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0195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docx

《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docx

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论文

摘要:

我国公安院校现行的培养目标存在诸多问题,而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现有研究成果还难以为我国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体系的自我完善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发展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发现并分析现行培养目标的合理之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对我国公安院校培养目标进行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比较完善的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体系,同时还提出了保障这一培养目标体系得以实现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公安院校培养目标构建

 

Abstract:

Therearemanyproblemsexistinpresentcultivationpurposeforpolicecolleges.However,thestudyonthemarelimitedforacademiccirclesOurpresentresearchishardtogivetheorysurpportforself-perfectourcurriculumsysteminpublicsecurityuniversity.Thereforethestudyarebothintheorysignificanceandinpracticalsignificance.Thestudypersistedinstandpoint,viewpointandmethodsofMarxism,andsynthyusingthestudyingwaysofliteratureanalysis,comparedresearchandcaseanalysisInspectpresentcurriculumsysteminChinesepublicsecurityuniversityfirstandanalysisreasonableandmainpointsofit.Toexplicitaperpectplanforcurriculumsysteminpublicsecurityuniversityinthefoundationoffurthertheorydiscussionandinvestigation.Meanwhiletoproposebasiccountermeasuresforensuretheplantoberealization.

Keywords:

PolicecollegesCultivationpurposeEstablishment

 

 

目录

一、引言4

二、文献综述4

(一)对我国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历史考察4

(二)对我国现行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分析5

三、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要素及分析6

(一)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体系的内涵6

(二)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7

四、对于实现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思考9

(一)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教育9

(二)坚持全方位育人的原则10

(三)注重实战教学10

(四)加强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11

(五)建立学校与公安机关合力育人的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11

(六)开设网络课堂计划.........................................12

五、结语11

参考文献12

 

论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

一、引言

优化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课程体系是形势发展和公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目的是公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公安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为公安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和指导,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目标来进行,如何以总的教育目的为依据,结合公安院校的性质和具体目标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优化公安院校的课程体系,是公安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显得异常薄弱。

因此,对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改革公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套符合国家要求,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用、强素质的新课程体系,制定新的教学计划,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质量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和全国第二十次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体现“突出公安特色,面向实战,面向未来”的要求,为公安机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在新的形势下,为提高教学质量,必然要有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高校课程体系是高校开设的各类各门课程、课时比例分配及开课的先后顺序的总称,它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深层次的改革。

因此国家十分重视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在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1994年国家教委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制定了“高等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并领导全国高校开始实施该计划,于1997年颁发了《关于积极推进“高

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

此后,全国各普通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课程体系改革工作。

2003年全国第二十次公安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及构建和谐社会等要求,使公安院校再一次面临人才培养的新的挑战,可以说高等公安院校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对我国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历史考察

1、我国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初步确立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80年代中期)

我国公安教育起步晚,国家有关部门对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表述较少。

根据

现有资料来看,发展的大致情况如下:

公安高等教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984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公安教育工作会议,在全国范围内新建和改建了十多所公安高等院校。

同年,公安部在制定高等公安院校教学计划时,对其培养目标进行了表述: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高级公安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公安工作、教学工作以及公安研究工作。

具体的规格要求有四条:

一是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公安保卫事业;具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思想;忠实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遵纪、守法、爱民,自觉地为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是掌握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业务知识;掌握法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各专业必须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科学新成就,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分析、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是具有健全的体魄。

四是在智育方面,各专业可根据上述基本要求,规定具体的标准1。

2、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体系探讨与争鸣时期(80年代中期到现在)

自80年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开始对公安院校培养目标进行了一些相对集中的研究,比如在1986年中国公安高等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许多与会代表提出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公安实际工作的应用人才为主,兼负培养公安理论研究和公安警察院校的师资;专科院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公安实际工作的应用人才。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两个层次的培养目标仍是以1984年公安部提出的培养目标为主要内容,只不过在专科与本科层次上各有侧重而已。

80年代末至今以来,学术界致力于提出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分解指标体系,注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

各个学校提出了自己的培养目标,各个学者提出了各自的指标体系。

关于这些基本指标应有哪几个方面又有不同看法,如有的学者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有三个方面:

政治规格、业务规格和体育规格2;有的认为有四个方面:

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专业、心理身体;有人认为有五个方面:

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法律、公安业务、身体心理3;有的认为有六个方面:

政治、文化、道德、业务、心理、身体军事4;有的认为有七个方面:

政治、思想、心理、科学文化、业务、法律、替体;有的认为有八个方面:

政治、道德、法律、作风、心理、文化、业务、身体5;有的认为有十个方面:

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法律、作风、心

理、文化、业务、身体6等等,不一而足,没有一个公认的目标体系。

(二)对我国现行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分析

我国过去在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由国家根据计划统

一制定的,高校的任务就是如何执行的问题。

随着高校自主权的扩大,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制定就不再是由国家统一包办的事了。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自1984

年以来,中央没有关于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最明确的表述,只有相关表述。

例如:

1999年,公安部贾春旺部长在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指出: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进一步加快公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培养更多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公安专门人才”。

因此,各个学者、各个学校在1984年公安部提出的公安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中央有关领导的讲话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确立了本校的培养目标。

如有人提出警察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

“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过硬的纪律作风,精湛的业务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体魄,高素质的公安应用型人才。

”7上海公安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知识和技能扎实,能适应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安保卫工作应用型人才”8中国刑鳌学院提出:

“以培养道德高尚、作风正、业务精、素质高和技术硬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9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提出: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公安科学技术知识,具备扎实的公安业务技能和良好的业务素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10当然,大多数公安院校对本校的培养目标并无最明确的表述,只有相关的表述,这也说明了培养目标的问题还没有被上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来进行研究。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也并未对整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作明确表述,而只是提出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其共同的基本内容是: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系统掌握本专业的荃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实战部门从事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1。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各个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的表述虽然有所差异,但主要内容大同小异。

三、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要素及分析

(一)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体系的内涵

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有宽广的文化知识及现代科技知识,掌握公安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身心健康,能较好地服务并推进公安工作的人民普察。

这个培养目标由培养方向和素质规格两个部分组成。

培养方向指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是人民警察,这是毫无异义的;培养规格指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哪些基本素质,这些素质应由七个部分组成并由此形成一个体系。

因此,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体系应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政治素质、法律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这几个方面从内容上体现了德、智、体、美、劳的和谐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在这些内容中,加入了现代警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创新素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等,符合时代的要求;这些内容从学生的年龄和职业特点出发,注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需要;这些素质还体现了《人民誉察法》对人民普察做出的规范和要求;作为国家教育目的的一个下位概念,这个培养目标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对培养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保证人才质量的根本要素,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知识基础,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

公安院校教学内容滞后的原因,首先是教材的陈旧、内容滞后。

以治安专业所讲授的《治安管理学》和《治安案件查处》两门课程为例,其原有的课程内容是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法律依据的,随着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加强和完善,《治安管理处罚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已经颁布实施,而以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为法律依据的课程教材尚在撰写中。

交通管理专业中的《交通事故处理》及《交通秩序管理》两门课程也存在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依据的法律基础由原来《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经变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新法律已经颁布实施,与之相配套的课程教材却迟迟没有编写出来,教学内容的滞后与陈旧可见一斑。

再比如以侦察专业为例,其教材内容没有比较全面地反映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刑事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以及侦查工作、刑事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其次是由于高等公安院校始终存在着各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多数专业课教师长期超负荷承担教学任务,参加公安实战机会少,到基层搞调研也不普遍、不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则更少。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过去,把教学方法只看作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技能、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则难免失之偏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公安院校的课堂教学还是只重教而不重学;只重教法的研究而忽略学法的探讨;只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这种认识有关。

事实上,教学方法始终包括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双方的活动,这是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

而目前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围着教师转。

这只会使整个教学活动显得形式单调、死板,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窒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特点根本得不到体现。

这样的教学活动耗时多,效果差。

3、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在政治活动中表现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态度、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感性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

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专政工具之一,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任务。

因此,保证人民警察政治上的绝对忠诚可靠,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灵魂所在。

此外,人民警察手中有很大权力,直接接触社会阴暗面,工作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艰巨性,

这也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永葆人民警

察队伍这个人民民主专政铁拳的政治本色,也才能保证国家政权的牢固。

因此,

对于公安院校而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就显得特别重要。

4、法律业务素质

法律业务素质指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有的法律观念、法律和业务知识以及

应具备的基本业务技能和能力。

由于社会问题的日益纷繁复杂,治安形势日益严

峻,在“依法治国”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作为既实现国家社会治安

行政管理职能,又肩负重要的刑事侦察和司法重任的普察,社会对其法律业务素

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法律业务

素质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今后能否胜任自

己的本职工作,能否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5、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指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有的思想道德观念、思想道德品质、

思想道德觉悟等方面的素质。

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对每一个成员提出

的要求,也是一个社会成员立足社会,过一种正确健康的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警察队伍,对其成员理所当然要提出更高的要

求,这是由替察工作的人民性和社会性决定的。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重要组成

部分的警察队伍,无论就其性质还是工作目标来讲都是为了人民。

从其性质看,

公安机关的人民性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性;从其工作目标看,是确保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公安工作的社会性不

仅在于它的工作对象是社会,工作目标是确保社会安定,还在于人民警察就生活

在社会中间。

正由于人民警察的人民性和社会性,也就决定了我们培养的学生必

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才可能在今后的公安工作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6、心理素质

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

公安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指其认知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情绪情感特征、意志特征和个性特点等。

警察是一种接触社会面宽,工作任务复杂的工作,同时还是一种经常面对突发事件,工作时间和地点不固定,高危险性的职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能够应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没有健全的人格,就很难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也就难于胜任警察角色。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是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8、科技文化素质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刑事犯罪活动也在升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着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出现了犯罪思维、犯罪方式和犯罪技术不断更新的高科技犯罪。

要应对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高科技犯罪,就要求我们的警务人员具有较强的高科技素质。

如当今的网络犯罪,犯罪手段不断进步,为公共和私人财产带来重大隐患。

然而,我国公安院校发展缓慢,培养出的学生科技素质整体水平偏低,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不能满足基层公安机关应对高科技犯罪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定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的需要;公安科学技术教育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生基础理论不够扎实,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也不尽人意,毕业后遇到问题不能自行解决,过分依赖上级公安机关的专门技术人员,办案效率和质量偏低;公安科学技术的研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设备条件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公安科研水平的提高,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科技素质与公安实际工作科技含量的日益增长极不适应,难以有效地遏制社会上频频出现的高科技犯罪现象。

9、强健的身体紊质

身体素质指人的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

的形态和机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主要表现为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誉察正常履行公务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与犯罪作斗争的基

本条件。

因此,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载体,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我们所

构建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也就失去了依据和支点。

四、对于实现我国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教育

政治思想道德是公安院校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方面,决定着公安院校办学的根

本方向,尽管各公安院校在这个方面都非常重视,也收到了良好效果,但为了更

好地实现新时期公安院校的政治素质目标和思想道德素质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

加强此项工作,特别是要找出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

应改进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坚持全方位育人的原则

在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过程中,应坚持全方位育人的原则,尤其要加强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的培养塑造。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又具有良好的警德、警风、警纪和必备的理论基础、专业能力及发展潜能,与现代警务机制的建立和实施相匹配,适应公安诸警种岗位群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坚持全方位育人,在课程建设方面体现为淡化专业设置,以“大专业”构建课程体系。

公安院校应以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线,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注重公安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化和公安专业应用能力、操作技能的强化,整体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因此,公安院校不仅要传授知识信息,更要以训练学生的职业思维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

教学模式也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与联系性的原则,按警察岗位的能力要求,形成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需要明确的是,全方位育人不是简单地把警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加以分解,然后开设相应的课程,而是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并把它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指标。

尤其对于警察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塑造更是如此。

公安院校的育人工作要避免单纯的说教和空洞的口号,要牢固树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在各个教学岗位工作中扎扎实实地做好育人工作。

(三)注重实战教学

一般而言,职业教育模式有几个特点:

一是学制短(一般为1~2年),收效快;二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把警察工作所需要的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警察技能训练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三是注重知识的更新,以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教育培训对警察个人来说是终身性的任务,警察部门要经常对全体现职警察进行在职教育和回归教育,以提高其智能水平和业务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警察工作的需要。

实战部门与教育培训部门之间应当保持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关系,使整个警察系统处于良性的循环发展状态。

公安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公安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因此,公安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公安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

公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公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公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构建公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公安高职院校教学基础建设的重点。

职业教育强调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和技能性,把学员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侧重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强化学员公安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不断缩短学员适应公安工作的适应期,注重培养学员的应用能力、实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满足现代警务机制对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的需求。

在设计课程和培养计划时,要特别重视人才能力的培养,建设实习场地和实践基地,包括聘请公安一线有实战经验的警官和警务管理人员、公安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适应能力建设和实践教学的需求。

(四)加强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公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长期以来受到忽略的问题,这几年已有较大的改观,比如各校设立了诸如心理健康中心一类的专门机构,有专人负责。

但是,这

种机构流于形式的较多,并且把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定位于对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

理咨询是片面的,这就忽略了对大多数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辅导,同时,

也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性教育。

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中改变这种现状,把工

作重点放在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辅导上,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以有利于适应

以后的公安工作。

要改变坐等学生上门的态度,要在教学和管理中,采取多种形

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建立学校与公安机关合力育人的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学校和公安机关合力育人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使今天的课堂接近明天的实战。

学校可以与地区的公安机关建为教学实践基地,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可以及时地掌握当前社会治安出现的问题和实战单位对知识更新的需求以及公安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总结上升为理论,来改进提高和充实教学内容。

学校还需要加强与其它有关院校、学术团体、科研部门的业务联系与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