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纺织工业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8603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纺织工业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南通纺织工业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南通纺织工业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南通纺织工业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南通纺织工业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通纺织工业1.docx

《南通纺织工业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纺织工业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通纺织工业1.docx

南通纺织工业1

第一篇、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

第一章、纺织工业市场概况

第一节、近年国际纺织工业发展情况

一、全球纺织贸易随世界经济回暖而转向复苏

世界经济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和长达数年的连续不景气以后,特别是2001年全球贸易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滑,2002年已开始趋于稳定。

在2002年,由于中东石油价格的大幅提升,促使全球贸易出现了3%的小幅回升,从而制止了全球贸易的继续恶化。

据WTO的年度统计,在全球贸易缓慢增长的大背景下,2002年全球纺织品和成衣贸易也出现了恢复性的回升势头,总贸易额达7242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其中总出口额为3530亿美元,同比增长3.62%,总进口额3707亿美元,同比增长2.52%。

表12002年纺织品、成衣进出口额统计表单位:

亿美元

年份

出口额

进口额

合计

纺织品

成衣

合计

纺织品

成衣

2002

3530.0

1521.5

2008.5

3706.9

1603.2

2103.7

2001

3406.7

1469.8

1936.9

3615.7

1564.7

2051.0

增长(%)

3.62

3.52

3.70

2.52

2.46

2.57

二、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纺织品、成衣出口增势强劲

按WTO的年度统计,2002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额为20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成衣出口额为4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两者合计出口为618.6亿美元,比2001年的534.8亿美元增加83.8亿美元,增幅达15.7%。

三、当今世界纺织业调整的趋势

(一)发达国家(美、欧、日)--技术密集型的纺织业,产品侧重流行性、变化性、高质量、高附加价值,特别是高技术纺织品;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韩国、香港、台湾等)--资本密集型纺织业生产、经营中高档纺织产品;发展中国家(东亚、东南亚、南亚)以纺织初加工中低档产品为主,出口大批量常规产品。

(二)从世界范围看,纺织行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扩张后,又可能成为重点调整的产业之一。

西欧、美国等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纺织业都有过这种调整经历,其原因是大陆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

从大陆国内需求变化看,在渡过工业化初级阶段后,棉纺织品在消费总额中的比重下降,生产扩张随即减缓。

从国际市场结构看,随着出口量的不断增加,贸易磨擦加剧,同时由于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在纺织品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会逐渐减弱,后起国家往往更有竞争力,因此,纺织行业的困境和调整,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标志和必经阶段。

第二节、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概况

一、纺织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纺织工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之一,长期以来,在满足人民衣着消费、增加社会就业、扩大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和为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相衔接、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行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纺织工业作为出口创汇主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纺织工业创汇三百亿美元以上。

同时纺织工业为城镇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2003年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2002年增长10.34%。

二、2003年我国纺织行业统计数据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供的信息,2003年我国纺织全行业呈现出生产快速增长、投资稳步增加、出口增势强劲、效益大幅提高等特点。

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2003年度纺织服装业增长景气指数一直呈现良好运行态势。

同增长景气相比较,纺织工业效益景气的运行显得更加稳定,中国产业效益景气指数显示:

2003年纺织工业效益景气指数走势平稳,一直徘徊在100点上方,平均景气水平高于2002年同期。

行业经济高速增长,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现价产值达12878亿元,比2002年增长22.76%,是过去5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全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342亿元,同比增长24.6%。

三、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纺织业正逐步显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产业发展趋势。

(一)、纺织业将作为消费主体产业继续发展

我国目前的纺织市场是买方市场,但这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

纺织生产与消费需求相差甚远。

因此,改善纺织产品结构错位竞争,提高纺织市场理性有序的观念是发展的新思路。

同时,深化纺织流通领域的改革,努力发展专卖、超市、连锁以及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对消费和资源配置的双向服务和导向作用。

(二)、纺织业仍然是我国的出口支柱产业

我国纺织业的出口水平一直居全国各行业前列。

以过去几年的资料计算,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系数较高,达到了0.104,但这主要是建立在劳动资源和原料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将更多地融入国际市场中,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

(三)、我国纺织业将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相融合,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二章、我国纺织行业生产和贸易分析

第一节、我国纺织品生产

一、纺织行业生产特征

我国纺织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2003年化纤原料价格普遍上扬,涨幅达20%左右,化纤行业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取得了较好成绩。

出口数量迅速增加,经济效益取得了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1-12月共实现利润总额52.48亿元,比2002年增长66.07%,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0.54亿元,同比减少25.68%。

全年化纤行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392亿元,同比增长29.2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49亿元,同比增长32.05%。

棉花原料市场风云变幻,新花上市推迟,原料资源缺口扩大、不法棉商炒作导致国内市场棉价日益上涨,比同期国际棉价每吨高出千元以上。

尽管接连受伊拉克战争、非典、棉价暴涨等因素影响,2003年棉纺织业生产出口仍保持增长,1-12月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685亿元,同比增长26.16%,利润总额为99亿元,同比增长22.16%,棉纺织品及棉制服装出口创汇27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59%。

棉纺产业链各环节也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

二、纺织行业生产的区域分布

我国纺织行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2002年南方六省市的销量占总销量的77.97%,生产集中度有提高的趋势,江苏、浙江的销量一直位居于榜首。

其中江苏地区纺织工业的销售在2002年和2003年一直占据首位。

(一)化学纤维生产的区域分布

我国化学纤维生产呈现很强的区域性,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南方省市,2003年化学纤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8.99%,排名前10位的省市化纤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15%。

(二)服装生产的区域分布

我国服装生产也呈现很强的区域性,2003年东部五省市服装产量占全国服装总量的77.48%,广东服装产量依然独占鳌头,其服装产量约占全国服装总产量25.68%。

排名前10位的省市服装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1.41%。

全国服装总产量增长较慢,同比为9.12%。

其中江苏服装的生产占全国的15.67%。

三、纺织行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2003年,我国纺织企业23600户,国有及控股企业有2723户,主要经济类型有国有、集体、民营、外商投资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由于经营管理、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市场份额不断发生变化。

由于统计数据提供有限,只对国有企业及非国有企业作了如下分析。

非国有企业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从业人数占行业的比重逐年上升,表明非国有企业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体。

四、行业投入产出分析

我国纺织业自1998年以来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每年增加近1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1%;纺织工业利税总额连年递增。

2002年纺织工业企业单位数2.14万个,自1997年以来,纺织工业企业单位数占全国工业企业单位数的比例逐年上升,纺织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则逐年下降,纺织工业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较小,这与纺织工业利润率较低有关,纺织工业年平均人数占全国职工人数的比例逐年上升,2003年纺织工业年平均人数达到843.41万人。

表22000-2003年纺织工业投入产出效率指标

指标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纺织工业企业单位数(万个)

1.89

1.94

2.11

2.36

占全国工业企业单位数(%)

11.64

11.89

12.35

-

纺织工业总产值(亿元)

7424.78

8894.52

9326.43

10644.41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11.46

11.67

9.77

-

总产值增长率(%)

8.48

19.8

4.86

-

纺织工业利税总额(亿元)

398.7

601.83

561.58

-

占全国财政收入(%)

3.48

4.5

3.43

-

企业亏损率(%)

20.78

22.51

19.71

纺织工业增加值(亿元)

1910.27

2216.44

2321.05

2649.39

占全国工业增加值(%)

8.86

8.73

8.19

-

纺织工业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235.64

309.31

-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0.79

0.95

-

纺织工业年平均人数(万个)

777.18

738.46

763.41

788.91

占全国职工人数(%)

13.39

13.28

14.03

-

资料来源: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年报整理,2003

第二节、纺织行业进出口贸易状况

我国纺织工业在全国出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较大,自1980年以来,基本上在20%左右(除1999年的8.4%),是纺织工业的净出口国。

一、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主体结构

国有企业纺织品服装进口额呈下降趋势,集体企业进口额呈上升趋势,2003年增长为13.67%,但所占比重不大,三资企业进口额趋向平稳,但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表明三资企业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口主体难以改变。

二、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体结构

国有企业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有回升趋势,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但仍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体,集体企业出口额大幅上升,2003年比2002年增长达34.22%,三资企业出口增势较猛,2003年出口额达到220.75亿美元,未来有可能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体。

三、我国纺织行业贸易的地区分布

我国纺织行业贸易进口主要来源于台湾省、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纺织行业出口主要是日本、香港欧洲联盟、美国等国家。

四、我国纺织行业贸易发展趋势

我国是纺织行业净出口国,从1999年起净出口额持续增加,2003年净出口额达到577.28亿美元。

净出口额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如下:

尽管作为我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市场的美国经济在2002年中依然不振,但已出现缓慢复苏的迹象,保持了微弱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不振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加入WTO积极推动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首先近百种配额类别的全部或部分取消为出口增长开辟了新的途径,其次加入WTO使我国进口关税大幅度下调,同时纺织原料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也使纺织行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增强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世界经济放缓的格局下,我国国民经济一枝独秀,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央为促进外贸的持续发展在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中小企业发展、"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和商、协会配合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向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共同促进出口增长。

纺织业对出口依存度高,出口的增长带动纺织业的发展,纺织业的进步也为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我国纺织行业整体运行趋向好转,逐步扭转了效益下滑的局面,全行业效益回升。

许多地方企业重视对自产面料的设计开发,因地制宜生产出成本低、天然环保、舒适的面料,并向海外市场推出,在广交会上新面料频频亮相,吸引了外商的目光,得到了好评。

面料国产化程度的提高在贸易中有所体现,服装一般贸易出口在2001年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加工贸易出口下降,而面料进口仅增1%,低于近几年的平均增长水平。

五、出口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出口仍是以量取胜,出口价格大幅下降,其中尤以服装出口最为明显。

2002年服装出口价格比5年前下降了近30%,其中梭织服装下降27%,针织服装下降33%,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大量新的生产企业加入到出口竞争中,其中许多企业生产规模小,成本极低,在竞争中不断压低价格,迫使整体出口价格下跌。

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日本、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对高档品的需求不旺,只大批量订购低价商品,使平均出口单价大幅跌落。

出口配额的取消使成本降低,进口商趁机压低报价;各种衣用面料价格下降。

外资服装出口企业获得退税待遇,将出口价格调低。

价格的不断下降虽在短期内可以提高出口竞争力,促进出口,但将对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及产业发展造成长期不利影响,使企业利润下降。

同时,价格过低势必对进口国纺织行业造成冲击,遭到反倾销和设限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二)200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对一系列非关税贸易壁垒阻碍,日本毛巾产业联合会对我输日毛巾数量增长反复提出设限调查、美国生产商协会就我出口五大类纺织品服装提出重新设置配额限制、南美秘鲁等国也纷纷对我国纺织品服装提出反倾销调查。

(三)欧美的环保标准、绿色壁垒、人权标准、社会标准对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要求日益加强,且有向其他主要出口市场扩张之势,须引起我国产业部门和出口企业的重视。

第三章、纺织子行业财务分析

第一节、纺织行业财务概况

(一)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量呈逐月增长的趋势,到年底总共有23600家,同比增长了10.22%,其中亏损企业5258家,亏损面为19.71%,首次低于20%,同比减少了2.8个百分点。

这显示出对纺织行业的投资信心很高。

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0195亿元,同比增长15.46%;现价产值为10644亿元,同比增长了13.42%(现价增速低于不变价增速是因为2003年物价仍然走低,国内通缩压力依然很大);实现工业增加值(现行价)2649.4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约为2.64%。

(二)全年销售产值10380亿元,产销率为97.52%;全纺织工业产成品周转率为9.75次(高于去年的8.46次),产成品运转周期为一个月略多点,并且产成品绝对量也下降了0.12%;应收账款周转率9.54次(高于去年的9.34次),账款回收变好是纺织企业真实利润回升的重要前提。

(三)出口增长旺盛是今年纺织工业总量大增的重要原因。

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3404亿元,同比增长13.58%。

从海关口径看,总出口额为61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66%。

(四)财务状况有所改善:

A)、利润率提高。

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0024亿元,同比增长了15.19%;利润336.6亿元,同比上升24.77%。

利润和利润率大大提高主要在于期间费用相对降低。

2003年销售费用228.7亿元,同比增加16.65%;管理费用支出为450.7亿元,同比只增长8.85%;财务费用158亿元,同比只增长了4.31%(其中利息费用137亿元,同比只增加了1.88%个百分点,说明债务仍然是纺织行业主要财务负担,但比重有所下降,今后各纺织企业要着力于应对资本运营频繁和国际汇市剧烈动荡带来的新的财务问题):

三费总计为837.5亿元,同比增长9.95%。

通过对比近几年来纺织行业成本、利润构成我们发现从1998年到现在收入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而毛利率总体平稳,三费特别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比例逐年的下降是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源泉,“节流好于开源”,加强企业内功是纺织行业竞争力的第一要素。

但另一方面从01年02年三费降幅是越来越少,一是因为固有的成本费用支出是难以降低的,二是费用大户国有企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使得“减费”效应越来越低,因为非国有企业三费本来就比较低。

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期内纺织行业提高利润率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进一步退出,否则最多能维持现在的利润率水平甚至会下降。

当然如果出现重大的技术创新,利润率的提高也将是惊人的。

B)、资本运转能力和偿债能力加强。

2003年全行业总资产为10655.5亿元,同比增长9.96%,总资产周转率为0.94次,高于02年的0.90次;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为3972亿元,同比增长7.31%,固定资产周转率为2.52次,高于02年的2.35次。

03年负债总额为674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3.3%,低于2002年的3.6%;利息保障倍数为3.46倍,高于2002年的3.00倍。

第二节、重点子行业财务概况

一、重点子行业财务指标比较

(一)盈利能力分析

表3分行业利润指标列表单位:

%

企业数比例

收入比重

毛利率

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

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棉纺织业

23.43

31.56

10.39

1.71

4.52

1.74

2.91

7.75

服装

38.05

26.81

13.49

3.59

4.82

0.89

3.95

12.00

化纤

3.90

10.65

9.98

1.62

3.95

2.42

2.71

4.57

丝纺织业

7.81

8.07

8.40

1.13

2.82

1.89

3.07

9.76

针织品业

10.75

7.41

12.06

2.41

4.78

1.31

3.51

9.29

毛纺织业

4.94

6.38

10.82

1.80

4.38

2.16

3.55

6.87

原料加工业

4.58

3.60

9.50

1.94

2.99

1.55

3.23

15.13

纺织机械

2.51

2.77

17.56

2.94

8.72

1.40

5.35

12.30

麻纺织业

0.93

0.68

10.60

2.50

5.61

2.68

1.19

3.37

全行业

100

100

11.39

2.28

4.50

1.58

3.36

8.61

资料来源: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年报,2003

(二)偿债能力和资产结构分析

表4偿债能力和资产周转能力指标单位:

元/人,%

资产负债率

利息保障倍数

总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产成品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人均资产

棉纺织业

65.86

2.89

0.91

10.23

9.97

2.23

12.63

服装

57.04

6.76

1.30

8.98

11.03

4.66

8.00

化纤

59.96

2.24

0.67

13.85

15.19

1.39

40.70

丝绢纺织业

66.71

2.83

1.06

13.22

13.83

2.34

14.88

针织品业

60.58

4.36

1.04

7.94

9.87

2.97

11.62

毛纺织业

64.06

2.83

0.70

7.11

5.60

2.24

20.07

原料加工业

81.57

3.38

0.86

10.51

4.95

3.97

20.04

纺织机械

64.27

5.37

0.82

6.06

7.91

3.19

20.57

麻纺织业

79.53

1.46

0.58

6.90

3.02

1.58

10.37

全国

63.30

3.46

0.94

9.54

9.75

2.52

13.51

资来来源: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年报,2003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

1、各行业在偿债能力上差别较大,服装行业比较好;化纤和丝纺在周转能力上很好;麻纺各项指标都比较差;人均资本的差别更是凸显各行业性质的不同,服装最低而化纤最高,毛纺和纺机也都较高。

2、毛利率和净利率高的是纺织机械、服装两个行业,它们代表两个极端:

机械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而服装是劳动密集型。

二、棉纺织行业

棉纺织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最重要、规模最大的部门,也是基础性的部门,它的经济运行状况直接跟上下游关联,2002年开始国内纺织行业趋暖使得国内棉花价格步步攀升,8月形成一个高点,9、10月份有所调整然后又稳步上升,并且由于02/03年度棉花产量下降,03年的棉价继续走高。

国际价格后也一直攀升,期间国际国内价格犬牙交错,互有高低。

棉花价格的震荡上行使得各棉纺企业运营状况大相径庭,资金雄厚而又有市场远见的在价格较低的时候会预购大量棉花,光这一项就给有些企业带来很大利润。

表5棉纺织内各子行业的财务状况单位:

亿元/万人

企业比例(%)

收入比重(%)

毛利率(%)

利润率(%)

同比利润率(%)

资产负债率(%)

总资产周转率

人均资本(元)

平均劳产率(元)

棉纺业

30.48

44.35

10.91

2.40

1.80

68.02

0.81

10.87

2.41

棉织业

27.78

19.11

10.02

3.26

2.18

66.27

1.02

11.91

3.15

印染业

19.08

21.82

9.29

2.73

2.71

63.21

1.06

21.78

5.44

其他

22.66

14.72

10.96

4.26

3.92

61.27

0.94

13.87

3.54

棉纺织业

100

100

10.39

2.91

2.38

65.86

0.91

12.63

3.02

资料来源: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年报(棉纺织行业),2003

表5告诉我们:

1、棉纺业收入规模最大,并且人均占有资产和人均资产率最低,其利润率最低的原因反倒不是高企的棉价(虽然它是直接使用棉花的前道行业),而是期间费用过高,因为棉纺业国企最多;

2、棉织业和印染业的毛利率低于棉纺业说明棉花价格的压力传递给了下游,但棉织业的各项费用比较低使得最后的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比较好;

3、而印染业主要特点是出口比重大,因为印染业的产品印染布就是最终的面料,而我国纺织产业近几年重点支持项目就是面料的升级(这可从印染业人均资本金和人均劳产率最高得到佐证),使得我国棉质面料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发达国家对服用舒适性和天然性要求使得对棉质面料需求旺盛。

因此可以想印染行业以及棉织行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大,行业运行效益会更好,并以此带动前道行业。

这种需求的旺盛反过来能对高棉价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