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6406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5 大小:43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管理心理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管理心理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管理心理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管理心理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教案.docx

《管理心理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教案.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心理学教案.docx

管理心理学教案

 

管理心理学教案

 

管理教研室

谢晓明

 

管理心理学教案

管理心理学是管理类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带理论性的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分枝,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管理学,是心理学(工业心理、社会心理等),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知识的边缘性交叉学科。

它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管理效能的科学。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概述

[教学目的]1、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2、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间的关系

3、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

[学时安排]4学时

[重点]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和产生的历史背景

[难点]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产生发展的历程,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及学习方法,所以要想学好一门学科,首先必须了解它的产生历程、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学习目的的方法,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诞生

一、管理概念(什么是管理)

(一)定义

管理,英文词汇叫manage,意为指挥、控制。

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政府机关、军事政党、群众团体、学校、企业等等。

管理活动自古以来就存在,凡有人群活动与协作劳动,就必须有管理。

对管理的科学研究是从近代开始的,主要源于工业革命,人们将管理引申到工业生产与经营活动之中。

管理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的管理主要指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其含义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便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广义的管理泛指一切单位或组织的目的,有计划的管理。

现在人们对管理含义的理解有以下几点:

1、组织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组织的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2、组织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诸方面;3、组织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组织的一切资源完成组织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4、要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必须遵循的依据是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的活动规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尤其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

组织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系统:

1、技术系统(实体),是由物质资料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组成的,包括管理劳动工具和生产、经销过程,通过与业化与机械化,使人适应机器的特点,以及制造机器的要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来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率;2、社会心理系统(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社会过程),主要强调人的行为动机、人际关系、团体心理气氛、组织结构及领导行为等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协作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

(二)管理的发展

我们以前已经系统学习过管理学原理,了解了管理的发展脉络。

下一面请哪位同学能带领大家回顾一下管理的诸阶段及重要的理论成果,并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发展阶段是以什么为主线贯穿起来的。

我们说管理是与人类的协作劳动一起产生的,也就是说自从人类的协作劳动那时起就有管理活动发生,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组织文化程序的提高,人们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就越来越高。

管理是现代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瑞士JJ学家肯德在《管理事国的发展和完善》一书中道:

“19世纪是工业世纪,20世纪则称为管理世纪载入史册。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人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管理的硕果。

例如:

我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万里长城,古埃及的金字塔,威尼斯兵工厂创造“流水作业”生产线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但对管理实践作理论研究与总结,并逐步发展完善成为管理科学,则是18世纪后半叶开始的。

从那时到现在,管理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贯穿都是以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为前提的,在对人性不同认识的指导下,产生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

从古典管理理论,“受雇人”假设(认为工人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是一个受雇佣的人,没有责任心、进取心,所以要创造剩余价值,必须严格管理工人)出发,到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本身的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报酬,在组织控制下,人是被动的)的得出,再到行为科学理论,“社会人”假设(认为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较之物质利益、环境条件对人的工作积极性的作用更主要)的提出,然后到现代管理理论的“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个性、需要和潜能因人而异,而且个性、需要和潜能虽时间而变,管理应因人而异)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提出,管理理论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并且体现出越来越浓厚的“人本色彩”和“现代”气息。

二、管理心理学的诞生

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成熟于20世纪到50年代,专著出现在20世纪50世纪的美国。

最早的管理心理学专著是由美国坦福大学教授、著名管理学家莱维特,于1958年正式出版的《管理心理学》,这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管理心理学的问世有期社会历史背景和学术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是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过渡到资本垄断并发展的阶段,也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与结束的时间。

因为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两次世界大战对国家经济实力的需求,西方国家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资本向少数人集中、市场竞争剧烈,劳资矛盾尖锐的局面。

面对这一局面,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从经验中体会到,生产效率要提高,并在竞争中取胜,提高员工素质,缓解劳资矛盾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于是邀请心理学家围绕人的态度、动机等课题在管理领域开展研究。

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管理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资义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

综述社会历史背景:

1、社会经济环境,生产力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2、社会阶级环境,劳资矛盾尖锐、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力,而工人阶级不断进行反抗斗争,据统计,1906-1914,美国有530万工人参加罢工;3、技术环境,铁器-机器-电器,要求工人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提高素质。

(二)学术背景(管理学、心理学的发展)

1、19世纪后半期,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具有自己的体系、概念和试验手段。

20世纪初,心理科学有了长足发展,已初步形成一套研究方法物段,比如:

冯特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创了心理实验研究的先河,从此,对心理科学的研究日益科学化、理性化;还有胡戈·闵斯特伯格,他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他指出要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寻找一个最适合于某项工作的人,从而对人的需要施加符合实业利益的影响,提高生产等等。

这个工业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仅限于对工业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考虑的面还较狭窄。

2、随着梅奥的“霍桑实验“的开始,工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了(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际关系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诞生)。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正式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取代原来沿用的工业心理学名称,管理心理学便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与人际关系理论同时代的还有心理技术学、群体动力学、需要层次论等的相继出现也为管理心理学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1)心理技术学:

将心理学的知识在管理中的应用是从心理技术学开始的,它是工业心理学的前期,其奠基人是闵斯特伯格。

1912年,他发表名著《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一书,提出心理应对工人的适应能力与工作效率的提高作出贡献。

主要研究:

如何选择工人以适应工作的安排;安排条件使工人得到最大满足和达到最高效率;如何发挥一切有益于经济发展的心理影响。

(2)社会心理学以社会学家罗丝和心理学家麦独孤在1908年先后出版《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宣告正式问世,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认识,社会态度,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群体中的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群体的团结竞争与合作等心理作业为现象的特点与规律。

(3)、人群关系论与需要层次论(略论)

(4)、群体动力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他援引物理学的力场概念和场论理论来阐释他的理论,因此它又称为“场”理论。

勒温认为,人的需要未获得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强力,人的行为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环境力场的相互作用,但主要决定因素是内部力场强力,并将“场”理论应用于“群体行为研究”,提出“群体动力”概念。

综上所述,正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推动下,有上面简介的诸种理论的先后出现,加上在这些理论指导影响下,人们对管理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使管理心理学终于在20C50S的美国诞生。

管理心理学诞生后发展很快,并且在管理科学领域逐渐成为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在我国,从整体上看,管理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

20世纪70世纪末,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启动与持续执行,国外管理心理学思想与著作传入我国并引发重视。

从那时到现在,短短的30多年来时间里,管理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管理心理学研究均已取得不小的成绩。

如了解与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的人已愈来愈多,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设管理心理学课程;研究工作开展活跃,已有一批专著、教材和刊物问世等。

当然,由于起步晚,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目前还处在学习与探索阶段,因此水平还不高。

但是我们有信心,我们的管理心理学一定能在科学百花园里有一席之地,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作用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心理学又称行为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是一门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

换句话说,管理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组织管理体制活动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行为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实质上,管理心理学是从现代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发展过程中生出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着重是组织上内部的神会心理系统(即人际关系系统,主要指组织内环境因素中的个体、团体、组织与领导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强调人的个性特征、人的需要、动机、人际关系、领导水平、团体风气及组织结构与气氛等心理因素在管理上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管理,实质上是由一个或更多人来协调其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相比较,是研究实纯粹的人的因素方面的问题。

技术系统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探讨人与机器、人与技术相互关系中的“人的因素”的作用。

而管理心量学研究的是组织、企业中人际关系方面的人的因素的作用,是管理中更纯粹的人的因素问题。

从这一特性来看,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突出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问题,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强调人是企业的主体,要靠工人个体、团体、领导来实现企业目标,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组织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研究的范围包括:

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影响劳动生产效率与效益的个体心理、团体心理、组织心理、领导心理、激励心理等。

(二)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关系

对行为科学从广义上理解,它是一个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等学科在内的学科群,管理心理学就是在广义行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狭义上说,行为科学是对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原因研究,以便调节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门科学。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行为科学即指管理心理学。

但是,管理心理学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人的具体心理活动的形式和规律。

“行为科学学派”也是管理科学的一个理论派别,由“人群关系学说”发展而来。

(1952年)

2、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

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论规律性的学科,它侧重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管理。

组织行为学:

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行为规律性的学科。

三、管理心理学的作用

1、推进管理现代化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加强思政教高

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学习方法

由于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复杂性,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

问题的性质不同,研究的方法也不一样,选择何种方法,通常取决于研究所提出的任务。

这些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这些比较好理解,同学们自己学习一下,主要把握以下各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及优缺点。

这里重点学习一下定量化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心理学上的很多方面是不能一一量化的,只能定性的作一总结。

所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结合适用。

一、观察法P16

二、实验法P16

三、调查法P17

四、定量法P18

思考题:

1、什么叫管理心理学?

2、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是什么?

3、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间的关系怎样?

4、怎样学习管理心理学?

5、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教学目的]1、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理论起源

2、掌握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论

3、掌握勒浊的群体动力理论

4、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5、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6、理解人的本质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集体讨论

[学时安排]6学时

[重点]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中的“需求层次论”,“人群关系论”,“群体动力论”,管理现代化,心理过程

[难点]理解人的本质

[教学内容]我们在上一章中曾提到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结合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发展而成的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可以说这些学科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要学好管理心理学,必须要具有有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管理的实质、理论方法是什么,了解什么是人的本质,人的心理和行为等学问,因此本章我们就对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分别作简要介绍,帮助同学们理清知识脉络,补充未学过的知识。

重点放在第二三节的内容上。

管理心理学是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成熟而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说管理学理论是它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节管理学基础理论

一、管理的实质

管理学也称管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对管理学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历来是众说纷纭的,有的认为人为重点,有的认为资源为重点,也有的认为各项职命为重点,那么它的实质是什么呢?

我们平常说得管理其实是经济意义上的管理,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过程所有一切活动的。

根据复旦大学著名学者黄明杰教授的研究,他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事例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到活动。

所谓管理,就是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组织、核算和调节。

计划组织、指挥、直辖市和控制等行为活动是有效整合资源所必需的活动,故把它们归入管理体制范畴之内,但他们又仅仅是帮助有效整合资源的部分手段或方式,因而它们本身并不等于管理,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所以说把管理等同于决策,等同于领导、控制等职能是不妥贴的。

二、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中管理主体和管理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对管理真谛、管理特性的认识与把握的过程,是不断对管理的规律性性认识与驾驭的过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

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古典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等四个阶段。

由于我们在上学期已经对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有了清晰的掌握,我们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每个理论的具体情况了,只是简单要介绍一下各阶段理论发展的主要观点以及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知识是如何在管理中应用的。

(一)科学管理的理论核心

科学管理理论是19C末20C初在美国形成的,这种理论的特点是,摆脱了以往的凭经验进行管理的观念,转而以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经济管理理论的需要依据。

它第一次使管理从各经验走向科学,为资本主义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弗雷德里克·泰罗是这一理论的典型代表,泰罗在1911年出版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全面叙述了他的管理思想,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1、对工人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科学的操作方法代替陈旧的操作方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以提高工人的技能,促进工人的进取心。

3、摒弃只顾自己的思想,促进工人之间的相互协作,根据科学的方法共同努力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4、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必需对各自的工作负责(各司其职)。

科学管理对管理发展的贡献:

可以说,科学管理的产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也是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其意义不亚于蒸气机发明时导致的工业革命,电磁学发明时导致的电力革命。

它对于管理理论体系的贡献,有以下几方面:

1、时间和动作研究(实施标准化管理)。

科学管理对管理最大的贡献提出了时间和动作的科学研究方法,并指出选定最适于完成这一作业的工具、机器,决定适当的作业程序,清除错误的动作、慢动作、无用的动作,以找到最有效的作业法,使其标准化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的重要方面。

此外,还规定作业的标准时间、作业标准。

促进了工具和设备的改良,通过标准时间和实际时间的比较来测定员工的劳动效率;标准作业时间可以作为奖励工资的基础,作为估算标准劳务费和制定生产、工程计划的基础。

2、任务管理。

在1930年《车间管理》一书中指出:

为了实现高工资和低劳务费结合的科学管理法,需要贯彻以下四条原理:

(1)高标准地规定一天的任务,即以第一流工人的高效率为基准规定作业标准;

(2)标准化的条件,为使每个人公平地达到作业标准,从作业引去到原材料、工具与机器等必须实行标准化;(3)实行奖励工资制(差别计件制),工资随效率而变化;(4)失败了要承担损失。

3、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

经营人员承担计划职能,作业人员行使执行职能。

由于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的分离奠定了“经营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使得以后的预算控制、标准成本等各种管理技术得到发展,此外,这种分离使得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更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泰罗的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1、理论基础是“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2、机械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管理模式:

一个萝卜一个坑),实质上忽视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

3、劳资关系协调缺乏社会规律,实质是为资本家剥削工人效劳;

4、工人观是不对的,认为工人不能也不必参与管理。

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除了泰勒以外,还有法约尔、韦伯等人,他们的理论学说极大的丰富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体系,这里不一详细介绍,期望同学们能自己课外再浏览一下学过的内容。

看一下课本的P40——P41的内容。

(二)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实为人群关系理论,它的产生源于著名的“霍桑实验”,这个实验的开始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人际关系理论是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加剧才应运而生的,之前的泰勒制强调对工人进行严格的管理,认为管的严才能出效率,用定额奖惩法刺激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当工人觉悟到泰勒制的实质是剥削工人的血汗的时候,这种管理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会降低,生产效率降低。

管理者为了挽救危机,开始把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引进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改进管理方法、满足职工需要等方法来提高劳动主产率。

梅奥的“霍桑实验”主要是研究工作条件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问题,包括照明实验(1924-1927年),继电器装配实验(1927-1932年),面谈计划(1928-1930年);对车间里除了存在按照公司的编创建立的正式组织外,还有非正式组织。

群体实验等四个实验,其最终结论是组织中员工士气、生产积极性取决于社会心理因素,取决于人际关系是否融洽。

人际关系理论的新观点与贡献:

1、人是“社会人“,工人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心理、社会的需要;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以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认为生产效率与作业方法、工作条件并无直接关系;

3、企业中非正式团体的存在。

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为主要标准,要求成员遵守不成文的非正式准则。

4、发现新型领导、民主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新型领导方法,主要是通过组织好集体工作,采取措施提高士气,促进协作,使企业的每个成员能与领导真诚持久的合作。

继梅奥之后,从事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职工行为方面研究的学者大量涌现,使人际关系理论更加深入充实,使行为科学在下面四个领域有了新的发展: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

这个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有:

马斯洛在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从事提高生产效率的研究,提出“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是预防劳动能力丧失和预防职工不满的间接影响效率的因素,激励因素是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斯金纳的强氏理论;研究外界刺激与员工行为的关系的“期望理论”等。

2、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问题的研究

这方面有影响的是:

麦戈格雷——x.y理论;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根据职工的成熟度,采用不同的方法。

P43

3、企业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勒温——团体动力理论,论述了非正式组织的团体要素、目标、内聚力、规范、结构等

布雷德福——敏感性训练,研究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通过对受训者进行情感、角色、人际关系的学习与敏感训练,从而改进个人和团体的行为,达到提高效率和满足职工需要的目的。

4、企业中领导分成问题的研究,主要有坦南鲍姆和施密特的“领导方式连续一体”理论,利克特的“支持关系”理论,斯托洛第尔和沙特尔的“双因素模式”理论,布莱克·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等。

这在以后的领导行为部分再详细介绍。

(三)现代管理理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加强,经济管理理论也随之活跃,继行为科学理论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管理理论学派,如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特是巴纳德,主要观点p46;决策理论学派P46;系统管理学派P46;经验主义学派P46;管理科学学派P47。

三、管理现代化(参照课本P47-48)

近年来,人们在讨论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指出现代化不仅仅是以经济和技术指标为基础的物质标准上的现代化,还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和人的观念、心理、人格上的现代化。

那么什么是管理现代化呢?

学者们对此说法不一:

1、何建文先生认为,管理现代化就是把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最优化。

换言之,管理现代化的是以发展现化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为宗旨,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着重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手段来研究和处理管理工作中的规律性问题,使管理工作更趋于完善。

这种观点主要是突出信息和信息技术手段在管理上的应用。

2、朱镕基在其主编的《管理现代化》一书中说:

管理现代化是一次全民的智力革命,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这种观点比较全面,但是没有把现代人在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于低位单独出来。

下面我们参照教材来看一下管理现代化的相关内容:

1、思想的现代化(核心)

2、组织的高效化(保证)

3、方法的科学化(基础)

4、技术的计算机化(手段)

5、人员的专业化(条件)

6、方式的民主化(途径)

第二节行为学(人为学)基础理论

什么是人的本质?

怎么样认识人和理解人的本性?

这是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也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对人的本性看法,仍是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的基础。

把人看成“性本恶”的“经济人”,“性本善”的“自动人”还是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对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