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7420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精品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转载)

一、填空(每空1分,共34分)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指、、。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_。

4、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5、《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_、_、等四个学习领域。

6、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_、_、、、、等数学活动。

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将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_、第三学段。

8、“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地发展。

一、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5、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6、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7、1~3年级、4~6年级、7~9年级

8、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9、全面、持续、和谐、

二、选择题(1-5为单选,6-10为多选,每题3分,共30分)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B.主动的C.富于个性D.被动的

7、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9、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B.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A.数感B符号感C空间观念D统计观念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二、1、③2、②3、②4、①5、③6、ABC7.AB8.ABC9.AB10.ABCDE

三、分析简答(10分)

李老师在讲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

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

答:

①算法多样化

②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四、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

 (12分)

答: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五、结合教学实际说一说,你认为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

(14分)

答: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判断。

(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4、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三、选择。

(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B、教师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B、学习方式C、学习目的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四、简述题。

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3.下列是对新课程下的教师的陈述,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BCD      )。

 

A、课程计划的执行者.         B、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C、教育的研究者.         D、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

4.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D     )。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D、包括A、B、C。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内容包括(A     )。

 

(1)信息技术教育  

(2)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与技术教育 

A.

(1)

(2)(3)(4)  B.

(1)

(2)(4)  C.

(1)(3)(4)D.

(2)(3)(4)

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D   )。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  D、含A、B、C

7.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 BD    )为重点.

(1)创造能力

(2)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4)实践能力

A.

(1)

(2)  B.

(2)(4)  C、

(1)(3)  D.(3)(4)

8.下列观念中,不符合德育原理的是(  A   )。

 

A、“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故学生不能与品行不良的同学交往。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故教师要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

C、“有比较,才有鉴别”,故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可以使用反面教材。

D、“听其言而观其行”,故教师不宜要求学生犯了错误总要写检查。

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A    )。

等。

(1)教师  

(2)学生  (3)家长  (4)社会相关人士

A.

(1)

(2)(3)(4)  B.

(1)

(2)(3)  C.

(1)(2)(4)D.

(2)(3)(4)

10.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

 

A、数学基本能力分为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B、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应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C、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D、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二、认真阅读分析下列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青年教师小王一心想提高教学水平,他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

小王上课时,尽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

小王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

答:

小王的努力并没有受到预期效果,主要是小王在“如何促进自我成长”这一问题上与新课程理念不符合,他关注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但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存在,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

小王一味模仿特级教师,没有做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内在的个人魅力。

小王注重了模仿,忽视了自己的教学反思。

2.你能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举一些例子、谈谈你的想法吗?

答: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误区一:

教学开放过度

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做吗?

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

学生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

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处还需讲授。

误区二:

合作流于形式

教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

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

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此时玩耍的……小组合作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其次,

误区三:

评价滥用失真

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

“讲得真好!

鼓励一下!

”其余鼓起掌来。

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

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误区四:

手段成为束缚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热热闹闹。

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成了一堂低品位的课。

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五、判断下列各题,对的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即课程。

(  ×  )

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 √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      )

4、数学教学时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 √       )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   )

6、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 √      )

7、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   √    )

8、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   √    )

9、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很难学到知识。

( ×      )

10、4~6年级这一年段教学时,应避免复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     ×  )

一、填空。

(4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判断。

(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

2、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4、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三、选择。

(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四、 简答。

(20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3)的教学。

(网络中原答案①是错误的,在此予以改正)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1)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

(2)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

(2)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B、明天有人走路C、天天都有人出生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12、《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B、科学性C普及性D、发展性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B、自主探索C、合作交流D、适度练习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

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评价者

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ABCD)。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是非题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

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X)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V)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 解。

(V)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X)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非凡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V)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V)

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

(X)

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X)

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V)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V)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V)

12、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V)

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X)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X)

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

(X)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

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

(V)

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V)

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

(X)

19、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

(V)

20、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X)

三、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