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5140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周周清同步检测

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增白食品等

B.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Si,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主要是SiO2

C.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强氧化性

D.氨很容易液化,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致冷剂

2.S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一种以NH3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NOx,分解成无害的N2和H2O的干法脱硝技术,反应原理为:

①6NO+4NH3=5N2+6H2O;②6NO2+8NH3=7N2+12H2O;③NO+NO2+2NH3=2N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为酸性氧化物

B.H2O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反应③中每生成22.4LN2,转移电子数1.5NA

D.NH3的沸点比PH3的沸点高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5NH4NO3

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4.下列有关Ca(ClO)2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K+、Cl﹣、HCOOH、I﹣可以大量共存

B.与Na2S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O﹣+SO32﹣═SO42﹣+Cl﹣

C.不可使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

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CO2充分反应,产生10g沉淀

5.工业上,可用硫酸铈[Ce(SO4)2]溶液吸收尾气中NO,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3H2O+4Ce(SO4)2=2Ce2(SO4)3+HNO3+HNO2+2H2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在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有两种,还原产物有一种

C.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吸收尾气后,溶液的pH将增大

D.在该反应中,每消耗22.4LNO必转移2mol电子

6.已知:

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12.1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55.6kJ·mol-1。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A.-67.7kJ·mol-1B.-43.5kJ·mol-1

C.+43.5kJ·mol-1D.+67.7kJ·mol-1

7.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能自发进行,则△H<0

B.铁片镀锌时,铁片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C.以熔融NaCl为电解质进行电解冶炼钠,熔融体中Na+向阳极移动

D.t℃时,恒容密闭容器

中反应:

NO2(g)+SO2(g)

NO(g)+SO3(g),通入少量O2,

的值及SO2转化率不变

9.25℃时,在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g(OH)2(s)═Mg2+(q)+2OH﹣(aq),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向Mg(OH)2浊液中加入少量NH4Cl(s),c(Mg2+)会增大

B.若向Mg(OH)2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沉淀将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

C.若向Mg(OH)2浊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Ksp保持不变,故上述平衡不发生移动

D.若向Mg(OH)2浊液中加入少量Na2CO3(s),固体质量将增大

10.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

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K+从负极向正极迁移,因而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1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

B

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C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

“84”消毒液可用于环境消毒

主要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

1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浓海水中存在反应Br2+H2O⇌HBr+HBrO

B.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CO32﹣+2H2O⇌H2CO3+OH﹣

C.海水中提取溴还可用到的反应Cl2+2Br﹣═2Cl﹣+Br2

D.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Al、Fe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C.将SO2通入Ca(ClO)2溶液可生成CaSO3沉淀

D.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Cl2═Fe3++2C1﹣

14.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X

Y

Z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A

CaO

Ca(OH)2

CaCO3

①常温遇水

B

AlCl3

NaAlO2

Al(OH)3

②通入CO2

C

Na2CO3

NaOH

NaHCO3

④过量Ca(OH)2溶液

D

Cl2

Ca(ClO)2

HClO

③加浓盐酸

15.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

CuFeS2+4Fe3+═Cu2++5Fe2++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x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mol

D.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mol,则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x)mol

16.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

A.0.1molB.0.5molC.0.15molD.0.25mol

17.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

X(g)+2Y(g)

2Z(g)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A.X的浓度的减少B.Y物质的量的减少

C.Z的浓度的增加D.X物质的量的减少

1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与氧化铁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只体现为热量的形式

C.CaO+H2O=Ca(OH)2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

D.外界条件相同时,放热反应的速率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速率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计算题

19.KClO3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常用于医药工业、印染工业和制造烟火.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热制氧气,现取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6.60g加热至恒重,将反应后的固体加15g水充分溶解,剩余固体6.55g(25℃),再加5g水充分溶解,仍剩余固体4.80g(25℃).

(1)若剩余的4.80g固体全是MnO2,则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  g;

(2)若剩余的4.80g固体是MnO2和KCl的混合物

①求25℃时KCl的溶解度;

②求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

③所得KCl溶液的密度为1.72g/cm3,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保留2位小数)

(3)工业常利用3Cl2+6KOH(热)→KClO3+5KCl+3H2O,制取KClO3(混有KClO).实验室模拟KClO3制备,在热的K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充分反应后,测定溶液中n(K+):

n(Cl﹣)=14:

11,将所得溶液低温蒸干,那么在得到的固体中KClO3的质量分数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用小数表示,保留3位小数)

20.(12分)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xH2O]常用作塑料阻燃剂。

(1)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是由于其受热分解需吸收大量热量和。

(2)MgaAlb(OH)c(CO3)d·xH2O中a、b、c、d的代数关系式为。

(3)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3.39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0.560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②另取一定量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样品在2700C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6000C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碱式碳酸铝镁样品中的n(OH-):

n(CO32-)(写出计算过程)。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1题0分,第2题0分,第3题0分,共0分)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NO2、NO与Na2O2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Ⅰ.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

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Na2O2氧化NO2;假设2:

NO2氧化Na2O2.

(1)甲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③仪器C兼有防倒吸的作用,仪器C的名称为  .

结论:

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

假设1正确.则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

2NO+Na2O2═2NaNO2;2NaNO2+2HCl═2NaCl+NO2↑+NO↑+H2O;酸性条件下,NO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3)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 (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b.无水氯化钙c.碱石灰d.生石灰

④F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⑤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

 ,则产物是NaNO2.

22.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

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

(2)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CaCO3

滤液

白色晶体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

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

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

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

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

23.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

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

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

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

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3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试卷答案

1.D

2.D

试题分析:

A、二氧化氮不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水的稳定性是由其分子内的共价键决定的,不是由分子间的氢键决定的,错误;C、未指明标准状况,则22.4L氮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则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1.5NA,错误;D、氨气的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比PH3的高,正确,答案选D。

3.D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产物中铁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

,根据电子守恒计算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

B、氢氧化钠溶液的氢离子是水电离的,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3mol/L;

C、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氧气得到电子,1mol氧气得到4mol电子;

D、反应中部分硝酸根中N元素由+5价降低为氮气中0价,铵根中N元素﹣3价升高为氮气中0价,氮气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由氮原子守恒,结合方程式可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

5,根据n=

计算氮气物质的量,再计算氧化产物物质的量,再结合铵根中N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解答】解:

A.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0.2mol铁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为:

0.2mol×(

﹣0)=

mol,根据电子守恒,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

mol,生成的H2分子数为

NA,故A错误;

B.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10﹣13mol/L,溶液中氢离子是水电离的,所以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10﹣13NA,故B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氧气得到电子,标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氧气完全反应得到4mol电子,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故C错误;

D.反应中部分硝酸根中N元素由+5价降低为氮气中0价,铵根中N元素﹣3价升高为氮气中0价,氮气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由氮原子守恒,结合方程式可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

5,生成氮气物质的量为

=1mol,故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

=

mol,铵根中N元素被氧化,故转移电子为

mol×2×[0﹣(﹣3)]=3.75mo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4.C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A.溶液中不能存在还原性离子;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结合钙离子生成硫酸钙沉淀;

C.溶液具有漂白性;

D.和足量的CO2充分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HClO.

【解答】解:

A.ClO﹣、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与Na2S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lO﹣+SO32﹣═CaSO4↓+Cl﹣,故B错误;

C.溶液具有漂白性,则不可使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可选pH计测定,故C正确;

D.和足量的CO2充分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HClO,则不能生成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综合性较强,涉及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等,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选项BD均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5.B

A项,NO是还原剂,硫酸铈是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错误;B项,Ce2(SO4)3为还原产物,HNO2、HNO3是氧化产物,正确;C项,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错误;D项,没有限制“标准状况”,不能计算转移电子数目,错误。

6.C

试题分析:

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

HCN(aq)

H+(aq)+CN-(aq)△H,H+(aq)+OH-(aq)=H2O(l)△H=-55.6kJ·mol-1,△H+(-55.6)=-12.1,解得△H=+43.5kJ·mol-1,故选项C正确。

7.A

试题分析:

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则a为氢元素,a、b、c、d为短周期元素,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为氧元素,c为钠元素,d与b同族,则d为硫元素,据此解答。

H分别与O、S形成化合物可以为H2O和H2S,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A项错误。

氧元素与其他三种元素能形成H2O、H2O2、SO2、SO3、Na2O、Na2O2,B正确。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

Na>S>O>H,C正确。

d和a形成的化合物为H2S,H2S溶液呈弱酸性,D正确。

考点:

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

8.A

试题分析:

A、△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S<0,则△H<0,A正确;B、铁片镀锌时,铁片应接电源负极,作阴极,锌离子在铁片上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C、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C错误;D、通入氧气与NO反应,c(NO)减小,平衡正向移动,SO2转化率增大,

是平衡常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

答案选A。

9.C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在Mg(OH)2(s)

Mg2+(aq)+2OH﹣(aq)中,改变c(Mg2+)或c(OH﹣),可影响平衡移动,一般来说,加入少量Na2CO3(s),平衡逆向移动,加入蒸馏水、CuSO4溶液等,可使平衡正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向Mg(OH)2浊液中加入少量NH4Cl(s),c(O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氢氧化镁的溶解,c(Mg2+)会增大,故A正确;

B.向Mg(OH)2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由于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则沉淀将由白色氢氧化镁逐渐变为蓝色的氢氧化铜,故B正确;

C.加入少量水,Ksp保持不变,c(Mg2+)、c(O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氢氧化镁的溶解,故C错误;

D.向Mg(OH)2浊液中加入少量Na2CO3(s),由于碳酸根水解成碱性,所以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有固体析出,则固体质量将增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一般,要注意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

10.D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分析】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左侧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N2H4+4OH﹣﹣4e﹣=N2↑+4H2O,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右侧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电池总反应为:

N2H4+O2=N2↑+2H2O,结合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流的方向分析解答.

【解答】解:

A.该燃料电池中,右侧通入氧化剂空气的电极b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故A正确;

B.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N2H4+4OH﹣﹣4e﹣=N2↑+4H2O,故B正确;

C.因为电池中正负极上为气体参与的反应,所以采用多孔导电材料,可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故C正确;

D.该原电池中,正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离子交换膜要选取阴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

故选D.

11.B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A.依据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解答;

B.耐火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熔点;

C.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

D.依据84消毒液成分及次氯酸钠性质解答;

【解答】解:

A.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低温下能够使铁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所以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故A正确;

B.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是因为氧化铝熔点高,与两性无关,故B错误;

C.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可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所以可以用于环境消毒,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钝化属于化学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12.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A.Br2的性质与Cl2类似,能与水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