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5701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docx

《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docx

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

摘要

无缝线路是铁路现代化标志之一,它具有行车平稳,旅客舒适,同时机车车辆和轨道的维修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随着线路客货运量和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列车轴重的增加,无缝线路已成为高速、重载铁道的必选轨道结构,也是我国铁路线路的主要发展方向。

线路经过长期运营,线路平纵断面会发生变化。

因此,要对现有的平纵断面进行勘测,并根据勘测资料,对线路平纵断面进行改善设计。

本设计利用AutoCAD及Excel,对线路大修地段进行了平面、纵断面改善设计,并绘制了的线路大修纵断面改善设计图;通过对轨道结构类型选择、轨道强度及稳定性检算,进而对路基上无缝线路进行设计;通过计算桥上无缝线路钢轨伸缩附加力和挠曲附加力,设计了一座中跨钢桥上的无缝线路,并绘制了无缝线路长轨节布置图。

最后对线路大修工作作了专题研究。

 

关键词:

线路大修无缝线路轨道强度稳定性

Abstract

CWRisonehallmarkoftherailwaymodernization,ithassomeadvantagessuchassmoothrunning,comfortableandlengthofservicelife.Withtheincreasingofdrivingspeed,passengercapacityandcargocarryingcapacity,andincreasingofaxialload,CWRhasbeenafirstlychosen-tractconstructionofhigh-speedandheavy-loadtrack,sointerregionalCWRhasbeentrendofrailtrackdevelopmentinChina.Lineafterlong-termoperation,lineprofilewillchange.Therefore,theexistingprofilehavebeeninvestigated,underinvestigation,thelineprofileistoimprove.

Thisprojectimprovesthetrack’splanandprofiledesignoftrackrenewalontherailwaywiththehelpofAutoCADandExcel,moreover,itdrawstheplanoftherailway’sprofileimproveddesign;bychoosingthetrack’sstyle;checkingthetrack’sstrengthandstability,thendesignstheCWRontheroadbed,bycalculatingexpansionforcesandflexibilityforcesintherailsonthebridge,designingtheCWRonamediumspansteelbridge,anditdrawstheplanoflongsectionoftracklayoutofCWR.Finallytheworkoftrackrenewaldoneaspecialstudy.

 

Keywords:

trackrenewalCWRtrackstrengthstability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线路大修1

1.1.1概述1

1.1.2设计内容1

1.2铁路无缝线路2

1.2.1概述2

1.2.2路基上无缝线路3

1.2.3桥上无缝线路3

第2章线路大修平面设计4

2.1概述4

2.2既有曲线渐伸线长度计算6

2.3设计曲线渐伸线长度计算7

2.4拨距计算10

第3章线路大修纵断面设计17

3.1纵断面设计的特点及原则17

3.1.1设计特点17

3.1.2设计原则17

3.2纵断面设计技术条件17

3.3纵断面设计方法18

3.3.1纵断面设计步骤18

3.3.2设计纵断面19

3.4原始资料20

3.5设计数据及计算结果22

3.6设计纵断面图24

第4章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26

4.1无缝线路基本技术条件26

4.1.1无缝线路分类26

4.1.2无缝线路铺设地段和位置26

59

6.3.3要求与规则62

6.4线路大修的周期性62

6.4.1影响因素62

6.4.2现行规定63

6.4.3如何确定大修周期63

参考文献66

第1章绪论

1.1线路大修

1.1.1概述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轨道和桥隧建筑物组成。

它是一个整体工程结构,共同发挥各自的功用,其任何组成部分的改变或损坏,都将影响整体功能。

……………(略)

1.1.2设计内容

本设计中采取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1)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运营条件及线路测量资料,对既有线路平纵断面进行改善。

(2)线路大修平面设计[1~4]:

线路大修平面改善设计,主要是矫正既有线路平面的位置,平面设计以原线路设计标准为依据,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基本的技术条件,根据线路勘测资料,对线路曲线部分各测点进行拨距计算。

(3)线路大修纵断面设计:

线路大修纵断面设计的目的是改善原有线路设备的技术状态,本设计在既有路基面标高、轨面标高及既有道床厚度的基础上,利用Excel对计算轨面标高、设计轨面标高、设计道床厚度等进行计算,并绘制纵断面设计改善图[4]。

1.2铁路无缝线路

1.2.1概述

随着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要求强化铁路轨道结构,提高线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消除现有一般无缝线路的缓冲区和道岔区钢轨接头的影响,实现线路的无缝化。

把焊接轨条长度延长达整个区间或跨区间并与道岔焊联成一体,这种超长轨条的无缝线路称为区间无缝线路或跨区间无缝线路。

……………(略)

1.2.2路基上无缝线路

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主要包括[6~9]:

(1)无缝线路钢轨强度计算,采用连续支承法;

(2)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采用统一公式模型;

(3)无缝线路结构设计与计算。

1.2.3桥上无缝线路

桥上无缝线路设计主要包括[9~12]:

(1)钢轨的伸缩附加力的计算。

梁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伸缩变形,通过梁轨相互作用,使钢轨产生伸缩附加力。

伸缩附加力与梁的日温度差和扣件阻力的大小有关。

(2)钢轨挠曲附加力的计算。

梁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挠曲变形,通过梁轨相互作用,使钢轨产生挠曲附加力,与挠曲变形和扣件阻力的大小有关。

……………(略)

第2章线路大修平面设计

2.1概述

线路大修平面设计主要是校正线路的平面位置。

平面设计应以原线路设计标准为依据,并应遵循以下基本技术条件:

(1)设计曲线时应尽量采用单曲线,仅在困难条件下允许保留复曲线,但复曲线的两个圆曲线间,应设缓和曲线连接,其长度按计算决定,但不应短于20m。

……………(略)

偏角法是应用渐伸线原理,计算既有曲线各点和设计曲线各对应点的渐伸线长度,其渐伸线长度之差即为各点计算拨量。

如图2-1所示,既有曲线B点的渐伸线长为

,设计曲线上与B点相应的点渐伸线长为

,因此,拨距就是两渐伸线长度之差:

>0,曲线外挑,

<0,曲线内压。

 

图2-1曲线的渐伸线

……………(略)

2.2既有曲线渐伸线长度计算

既有线虽已错动,但基本线形仍保持原来的形状,可分为按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性质计算。

(1)当置镜点在曲线的始切线上时,圆曲线各测点的渐伸线长度

为:

式中,l——圆曲线上测点的曲线长;

……………(略)

2.3设计曲线渐伸线长度计算

(1)选择曲线半径与缓和曲线长度

进行曲线计算与设计前,首先要根据既有技术资料和现场实测结果估算既有曲线半径,既有曲线半径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1平均偏角法

设L为测点间弦长(一般为20m),在圆曲线范围内取n个点偏角

……、

,可求得圆曲线内L所对应的偏角的平均值

为:

(2-7)

……………(略)

设计曲线半径R可取估算的既有曲线半径RJ,并根据转角的大小取整(参见表2-1)。

表2-1曲线半径取整

转角度数

<10

10

~20

20

~30

30

~60

>60

半径取整(m)

50

10

5

1

具体选定

……………(略)

(3)设计曲线渐伸线长度的计算

设计曲线渐伸线的长度,可根据测点所在位置,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1ZH~HY第一缓和曲线上各测点:

(2-13)

……………(略)

2.4拨距计算

(2-17)

拨距计算的步骤:

(1)计算既有曲线各测点的渐伸线长度

(2)选择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确定各主要点的里程;

各条曲线拨距计算见表2-2~表2-3。

拨距计算

Δe=Es-Ej

15

+

0.031

0.054

0.066

0.078

0.078

0.091

0.105

0.109

0.106

0.102

表2-2既有曲线拨距计算表

设计曲线渐伸线长度计算

Es

14

0.000

0.040

0.263

0.829

1.898

3.630

6.146

9.461

13.577

18.492

l3

6Rl0

13

0.000

0.040

0.263

0.829

1.898

l

12

2.889

22.889

42.889

62.889

82.889

l02/24R

11

0.833

0.833

0.833

0.833

0.833

L2/2R

与Xa

10

2.797

5.313

8.628

12.744

17.659

L

X

9

52.889

72.889

92.889

112.889

132.889

设计曲线主要设

计点里程

8

ZH:

K115+457.111

ZY:

K115+507.111

HY:

K115+557.111

既有曲线角面积计算

Ej

7

0

-0.031

-0.014

0.197

0.751

1.820

3.539

6.041

9.352

13.471

18.390

20b-Δf

6

0

-0.031

0.017

0.211

0.554

1.069

1.719

2.502

3.311

4.119

4.919

±Δf

5

0

0.395

0.347

0.153

-0.19

-0.705

1.595

0.812

0.003

-0.805

-1.605

曲线Ⅰ

既有曲线测量资料

f

4

0

0.395

0.742

0.895

0.705

0

1.595

2.407

2.41

2.395

0

20b

(弧度)

3

0.364

3.314

7.319

a

'")

2

1-02-30

8-27-05

1-28-25

测点

里程

1

K115+440

+460

+480

+500

+520

+540

+560

+580

+600

+620

+640

续表2-2

拨距计算

Δe=Es-Ej

15

+

0.114

0.106

0.087

0.111

0.085

0.087

0.090

0.105

0.107

0.118

0.127

设计曲线渐伸线长度计算

Es

14

24.208

30.724

38/.039

46.155

55.070

64.786

75.301

86.617

98.733

111.648

125.364

l3

6Rl0

13

l

12

l02/24R

11

0.833

0.833

0.833

0.833

0.833

0.833

0.833

0.833

0.833

0.833

0.833

L2/2R

与Xa

10

23.375

29.891

37.206

45.322

54.237

63.953

74.468

85.784

97.900

110.815

124.531

L

X

9

152.889

172.889

192.889

212.889

232.889

252.889

272.889

292.889

312.889

332.889

352.889

设计曲线主要设

计点里程

8

QZ:

K115+845.542

既有曲线角面积计算

Ej

7

24.094

30.618

37.952

46.044

54.985

64.699

75.211

86.512

98.626

111.530

125.237

20b-Δf

6

5.704

6.524

7.334

8.092

8.941

9.714

10.512

11.301

12.114

12.904

13.707

±Δf

5

1.615

0.795

-0.015

-0.773

-1.622

1.595

0.797

0.008

-0.805

-1.595

1.617

既有曲线测量资料

f

4

1.615

2.41

2.395

1.622

0

1.595

2.392

2.4

1.595

0

1.617

20b

(弧度)

3

11.309

15.324

a

'")

2

1-25-50

1-30-10

测点

里程

1

+660

+680

+700

+720

+740

+760

+780

+800

+820

+840

+860

第3章线路大修纵断面设计

3.1纵断面设计的特点及原则

3.1.1设计特点

线路大修的纵断面设计是在原有建筑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并在保持原有限制坡度的条件下,修正和改善原有纵断面上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部分。

因此,纵断面的改善设计,必然会受到原有建筑物的严格限制。

例如拉坡设计,会受到车站内的天桥、地道、站台及区间的跨线桥、架空桥、桥梁和隧道等建筑净空的限制,一般说是不能随意抬道或落道的。

……………(略)

3.1.2设计原则

线路大修的纵断面设计是一项复杂而费事的工作,而线路大修施工又是在营业线上列车间隙内或“天窗”中进行的。

这些特点决定了大修设计的特殊性。

因而设计时必须充分了解掌握线路上设施物的技术状态,结合提高线路质量和改善技术设备的要求,充分考虑设计断面与原有设备间的协调性与适应性,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1)从确保行车安全出发,消除线路纵断面上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地段。

……………(略)

3.2纵断面设计技术条件

线路大修纵断面设计,须符合下列各项基本技术条件:

(1)尽可能改善原有线路坡度,如原有线路超过限制坡度且改善有困难时,允许保留。

(2)尽可能设计长的坡段,每段坡长一般不短于该区段到发线有效长的一半,个别困难地段,应不短于200m。

(3)相邻坡段的连接,应按原线路标准设计为抛物线形或圆曲线形的竖曲线:

①凡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2‰时,须用抛物线形竖曲线连接。

每20m竖曲线长度的变坡率,凸形纵断面地段不得大于1‰,凹形地段不得大于0.5‰。

……………(略)

3.3纵断面设计方法

3.3.1纵断面设计步骤

纵断面改善设计按下列顺序进行:

(1)熟悉和整理纵断面外业测量资料及有关现场调查资料;

(2)根据测量和调查资料绘制原始平纵面图,其比例分别为:

纵向——1:

50;横向——1:

5000。

图中:

①原有线路平面——根据原有平面资料进行绘制,注明里程,曲线起讫点位置,曲线半径,圆曲线长度及缓和曲线长度;

……………(略)

3.3.2设计纵断面

线路大修纵断面设计是在现有纵断面图上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计算轨面标高

——根据采用的新轨道总厚度及现有路基面标高,定出各百米标的“计算轨面标高”

=

+

+

+

+[

](3-3)

式中,

——现有路基面标高;

——设计采用的新轨高度;

——新轨下垫层厚度;

——新轨枕高度;

[

]——规定的道床允许最小厚度,根据正线轨道类型表选用。

(2)初步设计纵断面——设计纵断面是从固定建筑物(该点不能起道,作为控制点)开始,参考“计算轨面标高线”及设计技术条件,定出变坡点的位置及标高,初步确定设计坡度

……………(略)

3.4原始资料

大修地段位置:

××线K114+000~K119+100,全长5km。

现有线路条件:

该大修地段属于I级干线,正线数目单线,限制坡度12‰,最小曲线半径为500m,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

原有线路纵断面测量资料见表3-1。

表3-1线路纵断面测量资料

里程

道床厚度(cm)

现有轨面标高(m)

附注

K114+000

29

186.54

××站出站信号机

+100

24

185.68

+200

18

184.75

+300

26

184.13

+400

25

183.35

+500

27

182.73

+600

182.62

+650.81

182.61

2-15m,4-32m钢桥

+700

182.63

+800

25

182.65

+900

27

182.79

K115+000

23

182.84

+100

18

182.86

+100.50

18

182.86

道口、宽1m

+200

24

182.91

+300

16

183.01

+400

20

183.03

+500

20

183.02

+600

22

183.07

+700

21

183.13

+800

20

183.09

+900

23

182.59

K116+000

25

181.69

+100

22

180.62

+200

20

179.64

+300

20

178.68

+400

24

177.70

+500

11

176.86

+600

14

176.03

+700

18

175.15

+800

19

174.29

+900

24

173.44

K117+000

24

172.48

+100

24

171.46

+200

20

170.52

+300

21

169.78

+400

20

169.22

+500

16

168.74

+600

17

168.61

+700

18

168.68

续表3-1

里程

道床厚度(cm)

现有轨面标高(m)

附注

+800

19

168.49

+900

21

168.56

K118+000

19

169.21

+100

16

169.87

+200

23

170.08

+300

23

170.28

+400

23

170.45

+500

15

170.65

+600

16

170.85

+700

20

171.01

+800

21

171.09

+900

20

171.10

K119+000

16

171.14

+100

20

171.21

××站进站信号机

3.5设计数据及计算结果

经计算得出数据如表3-2所示:

……………(略)

3.6设计纵断面图

设计线起点里程为K114+000,终点里程为K119+100,全长5000m。

线路含有一个道口,道口宽1m;一座钢梁桥。

坡段最长为900m,最短为200m。

含有两个平曲线,曲线Ⅰ半径为500m,曲线Ⅱ半径为600m。

上坡坡度最大为5.1‰,下坡坡度最大为9.1‰。

当相邻两坡段坡度差大于3.0‰时,应设竖曲线,所以共设置6条竖曲线。

现有道床最厚为29cm,设计道床最厚为67cm,挖路基最深为24cm。

基本符合纵断面设计标准。

在挖路基时比较集中,基本符合经济合理的要求。

纵断面设计图见附录B(图号:

01)。

第4章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

无缝线路是用标准长度的钢轨焊接而成的长钢轨线路,又称为焊接长钢轨线路。

无缝线路是轨道结构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4.1无缝线路基本技术条件

4.1.1无缝线路分类

无缝线路按钢轨内部的温度应力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温度应力式和放散温度应力式两种类型。

……………(略)

4.1.2无缝线路铺设地段和位置

无缝线路铺设地段和位置,应符合下列条件:

(1)轨下基础稳定,线路没有翻浆冒泥、下沉挤出和大于15mm的冻害。

……………(略)

4.1.3无缝线路结构组成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包括固定区、伸缩区和缓冲区。

(1)伸缩区长度根据计算确定。

(2)固定区为长轨减去两端伸缩区的长度。

每段长轨的长度,应根据线路情况和施工条件决定,原则上应与自动闭塞区段的长度一致。

若受条件限制,固定区也不应短于50m。

(3)缓冲区一般由2~4节标准轨或厂制缩短轨组成,有绝缘接头时为4节(胶接绝缘接头为3~5节)。

4.1.4缓冲区和伸缩区的设置

缓冲区应设在下列地点:

(1)两段长轨之间;

……………(略)

4.1.5两股长轨锁定轨温

铺设无缝线路时,左右两股长轨的锁定轨温应基本相同,如不同,不得超过5℃。

4.2钢轨强度检算

设计所需资料:

(1)线路条件:

某线路K114+000至K119+100区段,包括直线和曲线,曲线段最小半径为500m;钢轨类型:

60kg/m,

=457MPa,25m长的标准轨;轨枕:

Ⅱ型混凝土轨枕,1760根/km;道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