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736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docx

《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docx

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doc

考点一水的三态变化和天然循环

1.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2.水的天然循环: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又完成了水资源的。

考点二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方法

自然界中的水都(填“是”或“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冲击波(原卷版)(III)

净水方法

作用

除去大颗粒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

除去不溶性和部分可溶性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还可以把硬水软化

2.硬水与软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

和。

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

(1)装置:

(2)现象: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极上产生的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负极上产生的是能燃烧的,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质量比为。

(3)化学方程式:

(4)结论:

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2.水的合成

(1)水的合成实验: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杯壁有出现,用手触摸烧杯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混有一定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或加热氢气前一定要。

(2)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的反应。

(特点是:

变,可用A+B+…→C表示)

(3)分解反应:

由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是:

变,可用A→B+C+…表示)

考点四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中表现来的性质

确定方法

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

利用化学变化来观察和测定

性质内容

颜色、、、、、、、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

、稳定性、氧化性等

考点五物质的简单分类

1.定义

(1)纯净物:

只有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

由物质组成的物质。

(3)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比较

项目

混合物

纯净物

区别

1物质组成

②由分子构成

③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①物质组成

②由分子构成

③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联系

实例

【温馨提示】

1.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不要被“洁净”“净化”“混合”“共存”等词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如洁净的空气,冰水混合物等。

2.不仅要从宏观上能够认识,微观上也能正确判断。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2.物质的分类

【核心考点突破】

一、常见的净水方法

1.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1)静置沉淀:

静置水体,使不溶性固体沉降,可使溶器上部的水澄清。

(2)吸附沉淀: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凝胶状物质,能使水中细小的悬浮杂质集结而加速下沉,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3)过滤: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过滤层可以使水通过,而不能使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通过,从而达净水的目的。

2.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1)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含有杂质的水通过活性炭层,不但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异味。

(2)煮沸:

在煮沸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使溶解在水中的一些钙、镁的化合物变成沉淀而分离出来,所以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蒸馏:

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各组分加以分离的操作方法。

蒸馏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净化方法,通过蒸馏既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又可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典例1】(2011·日照)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5)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

【实验专项突破】

一、水的电解

1.装置

 

2.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1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2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且1、2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1︰2。

【温馨提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3.气体检验

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试管2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5.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典例1】(2012·广东)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D.若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

二、过滤

1.原理:

把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相分离。

2.仪器:

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等。

3.装置:

4.误差分析:

过滤2次仍然混浊的原因:

①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②滤纸破损;③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

5.注意:

操作

目的或作用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加快过滤速度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便于操作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缝隙流下,使滤液浑浊

三靠

烧杯尖嘴部紧靠玻璃棒的中下部

利于玻璃棒引流

玻璃棒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一侧

防止滤纸破损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内壁

防止滤液溅出

【典例2】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加明矾的作用是,图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这种仪器还可以用生活中的来代替;图中还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漏斗下端没有,这样做的目的是。

(2)过滤时,先静置一会再过滤,这是为了。

(3)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4)面对失败的实验,你给这位同学的建议是。

【知能阶梯演练】

一、选择题

1.(2012·柳州)属于节水图标的是(  )

2.(2013·上海)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人工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会采用()

A.电解B.吸附C.过滤D.消毒

3.(2013·黄石)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C.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4.(2013·安徽)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5.(2013·长沙)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起当地水质变化,下列有关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志愿者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B.水体有自净能力,震后灾区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C.志愿者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2012·攀枝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因此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自来水厂生产水,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主要作用是消毒杀菌

C.电解水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

1

D.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静置沉淀、过滤、蒸馏、吸附沉淀

7.(2012·株洲)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

A.蒸馏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

8.(2013·潍坊)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河水、井水和湖水都属于混合物

B.实验室电解水时,正极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C.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D.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10.(2013·河北)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1.(2013·安顺)物质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物质的还原性B.物质的熔点

C.物质的挥发性D.物质的硬度

二、填空与简答题

12.(2013·淮安)洪泽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

某同学对洪泽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洪泽湖水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_________,搅拌;

(3)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3.(2013·哈尔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以下是有关爱护水资源的一些具体做法:

①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②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③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

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⑤用淘米水浇花;

⑥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请你从爱护水资源措施的角度,将上述做法平均分为两类:

其中一种分类标准是

(1)________,包括事例有

(2)__________(填序号)。

14.(2013·山西)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自来水厂对汾河水进行净化,取水后,首先向其中加入明矾,再经过过滤、消毒灭菌后使之达到饮水标准。

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物可以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加速沉降。

要测定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__________来检验。

(3)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写出实验室用水鉴别的一组物质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测试】

一、选择题

1.(2013·日照)净化水的方法有:

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

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D.②①④

2.(2012·安徽)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不含其它粒子

3.(2013·鞍山)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