究竟什么时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什么时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应当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加以分析权衡,斟酌使用,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产生衰退和失业时,政府应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措施,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产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用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财政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