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8976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一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

识字1春夏秋冬

主备教师

赵凤琴

上课日期

月日

共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班本化内容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词语,能正确朗读。

学习并积累有关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

2.学习生字,写好“春、冬、花”三个字。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写好“春、冬、花”三个字。

课前准备

课件,新词卡片,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四季》这篇课文吗?

我们一起来背一遍。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识字1春夏秋冬)

3.(课件出示)谁能说说这四幅图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看了之后你有哪些感受?

你觉得哪儿美,起来说一说。

4.小朋友们,四季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它们还有一些汉字朋友呢,你们想学吗?

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识字1》。

二、指导看图,认识事物

1.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事物?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让学生结合图画,结合生活积累,认识事物。

 春风:

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

(轻轻的、柔柔的)

 夏雨:

夏天的雨是怎样的?

(边打雷边下雨,又急又大)

 秋霜:

谁来说说“秋霜”是什么样子的?

你见过“秋霜”吗?

(下霜时,地上都是白白的一层,薄薄的小冰晶)

冬雪:

“冬雪”大家比较熟悉,下雪时,我们都做些什么运动?

(堆雪人、打雪仗、滑雪)

三、图文对照,识字识词

小朋友们,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

1.分别出示,逐行认读。

(课件出示)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教师指名读。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

“春”的声母是ch,不要读成c,韵母是un,不要读成en;“霜、吹、池”的声母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落、降、飘”都是三拼音节。

教师范读或领读。

(课件出示)让学生借助图画认识词义。

可在图上认一认,说一说有关四季的特征,说一说花儿的颜色,草的颜色,鱼、鸟的有关的特征。

2.反复朗读,巩固读词。

好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

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指名领读)

请小朋友开火车读,好吗?

(小组内开火车读)

四、学习偏旁,写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风吹、冬雪飘、山花红”。

(课件出示)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冬、花”。

(板书:

春冬花)

2.学习新偏旁。

(课件出示)

 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雨”的字多与雨水有关。

指导写好偏旁“雨字头”和“双耳旁”。

(板书:

雨字头阝(双耳旁))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4.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

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5.投影展评,让学生了解“春”字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进行写字修正。

板书设计

识字1春夏秋冬

春冬花

雨字头双耳旁

课堂练习

1、将“春、冬、花”各写2遍。

教后评价:

教案课件

 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

识字1春夏秋冬

主备教师

赵凤琴

上课日期

月日

共2课时,本课是第2课时

班本化内容

课时目标

1.熟读词串,背诵韵文,感受四季景色的美好。

2.采用多种途径,用描写四季的词语造句和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四季,进行语言运用交流练习。

3.继续识写生字“入、风、飞、雪”等。

重点难点

采用多种途径,用描写四季的词语造句和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四季,进行语言运用交流练习。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词语: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课件出示)

2.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认读生字,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3.朗读、背诵课文。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情景导读。

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夏天来了,夏雨哗哗地下,秋天来了,秋霜覆盖了大地,一片凄冷、萧索的景象,冬天来了,天上飘下了纷纷扬扬的大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

2.读法指导。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四季及大自然,如果你想真正看到大自然的美,那还需要细心地看一看,用心地想一想。

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

(课件出示)

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

提示:

你仿佛来到什么地方?

仿佛看到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3.逐行指导。

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

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二行:

让学生知道这组是写春夏秋冬的气象特征,要读出春的优美,语声轻柔,夏的火热、急促,语速稍快,秋的凄冷、萧索,语速稍慢,冬的壮丽,语速稍慢。

(2)第二行、三行:

让学生知道这组是描写第五幅图上的内容。

要读出大自然的美妙:

读出草的青青,花的红艳艳,鱼儿自由自在地游,鸟儿快活地飞。

4.指导停顿。

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

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

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

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

自读,互读。

反馈指导。

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

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三、开放课堂,语言实践

采用多种途径,用描写四季的词语造句和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四季,进行语言运用交流练习。

1.练习造句(课件出示)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2.看图说话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

多媒体课件出示其它四季的景色图。

(课件出示)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自说、同桌说、指名说

(2)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3)说了这么多的大自然的美景,你想发出什么赞叹?

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

指名说,比赛说。

四、继续写字

1.(课件出示)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入、风、雪、飞。

让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记字方法,

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

教师范写,同学们书空。

2.学生看笔顺记忆生字笔顺。

重点反馈“风”“飞”的笔顺。

3.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交流写字方法和要领,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

“入”“撇短捺长”居中写,“风”第二笔是横折斜钩,“飞”的第一笔是横折斜钩,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4.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观察范字。

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

5.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对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进行指导和督促。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四季分明,景色多么美丽呀,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板书设计

识字1春夏秋冬

风雪入飞

课堂练习

将“风、雪、入、飞”四个字各写2遍。

教学反思

得:

 

失:

 

教后评价:

教案课件

 

 

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

识字2姓氏歌

主备教师

赵凤琴

上课日期

月日

共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班本化内容

课时目标

1.认识儿歌中的12个生字,书写7个汉字。

2.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学生姓氏,精彩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

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

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

“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精心自学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

“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

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

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

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师质疑: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

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

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习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

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

姓、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

“姓、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

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作业

1、连一连,组成有关姓氏的汉字。

木弓口讠彳古长天子月午余

2、给下列汉字加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女()十()又()

五、精准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习了写字。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识字2姓氏歌

姓什么双

课堂练习

将“姓、什、么、双”各写2遍。

教后评价:

教案课件

 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

识字2姓氏歌

主备教师

赵凤琴

上课日期

月日

共2课时,本课是第2课时

班本化内容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课文。

2.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精彩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

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

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精心自学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

中国、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

“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

如:

“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

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

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

示例:

我姓钱,金钱的钱。

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

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第二小节要求会写的字:

国、王、方,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

“国”笔顺规则:

先外后内再封口,要写得方方正正;“方”注意第三笔是横折钩。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板书设计

识字2.姓氏歌

常见姓氏:

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课堂练习

将“国、王、方”各写2遍。

教学反思

得:

 

失:

 

教后评价:

教案课件

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

识字3小青蛙

主备教师

赵凤琴

上课日期

月日

共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班本化内容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青”字家族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3.学习“青、清、气”等7个生字。

重点难点

识写“青、清、气”等7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字族识字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

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肯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猜一动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小青蛙》。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找一找青字家族的字。

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

小青蛙住在()的河水里,长着一对(),专吃害虫,()庄稼,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三、学习生字

1.请学生找到青字家族的字。

教师随机讲解。

⑴清:

清水的清为什么是三点水旁呢?

(与水有关)扩词。

⑵晴:

晴天是什么样的?

(有太阳)所以晴天的晴是(日字旁)扩词。

⑶请:

“言”加“青”就是请。

谁知道“为什么言字作偏旁要这样写?

”是汉字再演变过程中,为了书写方便,我们把“言”字变了样。

谁能用“请”说句话?

⑷“情”:

情是什么偏旁?

跟什么有关系?

扩词训练。

⑸睛:

人的“眼睛”用一个字表示应该是(目),所以眼睛的睛是(目字旁),扩词。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的韵母都和青字的韵母是一样的,是(ing)。

3﹒拍手、齐读小儿歌。

4﹒刚才小青蛙在歌曲中找到家了,那在课文中呢?

指名读课文中的句子。

5﹒谁能告诉老师小青蛙每天都会干什么?

(捉害虫)出示“害”的字卡,学习“害”字,扩词。

谁知道和害虫相对的是什么?

(益虫)

6﹒小青蛙能为人们捉害虫,我们应该(保护它),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请你保护小青蛙)拼读“保护”。

谁能告诉大家你想保护什么?

7﹒齐读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板书:

青清晴情请生气)

qīnɡqīnɡqìqínɡqínɡjīnɡqǐnɡshēnɡ

青清气晴情睛请生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读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4)开火车读、齐读。

(5)正音,指导:

睛jīnɡ晴qínɡ

2.教学新偏旁“疒(病字旁)”和笔画“横折提”。

(课件出示4)

“病”里有个新偏旁是“疒”。

“让”中有个新笔画是“横折提”,跟老师读一读。

(板书:

疒(病字旁)笔画:

横折提)

回忆说说自己学过见过的带有这些偏旁或笔画的字。

3.指导写字:

(1)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在会写“青”的基础上,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清、晴、请、情)

(3)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注意:

所有带“青”字的字,“青”的第三笔是“丨”不是第三个横。

(4)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5)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气”的第四笔是“横折斜勾”,不是“横折弯钩”,“请”的第二笔是“横折提”。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所有含有“青”字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生、青”站在田字格的中间。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板书设计

识字3小青蛙

病字旁横折提

课堂练习

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

教后评价:

教案课件

 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

识字3小青蛙

主备教师

赵凤琴

上课日期

月日

共2课时,本课是第2课时

班本化内容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儿歌。

2.认识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重点难点

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会运用这个规律帮助自己认识更多的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识字3》中的一些生字新词,同学们记住他们了吗?

1.把字连一连组成词语,并读两遍。

(课件出示)

青清气晴情生请

生蛙事水天坐病

2.词语同学们牢牢地记住了,那你们发现这几个字的相同点了吗?

(课件出示:

请请清晴)(都用“青”作声旁的字)

3.这4个字你会写吗?

(1)提写生字:

请请清晴

(2)同桌互相批改,老师巡视。

二、读读认认

过渡:

刚刚老师看看了看,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就是厉害,上节课学的生字都写对了。

我们还知道这几个字都是青字家族字。

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它是青字家族的字知道它是谁吗?

1.(课件出示:

睛)

(1)带拼音读两遍

(2)去拼音读两遍

(3)带词语读两遍

2.这几个字你会读吗?

(课件出示:

眼保护害事让病)

预测:

生:

我会读第一个“病”因为上节课学词语时我们读了。

师:

真棒!

后边几个字不认识怎么办?

生:

问老师。

生:

问家长。

生:

可以借助课文里的拼音。

师:

就让我们借助课文里的拼音,去认一认这几个字吧!

3.打开书本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重点读一读。

(1)可以看着书读。

(2)可以看着黑板读。

4.检查效果

(1)带拼音指名读。

(2)去拼音开火车读。

5.咦,怎么小猴子来我们班级了?

快看这只小猴还愁眉苦脸的,我来问问它。

哦,小猴说它想去月亮上玩,月亮姐姐答应了,不过月亮姐姐说了只有小猴把通往月亮楼梯上的字读过去,才能去她那里玩。

可惜小猴一个字也不认识呀,一层楼梯都没爬上去。

这不它听到了我们的读书声就来了,希望我们教教它。

我们教不教?

6.看,小猴在我们的帮助下终于爬完了楼梯到达了月亮姐姐家,它多开心啊!

快来看字宝宝,怎么不见了?

原来,它想和同学们做游戏,藏到课文中去了,我们快去找找吧!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男女赛读。

(4)寻找字宝宝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儿歌中出现了几个和“青”读音相近或相同的字?

怎么区别?

(“清晴情请”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左边的偏旁来记忆。

左边的偏旁是表意思的。

如“清”表示与水有关。

2.探究:

青蛙是怎样保护禾苗的?

(青蛙发现禾苗上长了虫子,就把虫子吃掉。

这样禾苗才能长得好。

青蛙是田园里的卫士。

一只青蛙一天能吃掉70多只活虫子。

青蛙不仅吃蚊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它们一年吃害虫的数量大约是五万多只。

四、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读出韵味,读出儿歌《小青蛙》的情趣。

让学生说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么样。

2.生自由练读。

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中的拖腔唱读或顿读。

3.指名读儿歌《小青蛙》。

评一评。

4.同桌一起读儿歌。

板书设计

识字3小青蛙

课堂练习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儿歌。

教学反思

得:

 

失:

 

教后评价:

教案课件

 

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

识字4猜字谜

主备教师

赵凤琴

上课日期

月日

共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班本化内容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汉字,会写“字、左、右”等7个汉字。

2.了解课文内容,猜出谜底,并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底的。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12个汉字,会写“字、左、右”等7个汉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

1﹒出示谜语(打一字)。

⑴一加一不是二。

(打一字)

⑵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⑶八十八。

2﹒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二、学习谜语。

1.学习第一则谜语。

⑴出示谜语,自读。

⑵小老师教读。

⑶逐句读读猜猜。

①读了第一句想到了什么?

②“起凉风”是什么时候?

读到“左右相遇起凉风”时你怎么想?

③什么喜欢及时雨?

什么最怕水来攻?

④连起来想想,猜猜谜底。

⑷揭晓谜底“秋”,看看猜对没有。

从哪些词语可以肯定左边是“禾”字?

⑸再来读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