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5811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docx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docx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更新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2)及满分答案

1.第1题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指导的重点是()。

A.生涯指导、学习指导、心理指导

B.生活指导、学习指导、人格指导

C.生活指导、生涯指导、人格指导

D.生活指导、人格指导、心理指导

标准答案:

B

2.第2题

在尊重学习者方面,学校德育的核心问题是()。

A.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

B.从社会现实出发

C.有效促进师生互动

D.尊重儿童的道德主体性

标准答案:

D

3.第3题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具有非强制性,其发挥作用的个体内在动因是()。

A.道德情感

B.道德观念

C.心理意识

D.道德良心

标准答案:

D

4.第4题

语文课文中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A.紧扣文眼、创设情境渗透

B.分析人物形象、对比中渗透

C.导语中、背景介绍中渗透

D.以上全部都是

标准答案:

D

5.第5题

在一定意义上,“三岁定终身”所昭示出家庭德育的特点是()。

A.天然性

B.基础性

C.感染性

D.终身性

标准答案:

B

6.第6题

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奠基作用且具有终身影响的教育类型是()。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终身教育

标准答案:

C

7.第7题

能够对个体品德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描述及价值判断,使学习者相对公正、客观地认识自己。

教育评定功能的这种作用是()。

A.教育作用

B.反馈作用

C.描述作用

D.导向作用

标准答案:

A

8.第8题

在道德教学中,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是()。

A.情境分析

B.问题讨论

C.现场调查

D.观摩、作品欣赏

标准答案:

D

9.第9题

学校德育评价中的难点是()。

A.德育实践评价

B.德育工作评价

C.学生品德评价

D.教师品德评价

标准答案:

C

10.第10题

班主任在班级教育实务中的主要角色是()。

A.教育者、指导者、管理者

B.教育者、指导者、示范者

C.组织者、管理者、示范者

D.管理者、指导者、组织者

标准答案:

A

11.第11题

我国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是()。

A.价值澄清法

B.价值分析法

C.社会学习法

D.说理教育法

标准答案:

D

12.第12题

从知、情、意相结合的视角来设置的德育课程是()。

A.行为取向型德育课程

B.情意取向型德育课程

C.综合型德育课程

D.整合型德育课程

标准答案:

C

13.第13题

由学校全体学生参加、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的活动课程类型是()。

A.学生会活动

B.班级活动

C.级会活动

D.社团活动

标准答案:

A

14.第34题

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基于何种理念、按照何种方式来运作,其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是()。

A.德育模式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手段

标准答案:

A

15.第35题

道德学习者接受各种德育影响的内在驱动力是()。

A.精神需要

B.社会需要

C.发展需要

D.道德需要

标准答案:

D

16.第36题

与其它教材的编写一样,编写品德教材的中心工作是()。

A.教科书的编写

B.学生指导用书的编写

C.课程资源开发

D.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

标准答案:

A

17.第37题

下列特点中,最能体现社会行动模式特点的是()。

A.可操作性

B.情感性

C.认知性

D.实践性

标准答案:

D

18.第38题

下列蒙学教材中,旨在使学童懂得接人待物之理、明晓为人处世之道的是()。

A.《千字文》

B.《论语》

C.《小学》

D.《急就篇》

标准答案:

C

19.第39题

在小学品德教材编写方面,编写者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是()。

A.学生的生活经验

B.学生的知识水平

C.学校的教育目标

D.社会的发展需要

标准答案:

A

20.第40题

学生不良品行中,主要由挫折造成的焦虑引起、随时间而产生,并具有隐匿性、持续性特点的不良品行属于()。

A.攻击型

B.压抑型

C.不良品德型

D.过失型

标准答案:

B

21.第14题

德育目标是德育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组织德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标准答案:

正确

22.第15题

教育实践中,由于班主任被视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所以班主任工作只能作为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德育工作的辅助途径。

标准答案:

错误

23.第16题

虽然不同教育形式和途径之间在德育方面的具体功用不尽相同,学校没有必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和功用把握教育侧重点。

标准答案:

错误

24.第17题

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种非正常现象,所以我们要严格管理班级群体,以避免非正式群体的出现。

标准答案:

错误

25.第18题

严格说来,教育也属于影响品德发展的环境因素。

标准答案:

正确

26.第19题

达到集体这一水平的班级群体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向心力,有一致目标,和严格有效的组织规章制度,并有良好的群体舆论、班风和班级传统。

标准答案:

正确

27.第20题

活动课程类型中,学生自主活动一般可分为:

级会活动、学生会活动和社团活动。

标准答案:

正确

28.第24题

学校德育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指对学校德育实施过程的整体评价。

标准答案:

错误

29.第25题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冲突的协调主要是依靠班主任自身的指导艺术来加以解决的。

标准答案:

正确

30.第26题

德育课程的教学主要涉及的是价值教学问题。

标准答案:

正确

31.第27题

品德综合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以儿童的学校生活为基础,让儿童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回归学校生活。

标准答案:

错误

32.第28题

德育的唯一功能就是培养个体品德,以促进个体自身的完善的发展。

标准答案:

错误

33.第29题

资料收集是通过学生主体的互动学习来激活道德情绪、培养道德认知能力的基本方法。

标准答案:

错误

34.第30题

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将儿童按照年龄划分为6个班级。

标准答案:

错误

35.第41题

在学校教育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作为组织德育过程的基础。

标准答案:

正确

36.第42题

人际交往中,反馈主要在于表扬和批评、赞赏和惩戒,并不在于行为指导。

标准答案:

错误

37.第43题

在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属于勤分队自卑心理阶段。

标准答案:

错误

38.第44题

就德育渗透而言,小学各科教科书都会直接渗透道德因素。

标准答案:

错误

39.第45题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可以将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推行公民教育来促进德育的实施,并以此代替德育。

标准答案:

错误

40.第46题

由于学校德育具有系统相关性、全方位性、全面渗透性等特点,小学要特别突出德育管理的实体意义,而不应多注重学校管理作为德育隐性课程的性质。

标准答案:

错误

41.第21题

班级活动

标准答案:

广义的班级活动是指在教育者的组织和指导下,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完成学校教育计划,班级成员全员参与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校外学习活动等。

狭义的班级活动则是指在班主任领导或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自主参与的各种教育活动。

题目分数:

3.0

42.第22题

爱国主义教育

标准答案:

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国家观念教育、民族意识与情感教育、国情教育、奉献教育、国防教育等,培养学习者爱国的思想和感情,并形成和具备相应的爱国行为。

题目分数:

3.0

43.第31题

班级

标准答案:

班级是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

题目分数:

3.0

44.第47题

学生品德评价

标准答案:

学生品德评价是学校德育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一切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状况及其发展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

题目分数:

3.0

45.第48题

品德

标准答案: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长期的道德行为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题目分数:

3.0

46.第23题

简述道德与社会(生活)分科设课的特点。

标准答案:

道德与社会(生活)分科设课的特点在于:

(1)各门课程重点突出,道德课程重在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实践力的培养;(2分)

(2)生活科重在日常生活知识的把握、生活兴趣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初步养成;(2分)(3)社会科则重在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公民基础素质的培养。

(2分)

47.第32题

简述矫治学生不良品行的方法。

标准答案:

(1)行为契约法。

(1.5分)

(2)宣泄法。

(1.5分)(3)惩罚法。

(1.5分)(4)代币治疗法。

(1.5分)

48.第33题

简述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机构的基本要求。

标准答案:

第一,要进行班级组织机构的设计,其核心是班委会,是由正副班长及各委员组成的班级领导集体;(1分)第二,为便于管理与教育,还要对班级进行小组编排,使之成为班级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

(1分)第三,要培养、选拔班干部。

(1分)第四,为了加强班级管理与教育,形成班级教育网络。

(1分)第五,建立与健全班级组织的规范体系,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重要一环。

班级规范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对规范进行合理运用。

(1分)第六,在班集体中,班主任运用班级规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分)

49.第49题

简述小学德育整体构想的主要步骤。

标准答案:

(1)揭示本校的德育目标。

(1分)

(2)确定各学年的德育侧重点。

(1分)(3)注意多种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区分与统整。

(1分)(4)确立健全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的基本方针,以及协调他们与教学、指导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并拟定养成优良校风、营造教育氛围和改造校园环境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2分)(5)提出学校与家庭,社区相互联络、沟通与协调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建议,以及建立以学校、班级为基础的三结合教育网络设想。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