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 专题4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767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 专题4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二轮复习 专题4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二轮复习 专题4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二轮复习 专题4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二轮复习 专题4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 专题4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docx

《届二轮复习 专题4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 专题4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 专题4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docx

届二轮复习专题4第9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适用全国

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构建知识体系·串联主干知识

提示:

①条件反射 ②非条件反射 ③电位差 ④双向传导 ⑤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⑥单向传递 ⑦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⑧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⑨分级调节 ⑩负反馈调节 ⑪通过体液运输

(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

1.(2018·全国卷Ⅱ)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D [人体运动时,通过肾上腺素的调节可使心率加快,但肾上腺素不是高能化合物,A项错误;人体在饥饿时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会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催化功能,B项错误;进食后一段时间,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水平升高,加速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但胰岛素不属于细胞的结构成分,C项错误;人在青春期时,性激素水平升高,会促进机体发育,性激素的运输方式为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后需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项正确。

]

2.(2017·全国卷Ⅱ)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B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可注射。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皮下注射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正确。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B错误。

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C正确。

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促胰液素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D正确。

]

3.(2017·全国卷Ⅰ)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C [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

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

4.(2016·全国卷Ⅱ)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

解析:

(1)分析图示,AC(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可在D酶的催化下分解为A和C,其中C能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吸收用来合成AC。

神经递质除乙酰胆碱外,还有多巴胺、一氧化氮、去甲肾上腺素等。

(2)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会持续发挥作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答案:

(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5.(2018·全国卷Ⅱ)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激素和________激素。

解析: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垂体,因此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不切除垂体,同时为了排除手术操作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A组的处理应该是进行手术但不切除垂体;B组是实验组,对其进行的处理是切除垂体。

根据实验步骤可知,①为实验处理,②为实验培养,③应为实验结果的检测与记录,且题干强调“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因此,③的操作应该是定期测定两组大鼠的体重,并记录实验结果。

(2)垂体可产生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发育),所以B组大鼠切除垂体后,其生长发育减慢。

答案:

(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切除垂体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2)生长 促甲状腺

高考考查点和特点:

近五年全国卷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过程、神经递质的释放形式和作用特点,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和作用特点,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以及作用特点等,常以神经调节或激素调节的过程模式图、神经递质或激素与靶细胞的作用机理模式图呈现,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命题方向: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是高频命题点。

借助动物生理实验,从实验设计、结果描述及结论推导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将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

考点1 神经调节

(对应学生用书第53页)

■通知识——核心要点填充·

1.完成反射的2个必备条件

(1)必须具备“完整”反射弧:

反射弧任一部分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

(2)必须具备“适宜”刺激:

刺激的“种类”需适宜,刺激的“强度”也需适宜。

2.把握兴奋产生的机制及传导

(1)产生机制

(2)兴奋的传导

①形式:

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②方向:

膜外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膜内则相同。

③特点:

可双向传导(在机体内反射弧中只单向传导)。

3.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类型

①轴突—树突型:

a、B(用甲图中的a、b和乙图中的A、B表示)。

②轴突—胞体型:

b、A(用甲图中的a、b和乙图中的A、B表示)。

(2)传递过程

(3)单向传递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判断与表述]

1.思考辨析 清除误区

(1)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  )

(2)在人体内发生某种反射的时候,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上的兴奋传导都是双向的。

(  )

(3)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N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4)K+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浓度,所以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5)大脑皮层语言H区受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  )

(6)神经中枢存在突触,效应器中不存在突触。

(  )

(7)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

(8)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之后如果不能及时被分解、运走或失活,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

(  )

(9)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

(  )

【提示】

(1)× 只有通过完整反射弧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

(2)× 在人体内反射发生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3)√ 

(4)× K+在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的浓度,所以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5)√ 

(6)× 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效应器也存在突触。

(7)× 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8)√ (9)√

2.思考回答 规范表述

(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而婴儿却随意尿床,请分析原因,由此说明了什么?

【提示】 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婴儿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无法对脊髓进行控制,而成年人则能。

由此说明脊髓等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即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

(2)尝试表述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传递的原因?

【提示】 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止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③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或抗体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通能力——考向对点专练·

考向1 考查反射的类型和特点

 (2018·株洲市高三质检)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食物引起味觉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

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突触结构

B [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其反射弧不同,C正确;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的发生,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形成了这种反射活动,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突触),D正确。

]

考向2 反射弧的结构和特点

1.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C.敲击髌骨下韧带,1、2、3处均能发生兴奋

D.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C [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a、b处含有兴奋性神经递质,c处含有抑制性神经递质,B正确;敲击髌骨下韧带,1、2处均能发生兴奋,3处没有发生兴奋,C错误;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D正确。

]

[易错警示]有关反射及感觉的3个易错点

(1)反射的完成路径为反射弧,反射弧的任一部位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

(2)感觉都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上行传导至大脑皮层,可见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时仍可产生感觉,但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受损时将不能形成感觉。

(3)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2.(2018·海南高考)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