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6188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联考协作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50分)

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权利的继承问题B.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D.确保宗族内部稳定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C.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D.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

4.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国共合作,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

5.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协制定的宪法提到:

“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一律平等。

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

”这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共和、地方自治、党政分离B.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离

C.人人平等、分权制衡、党政分离D.人人平等、地方自治、党政军分离

6.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

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这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

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B.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C.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D.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7.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

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

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

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

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

文中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

A.德国B.中国C.苏联D.英国

8.由于德国资本主义起步晚,在向资本主义进军的过程中,封建容克和军阀领势力强大,加之是封建容克和军阀领导的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为德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因此其宪法带有封建和军国主义残余,根本上是()

A.是当时德国发展的客观需要B.是因没有彻底手术留下的毒瘤

C.是德国人民对封建容克和军阀的奖励D.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的反映

9.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在西学的潮流中,一部分人从西方思想崇拜出发企图打倒中国传统文化。

下列事件中哪个事件不是从这一目标出发的()

A.太平天国起义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10.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站在西方立场上作出的结论B.未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C.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11.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

五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

下面对于“金砖国家”理解正确的是()

A.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D.“金砖国家”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12.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

“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

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

”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3.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

14.1950年法国政府提出舒曼计划后,英国对其态度是参加而不作承诺。

6月1日,法国政府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它24小时内决定是否参加讨论舒曼计划的巴黎会议,并对建立煤钢工业的超国家权力机构作出承诺。

最终,经英国内阁紧急会议讨论,决定不参加巴黎会议。

英国这样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A.议会是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无权决定有关事务

B.二战后,英国和德国的和解进程落后于法国和德国

C.英国希望维持对西欧国家的领导,不接受法国的通牒

D.英国不接受建立在“主权让渡”基础上的超国家机构

15.英国的格雷斯顿这样评价鸦片战争:

”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可耻的交易而升起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B.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辩护

C.认为鸦片战争是非正义的商业贸易战争

D.未看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

16.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17.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   料

结  论

《顺德县志》载:

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

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

18.“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内容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种观念()

A.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19.《旧唐书·薛登传》载:

“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

‘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

……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

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

’帝纳李谔之策。

”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20.有史家认为: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其中汉武帝加装的“软件”,主要是(  )

A.分封制B.内朝制C.外朝制D.中书门下

2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

“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这种综合并不容易:

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

”引文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美国照搬了英国、法国的民主模式  B.美国的民主突出了民权

C.政治妥协对实现民主的重要性  D.主张继续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22.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

“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

”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23.1920年,毛泽东在与友人的书信中写道“假定无产者占三分之二……任其为三分之一的资本家所鱼肉,其何能忍?

且无产者既已觉悟到自己应该有产,而现在受无产的痛苦是不应该的,因无产的不安而发生共产的要求,已经成了一种事实。

……因此我觉得俄国的革命,和各国急进派共产党人数日见其多,组织日见其密,只是自然的结果。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各国共产党的壮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中国应该由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中国共产党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发动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

D.毛泽东基于中国的现实指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方向

24.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处B.2处C.3处D.4处

25.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稍许差些”的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综合题(50分)

26.(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旦共产主义挑衅被界定为攸关民主国家前途,美国就不能坐待内战爆发(如希腊的局势),美国的性格就是试图先行诊治。

6月5日,距杜鲁门主义宣布不到三个月,马歇尔国务卿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词,公开宣布美国将致力于根绝招惹侵略的社会、经济因素。

他宣布:

美国将援助欧洲复兴重建,以避免“政治骚乱”和“绝望”,重振世界经济,并且培养自由体制。

材料二深入到这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

如果发生这种情形,共产党就可能发生奇怪的结果:

因为普遍的一般党员,只习惯于服从铁的纪律和服从上意,不谙妥协、调和的艺术。

因此,一旦发生某种变故,捣乱了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团结之功效,苏俄或许会一夕之间变天,由最强大的国家沦为国际社会中最弱、最悲惨的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基辛格《大外交》

(1)材料一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是什么?

实质目的是什么?

(7分)

(2)材料二中“深入到这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指什么?

以史实说明他们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

(6分)

27.(22分)二战以来的美国对世界局势的走向具有较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在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人民抵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试图进行的征服活动。

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

材料二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

“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

……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

可是,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材料一中的“自由世界”指什么(1分)?

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政策的核心内容(2分)。

据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表现。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2分)。

为此,美国亚洲外交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冷战的认识。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直到今天”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实质是什么?

(1分)对世界局势有什么影响?

(2分)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4分)

28.(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摘自于一教师的《李四光》教学提纲

晚清时期:

1889—1911年

……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民国时期:

1911年以后

6.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7.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8.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9.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

10.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

新中国时期

1.冲破阻挠辗转回国,受命组建地质机构

……

4.大型油田相继发现,打破中国“贫油国”论

5.地质力学得到证明,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科学贡献

1.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2.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

名言轻信权威等于扼杀智慧――李四光

材料二: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列宁

材料三: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列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李四光“辞官留学英国”的社会背景和向“权威”挑战的主要事迹。

(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如何“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4分)从上述两位杰出人物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3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权力、财富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故应选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2.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

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句有效信息判断即可,AD是史实;B是史论;C项属于史识,及在对郡县制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其对中国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影响得出的史识,所以选择C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

3.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进入政府”、“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等关键词句推知,科举制为封建政权培养了大批“顺民”,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因此,D项说法最切合题意。

故选D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4.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革命。

依据所学可知,A是指革命根据地建设,与图中战争进程形势不符合,故A项错误;B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图中的战争形势应该是该时期的北伐战争,故B项正确;C是指抗日战争时期,该时期国共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图中形势不符合,故C项错误;D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从北方向南、西南、西北追歼残敌,与图中形势不吻合,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民革命运动

5.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体现了人人平等;材料“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体现了地方自治;材料“全国陆海空军,……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体现了党政军分离,所以选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重庆政协

6.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史料的阅读及分析能力。

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问题,材料中的“工人阶级”表明了这个问题,所以答案选择A项。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7.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冷战。

依据所学,材料所反映的正是所谓的干涉他国内政的杜鲁门主义。

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确立,这引起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恐惧。

故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而杜鲁门主义则是其标志。

所以应选C。

考点: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冷战

8.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察德国1871年宪法形成的背景和特点。

点评:

让学生学会把课本上的知识点,放在特定的历史大环境中,理解其相互关系和作用,学以致用。

9.B

【解析】

试题解析: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从西方思想崇拜出发企图打倒中国传统文化为目标,分析A以西方的基督教思想为出发点,反对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是以西方启蒙思想为基础提出“打倒孔家店”,文革与题干没有关系。

戊戌变法是利用了儒学宣传变法。

所以答案为B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鸦片战争当然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所以,在本题中对此理解不正确的就是“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巴西、印度还不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故A项错误;C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而且C的说法错误,排除;“金砖国家”成员国分布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不是区域一体化组织,故D项错误;“金砖国家”是中国发起成立的国际组织,这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作用日益增强,故B项正确。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金砖国家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知识界涌现了很多关注国家大事,并勇于实践的人物,但没有得到广大农民的响应和支持,ABC项都缺乏群众基础,故排除;国民大革命是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群众基础广泛,故D项正确。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13.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他的意思是商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否则天下大乱时没有诸侯国的救助就会孤立无援。

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师古”,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

故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此题考查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

英国本身有光荣孤立的传统,并不希望加入法国主导下的煤钢共同体。

事实上,英国后来也没有介入欧洲一体化进程,没有加入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

结合选项,AB表述与题意无关,均排除;C项的说法没有依据;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故,正确答案选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其实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不只是为了保护可耻的交易而升起的,所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未看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真实目的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通过表格所表现出的数据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表现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依据所学可知,所谓自然经济解体是指“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A材料不能得出结论;B正确;C项,结论错误,谭嗣同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D项错误,材料不能得出结论。

所以应选B。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师夷长技”、“中体西用”与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18.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的理解能力。

分析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西方“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实际意义上反映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正确;ABD体现的都是民本思想。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主权在民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中“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可知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正确;ABD材料没体现。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汉代皇权强化的措施。

从材料看,主要是汉武帝时期,为了限制相权,任用身边的人员任秘书、尚书,逐步形成了内朝制度,属于“软件”;而丞相为首的百官是中央官僚制度的核心,属于“硬件”,故B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内朝制

2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美国的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综合……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可知对于实现民主,政治妥协的重要性,C项正确。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实现途径

2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措施,“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