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6074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docx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docx

台湾高考语文试题f356

2013台湾高考语文试题

高三

2013-06-1817:

15

2013台湾高考语文试题

2013台湾高考语文试题

 

第壹部分:

选择题(占54分)

一、单选题(占30分)

说明:

第1题至第15题,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或最适当的选项,请画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

各题答对者,得2分;答错、未作答或画记多于一个选项者,该题以零分计算。

1. 奕轩和同学组队参加「语文达人竞赛」,决胜题抽到的题目是:

「奴『婢』/麻『痹』/『裨』益,请先判断『』内三字的读音为完全相同、完全不同或二同一异,再选出与上述三字发音关系相同的一组答案」,正确答案的选项是:

(A)「劬」劳/「瞿」然/「佝」偻        (B)发「绺」/马「厩」/自「咎」

(C)阿「谀」/舞「雩」/膏「腴」        (D)造「诣」/福「祉」/抽「脂」

2. 下列文句「」内成语的运用,正确的选项是:

 

(A)这两个投机份子「沆瀣一气」,连手犯下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

(B)前辈苦心孤诣获致的研究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C)他毕生致力于改善社会风气,这种「矫俗干名」的作为,深受世人肯定

(D)新闻画面中,落网歹徒个个横眉竖目、「头角峥嵘」,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3. 阅读下文,依序选出最适合填入□□内的选项:

甲、山谷轻轻推开燠热的晚云与水气,适时让蝉声鸟声□□上来,次第溶化在迷幻的暮色。

山里的黄昏,竟不是想象中那样宁静。

(陈芳明〈辞行山谷〉)

乙、山夜是静的,荧光一只可谓纤丽,然而繁华盛到极处,流萤稠密已流不动了,住在山里静静的冷光其实变得有声,那流萤灯火通明照得过了头,□□里我开始期待潮平之后的沉幽。

(凌拂〈流萤汛起〉)

丙、左边是平缓柔和的海岸山脉,右边则是鲤鱼山为衬底一路高耸下去的中央山脉。

车子在平坦的台九线公路缓缓驰行,突然感觉自己像翱翔飞行的鹰,两旁整齐的山脉宛然双翼一般□□出一片宝石蓝的天空。

(王文进〈山脉,双翼般舒张起来〉)

(A)浮升/喧哗/托举                            (B)飞腾/喧哗/鼓动

(C)浮升/明亮/鼓动                            (D)飞腾/明亮/托举

4. 古汉语中,往往为强调宾语(受词),而将宾语提到动词前面。

下列不属于这种语法结构的选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父母唯其疾之忧

(C)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D)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5. 下列是一段评论〈捣衣〉诗的文字,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捣衣〉清而彻,有悲人者。

此是

甲、内外相感,愁情结悲                 乙、秋士悲于心

丙、然后哀怨生焉                           丁、捣衣感于外

苟无感,何嗟何怨也!

(萧绎《金楼子.立言篇》)

(A)乙丙丁甲            (B)乙丁甲丙           (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

3

4

1

2

6. 右图是张之洞所撰的苏轼故居对联,上下联各缺两句,请依文意与对联组成原则,选出甲、乙、丙、丁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

甲、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  乙、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

丙、还是公游戏文章      丁、哪得此清幽山水

 

1

2

3

4

(A)

(B)

(C)

(D)

 

7. 下列对文人或其著作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顾炎武反对空疏之学,重性灵、贵独创,开清代朴学之风

(B)曹雪芹《红楼梦》,未渲染史传故事,是清代最出色的讽刺章回小说

(C)郁永河《裨海纪游》透过虚构人物的赴台采硫,描绘台湾的地形、气候、原住民生活等

(D)方苞以「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与友好相期勉,文章严标义法,为桐城派初祖

8. 阅读下列散文诗,选出叙述最恰当的选项:

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他直晒着长街上。

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

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

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

(沈尹默〈三弦〉)

(A)画面描写由远而近,逐层推移,旨在表现城镇之美

(B)第二节以「绿茸茸细草」、「闪闪的金光」,暗喻三弦乐音的鼓荡

(C)第三节聚焦于老人的书写,可看出作者对人间疾苦的观察

(D)本诗写人采画龙点睛法,点出第三节老人即第二节弹弄三弦的人

9. 阅读下文,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起身时,手肘不意击中了那一迭摇摇欲坠的地图集,它们乒乒乓乓摔落地面的粉红色地砖。

十几巨册散落三十公分见方磁砖拼贴出的平面上,摊开的、竖立的、拗折的册页在电风扇的吹拂下搧动,每一页地图里头的人类都被倒了出来,他们的比例太小、比重太低,像灰尘一样散布在我的房间中。

(林耀德〈地图思考〉)

(A)藉由击落地图集及产生幻象等情境,可见作者的烦躁不安

(B)散乱一地、姿态各异的地图集,暗示现实世界的缤纷多彩

(C)以人类都被倒出来的景象,暗喻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已经泯除

(D)关于人类比例的描述,可见作者认为地图是真实世界的缩影

 

10.阅读下文,选出最切合这段文字核心观点的选项:

我一向认为,生命存在的真假无从辨明,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彼此之间,允许自我「留白」;让每个人在相互瞪视之外,也可以孤独地躲进一个任何他者所无法侵入的世界。

那也是我们可以安全地生活一辈子的理由。

假如每个人都是「窥梦人」,企图窥探他人梦境、窥伺他人内心私密,让「八卦」入主生活,我不知道谁能放心地过完这一生。

(改写自颜昆阳〈窥梦人〉)

(A)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B)生命存在的真假,无从辨明也无须辨明

(C)尊重彼此隐私,让个体能有「留白」空间

(D)充分防护自我隐私,不让「八卦」入主生活

11.阅读下文,选出最接近本文主旨的选项:

昔有仆嫌其妻之陋者。

主翁闻之,召仆至,以银杯、瓦椀各一,酌酒饮之。

问曰:

「酒佳乎?

」对曰:

「佳。

」「银杯者佳乎?

瓦椀者佳乎?

」对曰:

「皆佳。

」主翁曰:

「杯有精粗,酒无分别。

汝既知此,则无嫌于汝妻之陋矣。

」仆悟,遂安其室。

(罗大经《鹤林玉露》)                           椀,通碗。

(A)承恩不在貌                                      (B)命无莫强求

(C)曾经沧海难为水                                (D)糟糠之妻不下堂

12-13为题组

阅读下文后,回答12-13题。

从前,在巴格达,有个商人派他仆人去市场采购货物。

然而过了片刻,仆人便回来,一脸发白,全身颤抖说:

「主人,刚刚在市场,人群中,我被一个女人推了一把。

我转身一看,推我的竟是死神!

她直盯着我,并且摆出一个威胁的手势!

现在,把你的马借我,我要离开这城市,躲过我的命运。

我要去撒马拉。

在那里,死神就不会找到我。

商人便将马借他。

仆人骑上,立即用马刺夹紧马腹,以最快的速度纵马奔驰而去。

后来,这商人也去市场,看见死神站在人群里,他便走过去,对她说:

「今早,你看到我仆人时,为什么要对他作出威胁的手势?

」「那不是威胁的手势!

」死神答道︰「那只是个吃惊的表示。

我只不过看他那时人还在巴格达,大为吃惊。

因为,我预定今晚要在撒马拉和他碰面。

(毛姆〈撒马拉之约(AppointmentinSamarra)〉,颜霭珠译)

12.依据上文,作者描述仆人对死神手势的理解,其用意是:

(A)表现人类的生死无常祸福相倚           (B)反讽仆人的逃避命运弄巧成拙

(C)强调死神的如影随形无所不在           (D)证明主仆的和谐相处共度难关

13.依据文意,最适合说明仆人心理状态的选项是:

(A)心猿意马            (B)心荡神驰           (C)杯弓蛇影           (D)捕风捉影

 

 

 

14-15为题组

阅读下文后,回答14-15题。

余居西湖寓楼,楼多鼠,每夕跳踉几案,若行康庄,烛有余烬,无不见跋。

始甚恶之,□□念鼠亦饥耳,至于余衣服书籍一无所损,又何恶焉。

适有馈饼饵者,夜则置一枚于案头以饲之,鼠得饼,不复嚼蜡矣。

一夕,余自食饼,觉不佳,复吐出之,遂并以饲鼠。

次日视之,饼尽,而余所吐弃者故在。

乃笑曰:

「鼠子亦狷介乃尔。

」是夕,置二饼以谢之。

次日,止食其一。

余叹曰:

「□□狷介,乃亦有礼。

」(俞樾《春在堂随笔》)

跋:

火炬或蜡烛燃烧后的残余部分。

14.依据文意,依序选出□□内最适合填入的选项:

(A)已而/不亦        (B)俄而/不失        (C)从而/不无        (D)继而/不惟

15.依据文意,选出叙述错误的选项:

(A)「跳踉几案,若行康庄」,意谓:

老鼠横行无忌,毫不畏惧人

(B)「烛有余烬,无不见跋」,意谓:

老鼠饥不择食,连蜡烛都吃

(C)「余所吐弃者故在」,意谓:

老鼠取舍不苟,有所为有所不为

(D)「置二饼以谢之」,意谓:

老鼠无损衣物,故得到主人的酬谢

 

二、多选题(占24分)

说明:

第16题至第23题,每题有5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画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

各题之选项独立判定,所有选项均答对者,得3分;答错1个选项者,得1.8分;答错2个选项者,得0.6分;答错多于2个选项或所有选项均未作答者,该题以零分计算。

16.下列文句,完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A)流浪多年,离乡游子迫不急待地想要归返家园

(B)凡事须依理而为,委曲求全未必能维持团体和谐

(C)工作应凭实力获得敬重,绝不可肆无忌惮仗势妄为

(D)比赛即将结束,卫冕者积分遥遥领先,显然胜卷在握

(E)台风季节将到,防灾单位莫不未雨筹谋,预作防范措施

17.框线内为某一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目次,依目次选出对该书叙述正确的选项:

第一章 建安風骨

第二章 兩晉詩壇

第三章 陶淵明別樹一幟的詩風

第四章 謝靈運與詩風的轉變

第五章 齊梁詩壇

第六章 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

第七章 南北朝駢文及散文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賦、駢文與散文

(A)按照朝代先后次序进行介绍

(B)详于诗歌而略于骈文、散文

(C)对曹氏父子的诗风有所著墨

(D)强调陶渊明对南朝诗坛的影响

(E)指出庾信对北朝文风的影响

 

18.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孔门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B)古人以二十岁为成年,一般贵族男女,于该年行冠礼

(C)诸葛亮〈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在古代为帝王过世的用语

(D)张岱〈西湖七月半〉: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

」「巳出酉归」,是指:

天未亮即出门,傍晚才回家

(E)吴敬梓〈范进中举〉: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

」「进学」,是指:

范进经「童试」及格,考取秀才

19.徐志摩〈再别康桥〉:

「夏虫也为我沉默」,句中的「夏虫」原本只是「无声」,却被诗人说成「为我沉默」,是因为诗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于夏虫。

下列歌词,也运用这种手法的选项是:

(A)时间是冻结在玄关的雨/模糊你离去的脚印/至少那/涟漪/证明我们曾走在一起

(B)凄冷的月暗暝/茫雾罩海边/海面灯塔白光线/暗淡无元气/只有是一直发出水螺声哀悲

(C)想我一生的运命/亲像风吹打断线/随风浮沉没依偎/这山飘浪过彼山/一旦落土低头看/只存枝骨身已烂

(D)风冷心灰/吻别的季节/每棵树都在流泪/满街金黄的落叶/不怪谁/不承认离别/当你搬出我心扉/寂寞翻箱倒柜

(E)今天晚上的/星星很少/不知道它们/跑哪去了/赤裸裸的天空/星星多寂寥/我以为伤心可以很少/我以为我能/过得很好/谁知道一想你/思念苦无药/无处可逃

20.叙事文本中,作者有时会运用对话来交代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下列引述的对话,具有这种作用的选项是:

(A)我怔怔地望着她,想起她美丽的横爱司髻,我说:

「让我来替你梳个新的式样吧!

」她愀然一笑说:

「我还要那样时髦干什么,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

(B)一个喝酒的人说道:

「他怎么会来?

......他打折了腿了。

」掌柜说:

「哦!

」「他总仍旧是偷。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后来怎么样?

」「怎么样?

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C)「花菜卖多少钱?

」巡警问。

「大人要的,不用问价,肯要我的东西,就算运气好。

」参说。

他就择几茎好的,用稻草贯着,恭敬地献给他。

「不,称称看!

」巡警几番推辞着说。

诚实的参,亦就挂上「称仔」称一称说:

「大人,真客气啦!

才一斤十四两。

(D)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

「此想必是白妞了罢?

」其一人道:

「不是!

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

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

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

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

(E)停了几秒钟,听到阿旺嫂的声音:

「妳是在说我?

」「对!

既然说了,也就不怕妳生气,那段戏最重要,妳怎么可以离开?

」「吉仔撞到木箱子,头上撞一个大包,哭不停,我哄他,骗他,无效,只好带他去吃冰!

」「难道妳不知道马上就有妳的戏?

」「知道,我怎么不知道!

」「知道还偏偏要去?

21.下列各组「」内的文字,前后意义相同的选项是: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况乎视之以至疎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

(B)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遯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海外独身游,风云「际」会秋。

我传灵德去,仗剑鬼神愁

(C)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

(D)「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E)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

22.下列引文,陈述外在环境对人产生影响的选项是:

(A)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B)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C)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D)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E)子欲居九夷。

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3.阅读下文,选出符合文意的选项:

东蒙山中人喧传虎来。

艾子采茗,从壁上观。

闻蛇告虎曰︰「君出而人民辟易,禽兽奔骇,势烜赫哉!

余出而免人践踏,已为厚幸。

欲凭借宠灵,光辉山岳,何道而可?

」虎曰:

「凭余躯以行,可耳。

」蛇于是凭虎行。

未数里,蛇性不驯。

虎被紧缠,负隅耸跃,蛇分二段。

蛇怒曰:

「凭得片时,害却一生,冤哉!

」虎曰:

「不如是,几被缠杀!

艾子曰:

「倚势作威,荣施一时,终获后灾,戒之!

」(屠本畯《艾子外语‧蛇虎告语》)

(A)艾子世居东蒙山,平日以观蛇虎相斗为乐

(B)凭虎而行的蛇,本性难移,因而对虎不利

(C)虎置蛇于死地,是因虎性阴狠,事先布局

(D)本文可用「为虎作伥」形容蛇与虎的关系

(E)本文旨在告诫世人:

藉势逞威,祸害必至

 

第贰部分:

非选择题(共三大题,占54分)

说明:

本部分共有三题,请依各题指示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案卷」上,并标明题号一、二、三。

作答务必使用笔尖较粗之黑色墨水的笔书写,且不得使用铅笔。

 

一、文章评论(占9分)

阅读框线内文章之后,请以个人想法,评论作者的观点。

文长约100-150字(约5-7行)。

世间没有甚么一个人必读之书。

因为我们智能上的趣味像一棵树那样地生长着,或像河水那样地流着。

只要有适当的树液,树便会生长起来,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来,水便会流着。

当水流碰到一个花岗石岩时,它便由岩石的旁边绕过去;当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溪谷时,它便在那边曲曲折折地流着一会儿;当水流涌到一个深山的池塘时,它便恬然停驻在那边;当水流冲下急流时,它便赶快向前涌去。

这么一来,虽则它没费甚么气力,也没有一定目标,可是它终究有一天会到达大海。

(节录自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二、文章分析(占18分)

阅读框线内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几段文字后,回答问题:

(一)综合材料(甲)与材料(乙),说明苏辙提及的「养气方法」有哪些?

(二)就材料(乙)苏辙的自述,说明材料(甲)与〈上枢密韩太尉书〉的写作目的有何关联?

答案必须标明

(一)

(二)分列书写。

(一)

(二)合计文长限200-250字(约9行-12行)。

材料(甲):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材料(乙):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敎而辱敎之,又幸矣。

 

三、引导写作(占27分)

曾永义《愉快人间》说:

「为了『人间愉快』,就要『人间处处开心眼』,就要具备担荷、化解、包容、观赏等四种能力,达成『莲花步步生』的境界。

」这是一段充满生命智慧的哲思。

「人间愉快」,可以是敞开心胸、放宽眼界的自得;可以是承担责任、化解问题的喜悦;可以是对周遭事物的谅解和包容;可以是观照生活情趣的艺术;也可以是……。

请根据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以「人间愉快」为题,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文长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