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词鉴赏第2讲赏析诗歌语言教学内容.docx
《高三古诗词鉴赏第2讲赏析诗歌语言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古诗词鉴赏第2讲赏析诗歌语言教学内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古诗词鉴赏第2讲赏析诗歌语言教学内容
古诗词鉴赏
第4讲鉴赏诗歌语言
【考点解读】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炼字是高考诗词鉴赏的热点,2016年高考天津卷在这一考点单独设题。
从最近几年高考来看,炼字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分值在4—8分,考查的重点是动词、形容词、词类的活用和叠音词的表达效果以及诗歌中某个词语在结构上的作用。
可单独设题也可将对炼字的考查渗透在赏析诗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等考点之中,体现出一种综合命题趋势。
【知识梳理】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
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题型可分为:
炼字题和语言风格题。
一、炼字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音词、表颜色的词经常是作者着意炼字所在。
词性
效果
例句
动词
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
形容词
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王之涣)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数量词
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小园赋》庚信)
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齐己)
虚词
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叠音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表颜色的词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氛围,烘托情感。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注:
炼字的题目的分析主要从诗歌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炼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也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分析此字在这四个方面的作用,一般“炼意”是必不可少的,其它三个方面适当考虑。
二、语言风格
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语言风格种类繁多,但就高考而言,我们须注意了解下列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风格类型
具体解说
豪迈雄奇
多用气势磅礴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沉郁顿挫
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停顿转折。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悲壮慷慨
此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施展,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朴素自然
指语言表达上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不矫揉造作,不露雕琢涂饰的痕迹,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
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含蓄委婉
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清新明丽
这是一种清朗明净、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于意境和语言上。
一般以新颖轻巧的构思,生动活泼的语言,描摹大自然的清幽秀美,抒写轻快隽永的情思。
这种风格要求不蹈袭,不做作,少粉饰,有新意。
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炼字】
例1:
(2016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
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
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1.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
(5分)
考点二:
【诗眼】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夜次潘岷原韵
[清]查慎行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乌惊月上,夜骄饥鼠阚①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注】①阚:
看。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考点三:
【语言风格】
例3:
(2017重庆高三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
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查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词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精华提炼】
提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
④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
为什么?
解题思路:
①将所炼之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②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③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跟踪训练】
一、【炼字】(2014东城二模)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③题。
独不见
李白
白马谁家子?
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
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②简析“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中数词使用的艺术效果。
(4分)
③清代学者王琦说:
“杨升庵曰:
太白诗: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又云:
‘水国秋风夜,
殊非远别时。
’‘岂是’‘殊非’,变幻二字,愈出愈奇。
”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个词语使
用的妙处。
(5分)
附: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二、【语句赏析】(2015朝阳一模)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⑴—⑷题。
水龙吟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
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
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
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
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
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
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
①贳:
读shì,赊欠。
②社:
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③牛山:
《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
“美哉国乎!
若何去此而死也?
”
(3)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
(5分)
三、【语言风格】(2016海淀二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6-19题。
永遇乐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注】,记余戏语。
【注释】靴纹绉面:
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曾对人说:
“做三司使数年,强效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
18.本词“戏赋辛字”,妙趣横生,请任选一个角度对词之“妙趣”加以赏析。
(6分)
【巩固提升】
一、【诗眼】(2016朝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4)题。
还山宅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注】。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槎:
读chá,指小舟。
(3)有人说,诗题“还山宅”中的“还”字是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诗眼”,除了首联直接点明“还”字以外,全诗处处都是围绕“还”来写的。
请选取诗中的任意两联(首联除外)简要分析。
(4分)
二、【语言鉴赏】(2016河南高三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由苏轼命名。
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
②黄华,菊花。
前人评述贺铸在此诗中化用了李贺的“秋风白”一句,并点化成新句,请指出是诗中的哪一句,并赏析此句的妙处。
(5分)
三、【语言风格】(2014西城一模)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
(共10分)
幽居
韦应物①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②,谁谓薄世荣。
【注】①韦应物:
唐代诗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②蹇劣:
笨拙。
②韦应物的很多五言古诗受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影响较大,一位文学理论家对二人作如下评论:
韦苏州诗,胸中腕中,先有一段真趣,落笔方妙,足见非专以浅淡拟陶者。
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亦不知韦诗也。
请结合上面这首《幽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或其他陶诗,说说这段诗论认为陶、韦二人诗并不浅显平淡的理由。
(6分)
【真题链接】
一、【炼字】(2016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
请说明理由。
(2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3分)
二、【炼字】(2015年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
三、【炼字】(2015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4分)
四、【炼字】(2014年高考大纲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考点突破
例1:
【解析】①审题,明确考点:
炼字。
②修辞角度分析,“送送”“遑遑”巧用叠词,具有音韵美。
③结合原诗句,再现景象。
“送送”以为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遑遑”写出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最后点出该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送送”表达彼此难分难舍的深厚情谊;“遑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思念。
【答案】1.巧用叠词,具有音韵美。
(1分)“送送”以为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彼此难分难舍的深厚情谊。
(2分)“遑遑”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思念。
(2分)
例2:
【解析】①分析诗歌标题,抓住关键词“寒夜”。
②具体分析诗句内容,发现“寒”字在诗歌中既有直接体现,如“西风”“落叶打窗鸣”“十月寒江”“霜压啼乌”,也有间接体现,如感到布被轻薄等。
由此可锁定“寒”字为本诗的诗眼。
③结合诗句具体描述,描述时必须要点出其中使用的表达技巧,如首联写西风之声、落叶打窗之声,从声音角度写出“寒”的感觉;颔联以感觉被子轻烘托出寒冷,颈联写“霜压啼乌惊”,也是从侧面表现“寒”。
【答案】诗眼是“寒”。
①首联写西风瑟瑟,落叶打在窗户上,从声音角度写出“寒”的感觉;②颔联先直陈“十月江寒”,然后写诗人半夜被冻醒,觉得被子单薄,从侧面表现寒冷;③颈联写寒霜落下,使栖息的乌鸦啼叫飞起,也从侧面写出寒冷难耐。
例3: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风格的分析。
考生须对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有所了解。
杜甫后期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中,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的诗歌艺术风格。
【答案】这首诗的特征是沉郁顿挫。
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清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跟踪训练】
一、【答案】
②“百馀尺”运用夸张手法与“种桃齐蛾眉”形成对比,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写出桃树之高,时间的流逝,表达了闺中人对丈夫的思念之苦。
(言之有理即可)
③“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意思是天山雪深三丈,难道是远行的时候吗。
“岂是”一词使用反问语气,借女子对丈夫在如此艰苦恶劣的情况下仍要戍守边塞的不解,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情绪。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是说在水乡秋夜风月的美好时光,本非远别的时候。
“殊非”一词使用否定口气,加深了诗人不愿离别的感情程度。
(言之有理即可)
二、【答案】
(3)这一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想象”)(1分):
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1分)。
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1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衬托”“虚实结合”)(1分),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1分)。
三、【答案】
18.(6分)评分要点:
结合诗句、明确角度(如:
遣词造句、表现手法、题材选取、语言风格等,2分),分析准确具体(2分),点明效果(妙趣)(2分)。
示例:
这首词以调侃幽默笔调戏说严肃的家风话题,亦谐亦庄,别具一格。
上片细参姓氏“辛”
字所含“艰辛、悲辛、辛酸、辛苦”等多重含意,更品出“辛辣”滋味,暗示辛家的刚直家
风。
下片以送别弟弟的玩笑语既显兄弟情深,又劝诫弟弟须不忘“烈日秋霜,忠义肝胆”的
辛家“千载家谱”。
整首词于家常戏语中见人格操守,正话反说中融道德家风。
【巩固提升】
一、【答案】
第二联写芳草茂盛,遮蔽了路径,但诗人依旧走入了山中,表明这是诗人曾经熟识的道路,隐含着“还”的意思。
第三联写横卧的柳枝挡住了诗人前行的小舟,暗示因诗人太久没有还家,不知道柳枝生长茂盛,已经挡住了水路。
第四联写诗人回到山宅,惊散了栖息在茅檐下的鸟儿,山宅因此安静下来,暗示诗人久未还家,山宅已被鸟儿占据。
第五联写诗人回到山宅之后,所经泉路依旧,看到烟霞如昔,这些都是诗人熟悉的旧时风景,再次突出了“还”字。
【评分参考】任选两联,每联2分。
意思对即可。
二、【答案】
秋风发上生(1分)
李贺说秋风白,诗人说秋风发上生,不仅指秋风吹动着白发(或是吹白了鬓发),又指出了秋风萧萧,给人以萧瑟之感(2分)
这一新奇的用语,也暗示着诗人凄冷的情怀。
(2分)(第三条的情感必须有,可以是与凄冷类似的词语,可酌情给分)
三、【答案】
陶诗、韦诗中皆先有“真趣”(2分)。
《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笔平淡自然,但一个“悠然”掩抑不住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任选一点,2分);《幽居》中“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写眼前景自然朴质,但饱含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任选一点,2分)。
这些“浅显”“平淡”的笔墨中,饱含了作者独具慧心的情趣意趣,使他们的作品在浅淡中见真趣。
[评分标准:
本题6分。
根本原因“真趣”,2分;结合作品解释,4分,每首作品2分,“意趣是什么”与“诗句支撑”各1分。
具体情趣意趣,答出一点即可]
【真题链接】
一、【答案】
(1)“望”:
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
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
二、【答案】
(1)“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三、【答案】
(2)(4分)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
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从情感寄寓来看:
“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四、【答案】
(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
“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