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8071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docx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docx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毛萌

・专家论坛・

收稿日期:

2009-04-01。

作者简介:

毛 萌,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研究方向为儿童消化与营养。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

毛 萌,朱 军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成都610041

CurrentResearchStatusonBirthDefectsSurveillance

MAOMeng,ZHUJun

(DepartmentofPediatrics,WestChinaSecondHospital,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1,SichuanProvince,China

  摘要:

详细叙述了国内外出生缺陷发生及出生缺陷监测的现状,重点介绍了重大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出生缺陷监测近几年的研

究重点,并对出生缺陷监测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案。

未来将着力于出生缺陷监测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出生缺陷的防治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1:

801-803

关键词:

出生缺陷;监测;流行病学;信息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515X(200911-0801-03

  出生缺陷是导致婴儿和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2006年美国发布的“全球出生缺陷报告”中估计全球每年新增加出生缺陷人数超过800万

[1]

9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

每年有330多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出生缺陷,有320万儿童终生残疾。

据估计,我国每年有100万~120万新增的出生缺陷病例,这些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成年后长期的生存质量,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已迫在眉睫。

其中,出生缺陷监测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1 出生缺陷的发生现状

出生缺陷或先天异常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结构或功能的异常。

而通常说的先天畸形专指以形态结构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出生缺陷,占出生缺陷的

60%~70%,是最为重要的一类出生缺陷。

先天畸形可

伴遗传物质的异常,涉及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可传给后代,但并不是所有的先天畸形均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

故先天畸形和遗传病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临床实践中,有必要明确这些概念的差别,以利于疾病的咨询、诊治及研究。

通常可采用发生率来反映发生频率。

全世界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国家是苏旦,为820/万,最低为法国,为

3917/万

[1]

2006年美国研究报告

[1]

推算我国的发生率

为511/万(不包括由于单纯环境遗传因素所致的出生缺陷,与我国研究推算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基本一致。

根据发生率大小,通常可以将先天畸形分为4类:

常见畸形:

发生率>10/万;较常见畸形:

发生率

1/万~10/万;罕见畸形:

发生率0.1/万~1.0/万;极罕见

畸形:

发生率<0.1/万。

通常认为常见畸形和较常见畸形约为活产儿中的200/万~300/万

[2]

其中出生时脑部

畸形的发生率约为100/万,心脏为80/万,肾脏为40/万,肢体20/万,其他畸形为60/万。

2006年美国研究报告

[1]

推算全世界在2001年最主要的严重出生缺陷为:

(1先天性心脏病(104/万;(2神经管缺陷(32.39/

万;(3Hb病(30.79/万;(4唐氏综合征(21.72/万;

(5葡萄糖262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17.70/万。

上述5种大约占遗传或部分遗传因素导致出生缺陷的

25%。

对于罕见畸形或小畸形的发生数量文献报道有

限,也不准确

[2]

为7%~41%,可能与病例定义、确认和

信息采集不一致或存在一定困难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死胎中先天性畸形发生率非常高,占死胎中的15%~

20%

[2]

根据我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的最新资料,2007年全国出生缺陷前5位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

(1先天性心脏病(25.1/万;(2多指(趾(16.3/万;(3总唇裂

(13.1/万;(4神经管缺陷(7.2/万;(5先天性脑积水(6.8/万。

其中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从1996年的13.6/万

下降至2007年的7.2/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居所有出生缺陷的首位。

而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出现大幅度的上升,由1996年的6.2/万上升至2007年的25.1/万,上升幅度最大。

从主要先天畸形的顺位变化来看,我国主要先天畸形的种类逐渐向发达国家接近,可控性且有明确干预措施的畸形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与诊断能力有关的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则呈上升趋势。

我国目前所能获得的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状况的数据主要来源我国于1986年开始建立的全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在全国部分县级或以上具有接生能力的医院中开展,监测对象为孕28周至出生7d内的围生儿。

因此,在获取更多出生缺陷发生数据方面以及监测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准确掌握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听力障碍等部分严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尽管有文献报道我国唐氏综合征发生率

[3]

但一直缺乏全国范围基于人群的发

生资料,因而对于出生缺陷防治的科学决策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未来这将是出生缺陷现状的研究重点。

2 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

出生缺陷监测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全国范围内,选择一定代表性的医院和人群,对出生缺陷进行长期、持续的动态观察,将监测期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事先设置的标准(基线率进行比较、评估,及时获得出生缺陷的突然增加或发生新型出生缺陷的信息,分析其消长的原因,以利于尽快发现和消除致畸因素,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4]。

国际出生缺陷监测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发生的“反应停悲剧”,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出生缺陷监测的公共卫生作用不仅是掌握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消长,还在于发现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病因。

出生缺陷监测功能逐渐从单一的监测功能进一步扩展为包括其他的公共卫生功能,如评价出生缺陷对致死、致残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将数据应用于卫生服务预算和评估,用于预防目标的发展与评估,用于告知缺陷患儿家属能获取的医疗资源,用于研究出生缺陷带来的社会负担和其他医学科学研究等。

近年来,国外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的进展主要集中在:

(1出生缺陷监测体系标准化的研究,如2004年欧洲和美国通过研究推出的《出生缺陷监测指南》,为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统一、监测过程程序化、监测指标标准化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2发展新的监测和分析技术手段。

将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出生缺陷监测研究中,从而为出生缺陷的时空分布、疾病的成因分析及疾病干预的医疗资源配置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并突破了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手段,扩大了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如结合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很好地揭示疾病与环境的空间关系[5];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出生缺陷干预的地理可达度的公平性和干预区域的侧重性,进行医疗资源配置方案的研究。

(3出生缺陷监测研究作为基础性研究,同公共卫生干预、效果评价、临床诊治、经济负担等领域合作[6],对出生缺陷涉及的不同领域、不同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

如基于出生缺陷人群监测的叶酸干预效果评价研究,以及产前诊断干预效果的评价研究。

3 我国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

在我国出生缺陷监测研究中,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法学上的探讨和数据质量的提高。

主要是将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用于监测方法学的研究,如监测基线率确定方法、季节性分析方法,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卫生行政决策需求的增加,出生缺陷监测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如监测方法、监测期限、监测病种、监测数据利用和开发等研究迫在眉睫。

近几年我国出生缺陷监测研究主要集中在:

(1在现有的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出生缺陷人群监测研究,探索扩大监测期限、监测病种、全人群监测的监测方法和模式。

研究显示,在出生第1年所有被诊断为先天畸形的患儿中,约60%是在出生1个月内被诊断的,约80%是在出生3个月内被诊断的[2]。

因此,将最大诊断期限从出生7d扩展到出生42d,对出生后的出生缺陷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探索在全国医学水平发展不平衡,医学欠发达尤其是儿科诊断能力有限的地区,监测的有效性和监测效能的解决方法。

(2国外资料显示,因胎儿畸形终止妊娠的发生率从1985年的23/万上升至2000年的4723/万[3]。

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在出生前后被发现。

来自欧洲、加拿大、亚洲的数据表明产前诊断率和终止妊娠在过去20a不断增加,但主要畸形的总发生率并未改变。

产前诊断对出生缺陷监测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理想的监测是应该将产前诊断终止妊娠的病例全部纳入到监测范畴,这就需要扩大监测疾病的病例确认资源,研究产前诊断病例数据源、采集流程和管理模式。

同时应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创新研究,不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从而提高监测发现病例的能力。

目前,我国仅有部分综合医院将产前诊断发现的病例纳入到报告体系,从而影响对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总体观察。

同样,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的病例目前尚未纳入到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中,难以掌握这些缺陷对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现状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对这些病例的管理体系上。

(3随着全国出生缺陷监测项目的开展,一些相关的研究也相继开展。

采用数理模型等技术开展了出生缺陷监测预警方法学的研究,建立了基线和预警的流行病学数学模型;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出生缺陷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性研究;运用可视化技术探索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发布方法。

对出生缺陷监测体系的研究则以建立技术规范和标准,提高系统标准化和电子化程度为主要研究核心内容,在国家层面全面实现了电子化和网络化运行的监测体系,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监测能力。

此外,少数学者也开始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出生缺陷病因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8]。

如何对这些在出生缺陷监测发展中不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将丰富的监测数据与不同领域的信息如环境、社会、经济等结合起来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就需要将多学科的技术和人力进行资源整合,共同合作,需要将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运用到监测系统的研究中;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将临床个体信息纳入到群体管理的监测体系中,使出生缺陷监测研究既满足了公共卫生监测的需求,又能为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信息共享的科技基础资源[9]。

未来的科学研究,将围绕出生缺陷监测作为妇幼卫生领域中重要的科技基础资源为核心研究目标,运用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在出生缺陷监测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ChristiansonA,HowsonCP,ModellB.Globalreportonbirthdefects

[EB/OL].http:

//www.marchofdimes.com/globalreport1.[2]KumarP,BurtonBK.Congenitalmalformations:

Evidence-basedevalua2

tionandmanagement[M].NewYork:

McGraw-HillCompaniesInc.,2007.

[3]朱宝生,焦存仙,朱 姝,等.唐氏综合征发生率及其受产前筛查干

预的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5,1(1:

20-22.[4]朱 军.国际出生缺陷监测情报交换所概述[J].中国优生与遗传

杂志,1997,5(4:

4-5.

[5]SiffelC,StricklandMJ,GardnerBR,etal.Roleof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sinbirthdefectssurveillanceandresearch[J].BirthDefectsRes

AClinMolTeratol,2006,76(11:

825-833.

[6]MillerDC,SaigalCS,LitwinMS.Thedemographicburdenofurologic

diseasesinAmerican[J].UrolClinNorthAm,2009,36(1:

11-27.[7]杨树勤.出生缺陷的统计监测方法和季节性分析[M].成都:

四川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8.[8]代 礼,李艳华,吴艳乔,等.地理信息系统在妇幼卫生监测中的应

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

20-21.[9]DaiL,HengZC,ZhuJ,etal.MutationanalysisofHOXD13geneina

Chinesepedigreewithsynpolydactyly[J].ZhonghuaYiXueYiChuanXueZaZhi,2005,22(3:

277-280.

(本文编辑:

王家勤

收稿日期:

2009-04-05。

作者简介:

杨慧明,女,副主任医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儿童保健和营养疾病。

通讯作者:

毛 萌,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研究方向为儿童消化与营养。

早期营养对生命质量的远期影响

杨慧明,毛 萌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成都610041

Long-TermEffectsofEarlyNutritiononQualityofLife

YANGHui-ming,MAOMeng

(DepartmentofPediatrics,WestChinaSecondHospital,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1,SichuanProvince,China

  摘要:

发育关键期或敏感期的营养状况将对机体或各器官功能产生长期乃至终生的影响。

许多学者已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2个方面分别证实了胎儿期和婴儿早期的营养状况将对以后的生长发育和成年后的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1:

803-805

关键词:

营养;生命质量;生长发育;智力;儿童中图分类号:

R7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515X(200911-0803-03

  合理的营养能促进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免疫力。

生命的早期是大脑发育和健康免疫机制建立的关键期,需要适龄、适当的营养支持。

早期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智力水平和生长发育,甚至影响成年后的健康

[1]

1 对营养的认识过程

由食物供应不足所引起的营养不良多发生在饥慌、战争时期或贫困国家和地区的人群中;由疾病等因素所引起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则散发在全世界范围的各类人群中。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群体营养改善,婴儿病死率大大降低。

但在21世纪之初,孕期营养和婴幼儿喂养问题仍旧是科学家和儿科医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过去认为,把握好每日的营养素摄取和消耗之间的平衡,就把握好了婴幼儿的饮食健康。

目前对早期营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涉及到有关神经发育所需最佳营养素的量和类型、预防过敏性疾病和降低成人慢性疾病发生风险等方面。

从人的一生来看,在儿童期营养素的贮存是主要趋势;而进入成人期后,随着人的逐渐老化,重要营养素的生理性丢失不断增加。

到了生命的后期,与那些在儿童期重要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人比较,摄入量充足的人生理

性丢失速率低、发生时间晚、丢失量少。

这些人进入老年期以后,体内的营养素仍能保持在一定的生理水平,这些营养素所支持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处于良好水平,他们的身体也能维持较好的健康状态。

1998年,英国营养学专家Lucas[1]

提出了营养程序化的概念,即在发育的关键期或敏感期的营养状况将对机体或各器官功能产生长期乃至终生的影响。

营养程序化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必须从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理解早期营养程序化的基本机制;从临床角度来看,显然既往许多短期的研究不能充分说明营养对远期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

人类发育进程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复杂整体。

受精后,通过选择性阅读遗传编码启动发育程序,进而形成哺乳动物的各种类型细胞、器官和系统。

营养是生物大分子合成和能量产生的构件,又是酶促反应的生物辅助因子,营养也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在基因组和触发器间相互作用,影响发育程序。

因此营养影响生命的全过程,早期营养不良将为日后的健康埋下隐患。

所谓“早期”是指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或敏感期。

在人类发育的进程中,细胞在不断的新陈代谢,对早期事件的“记忆”如何在一生中得以“贮存”,其机制可能包括传递到已被原始程序化的细胞后代的基因表达发生适应性变化,或由于早期营养环境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的克隆选择或分化母细胞增殖,从而使组织细胞数量或比例永久性的得到改变。

形态发生进程中最容易受营养状态影响的环节是器官的发生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发育,在这些形态发生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